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嚮永遠的自由騎士緻敬!王小波典藏係列:《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中國人的尊嚴》《你為什麼活著》《沉默的大多數》。詩意的精神世界,用全副生命來營造。有人因為他,更加熱愛文字和寫作;有人因為他,改變瞭思維和態度;有人因為他,發現瞭思考的可貴;有人因為他,開始欣賞幽默,贊美智慧。
內容簡介
王小波經典小說“時代四部麯”
黃金時代:青春與愛情。
白銀時代:未來社會狂想麯
青銅時代:顛覆唐傳奇、隱喻現時代
黑鐵時代:知識分子的暗黑宿命
雜文三書
中國人的尊嚴:收錄《我的精神傢園》、《蘇東坡與東坡肉》、《關於貧窮》等雜文四十九篇。對“個人尊嚴”、“媚雅”、“格調”、“貧窮”等問題進行瞭有趣而深刻的分析。
你為什麼活著:從當代中國社會的實情齣發,探索與思考瞭身在其中的個體的生活價值與意義。
沉默的大多數:涉及中國時政、經濟、人文,主題之下根植著作者的思想內核——始終如一的對平等與自由的追求。
作者簡介
王小波,當代學者、作傢。1952年齣生於北京,1969年到雲南插隊,後轉插到山東,做過民辦教師。1974年以後在北京街道當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係,1986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1988年迴國,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任教。1992年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
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他是唯一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重要奬項“颱灣聯閤報係文學奬中篇小說大奬”的中國大陸作傢。
目錄
黃金時代
白銀時代
青銅時代
黑鐵時代
中國人的尊嚴
你為什麼活著
沉默的大多數
精彩書摘
俯瞰人間世——紀念小波辭世17周年
17年前的今天,永失我愛。念及小波音容笑貌,不禁潸然淚下。想起他死前的那兩聲呼喚,其中含有多少驚慌痛苦,真是痛徹心扉。如今,他的生命和寫作已經成為韆百萬人的共同記憶,他因此而不朽。
小波的早逝令人痛感生命的短暫。這是一個真切而殘酷的事實,沒有力量能夠改變,隻能默默承受。生者的幾十年時間在宇宙中也不過是一瞬而已,所有的生命也不過是一瞬而已。
雖然人的肉身永遠不可能飛離地麵,但是靈魂卻可以偶爾飛離,騰空而起,俯瞰人間世。
當俯瞰人間時,由於有瞭距離,所有的塵世事物變小,變輕。無論在地麵上多麼沉重的事情,似乎都變得可以承受瞭,可以容忍瞭,可以讓它過去瞭。
人間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煩惱,如果不偶爾取俯瞰的角度,如何可以承受?生老病死,生離死彆,今天這個走瞭,明天那個走瞭,而且是永遠地逝去,再也不會迴來。即使是壽終正寢,也令人無法釋懷。更不要說猝死。昨天還活潑潑的,今天就香消玉殞,駕鶴西去。怎能不令人扼腕嘆息,痛心疾首?隻有俯瞰,纔能使心情復歸平靜,纔能有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當俯瞰人間時,能夠變得超脫一些。俯瞰人間世,人們汲汲於名與利,像沒頭蒼蠅一樣忙忙亂亂,嚶嚶嗡嗡,大驚小怪,擂胸頓足,今天湧到東,明天湧到西,最後不知所終。當俯瞰這一切時,人會深切感到:為什麼要這樣?不如靜靜地待一會兒,看生命轉瞬即逝。所有的忙亂都無足輕重,所有的得失都不值一哂。
讓靈魂偶爾飛離地麵吧,俯瞰人間世。
李銀河
2014年4月11日
年輕時讀蕭伯納的劇本《巴巴拉少校》,有場戲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工業巨頭安德謝夫老爺子見到瞭多年不見的兒子斯泰芬,問他對做什麼有興趣。這個年輕人在科學、文藝、法律等一切方麵一無所長,但他說自己有一項長處:會明辨是非。老爺子把自己的兒子暴損瞭一通,說這件事難倒瞭一切科學傢、政治傢、哲學傢,怎麼你什麼都不會,就會一個明辨是非?我看到這段文章時隻有二十來歲,登時痛下決心,說這輩子我乾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個一無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為這個緣故,我成瞭沉默的大多數的一員。我年輕時所見的人,隻掌握瞭一些粗淺(且不說是荒謬)的原則,就以為無所不知,對世界妄加判斷,結果整個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年登不惑,纔明白蕭翁的見解原有偏頗之處;但這是後話——無論如何,蕭翁的這些議論,對那些淺薄之輩、狂妄之輩,總是一種解毒劑。
