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8
墨飞色舞:曹无刘墨摄影作品集(套装共两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身为书画家的二位作者,不仅被自然界的光影所吸引,更能从书法和国画的角度,发现只有在书画家眼中才能呈现的独特画面之美。
在陌生和奇幻中展现图片的魅力,固然是摄影师长途跋涉、辛勤付出的结果,然而在眼前的平常景致中凸显其视觉质感,构成了二位作者的本质性特色。
在越来越多的图片之海中,如何拍出画面背后所要告诉人们的关于大自然或人文之讯息,成为保证图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摄影集是二位作者近年来在国内外各地旅游、访学时所拍摄的艺术性较强的摄影作品的结集。
二位作者并非专业的摄影家,相同的身份是精通中国书法与绘画,因而他们的视角也与专业摄影家不同,他们虽然也被大自然的光影所吸引,但他们并不关注摄影的宏大场面,而是在意味深长的片景孤境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与表现力。
《墨飞色舞》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曹无摄影作品集,下册为刘墨摄影作品集,他们的作品不仅可供专业摄影参考,同时也为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视觉盛宴。
曹无:从1983年起就发表大量的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团体和收藏家收藏。出版有《曹无作品集》、《曹无摄影作品选》,艺术传略编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中华人物辞海》等专集。
刘墨:文艺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读书致思,远绍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旨,近承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意,潜心体会“宁静、淡泊,独立、自由”之义趣。现从事经学史、古代学术史、艺术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国画门诊室》(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禅学与艺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传统的延续与演进》(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乾嘉学术十论》(三联书店,2006)等,治学之余,偶事笔墨以陶冶性情。先后在北京、沈阳、厦门、福州、淄博、太原、成都、哈尔滨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说人类居住于一个洞穴之内,真理之光射进洞内,在洞壁上映出世界的影子,但是,人类无法直视真理之光,因为眼睛会不堪强光而盲。于是,人们习惯了世界的“影子”,反而忘了它只是一个“影子”。
——透过日月的光影,感受生命的跃动。
——遇到值得回忆的事,遇到值得回忆的风景。
——凝眸的刹那被感动。
——在生命的长河里,留下一个永不褪色的记忆。
——谁知道,烟消尘埋的旧梦,可以在影像里被唤起。
——画画是无中生有,拍照是有中生无。
——国画与书法与生活的关系不大,甚至是远离生活的;但摄影却让人深入世界之中,离开生活,没有摄影。
——把复杂的拍简单,把简单的拍得意味深长。
——简单,直接,朴素,万物的样子本来如此。
——每位大师都让我喜欢,他们伟大,但他们教会了我谦卑。
——摄影是光影的追逐者,但书法、画画是向内的,是一种和自己的内心沟通的学问。和自己沟通好了,再去和万物沟通吧。
——一个年青人问一老者:“摄影是艺术吗?”老者答:“那要看谁拍!”年轻人又问:“有最好的照片吗?”老者指着自己九岁时和父母的合影说:“如果有,那一定是这一张!”是的,好的艺术是能唤起,唤起一切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哪怕是伤心!
——形成一种风格,拍什么都是你自己的。
——好的技巧,正是为了超越技巧的束缚。
——认真,就是修行。
——自己想要的自己,和别人想要的自己,不可能是一个。不要在这上面为难,做快乐的自己。
——人与万物一体。
——人是被自己的思想囚禁起来的。
——一天的美好,自朝霞开始。
——相机是精密仪器,一指手按下的瞬间,奇迹诞生。但这个奇迹的前提是:按动快门的那个手指要摧毁人的日常经验,看到人所之不见。
——真正的艺术在于达意,不在准确。
——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
——没有预设,只有时时的调整。
——如何不成为大师的复制品?
——云静静地飘在天上,我也静静地存在于世上。
——黑白,即退去了颜色,则成为无色之色。但是,也必须把黑白忘掉,才得真色。
——历史是黑白的,记忆是黑白的,梦境是黑白的。长时间存在于朦胧的混沌之下的记忆,也是黑白的。
——我的生命里,一端连着过去,一端连着未来。它们织成了一张网,阳光透过这网,洒下斑驳的记忆。
——除了凝视自己外,别无他法。
——禅家说:在你的肉体内,经常存在着超出时间和空间的真实人性,它进出于你的全身,倘若你尚未找着它,就快点仔细看吧。
——王夫之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我把它简化为“追光蹑影,通天尽人”,这大概是摄影的最高境界吧?
——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图像被制造出来,即使最有价值的图像,也会在数日之内就被另外的图像遮盖住了。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次有人将它从成千上万的图片中将它翻捡出来。每想到此,难免悲从中来——吾人孜孜不倦地“制造”着的,难道仅仅是为了被忘却,或在遥远的某一天被想起吗?
