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全世界具有影响力家教圣经套装(理念篇 套装全五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1.值得每位父母收藏的家教经典
2.全世界极具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影响亿万家庭的家教《圣经》,培养优秀儿童必读
3.专为中国父母打造,是年轻父母全面了解和认识孩子内心世界的必备育儿丛书
4.揭开孩子成长的秘密,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5.享阅名著,做有智慧的父母,陪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套丛书选取了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幼儿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经典作品,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优秀指南,能够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其中包括: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精华本)》、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阿德勒的儿童性格教育》、美国教育家斯托夫人的《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福禄培尔幼儿教育》。这些作品影响了全球亿万家庭,培养了无数少年英才,值得今天每一位年轻父母细细品读。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她完成学业后,开始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创办了“儿童之家”,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理念,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奥秘。同时,她还反思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指出儿童的很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方式以及对他们产生的压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她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认可和推崇。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流传于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研究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阿德勒曾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指导、组织儿童心理临床研究活动,并成立了儿童指导中心。阿德勒的一生都在研究儿童心理,并提出了很多相关教育理念,帮助家长使自己的孩子摆脱一切负面心理的影响,形成积极的人格,从而取得人生的成功。阿德勒的主要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生活的科学》《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
哈丽叶特·比切·斯托夫人(1811~1896),1811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后任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大学期间,接触并研究《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后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1914年,她写成了《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这本书后来成为影响世界亿万母亲的伟大读物,她的“伟大始于家庭”的观念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科学博士、文学博士,曾任圣安得鲁斯大学、爱丁堡大学的校长,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并被聘为罗马皇家林琴科学院的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他所倡导的快乐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即引起轰动,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哈佛大学校长艾利奥特称他为“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思想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倾听”。
同时,斯宾塞还是人所共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将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社会阶层中。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心理学等等,并被很多人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
弗里德里希·福禄培尔(1782-1852),德国教育家,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被称为“幼儿园之父”。其教育理论以德国古典哲学和早期进化思想为主要根据,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主张为教育思想的主要渊源。1826年出版的《人的教育》是福禄培尔的教育代表作,反映了他对于哲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儿童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儿童发展的秘密·
儿童的秩序敏感期·
儿童智力的发展·
行走·
手 的 运 动·
行动的节奏·
儿童拥有工作的本能·
第二章 有吸收力的心灵·
精 神 胚 胎·
儿童的独立历程·
儿童性格的形成·
让儿童获得正常发展·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第三章 天才的秘密·
培养孩子稳定的注意力·
对孩子进行意志教育·
智力与儿童自由·
让智力永远处于探索之中·
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第四章 3岁决定孩子一生·
成长的不同阶段·
3岁的孩子·
智力发展的特征·
孩子的活动需求·
从创造者到劳动者·
文化与想象·
第五章 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爱的智慧·
成人应该受到控告·
家庭中的儿童教育·
对儿童的观察与发现·
儿童的服从·
不要像“襁褓”一样裹住孩子·
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
第一章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儿童发展的秘密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秘密进行的
早在父母注意到之前,小婴儿的感知觉就已经开始带动着心理悄悄发展了。比如,孩子的说话能力的发展就是秘密进行的。看到孩子还没有开口说话,有些人就认为孩子的说话能力没有发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还有些人虽然认为孩子天生具有说话能力,但他们的身体器官还发育得不够成熟,无法适当地表现出这种能力,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事实上,一个正常的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语言能力,他在其他各个方面也都存在着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本能,也是一种积极的潜能,它与儿童所处的环境一起构建起儿童的精神世界。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本能。这种本能对儿童的影响力非常的惊人,如果这种本能受到了破坏,就有可能使儿童变得体弱、缺少活力。
