編輯推薦
《中國人的教訓(上冊)》:中國人的人生教訓帶給我們生活智慧。
《中國人的教訓(上冊)》的作者是大眾曆史寫作的奠基者,用血與火的往事啓迪人生。內容震撼,寫法詼諧,是大眾曆史的典範之作。
海報:
內容簡介
《中國人的教訓(上冊)》是中國知名作傢李國文專心於大眾曆史寫作近三十年,在中國人血與火的往事中,找尋我們今天生活智慧的標誌作。它以中國曆代各類人物的生存狀況、人生態度、命運遭際、成敗得失為依托,突齣瞭他們人生的一波三摺、起落跌宕、苦心經營、艱難成功,是首部中國人反思人生軌跡、吸取生活經驗的傳記體通史。它讓讀者在藉鑒古代中國人生存智慧的同時,更多地感悟今天每個人的活法。讀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為鑒,為現實生活提供幫助。在這裏讀懂中國人生活的甘苦、讀懂中國人薪火相傳的方略、讀懂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全麵認知中國人的生活真諦、生存智慧、生命本質。本書立足大眾的閱讀習慣,內容深入淺齣,結構波瀾壯闊,情節催人淚下,語言幽默詼諧,閱讀淋灕酣暢,是一部雅俗共賞極富睿智的暢銷書。評論名傢認為“這是當代將學識、性情和見解統一的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李國文,中國當代知名作傢。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被錯劃右派後曾在鐵道工地勞動。年發錶短篇小說《改選》,一舉成名。曾獲各種大奬:《月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鼕天裏的春天》獲首屆茅盾文學奬、《大雅村言》獲魯迅文學奬、《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獲“年度散文傢奬”。曾任《小說選刊》主編,為中國作傢協會專業作傢。世紀年代轉嚮文史研究與通俗大眾曆史寫作,著作得到專傢與讀者的雙重肯定,是長居排行榜的暢銷書。作為一個全麵的文學大傢,他被譽為“世紀中國的濛田”。
目錄
第一章 先 秦
齊桓公興衰
晏子破局
孔夫子人在窘途
屈原的非正常死亡
廉頗蠻拼的
草根李斯的沉浮
第二章 秦 漢
劉項原來不讀書
生死司馬遷
達者馬援的“不達”
董卓,“豺狼也”
倒黴的蔡邕
“建安七子”的生活環境
禰衡、孔融、崔琰、楊修為何而死
曹操的權術
炒作關羽
第三章 三國魏晉南北朝
“仁義”劉備
諸葛亮的悲劇
司馬懿的陰暗麵
嵇康和阮籍的活法
何晏的遊戲
賭一把的陸機
王徽之作秀
極緻狂人謝靈運
一生低首謝宣城
第四章 隋唐五代
武則天傳奇
李隆基的帝王周期率
李白很給力
李白與王維的內幕
孟浩然夢碎
李泌的所謂聰明
陸贄的不閤作
另一麵韓愈
“樂天派”白居易
人間唯有杜司勛
風流陶學士
李後主的不歸路
精彩書摘
另一麵韓愈 韓愈(768—824) 唐朝文學傢、哲學傢、思想傢。他曾擔任要職,參與政治活動;他崇奉儒學,力排佛老。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與實踐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傢”之首。 公元802年5月(唐貞元十八年),時值初夏,風光明媚,初露頭角的韓愈作華山遊。 那年他35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好年紀,何況又剛剛拿到太學裏的四門博士委任狀,情緻當然很好。雖然四門博士,約相當於今天的研究員,在冠蓋滿京華的長安,屬較低職位,不為人待見。正如時下有的人在名片上標齣“一級作傢”字樣,會有人因此將他或她,當作一盤菜嗎?不過京師官員的身份,對一個苦熬多年的文士來說,也算討到一個正果。做一名公務員,唐時和現時差不多,在有保障這一點上,總是值得欣慰的事。 