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美術的故事:從晚清到今天》概述瞭從晚清到今天中國這一百多年來美術發展的曆程,用問題統領藝術傢、藝術作品等史料,針對性很強,能滿足藝術類考生、高校藝術類專業的師生,以及廣大的藝術愛好者、研究者、收藏者的知識需求,屬於學術文化類書籍,也是典型的實用類圖書。且不論600多張配圖,以及精美的印刷和裝幀,就單說說這書的實用性。所謂實用:
一.學生/教師用書,資料翔實,脈絡清晰,專業性強,且富有趣味,給一般的讀者,尤其是學習藝術的學生,提供一個建立自晚清以來中國藝術發展邏輯的材料背景。對於廣大的藝考生來說,讀完這本書,晚清之後美術的發展主乾、流派之間的區彆和繼承、各自特點等等,都能瞭然於胸瞭。甚至,它教給你“方法”,教你觸類旁通,思考和理解。一部藝術史,也是一部思想史,我們看這本書,看到的不僅僅是藝術,更有藝術背後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等眾多領域的反映,看藝術,看繪畫,也就是看社會,看政治,也就是看我們自己。
二.在兼顧藝術普及的基礎上,文章內容不斷地豐富和深入,滿足大眾對藝術鑒賞方麵的熱烈需求。這本書是呂澎先生《20世紀中國藝術史》(精裝版)的縮寫本,相當於一部中國近現代藝術簡史,現在的版本是在《20世紀中國藝術史》第三版基礎上完成的,此次再版作者對本書又進行瞭修訂:在敘述“美術”的曆程上,與原本有結構上保持一緻性,並且保留瞭基本的文獻內容與判斷,補充瞭不同時期的資料,為瞭便於閱讀,刪去瞭一些注釋,並且通過對新世紀的藝術及生態的比較研究,對90年代後期的藝術史做瞭更有啓發性的延伸,供給人們去繼續思索,以引發深意。全彩印刷,圖文並茂,深入淺齣,通俗易懂。
三。這是一本眾多收藏傢參加拍賣會時必定隨身攜帶的藝術“口袋書”,一本能有效提升藝術審美範兒的紮紮實實的“速成手冊”。不同於《小顧聊繪畫》蜻蜓點水式的神侃,呂老師帶著讀者把中國近現代史的脈絡有重點地走瞭一遍,讀完它,你可以在晚清到當代藝術之間穿梭自如,輕而易舉地去看當代藝術展,告訴彆人“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這句話是白石老人說的),《開國大典》這幅知名油畫被PS過好幾迴等等幕後故事;如果你還能談談關於“新文人畫”的爭論、波普藝術與其它現代藝術樣式、女性藝術傢的特點、文藝思潮之間的起承轉閤等等,那你就等著他人投來的艷羨崇拜的目光吧!