当我们讲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时,一般指的是我们从外表可以观察到的变化。而儿童的这种秘密进行的发展,我们在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所研究的“动物的敏感期”中找到了答案。
敏感期发生在生物的初期发育阶段。此时,它们会在一段时期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敏感期具有短暂易逝的特征,并且只在为了获得某种特性时表现出来,生物体一旦获得了这种特性,敏感性就会消失。
儿童在敏感期所具有的特性与成长不同,这种特性是借助短暂的刺激和潜力获得的,而成长是缘于悉心的引导。
德弗利斯在研究昆虫时发现了昆虫的敏感期,他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只普通的毛毛虫,其幼虫食欲非常旺盛、食量很大,甚至具有吃掉整棵植物的能力,但在刚出生的几天里,它只能靠吃枝头的嫩芽为生。雌蝴蝶出于母性的本能,会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交接的角落里,因为那里既安全又隐蔽。但是这里离有嫩芽的枝头却有一段距离。当幼虫卵化后,是什么引导它爬向枝头寻找嫩芽呢?是光线!它对光非常敏感,跟着光线朝树梢爬去,向那个最亮的地方爬去。在那里,幼虫找到了赖以为生的食物。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够吃粗糙的食物时,它对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它的眼睛就再也不能感受到特别的光线了,敏感期一去不复返。此时,长大的幼虫也会相应地开始学习其他谋生方法和生活经验。这并不是因为幼虫的眼睛看不见了,而是它的眼睛对光线不再敏感了。
同样是这只毛毛虫,它在成蛹之前对吃非常贪婪,某一天却突然不吃不喝起来。在严格的禁食中,它为自己织蛹并将自己包裹起来,看起来就像死了一样。而实际上,它却在紧张忙碌着。当它破茧而出的时候,它已经变成蝴蝶,迷人的双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蜜蜂也要经历这个阶段。在最初的时候,所有的雌幼虫都有可能会成为蜂王,但每个蜂群只能有一只雌幼虫成为蜂王。雄蜂会为这只雌幼虫准备一种特殊食料,幼虫吃了这种“美味”的食料后,就会成为这个蜂群中的蜂王。但是如果这只幼虫在被选出时已经过了幼虫期,它就不可能成为蜂王。因为只有在幼虫期,雌幼虫才会对食物有极度贪婪的欲望,它的身体才能长成像蜂王那样硕大的身材,过了幼虫期就不再可能了。
儿童敏感期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本能。这种本能对儿童的影响力非常的惊人,如果这种本能受到了破坏,就有可能使儿童变得体弱、缺少活力。虽然成人对儿童的敏感期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儿童在其敏感期没有按照敏感性的“指挥”行事,他们就会永远失去这种天赋的力量。
敏感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钥匙”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但是由于我们对此抱着习以为常的态度,使我们对这些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奇迹”总是熟视无睹。
新生儿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他是怎样适应这个复杂世界的呢?他是怎样认识事物的呢?他是凭借着一种什么样的手段,怎样无师自通地掌握一门语言的呢?
与儿童相比,一个成年人要适应新的环境却需要不断地获得帮助,在学会一门新语言时,他永远也无法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完美地掌握。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当儿童的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或愤怒的情绪。
儿童在敏感期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并通过自我调节去掌握某种本领。这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们的内心深处,或是电池给机器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一样。正是这种在敏感期所具有的特性,使儿童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和动力。儿童能轻松地掌握各种本领,他们所做的每一次努力都使自己的能力大大增强,天性得以发挥。当一个目标达到时,他们才会失去兴趣和活力。
儿童以这种独特、强烈的方式与外界世界建立起了联系。
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学习。一种热情耗尽之后,另一种热情随之燃起。在这种节奏的支配下,儿童不断地去征服世界,这一切使他们感到十分幸福、满足。当度过了敏感期后,人们心智上的发展只能通过思考、努力和研究才能实现。人们会对繁重的工作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而处于敏感期的儿童却总是孜孜不倦地工作,这正是敏感期儿童与成人心理状态的本质区别。
敏感期与心理发展
如果儿童在敏感期里遇到了障碍,无法正常发育,他们的心理发展就有可能因此发生紊乱甚至扭曲。
通过长期的研究、观察,我们发现当儿童的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或愤怒的情绪。很多成人由于不理解孩子为何会有这些表现,就认为他们是在无理取闹,或他们只是想得到成人的安慰,因此将他们的这些表现视作“任性”或“发脾气”。成人还常常把孩子那些没有明显动机、固执或无理的行为视作儿童的反复无常。我们还发现,当成人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时,会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恶化。
而实际上,孩子的这些异常表现和情绪本身就表明,这其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并且这种原因没有消失,还在持续地产生影响。成人应该为孩子找到一种调节的方法。
处于敏感期是某些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但是由于各种心理冲突背后存在不同的原因,所以我们无法把所有引起孩子发脾气的原因都解释清楚。另外,很多儿童反复无常的举动,是其长期受到成人错误对待的结果。
孩子与敏感期密切相关的各种任性表现,也会像敏感期一样短暂易逝。任性不会对孩子在敏感期形成的禀性造成永久的影响,但是却会产生一种不良的作用,阻碍儿童心理的发展成熟。
儿童在敏感期发脾气可能是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可能是他们对某种危险或杂乱无序的警觉和反感。只要儿童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者危险、无序的状况得到了缓解,他们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有时,我们会发现刚刚还情绪激动甚至歇斯底里的儿童突然就平静了下来。
我们目前对孩子各种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还所知甚少。只有找到其中的原因,我们才能深入儿童的内心,了解他们成长的秘密。这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理解与和谐相处的基础。
敏感期与环境
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外部刺激所引起的,而是受短暂的敏感性本能引导而发展的。虽然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进行的,但外界环境只是心理发展的场所,而不是原因。就像食物和空气是身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样,外界环境也仅仅是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儿童只对某种特殊的事物具有敏感性,对其他事物则无动于衷。儿童不仅仅对某些事物具有内在敏感性,他们还具有利用这些事物促进自身发展的独特潜能。