蕭翁說明辨是非難,是因為這些是非都在倫理的領域之內。俗話說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對此人有利的事,難免會傷害另一個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見解受所處環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覺得明辨是非是難的。倘若某人以為自己是社會的精英,以為自己的見解一定對,雖然有狂妄之嫌,但他會覺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瞭蕭翁這重意思以後,我很以做明辨是非的專傢為恥——但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瞭。當時我是年輕人,覺得能潔身自好不去害彆人就可以瞭。現在我是中年人——一個社會裏,中年人要負很重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要對年輕人負責,不能隻顧自己。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寫雜文。現在奉獻給讀者的這本雜文集,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
倫理問題雖難,但卻不是不能討論。羅素先生雲,真正的倫理原則把人人同等看待。考慮倫理問題時,想替每個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說,這是我的一得之見,然後說齣自己的意見,把是非交付公論。討論倫理問題時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這是我最近的體會,但不是我打破沉默的動機。假設有一個領域,謙虛的人、明理的人以為它太睏難、太曖昧,不肯說話,那麼開口說話的就必然是淺薄之徒、狂妄之輩。這導緻一種負篩選:越是傻子越敢叫喚——馬上我就要說到,這些傻子也不見得真的傻,但喊齣來的都是傻話。久而久之,對中國人的名聲也有很大的損害。前些時見到一個外國人,他說:“聽說你們中國人都在說‘不’?”這簡直是把我們都當傻子看待。我很不客氣地答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認識的中國人都說‘不’,但我不認識這樣的人。”這倒不是唬外國人,我認識很多明理的人,但他們都在沉默中,因為他們都珍視自己的清白。但我以為,倫理問題太過重要,已經不容我顧及自身的清白。
倫理(尤其是社會倫理)問題的重要,在於它是大傢的事——大傢的意思就是包括我在內。我在這個領域裏有話要說,首先就是:我要反對愚蠢。一個隻會明辨是非的人總是憑胸中的浩然正氣做齣一個判斷,然後加上一句:難道這不是不言而喻的嗎?任何受過一點科學訓練的人都知道,這世界上簡直找不到什麼不言而喻的事,所以這就叫作愚蠢。在我們這個國傢裏,傻有時能成為一種威懾。假如鄉下一位農婦養瞭五個傻兒子,既不會講理,又不懂王法,就會和人打架,這傢人就能得點便宜。聰明人也能看到這種便宜,而且裝傻誰不會呢——所以裝傻就成為一種風氣。我也可以寫裝傻的文章,不隻是可以,我是寫過的——“文革”裏誰沒寫過批判稿呢?但裝傻是要不得的,裝開瞭頭就不好收拾,隻好裝到底,最後弄假成真。我知道一個例子是這樣的:某人“文革”裏裝傻寫批判稿,原本是想搞點小好處,誰知一不小心上瞭《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成瞭風雲人物。到瞭這一步,就隻好裝下去瞭,真傻犯錯誤處理還能輕些呀。
我反對愚蠢,不是反對天生就笨的人,這種人隻是極少數,而且這種人還盼著變聰明。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愚蠢裏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但這一點並不是我的發現,是蕭伯納告訴我的。在他的《匹剋梅梁》裏,息金斯教授遇上瞭一個假癡不癲的杜特立爾先生。息教授問:“你是惡棍還是傻瓜?”這就是問:你假傻真傻?杜先生答:“兩樣都有點,先生,凡人兩樣都得有點呀。”在我身上,後者的成分多,前者的成分少。而且我討厭裝傻,渴望變聰明。所以我纔會寫這本書。
在社會倫理的領域裏我還想反對無趣,也就是說,要反對莊嚴肅穆的假正經。據我的考察,在一個寬鬆的社會裏,人們可以收獲到優雅,收獲到精雕細琢的浪漫;在一個呆闆的社會裏,人們可以收獲到幽默——起碼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待的這個社會裏,什麼都收獲不到,這可是件讓人吃驚的事情。看過但丁《神麯》的人就會知道,對人來說,刀山、劍樹、火海、油鍋都不算嚴酷,最嚴酷的是寒冰地獄,把人凍在那裏一動都不動。假如一個社會的宗旨就是反對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獄又有不如。在這個領域裏發議論的人總是在說:這個不宜提倡,那個不宜提倡。仿佛人活著就是為瞭被提倡。要真是這樣,就不如不活。羅素先生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弟兄姐妹們,讓我們睜開眼睛往周圍看看,所謂的參差多態,它在哪裏呢?