——相机可以记录,但它与人类的最大区别之处,是它没有记忆。
——电影一种现代“巫术”,那么,摄影呢?
——人类的一生,就是依赖映在视网膜上的倒立虚像,不断地测量着自己和世界之间的距离吧?(杉本博司)
——不追寻,不言物。禅在此。
——遇到美丽的画面,我总是想努力地多拍一些,尽管有许多是重复的,但这乃是源于眼睛的干渴,以及对于美丽之物的迷恋。
——由寂静而生的风景。
——美丽只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某一日,万物的颜色都将消逝。世界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艺术之妙,正在于有无之间。
——对当代人来说,城市与山林是两个永恒的主题。喜欢山林,却早离不开城市的生活,因为心灵习惯了喧嚣,而只是需要暂时的宁静。
——几乎没有一张重复的照片,但却有统一的风格。风格从何而来?它不在你拍什么,而在乎你表现什么,以及如何表现。对于一个好的艺术家而言,主题只是为了他表现独特的风格而已。
——风格是别人在作品中认出你来的可识别特征。
——快拍可以留下你根本没有时间注意到的东西;慢拍却是一种生活的韵味。
——越是平淡的东西,越是需要错综复杂的思维来发现它的不平淡之处。
——面对美好的景象,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按下快门。对于摄影家来说,这样做相当幼稚可笑;对于我来说,则是不舍得美好的景象在我眼前流逝。
——按下快门,也需要一种激情。或者是一种对造化的感激之情。
——文学家提示说,在你的作品中,你的作品要揭示你对所描写的事物所持的观点。摄影能做到吗?如果一个摄影家对他所拍摄的主题也持某种观点,相信他可以做到——也许这是如何拍摄好照片的基本问题。
——有时我会“乱拍”一些东西,虽然这些“乱拍”毫无美感可言,但是它却可以提供一种奇妙的感觉。人们通常被众多元素的和谐元素所吸引,但更会被杂乱无章所惊骇!
——我会从别人那里学习另外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风光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来自想象?作品是一个半透明的“面具”,它由超越于现实之外的梦想和思想构成。向外,看见风景;向内,看见心灵。
——随着时间的变化,美感在观察者的眼里,也会不断地变化。
——在人的眼里,树就是树,花就是花,事事分明。但是在自然界中却不是这样的吧?它们应和,它们互渗,它们回响。
——拍什么样的照片,取决于经由训练的眼睛。
——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本雅明)
——“摄影作为艺术”和“艺术作为摄影”,是一个相当有趣的值得讨论的话题——后者是以“艺术”为主位,摄影者必须成为一个艺术家,而艺术家的所有要素,也都体现在摄影之中。
……
刘墨
曹无先生带着相机满世界的走,不停地拍,不停地记录。
当他回到画室放下相机,他成为一个画家,画面有的与照片有关,或与照片无关,但对他而言,无论是眼所见还是脑所记,都是他的审美观的具体的表现。
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摄影家——至少我没听到过——只是在他觉得,他的摄影从主题、取材、风格或立意上,与纯粹的或职业的摄影家是有区别的,比如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专门学习过书法的他,同样也可以在自然中看到点线,甚至看到国画里大写意画风才有的“笔触”。
摄影是瞬间的事,快门响起的那一瞬间,时间静止下来,这一刻的浓缩,是摄影者所有的审美经验,不管是精心构思,还是妙手偶得。
对于曹无先生来说,摄影更像是一种“收集”,一种诗意或画意的“收集”,因而它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现实”。
拍照过后,还有待于另外一种审美转化。
而我亦是如此。
我有相机很晚,两年多前,才开始意识到相机原来是可以由手动来控制的!
如果说书画是自我内心的情感反应,摄影何尝不是如此呢?虽然“咔嚓”一声过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但它已经变成摄影者的一个“主动选择”,它不是客观的,此时的“拍景”已经变为“拍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摄影与画不同,更像是“诗”——它不是要描绘什么,而是要表达、要发现、要揭示——摄影行为在于发现眼前事物的“意义”,因而它实际上是非常内心化的。
我本无意于做摄影家,我只是对隐藏在万事万物之后的奥秘有兴趣,喜欢在深入拍摄过程中体会一种孤独和超然。这种奥秘让我觉得摄影是一种满足幻想的现实的有效手段,而我不断地记录这些时刻,一张张的照片就成为充满幻想的现实的痕迹。
曹无先生提议我们二人出一摄影集,并从我们二人的名字中取名为《墨飞色舞》,我欣然认同,只是想强调的是,我们二人的摄影不单纯是“作品”,它更像是图像笔记,多是为了记录精神上的远游。
如此而已。
墨飞色舞:曹无刘墨摄影作品集(套装共两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