呂澎先生說:“曆史是有問題的煙雲,藝術史也不例外。”從晚清開始的中國近現代藝術簡史,是美的曆史,也是懂美的曆史。
內容簡介
《美術的故事:從晚清到今天》是一本美術史著作,是中國現代藝術通史的開山之作,是為那些對人類的文明與知識有常識的人而作,而不是學者和研究者需要的曆史。本書的任務非常單純:通過從鴉片戰爭到今天的“美術”故事的講述,讓讀者的感知和智性重新開動起來,幫助讀者瞭解美術的曆史,重新理解“美術”的意義,以及美術與人類文明的基本形態。
作者通過對晚清以來的中國藝術史進行真正史學意義的梳理,改變瞭中國現代藝術史“剪刀加漿糊式”的舊有格局,對中國現代藝術史學科的自我反思及發展貢獻尤著。以宏大而自由的筆法鋪敘成篇,描述大量社會藝術史的內容,提齣瞭一些令人驚覺的問題。這些問題牽曳著藝術傢、藝術品與政治、經濟及意識形態等社會因素的關節點,供給人們去繼續思索。全書圖文並茂,在浩瀚如煙的曆史檔案、資料中精選瞭600餘幅圖片,與文章呼應,首開全彩圖說中國近百年美術史的先河。
作者簡介
呂澎,1956年齣生於重慶,著名評論傢、策展人。現為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教授。
主要著作:《歐洲現代繪畫美學》、《現代繪畫:新的形象語言》、《藝術人的啓示錄》、《20世紀藝術文化》(與易丹閤著)、《現代藝術與文化批判》、《中國現代藝術史:19791989》、《藝術操作》、《中國當代藝術史:19901999》、《溪山清遠兩宋時期山水畫的曆史與趣味轉型》、《20世紀中國藝術史》、《藝術史中的藝術傢》、《美術的故事》、《1979年以來的中國藝術史》(與易丹閤著)、《20世紀中國美術編年史:1900-2010》(中國青年齣版社2012年版)、《中國現當代美術史文獻》(與孔令偉閤編)等。
主要譯作:《塞尚、凡高、高更書信選》、《論藝術的精神》(康定斯基)、《風景進入藝術》(肯尼斯剋拉剋)等。
精彩書評
★這是一部由藝術傢及其作品組成的藝術史,而不是A Social History of Art。然而,作者以宏大而自由的筆法,描述大量社會藝術史的內容,提齣瞭一些令人驚覺的問題。這些問題牽曳著藝術傢、藝術品與政治、經濟及意識形態等社會因素的關節點,供給人們去繼續思索,以引發深意,鋪敘成篇。
——範景中 ★呂澎從一開始便摒棄瞭豪澤爾(Arnold Hauser)的社會決定論,他更強調外來文化與本土藝術的影響和接受關係、藝術傢個人行為與社會的反應、藝術傢組成亞社會群體所發生的行為與社會的反應,以及藝術傢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變化所導緻的社會藝術趣味的變化等諸多關聯性因素。
——邵宏
★第1次對自近代以來的中國藝術史進行瞭真正史學意義的梳理,改變瞭中國現代藝術史剪刀加漿糊式的舊有格局,對中國現代藝術史學科的自我反思及發展貢獻尤著。全書寫法並不囿於“內嚮觀”、“外嚮觀”的傳統史法,而側重以問題意識統領史料、史實,注重藝術史與學術史、思想史和社會史問題的溝通互補,其結構取嚮大開大閤,不拘一格。無論是以史學方式嚮西方介紹中國現代藝術,還是從真正意義上書寫中國自己的現代藝術史,這部著作都是不可多得的藍本。
——黃專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溪山與海洋的相遇
——鴉片戰爭後西方的影響
從晚明開始,西方傳教士帶來瞭西方文明的思想與物件,在西方藝術的影響下,中國畫工、畫傢筆下開始發生變化,西方藝術傢在中國的生活與工作、廣東地區的外銷畫、在上海齣現的“海派”
畫傢及其現象、西方人在中國創辦的《點石齋畫報》、由傳教士為傳教和教堂服務而興辦的藝術學校“土山灣”、接受西方繪畫技法的“月份牌”,中國士大夫對傳統思想的調適以及最早到西方學習藝術的畫傢,成為辛亥革命之前中國的傳統文明加速變化的證明。她們是20 世紀中國藝術的原因與直接背景。
第二章 衝突與變異
——美術革命與“中國畫”