在蕭翁的《巴巴拉少校》中,安德謝夫傢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話都編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權爭勝負,無人有權論是非。這話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實際上,人隻要爭得瞭論是非的權力,他已經不戰而勝瞭。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瞭,很可能做不成什麼,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瞭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錶沉默的大多數。
我的師承
我終於有瞭勇氣來談談我在文學上的師承。小時候,有一次我哥哥給我念過查良錚先生譯的《青銅騎士》:
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大城,
我愛你嚴肅整齊的麵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麼莊嚴,
大理石鋪在它的兩岸……
他還告訴我說,這是雍容華貴的英雄體詩,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譯的《青銅騎士》就不夠好:
我愛你彼得的營造
我愛你莊嚴的外貌……
現在我明白,後一位先生準是東北人,他的譯詩帶有二人轉的調子,和查先生的譯詩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歲,就懂得瞭什麼樣的文字纔能叫作好。
到瞭將近四十歲時,我讀到瞭王道乾先生譯的《情人》,又知道瞭小說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詩人,後來做瞭翻譯傢,文字功夫爐火純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譯筆沉痛之極。請聽聽《情人》開頭的一段:
我已經老瞭。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裏,有一個男人嚮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麵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麵容。”
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寫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譯筆也好,無限滄桑盡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對我的幫助,比中國近代一切著作傢對我幫助的總和還要大。現代文學的其他知識,可以很容易地學到。但假如沒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這樣的人,最好的中國文學語言就無處去學。除瞭這兩位先生,彆的翻譯傢也用最好的文學語言寫作,比方說,德國詩選裏有這樣的譯詩:
朝霧初升,落葉飄零
讓我們把美酒滿斟!
帶有一種永難忘記的韻律,這就是詩啊。對於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們——我愛他們。他們對現代漢語的把握和感覺,至今無人可比。一個人能對自己的母語做這樣的貢獻,也算不虛此生。
道乾先生和良錚先生都曾是纔華橫溢的詩人,後來,因為他們傑齣的文學素質和自尊,都不能寫作,隻能當翻譯傢。就是這樣,他們還是留下瞭黃鍾大呂似的文字。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書。不懂這一點,就隻能寫齣充滿噪聲的文字垃圾。思想、語言、文字,是一體的,假如念起來亂糟糟,意思也不會好——這是最簡單的真理,但假如沒有前輩來告訴我,我怎麼會知道啊。有時我也寫點不負責任的粗糙文字,以後重讀時,慚愧得無地自容,真想自己脫瞭褲子請道乾先生打我兩棍。孟子曾說,無恥之恥,無恥矣。現在我在文學上是個有廉恥的人,都是多虧瞭這些先生的教誨。對我來說,他們的作品是比鞭子還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現在的年輕人,記住他們的名字,讀他們譯的書,是我的責任。
現在的人會說,王先生和查先生都是翻譯傢。翻譯傢和著作傢在文學史上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這話也對,但總要看看寫的是什麼樣的東西。我覺得我們國傢的文學次序是徹底顛倒瞭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聲,一流的作品卻默默無聞。最讓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並沒有寫齣來。這些作品理應由查良錚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壯年時寫齣來的,現在成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瞭……以他們二位年輕時的抱負,晚年的餘暉,在中年時如有現在的環境,寫不齣好作品是不可能的。
可惜良錚先生、道乾先生都不在瞭……
迴想我年輕時,偷偷地讀到過傅雷、汝龍等先生的散文譯筆,這些文字都是好的。但是最好的,還是詩人們的譯筆;是他們發現瞭現代漢語的韻律。沒有這種韻律,就不會有文學。最重要的是:在中國,已經有瞭一種純正完美的現代文學語言,剩下的事隻是學習,這已經是很容易的事瞭。我們不需要用難聽的方言,也不必用艱澀、缺少錶現力的文言來寫作。作傢們為什麼現在還愛用劣等的文字來寫作,非我所能知道。但若因此忽略前輩翻譯傢對文學的貢獻,又何止是不公道。
正如法國新小說的前驅們指齣的那樣,小說正嚮詩的方嚮改變著自己。米蘭?昆德拉說,小說應該像音樂。有位意大利朋友告訴我說,卡爾維諾的小說讀起來極為悅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灑落於地。我既不懂法文,也不懂意大利文,但我能夠聽到小說的韻律。這要歸功於詩人留下的遺産。
我一直想承認我的文學師承是這樣一條鮮為人知的綫索。這是給我臉上貼金。但就是在道乾先生、良錚先生都已故世之後,我也沒有勇氣寫這樣的文章。因為假如自己寫得不好,就是給他們臉上抹黑。
假如中國現代文學尚有可取之處,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譯傢身上。我們年輕時都知道,想要讀好文字就要去讀譯著,因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譯。這是我們的不傳之秘。隨著道乾先生逝世,我已不知哪位在世的作者能寫如此好的文字,但是他們的書還在,可以成為學習文學的範本。我最終寫齣瞭這些,不是因為我的書已經寫得好瞭,而是因為,不把這個秘密說齣來,對現在的年輕人是不公道的。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隻按名聲來理解文學,就會不知道什麼是壞,什麼是好。
……
王小波七書(套裝共7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