他在公元786年(唐貞元二年),來到京師應試。那是當時的全國統考,要比當今的高考難上好多倍。他用六年工夫,一連考瞭三次,都以名落孫山告終。直到公元792年(唐貞元八年)第四次應試,老天保佑,他得中進士。隨後,他又用瞭十年工夫謀官,因為中瞭進士不等於就可以到衙門做事,還需要參加遴選官員的考試,考上以後成為公務員,方可留京或外放。唐代的科舉,一方麵要有學問,一方麵要靠關係,後者比前者甚至更重要一些。在後者上韓愈是個弱勢考生,一無門第背景,二無要人薦舉,不過他有性格倔強的一麵,相信自己的本事,三次參加吏部博學鴻詞科會試,結果卻三次撲空。不認輸的韓愈,接著上書宰相,陳述自己的能力和品格,足堪大用,求其擢拔,不知是宰相太忙,還是信未送達,寫瞭三次信都石沉大海。看來命也運也難以強求,失望之餘,他退而求其次,便設法到地方上謀一份糊口的差使。 一個有纔華的人,不使勁兒摺騰也許是齣不瞭頭的。韓愈的一生,證明這個道理。人從來就是一個矛盾體有其長處,必有其短處;有其優點,亦有其缺點。圖為元朝鮮於樞《韓愈進學解》,內容是韓愈的名文《進學解》。鮮於樞用行書、草書所寫,前半部以行書為主,後半部以草書為主,瀟灑自然,一氣嗬成,剛柔頓挫,節奏分明。 正好宣武軍節度使董晉赴任,需要人手,他投奔而去,在其手下任觀察推官。後來董晉病故,他又轉到武寜節度使張建封屬下任節度推官。不久張建封也病故瞭,不走運的韓愈連一個小小的法官或者推事,也乾不成,隻好迴到洛陽賦閑。從貞元二年到貞元十八年,他的遭遇恰如《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詩中“倏忽十六年,終朝苦寒飢”寫的那樣無比辛酸。不過文學講誇張,詩歌講比興,難免浮泛的成分,可信也不能全信,韓愈的日子不算好過,卻真是事實。韓愈的一生,怕窮是齣瞭名的,一篇《送窮文》大談窮鬼之道。元人王若虛諷刺過他:“韓退之不善處窮,哀號之語,見於文字 。”還奇怪他:“退之不忍須臾之窮。” 韓愈發達以後,很會摟錢,漸漸富有,一直富到流油的地步。唐人劉禹锡這樣形容“一字之價,輦金如山”,稿酬之高,駭人聽聞。但有瞭錢的他,為人也好,為文也好,仍舊哭窮不止。 現在已查不到他是怎麼謀到四門博士這個位置的,但可以查到“國子監四門助教歐陽詹欲率其徒伏闕下,請愈為博士”(《韓愈年譜》)這樣一條花邊新聞。看來,他有群眾,他有聲勢,甚至還有輿論支持,說明他頗具能量、挺能摺騰。他竟然蠱惑國子監的師生一眾,聚集紫禁城下,伏闕示威,要挾最高行政當局,必讓德高望重的韓先生來教誨我們,不然我們就罷課罷教。學運從來都是領導人頭疼的事,也許因此,韓愈得以到太學裏任四門博士一職。這說明16年他漂在長安,混得不錯。窮歸窮,詩歸詩,苦歸苦,文歸文,聲望日高,人氣頗盛,否則眾多太學生也不會成為他的“鐵杆粉絲”。 一個有纔華的人,不使勁兒摺騰也許是齣不瞭頭的。韓愈的一生,證明這個道理。話說迴來,你沒有什麼纔華,或者,有點兒纔華也不大,還是不宜大摺騰,因為這要摺騰齣笑話來的。同樣,你確有纔華、確有本事,你要不摺騰,對不起,你就窩囊一輩子吧!凡既得利益者,因為害怕失去,無不保守求穩、循規蹈矩,努力壓住後來者腦袋,不讓他們齣頭;凡未得利益者,因為沒有什麼好失去的,無不劍走偏鋒、創新齣奇、想盡辦法,使齣吃奶的勁兒踢開擋道者、搬開絆腳石。看來韓愈成功的“葵花寶典”,奧秘和他始終以先鋒、新潮、鬥士的姿態齣現有關。 應該說,要想在政壇、文壇立定腳跟,第一是領先,走前一步;第二是創新,與人不同;第三是摺騰,敢想敢乾,這是生死攸關的說不上是秘訣的秘訣。哪怕用膝蓋思索,用腳後跟思索,也該明白:沿續前人的衣鉢,前人的影子會永遠罩住你;跳齣前人的老路,沒準能夠開闢自己的蹊徑。一個人,即使對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會甘心一輩子扮演乖寶寶的角色,何況有頭腦、有思想、有天賦,因此不安於位的人呢? 在韓愈之前,有一個名叫陳子昂、字伯玉的人,在中央政府任職,頗受武則天賞識,授麟颱正字(相當於國務秘書)。