隨著西方科學與人文思想的影響,中國人開始主動地瞭解世界。蔡元培在北大時期推動瞭文化藝術的變化,新的藝術詞匯(例如“美術”)的産生、陳獨秀通過《新青年》對西方思想的介紹構
成瞭人們瞭解新藝術的基礎。同時,堅守傳統書畫立場的畫傢陳師曾對“文人畫”的錶述,重要畫傢黃賓虹、齊白石、張大韆的藝術實踐,以及廣東地區的“新國畫”(嶺南畫派)畫傢高劍父、陳樹人等人對筆墨的重新解釋與利用,激烈地改變著人們對“書畫”、“美術”以及“藝術”的理解與看法。
第三章 科學的勝利
——現代美術教育、寫實主義、爭論與畫傢
20、30 年代齣現的留學歐洲的潮流,培養瞭許多熟悉西方藝術的中國藝術傢,他們迴到祖國之後,通過新的美術教育與活動,即創辦新興學校與社團來傳播西方藝術觀念與方法,直到1929 年
全國美展,以徐悲鴻為首的畫傢形成瞭一個強大的寫實主義隊伍,這些畫傢通常接受西方學院藝術的教育,並且同意徐悲鴻的意見,通過素描與寫實的方法來改變中國人觀看世界的方法和審美習
慣。由於寫實主義藝術的造型特點,徐悲鴻的思想受到普遍的接受,並成為藝術反應社會和現實問題的有效方法。
第四章 “ 西邊的雲彩”
——現代主義藝術、思想與境遇
留學的中國藝術傢同樣感受到瞭同時期發生在歐洲的現代主義潮流的洶湧,所以,他們也將現代主義的思想與風格帶迴中國,在缺少新藝術的批評傢的時期,詩人與文學傢的意見也推動著中國
的現代主義潮流,劉海粟、顔文、龐薰是現代主義潮流的代錶藝術傢,像“決瀾社”、中華獨立美術協會這樣的團體,成為提倡現代主義觀念的重要力量,而對於像林風眠這樣的藝術傢,已經非常清楚地提齣瞭中西融閤的藝術觀念。但是,日本軍隊的入侵打斷瞭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進程。
第五章 時代的刀鋒
——“左翼美術”、延安地區與國統區的美術
在國民黨獨裁統治時期,進步青年傾嚮於反抗現實,在魯迅的支持下,許多藝術青年組織自己的版畫團體,用木刻刀去攻擊反動勢力和批判社會。由中共領導的“左翼美術傢聯盟”團結瞭版畫
傢與漫畫傢,通過有效的組織,引導版畫傢展開對抗戰的宣傳以及對國民黨政權的控訴。同時,國統區與延安地區的藝術傢保持著思想與藝術上的呼應和聯係。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接受魯迅領
導的年輕畫傢到瞭延安。為瞭統一文藝思想,毛澤東通過《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給藝術傢指齣瞭一個將藝術作為“革命機器上的螺絲釘”的方嚮。自此,“講話”成為以後中共領導文藝
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
第六章 新中國的贊歌
——社會恢復和建設時期的藝術
1949 年之後,共産黨掌握瞭國傢政權,新政權文化主管部門提倡通過新年畫的方式宣傳共産黨的政策與方針。不同時期的政治運動也藉助於美術進行宣傳,這樣,國畫、油畫、版畫、連環畫以
及其他藝術形式都被調動起來,同時,官方藝術機構也開展瞭工農兵群眾美術運動。由於與蘇聯的密切關係,藝術領域全麵嚮蘇聯學習,蘇聯畫傢也通過“馬訓班”這樣的方式培養中國畫傢。隨著與蘇聯關係的破裂,文藝領域提倡毛澤東關於“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閤”的思想,在錶現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宣傳社會主義建設方麵,美術起到瞭極大的作用。
第七章 筆墨革命
——改造國畫與國畫傢
1949 年之後,黨通過官方美術傢協會實施對藝術傢的管理與領導,鑒於黨對藝術的思想和對藝術風格的革命化要求,傳統筆墨被認為不適閤新的時代,黨對傳統中國畫提齣改造,這個改造涉及到畫傢的政治立場、藝術思想以及技術要求。政府將傳統國畫傢組織起來,並通過畫院這樣的組織,給畫傢提供經濟上的條件,以便讓他們能夠有條件去參觀工廠和農村,反映社會主義的工業和農業建設。但是,在單一的意識形態空氣下,傳統藝術傢的思想遭到瞭壓製與扭麯,政治上的改造影響到瞭文明精髓的繼承。在這個時期,傅抱石、錢鬆、李可染、石魯、潘天壽成為這個改造時期的代錶畫傢。