不同的敏感性使儿童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适宜自己生长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就像阳光照到了一些物体上,而没有照到另一些物体上一样,儿童只对某种特殊的事物具有敏感性,对其他事物则无动于衷。这些能使儿童产生敏感的事物构成了他们的整个世界。
儿童不仅仅对某些事物具有内在敏感性,他们还具有利用这些事物促进自身发展的独特潜能。一个正处于敏感期的儿童所进行的心理调整,能使自己更加轻松、愉快地认识和生活在所在的环境中。
从儿童学习说话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各种声音以杂乱无章的方式传入儿童的耳朵时,他们仿佛在顷刻间就能清晰地抓住某种有趣的、有吸引力的声音。这个还没有思维能力的小家伙就像听音乐一样用心地听这个声音。这个声音充满了他的整个世界,触动了他的神经纤维——事实上,这些神经纤维之前还处于蛰伏期,没有大声的召唤是不会被触动的。儿童的神经纤维受到了激发,开始有规律地振动,并会在某种特殊力量的引导下改变振动方式。
慢慢地,儿童的耳朵开始能辨别出不同的声音,舌头的运动也更加灵活。而在这之前,他们的舌头还只能用来吸吮。现在,似乎有某种不可抵抗的力量在驱使着儿童使用舌头,与脸颊、喉咙、嘴唇一起,进行一项特殊的运动。然而这种运动除了使儿童得到某种不可言喻的心理满足外,并没有任何目的。当他们能蜷起四肢、握紧拳头、将头转向说话的人,紧紧盯着说话人的嘴唇时,他们就会感到非常的满足、愉悦。
儿童正在经历一个敏感期:在儿童心灵的秘密花园中,一种神秘的力量正在默默地激发他们,使他们的心理悄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伴随儿童一生。
只要儿童所处的环境能够充分满足他们内心的需要,这种心理变化就会秘密地进行,丝毫不需要他人的特别注意。比如,“说话”是儿童所有需要掌握的技能中最难的一种技能。也许成人对于儿童“说话”的敏感性并没有加以注意,但是由于儿童生活在成人的环境中,成人之间的对话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满足了他们“说话”敏感性的需要,儿童此时早已开始悄悄学习着说话。事实上,唯一能使我们捕捉到儿童进入了语言敏感期的是他们的微笑。当成人用简洁、清楚的语言对儿童说话时,他们就会愉快地回以微笑。
慢慢地,儿童能够区分各种声音,比如:教堂钟鸣的声音、临睡前的催眠曲等。儿童听催眠曲入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夜晚,当父母温柔地唱着催眠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相同的曲调、歌词时,儿童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从兴奋变得安怡,渐渐入眠。
发脾气是儿童敏感性受阻的表现
当儿童敏感性的正常表现受到阻碍时,儿童可能会通过某种激烈的反应表现出来。这是儿童的一种无意识的绝望表现,我们将它称作“发脾气”。它实际上是儿童一种内心紧张感的外在表现,是儿童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空虚感的外在表现。这种儿童心理的紧张感,既是儿童心理困惑的一种表现,也是儿童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她十分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
蒙台梭利出生于一个意大利天主教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完成学业后,开始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对低能儿童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她发现:“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这为蒙氏教育法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之后,蒙台梭利创办“儿童之家”,招收平民家庭3岁~6岁的儿童,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对他们展开教育,取得了惊人的效果。那些出身贫寒的儿童原来被认为是普普通通,甚至有缺陷的孩子,而几年后,他们的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个都成为聪明、自信、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这一事件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欧洲。
蒙台梭利将自己的教育经验撰写成书,并在美国出版,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有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蒙台梭利学校逐渐遍布世界各大洲,到20世纪40年代,仅在美国就有2000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台梭利从婴儿出生开始,就对其进行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她提出的“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理念,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奥秘。同时,她还反思了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指出儿童的很多问题源于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方式以及对他们产生的压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引入我国后,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父母的认可和推崇。但是,随着蒙氏教育理念的推广、大量原著的翻译成书,很多读者也感到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较为艰深,不易理解,内容繁复,重点不好掌握。
本书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力求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保持蒙氏思想原汁原味的同时,兼顾其阅读性和实用性。在选取内容时,本书以家长的需要为前提,选择了蒙台梭利著作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内容。
本书共分为5个章节:
�r捕捉儿童的敏感期: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特殊的敏感期,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r有吸收力的心灵:指出儿童要经历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出生前的生理胚胎期,一个是在出生后的精神胚胎期。在精神胚胎期,儿童是通过“吸收”这种独特的方式完成学习的。
�r天才的秘密:提倡让儿童回归自然,以自由发展为原则,让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自由地发展注意力、意志力、想象力和智力等各方面能力。
�r3岁决定孩子一生:提出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0岁~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3岁之前的儿童,内心有一个老师,他们以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方式进行成长和发展。
�r给孩子成长的自由:对成人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希望我们这本书能让家长在品味经典的同时,了解和体会蒙台梭利的早教理念,提升教子智慧。
由于能力有限,在编译过程中可能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朋友指出,与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本书编委会
2014年11月
全世界具有影响力家教圣经套装(理念篇 套装全五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