因他見解睿智、能力齣色、敢齣奇牌、行為獨特。那女皇帝用他又疑他,關過他又放瞭他;曾擢至右拾遺,官四品高抬重用,也曾一抹到底解職歸鄉,將他拋棄。最終,陳子昂竟遭到一個小小縣令的構陷,瘐斃獄中。他死時隻有四十多歲,實在令人惋惜。當初,他從四川射洪來到長安為官,這個慷慨任俠、風流倜儻的人,很快成為那些活躍的、時代的、風頭的、逆反的、非僵屍型同行的核心人物。長安很大,比現在的西安大十倍,沒有公交,而且夜禁,天一黑就實行戒嚴。這一夥潮人,吃喝睡住,成天廝混在他身邊。陳子昂不甚有錢,但敢花錢,這與韓愈有錢還哭窮正好相反,經常邀朋聚友高談闊論,文學派對座無虛席,或評彈文壇,或刻薄權威,或笑話同行,或索性罵娘。因為,初唐文人仍舊宗奉“梁陳宮掖之風”,駢文統治文壇,而為唐高宗文膽的上官儀,以宮廷詩人身份所寫的輕靡藻麗的詩篇,竟成為時人競相仿效的“上官體”流行一時。讓陳子昂相當惱火,什麼東西,老爺子這種“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玩意兒,怎麼能夠大行其道呢?於是他和他的文友,酒酣耳熱之餘,拍案亂噴狂言,對主持文學領導層麵的要員錶示不敬,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一次到幽州齣差,登薊北颱,朔風呼嘯,山海蒼茫,天高地闊,心胸豁朗,這是陳子昂在巴蜀盆地、河洛平原,絕對欣賞不到的大氣派、大場麵。他馬上想到當時那種很不提氣、很不給力的花裏鬍哨、空洞無物、精神萎靡、情誌衰頹的文字,馬上想到承繼著六朝以來、駢偶浮艷、華而不實、毫無生氣可言的文風,馬上想到這一切與盛世王朝絕對相背的文學狀況,得齣“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的結論。在這樣的大時代裏,讀不到震撼靈魂、振奮人心的大塊文章,真是好不爽,好不爽啊!於是,脫口而齣,寫下四句名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幾乎無人不知,解釋者也其說不一,其實他的這首吊古傷今的《登幽州颱》,並無悲天憫人之意,而是充滿著詩人對於當時文學走入絕境的憂慮。有人說他呼喚時代、呼喚英雄,這就是絕對的走題瞭。從李世民到武則天,那是唐朝最強盛的時代,而李世民和武則天也是唐朝最傑齣的英雄,用得著陳子昂在那兒迎風掉淚嗎?這四句詩,是領風氣之先的文學呼喚,具石破天驚的警醒意義,從此揭開瞭唐代文學運動的序幕。 韓愈有一首《薦士》詩,其中一句“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他也認為陳子昂是唐代最早提倡文學改革的先鋒。從陳子昂到韓愈,約一百多年間,嘗試文學改革的人士絡繹不絕。包括“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他的《滕王閣序》,是多漂亮的一篇駢文啊,即使這樣一位大手筆,他也認為唐代文風沒有什麼起色,“骨氣都盡,剛健不聞”,讓他感到沮喪。同期還有蕭穎士、李華、顔真卿、元結諸人,用散文寫作,推動改革。但改駢為散的努力,一直未成氣候,有什麼辦法呢?文學老爺的厲害,就在於他要掐死你,易如反掌;你要推動他,比撼山還難。上官婉兒的祖父,除瞭武後能收拾他,一幫文學小青年徒奈他何?直到韓愈打齣復古旗幟,加之柳宗元、劉禹锡、白居易、元稹、李翱、皇甫湜等人誌同道閤,纔終結瞭宋齊梁陳以來的軟文學。 軟文學並非絕對不好,要統統都是軟文學的話,文學離完蛋也就不會太遠。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學的發展,總是要與時代的發展同步,它倆是命運共同體,兩者有時吻閤一點,有時疏離一點,但背道而馳是絕不可能的。時代變瞭,文學也得變,辛亥革命後的五四運動,取白話文,去文言文,這一場僅僅是書麵語言的改變,竟比民國後剪掉辮子更讓國人震動。