第八章 作為政治工具的美術
——階級鬥爭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藝術
到瞭60 年代,階級鬥爭的理論引導“美術工作者”進一步參與瞭政治鬥爭。1966 年,紅衛兵徹底砸爛瞭文化藝術機構,在江青及其同僚根據“講話”歸納的文藝思想的影響下,以“紅光亮”、“高大全”為標準的藝術齣現瞭,錶現領袖和工農兵形象成為美術至高無上的主題。“文化大革命”持續瞭十年,這個時期的藝術將藝術為政治服務推嚮瞭極端化,並徹底拋棄瞭“百花齊放”和“百
傢爭鳴”的科學方針,不同材料的繪畫和雕塑成為記錄這段特殊曆史時期的形象文獻。
第九章 分離的續弦
——颱灣和香港的藝術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民黨接管颱灣,實行保守的藝術政策。1949 年之後,颱灣保持瞭與西方國傢尤其是美國的關係。這為颱灣的現代藝術發展提供瞭可能。50 年代的“五月畫會”、“東方畫會” 錶明瞭颱灣藝術傢接受西方現代主義的繼續,劉國鬆是這個時期重要的代錶。香港的特殊背景,也導緻這裏的藝術傢可以自由地選擇他們喜歡的藝術風格,呂壽琨、王無邪等藝術傢成為六七十年代重要的藝術傢。颱灣和香港的藝術錶明瞭西方的現代主義以及後現代藝術不同程度的影響。
第十章 懷疑精神的開始
——“傷痕”美術、“星星”美展以及現代主義的滋生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解放瞭藝術傢的思想, 1979 年齣現的“傷痕藝術”開始瞭對曆史的反思,四川美術學院的羅中立、程叢林、何多苓等年輕畫傢為美術史留下瞭重要的文獻,很快,質樸地錶現西藏生活的陳丹青成為有影響的畫傢,他所體現齣來的“生活流”藝術現象構成瞭恢復藝術觀念的過渡。1979 年,畫傢吳冠中號召藝術傢關注“形式美”和
“抽象美”,他的文章引發瞭關於“形式革命”的討論。同時,由業餘藝術傢組織起來的“星星美展”錶明瞭現代藝術的觀念在爭論與藝術實踐中滋生。
第十一章 再生的現代
——’85 美術運動與現代主義式微
解放思想的結果,産生瞭大量思想活潑並且敏銳的藝術傢。從“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開始,人們看到瞭新的藝術現象。批評傢李小山關於中國畫的觀點,引發瞭廣泛的討論。在西方哲
學思想的影響下,’85 美術運動在全國展開,各地藝術團體紛紛齣現,中國藝術傢再次開始全麵學習西方現代主義。毛旭輝、張培力、黃永、榖文達、吳山專成為這個時期重要的藝術傢。可是,急劇變化的社會現實讓藝術傢們內心充滿睏惑,1989 年的“中國現代藝術展”齣現的問題展示瞭這樣的睏惑,現代主義顯露齣危機,商品經濟的發展開始對藝術傢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産生決定性的影響,圓明園藝術村暗示瞭之後當代藝術生態的命運。
第十二章 傳統的復蘇
——新文人畫與實驗水墨畫
80 年代的“思想解放”開啓瞭人們對文化理解的寬容,在對西方現代主義實踐的同時,中國畫傢也開始瞭對傳統繪畫中所具有的氣質的重新找迴。漸漸地,藝術傢們不再在“前衛”與“保守”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重要的是對藝術豐富性和特殊性的理解。“新文人畫”雖然僅僅是一些缺乏深厚傳統功底的畫傢的簡單的口號,但是,也預示瞭中國文明獨特性的復蘇,而那些與西方抽象主義繪畫有牽連的“實驗水墨”也是從另一個角度重新理解書畫筆墨的可能性。這兩個現象共同導緻瞭中國藝術傢對藝術更開放的認識。
第十三章 走嚮當代
——新藝術及其藝術傢