這也是時代變瞭,上層建築勢所必然的適應;同樣的道理,當下中國讀者為瞭期待與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相匹配的偉大作品,而恨鐵不成鋼地鞭策當代作傢之不振作、不成器,痛斥那些文學癟三製造齣無數的文學垃圾,如陳子昂一樣地吼齣“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所說的話也許不甚中聽,但卻為催促我們這個民族的壯麗史詩産生,期待我們這個國傢的鴻篇巨製齣現,熱忱之心,情急之意,是應該理解的。 現在來說攀登華山的韓愈本人,他生於公元768年(唐代宗大曆三年),逝於公元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享年57歲。字退之,鄧州南陽人,後遷孟津(河南省孟州市)。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謚文,又稱韓文公。他還有一個不見諸典籍的響亮頭銜,為“唐宋八大傢”首席。唐、宋兩朝,乃中國文學最為黃金的時代,文人如滿天星鬥,璀璨奪目;作品如大海湧濤,波瀾壯闊。就在這成百上韆的傑齣人士之中,選瞭韓愈、柳宗元、“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這八位,為散文大傢,這是何等崇高的褒譽?我們知道,諾貝爾文學奬原則上每年一個,而近八百年的唐和宋,就選瞭這八位,平均下來每一百年纔有一位,這就意味著“八大傢”的每一位,等於得瞭100個諾貝爾文學奬。而其中的首席韓愈,成為“百代文宗”,也就順理成章地印刻在中國人的記憶裏。 如果你問任何一個中國人,你讀過古文嗎?如果他點頭,這就意味著他知道韓愈,知道“唐宋八大傢”,這是稍通文化的中國人最起碼的文學常識。如果你問任何一個外國人,你知道諾貝爾文學奬嗎?如果他點頭,你要是讓他一口氣,不查資料,不點百度,能說齣八位獲奬者的名字和代錶作,估計張口結舌者多。“唐宋八大傢”的說法始自明代,有一個叫茅坤的選傢,編瞭一部《唐宋八大傢文鈔》,將韓愈名列領銜位置,一直為世人所首肯,延續至今,無人異議,這大概是真正的不朽瞭。近年來,追求不朽,成瞭某些人的心病,一些還健在的有點成就的作傢、一些剛逝世的有點名望的作傢,便來不及地蓋廟建祠、樹碑立傳、香燭紙馬、供奉鼓吹,以示不朽。文學史這把尺子,以數年計,以數十年計,而不是以數百年來測量不朽,往往是不準的。新時期文學三十多年,從轟轟烈烈到一蹶不振,從光芒四射到瞭無聲息,一串一串的大師,一齣一齣的鬧劇,一批一批的不朽,一堆一堆的泡沫,都是我們大傢親眼目睹過的。 如今已成為廣東潮州的一個景點的韓祠,又稱韓文公廟,卻有值得人們思考的地方。唐代文學大師的廟,到隔朝宋代纔修,說明古人對“不朽”一詞的慎重。這座公元999年(宋真宗成平二年)興建的廟,離韓愈逝世的公元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已有175年的時間跨度。是真金白銀、是廢銅爛鐵,是騾子、是馬,經過近二百年的過濾沉澱,朽或不朽,自有公論,闆上釘釘,毋庸置疑。由此來看,肉眼凡胎的我們,對於同時代文人和作品的判斷,難免有藕斷絲連的感情因素,再加之炒作、起哄、鼓吹、抬轎,雲山霧罩,撲朔迷離,薰蕕不分,泥沙俱下,弄得讀者無所適從,莫衷一是,遠不如時間老人那樣看得準、看得透。在跟班和跑腿的馬屁簇擁下,在虛榮心和麻木感的微醺懵懂中,那些建紀念館以求不朽的人,自封不朽,貽人笑柄,人捧不朽,更是笑話。再說不朽又不是小籠包子需要趁熱吃,至於那麼急著加冕嗎!該不朽,誰也擋不住你不朽;不該不朽,你即使如明末魏宗賢蓋三韆生祠,最後不也土崩瓦解瞭嘛! 韓愈這個名字,之所以在中國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來有自,因他是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人物。那些活著的和死去的蓋文學小廟者,可曾有創新、領先,走在時代前麵,令文學麵貌一變的努力?如果迴答為NO,這種一相情願,以為樹一個牌位、掛兩張舊照、放幾本著作、存數冊手稿,就會永遠被後人記住,那也太自作多情瞭。 唐代的古文運動,說到底是把丟掉的東西重新撿起來,所以又稱之“復古”。不過,韓愈並非全盤照搬地“復古”,而是在繼承古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齣全新的散文文體。雖然他主張“破駢為散”,恢復兩漢以來司馬遷、揚雄自然質樸的文體,但他更主張“師其意而不師其辭”,“言貴獨到”,“能自樹立”,“辭必己齣”,“文從字順”,“唯陳言之務去”。然而,去陳齣新,談何容易。他在《答李翊書》裏說,創新是“戛戛乎其難哉”的事情,問題還在於新生事物,不但不會得到習慣勢力、保守思想的接納,而是被抵製、被非難,甚至受嘲笑、受打擊。但他堅信,隻要能夠“處心有道,行己有方”,頂住壓力,衝鋒陷陣,古文運動的這場改革,在他看來,隻要“用則施諸人,捨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為後世法”地堅守陣地,倒下再起,總是能夠蕩滌浮華,掃盡艷麗,而奠定唐代古文基石的。 韓祠建成以後,又數十年後,對韓愈崇拜之至、褒美之至的宋人蘇東坡,撰寫瞭一篇激情洋溢的碑文,現在潮州韓文公祠裏還保存著這塊碑石。其中贊他“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以及“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評價之高,可以說是登峰造極。宋人司馬光在其《答陳師仲司法書》中說到韓愈,有“文章自魏晉衰微,流及齊、梁、陳、隋,羸備縴靡,窮無所之。文公傑然振而起之,如雷霆列星,驚照今古”等文字,也是臻至極緻的贊美。 錢鍾書在《談藝錄》裏,對宋代高抬韓愈的現象,有過一番諷刺:“韓昌黎之在北宋,可謂韆鞦萬歲,名不寂寞矣……要或就學論,或就藝論,或就人品論,未嘗概奪而不與也。” 北宋追捧韓愈是一種必然,北宋立國以後,到真宗、仁宗之際,適與陳子昂《登幽州颱》問世時的唐代,從“貞觀之治”到武後臨朝,同處於盛世光景的輝煌中。對於前朝文學遺産的揚棄,對於當代新興文學的建立,遂成迫切的要務。而北宋所承接的五代文學,除瞭綿軟無骨的花間詞,便是空泛無物的西昆體,可謂烏煙瘴氣,不成氣候,與前朝的“梁陳宮掖之風”、浮艷駢偶之文,有得一拼。於是,以韓愈為樣闆,歐陽修、尹師魯奮起撥亂反正,加之司馬光、王安石、“三蘇”、“兩曾”等人的創作實踐,使文學重歸於正道。“唐宋八大傢”,唐二、宋六,證明宋代散文的發展,要先進於唐。 北宋的詩文革新,也是在阻力多多、障礙重重中前行。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選瞭蘇軾、曾鞏,而將時望所歸的考生除外,就是因他們的文章華而不實。歐陽修的本意是希望通過提倡什麼、反對什麼,來促進文風的改變。結果事與願違,開封城裏竟引發瞭落榜考生鬧事的風潮。他們在官道上包圍主考大人,興師問罪,幸虧當時不興扔雞蛋、摔西紅杮,否則歐陽修真得吃不瞭兜著走。“及試榜齣,時之所推譽皆不在選。囂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詆斥之,至街司邏吏不能止。”(宋朝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 由此可以想象,北宋文人也許因為惺惺相惜之心,深感唐代韓愈進行古文運動之艱難,齣於同誌式的知心、戰友式的敬意,筆下便情不自禁地拔高。《宋史·歐陽修傳》也將韓、歐一體而論:“文章涉晉、魏而弊,至唐韓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歐陽修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頹波,息韆古之邪說,使斯文之正氣,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兩人之力也。”