90 年代的社會空氣取消瞭對宏大敘事的關心,藝術傢對現代主義開始厭倦,像劉小東這樣的新生代藝術傢,和方力鈞這樣的“玩世現實主義”藝術傢,提示著時代的精神氣候。1992 年,鄧小平
南巡講話導緻瞭市場經濟的全麵起飛,這年的“廣州雙年展”直接引發瞭藝術走嚮市場的討論,並且深深影響瞭之後的藝術展覽與操作模式。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人們開始轉變觀念,同時,商品經濟也誘發瞭波普藝術的産生。1993 年,部分中國藝術傢參加瞭香港的“後89 中國新藝術”以及威尼斯雙年展,這意味著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藝術也參與瞭全球化的趨勢,當代藝術作為一個替代現代主義的概念齣現瞭,王廣義、張曉剛是這個時期的代錶藝術傢。
第十四章 觀念的展開
——多元格局中的藝術
90 年代後期,中國藝術傢開始徹底自由地使用任何材料與方法從事藝術創作,他們利用多種媒體和方法進行實驗,身體、綜閤材料、錄像、攝影。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不同形式的藝術所錶達的觀念仍然是具有特殊性的甚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同時,女性藝術傢的實踐成為不可忽視的現象。
第十五章 圖像的力量
——新繪畫展開
從90 年代上半葉的繪畫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趨勢:擺脫現代主義及其錶現性和書寫性,並藉用現成圖像資源進行創作成為繪畫的流行趨勢。這個趨勢通過不同的題材與風格構成瞭一個整體,讓繪畫超越視覺趣味而突齣觀念和態度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用“新繪畫”來錶述不限於視覺判斷的觀念繪畫。同時,一個從當代的視覺開始重新找迴傳統繪畫的氣質與趣味的傾嚮也漸漸明顯起來,這種現象被理解為對西方繪畫邏輯的疏離。在後現代觀念的影響下,新繪畫的齣現成為重要的景觀,經曆過八九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的藝術傢也參與到瞭新繪畫的潮流中,周春芽、曾梵誌成為這類藝術中的一個範例。
補敘 製度與變革
——新世紀的語境
跨越世紀之後,中國當代藝術開始經曆製度性的轉換,上海雙年展預示著從上個世紀80 年代開始的新藝術逐漸有瞭閤法化的空間,進一步接近國際展覽模式的策展人製度開始齣現,世紀初那些讓人難受的行為藝術成為藝術領域在新世紀發生徹底變化的信號。人們看到,市場經濟逐漸改變瞭舊有的文藝體製,催生齣瞭藝術新空間及新製度的發育,798 成為這個十年最重要的現象之一,由於齣現在各地的藝術空間均與市場發生緊密的關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資本的介入下,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國內藝術市場裏獲得瞭空前的影響力。
注 釋
人名索引
精彩書摘
對於瞭解中國傳統文明與近代史的讀者來說,“美術”這個詞匯並不是一個讓人心情輕鬆的詞匯,她産生於中國受人掠奪和欺辱的晚清時期。古人很早就使用“美”來狀物論德,可是,將“美”用於我們今天意義上的藝術的時間,也纔有一百多年。所以,當我們要瞭解20世紀的繪畫、雕塑以及其他一些後來被錶述為“美術”或者“藝術”的文化生産與活動時,就不得不將之前的文明與之後的問題聯係起來。
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將“美術”視為“美化”、“裝飾”以及“宣傳”的媒介。同時,在很多有大學文科知識的人看來,“美術”與“審美”或者“美育”有關,他們被告知“美術”可以培養人們高雅的氣質、不凡的趣味與深厚的教養。當然,在那些有一般經驗的人看來,“美術”就是人們通常所知的“畫畫”,或者製作一個有“形式感”有“韻律感”——一般的人都會似是而非地使用這兩個詞匯——的雕塑。這些對“美術”的理解談不上有什麼錯誤,因為,在不同的時候,“美術”就是起到美化與宣傳的作用,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美術”就是那些具有繪畫和塑形天賦的人完成的作業。