不過,即使在北宋,韓愈成為搶手的績優股,溢美誇飾,不絕於口的同時,也有清醒者,既認可他、肯定他,也看到他的不足、他的欠缺。譬如司馬光在《顔樂亭頌》中說:“韓子以三書抵宰相求官,如市賈然,以求朝夕芻米僕賃之資,又好悅人以銘誌,而受其金,觀其文,知其誌,其汲汲於富貴,戚戚於貧賤如此。” 譬如歐陽修在《與尹師魯第一書》中說:“前世有名人,當論事時,感激不避誅死,真若知義者;及到貶所,則感感怨嗟,有不堪之窮苦,形於文字,其心歡戚,無異庸人。雖韓文公不免此纍。”這就是曆史的視覺差距瞭,曆史看一個人,總是聚焦於忠奸賢愚的主要方麵,而模糊其小是小非的次要方麵,如同電子學上的柵極作用,年代愈久,時間愈長,光輝的部分愈被燭照,愈被強調,無關緊要的部分愈益淡化,愈益虛無。 後人隻記住“韆鞦萬歲,名不寂寞”的韓文公,而不在意“或就人品論”的其實“無異庸人”的韓昌黎。 韓愈一生,最有影響、最為風光的一件事,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復興古文運動;最為英雄、最為知名的一件事,為“忠犯人主之怒”的諫迎佛骨事件。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佞佛的憲宗李純要將法門寺的佛骨迎至長安,供人敬奉。齣於捍衛道統、齣於尊儒排異,或齣於自我感覺良好,此前一年,“公以裴丞相請,兼禦史中丞,賜三品衣,為行軍司馬,以功遷刑部侍郎”(見《年譜》),韓愈上《諫迎佛骨錶》:“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李純閱後大怒,要付以極刑。幸虧丞相裴度為之緩頰,韓愈纔保住瞭一條命,卻被流放廣東潮州。 從此,人們記住瞭上書“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的錚錚鐵骨,記住瞭那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韆”的悲壯詩篇,然而,並不在意他反佛闢佛的同時,卻與和尚們交往頻密。令人不可理解的是,這位反佛人士的府邸裏,老衲齣入門庭,小僧趨前奔後,而且據宋人硃熹說,那都是些酒肉無賴之輩,就不知所為何來瞭。到瞭潮州以後,他又與一位名叫大顛的法師,結為莫逆之交,書來信往,甚為投契。連蘇軾也認為韓愈的拒佛,“其論至於理而不精,支離蕩佚,往往自叛其說而不知”,所以為瞭他心目中一個完整的而不是人格分裂的、自相矛盾的韓愈,斷然聲言韓愈的《與大顛書》為僞作,“退之傢奴僕,亦無此語”。其實,物有優劣,人有長短,這纔是一個真實的世界。雖然儒學原教旨主義者將復古重儒的韓愈
中國人的教訓(上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中國人的教訓(上冊)》是中國知名作傢李國文專心於大眾曆史寫作近三十年,在中國人血與火的往事中,找尋我們今天生活智慧的標誌作。它以中國曆代各類人物的生存狀況、人生態度、命運遭際、成敗得失為依托,突齣瞭他們人生的一波三摺、起落跌宕、苦心經營、艱難成功,是首部中國人反思人生軌跡、吸取生活經驗的傳記體通史。
評分
☆☆☆☆☆
買瞭不算虧,但是沒有彆人推薦中說的那麼好.......
評分
☆☆☆☆☆
好書啊 好書 非常喜歡 非常滿意啊啊啊
評分
☆☆☆☆☆
中國人汲取教訓改變命運的一部傳記性通史
評分
☆☆☆☆☆
書都不錯的,送貨速度快
評分
☆☆☆☆☆
物流真是快,就喜歡京東購物
評分
☆☆☆☆☆
我沒有彆的意思,其實,我隻是想說,我們中國自己應該拍一部真實的萬曆援朝戰爭實錄,也可以和韓國人一起拍,但前提是最大程度地接近曆史。如果不能,就自己拍,
評分
☆☆☆☆☆
好評
評分
☆☆☆☆☆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