本書的任務不是對上述問題進行理論上的審視,或者說不是在針對今天涉及“美術”的問題進行學理解釋。在我看來,瞭解一個文明或者知識現象的最好辦法不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尋找關於她的定義和闡釋,而是首先對她的産生、發展、變化、衍生的曆史進行瞭解。如果一定要說“審美能力”是一個有知識有教養的人所應該具備的素質,那麼,這個審美能力的訓練基礎首先應該是曆史判斷。進一步說,從來就沒有什麼讓人覺得很高級的審美判斷,除非它是曆史判斷之後的一個精神活動,因為,知識的性質與價值總是與知識産生的原因和結果發生聯係的,而曆史能夠使我們瞭解這些原因和結果,因而也就能夠使我們對知識本身的問題進行判斷。
本書是為那些對人類的文明與知識有常識的人寫作的,所以,我也纔有信心在如此簡潔的篇幅中敘述“美術”一百多年的故事(story)而不是學者和研究者需要的曆史(history)。本書的任務非常單純:通過從鴉片戰爭到今天的“美術”故事的講述,讓讀者的感知和智性重新開動起來。每個人都有權利通過各種途徑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如果“審美”這個詞還有用的話),可是,當你真正熟悉瞭美術的曆史的時候,你會重新理解“美術”的意義,你會發現中文的“美術”與之前人們熟悉的“書畫”或者之後使用的“藝術”一詞是什麼關係;知道為什麼我們古老的文明的惰性與包容性是如此地具有復雜的基因;知道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的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藝術標準;知道為什麼美術有很長的時期是政治和宣傳的工具;知道那些名聲顯赫的畫傢、雕塑傢或者藝術傢的藝術究竟有什麼價值;知道“美”這個字為什麼在很多時候變得使用睏難而總有各種問題成為藝術傢探究的中心;理論地說,當我們瞭解瞭“美術”的曆程時,就會知道美術與人類文明的基本形態例如政治、經濟、宗教和其他文化現象為什麼如此相關,以至於有時候認識“美術”就是反省我們的政治立場與分析自己的世界觀。
總之,《美術的故事》希望提醒你重新審視自己對“美術”的看法,調整關於藝術的一般知識,在接受大量關於“美術”或者“藝術”知識的同時,對我們理解藝術的習慣保持警惕,通過對分析、判斷和批判能力結構的重組,讓自己擁有的知識係統與當代社會的演進同步。
本書曾在《20世紀中國藝術史》增訂本(2009)基礎上齣過第一版,現在的版本是在《20世紀中國藝術史》第三版基礎上完成的。我對本書又進行瞭一些修訂。在敘述“美術”的曆程上,本書與原本有結構上的一緻性,並且,保留瞭最為基本的文獻內容與判斷。為瞭便於閱讀,我也刪去瞭大量的注釋,如果讀者有興趣深入瞭解這段曆史,可以參閱《20世紀中國藝術史》第三版原著和其他相關著作。
最後,讀者在閱讀瞭本書之後,也許會産生自己關於“美術”的看法,如果有意願有時間,建議你寫齣你所理解的“美術”或者“美術”的故事(曆史)。的確,每個人都有講述人類故事的權利,事實上,人類文明的曆史就是在不斷書寫和重寫的過程中呈現齣來的。
呂澎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於北京
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於羅馬
前言/序言
美術的故事:從晚清到今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