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宏杰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08084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95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5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莫言、史航联合推荐
  莫言作序
  看前《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时期的张宏杰
  听张宏杰讲述自己曾经的文艺青年生涯

内容简介

  十五年前,文学青年张宏杰将历史散文《无处收留:吴三桂》投入邮筒,信封上的地址是“上海市巨鹿路675号《收获》杂志社”。从此,这篇作品开始了漫长的“退稿—投给下一本杂志”的循环,五年之后,才获发表。这是张宏杰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此后的作品,大都保持着此文所确立的纵横捭阖、杂糅各种文体的“合金体写作”特色。
  2000年1月,张宏杰出版了第一本书《千年悖论》。本书是《千年悖论》的大幅增补版。除了原有的“合金体”散文,如写曾国藩、慈禧、袁世凯、朱元璋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字之外,张宏杰还敞开心扉,回顾了自己的投稿生涯以及不同阶段的生命体悟,畅叙对自我、欲望、爱情、记忆等的看法,同时披露了数枚此前从未示人的童年和文学青年时期的照片。

作者简介

  张宏杰,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给曾国藩算算账》、《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饥饿的盛世》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



精彩书评

  ★在河北保定的军营中,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培养起了对历史书籍的阅读兴趣,但是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很少读到什么历史读物能像张宏杰的这些作品一样给我带来这样大的阅读快感。
  ——莫言

  ★回顾这些文字,当然时有青涩味道。可是,也是不可复制的。每个生命阶段的文字质地是不一样的。在这些青涩的文字中,我能感觉到奔涌的能量,感觉到自己当初用大铁锤去砸蝴蝶翅膀的雄壮,感觉到自己彼时的单纯。
  ——作者

目录

序:当历史扑面而来(莫言)
自序:我的文学青年生涯
无处收留:吴三桂
他既不是忠臣,也已不是孝子,命运撕掉了他所有的面具,现在,他只是一个因为女人而狂怒的男人。
曾国藩:意志力的化身
经过一年多的乡居,再出山时,曾国藩如同变了个人。他斩关夺隘,没有被挫折打垮,反而本领大长。行动做事,由原来的方正,一变而为圆通。
女人慈禧
她精力充沛,她热爱生命。她不像别的女人那样缺乏生命的热度,自甘于生命火焰有气无力地默默燃烧。
1913年前后的袁世凯
如果袁世凯在1913年死去,他会作为一个进步人物,一个卓越的政治家被永载史册。不幸的是,他又多活了三年。
科举之路:千年悖论
岁月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流去,武则天那卢舍那大佛一般丰满安详的脸庞在历史之幕上逐渐模糊,山河渐渐变得冷落萧条。科举制一点点完善,稳定之后,又一点点地凝固,僵硬。最后,朱元璋出现了。
酷刑:残忍的游戏
科举制度表现出完整、有序、严谨、实用的金属性质的特征,在整个模糊涣漫的背景下显得特别的醒目。
从武勇到优雅:满族汉化史
明末那出天翻地覆的历史大戏的结局实在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是穿着树皮鞋的满洲人从斜刺里冲上舞台,从演得如醉如痴的两大主角李自成和崇祯皇帝手里夺走了权杖。
神女生涯:柳如是与顾眉
明末的秦淮河畔,是道貌岸然的中国历史没有遮好的一处隐私。
定居的成吉思汗
它供奉的,不是成吉思汗的尸体,也不是骨灰,而是弓箭、马鞍和奶筒。
蒙古无边
在草原的静默中,牧人依然在思考草为什么青了又黄了,人为什么生了又死了。
隐士们
隐士们像传说中的翩翩白鹤优雅地盘旋在中国历史的上空。
慕古者说
心中常会涌起一个怪异的冲动:穿上古代的宽大衣袍,骑上一匹马,在大街上缓辔而行,安然地收获满眼的惊诧、好奇和不解。
所谓70年代人
而实际上,毫无疑问,我们还处于青春期末尾,精神上的几何裂变刚刚结束,心理地震余波未尽。
我是谁
“我”的出现,意义不亚于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
记忆力
而记忆力,不过是个收收发发的壮劳力,属于蓝领,任何人都能拥有,出众的记性和发达的肌肉一样没什么了不起。
欲望
所有的午夜叹息,所有的清高孤傲和逃避沉沦啊,所有不结实的花,所有船的残骸啊,你们不是毫无意义的。
时间
虚云说:“如果我该死在你手里,就请便吧!”
在爱情以外
人们小心翼翼地计算之后,再投入,在进展过程中认真衡量仔细观察,随时准备抽身退步,置对方于一脚踏空的境地。
松赞林寺
它是日常的,现在的,是藏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少的东西,就像他们的厨房。
灭蚊记
只有蚊子,是游击战的专家,它惯于单枪匹马,行迹飘忽,取鲜血于狡猾自私的人类如探囊取物,颇有古代侠客遗风。
别管我叫作家
我喜欢落伍。我不喜欢跟着大部队前进。
“通俗历史”的“启蒙作用”
更多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学财经的我把笔伸向了历史。
出书记(代后记)…330

精彩书摘

  无处收留:吴三桂
  一
  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吴三桂三十二岁。这是人一生中最挺拔亮丽的年华。就在这一年,他第一次面对了从未经历的精神重压。
  这年三月,明朝和满洲之间的最后一次关键性战役——松锦之战尘埃落定。明朝辽东经略洪承畴的十三万大军土崩瓦解,锦州陷落,洪承畴被俘。大明王朝苦心经营十余年的宁锦防线终于被撕破。宁远,成了大明朝在山海关外的最后一座堡垒。
  三十二岁的吴三桂继洪承畴之后统率辽东兵马,成了宁远城的最高军事长官,成了明帝国风头最劲的将领,也第一次成了明清两朝大角斗中的焦点人物。崇祯皇帝和皇太极的目光分别从北京和盛京投过来,聚焦在他身上。来自东西两边的政治、军事乃至社会关系的压力和吸力揉撕着他。西面,是前途黯淡的祖国和家园。那里正处在分崩离析前夜的紧张慌乱之中,幸亏山海关那高大厚实的城墙把饥民的呻吟和叛军的呐喊声严严地挡住,让他享受片刻清静。而东面,三百五十年前,坦荡而蛮荒的辽东平原上,尖声嚎叫着的满洲人潮水般一波比一波汹涌地涌来,冲刷得宁远城摇摇欲坠。
  越来越多的人投向满洲,像洪水浸泡下不断崩塌的堤石。其中包括吴三桂的三位舅舅,赫赫有名的祖氏三大将。这座宁远城原本是他们把守。祖氏三兄弟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祖逖,那个志在恢复中原的东晋英雄。他们在辽东建立了自己的功业,并且相继栽培和提拔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以及吴三桂本人。不过,现在,他们不再提及自己那位著名的祖先,他们写来亲笔信,替满洲人劝降。这些信件娓娓说明,饥荒和寇贼的侵蚀下,大明朝千疮百孔,气数已尽,识时务者为俊杰。随信而来的,还有皇太极的敕书,那上面写明,满洲人许诺给吴三桂的官职远比崇祯皇帝给的高。
  可是,官职再高,毕竟是满洲人的。“投降”这个词,即使是在吴三桂脑海里转一下,也火辣辣地烫得他的神经不舒服。他吴三桂,怎么能和叛变投降联系在一起呢?
  自视颇高的他无法接纳这个肮脏的字眼。天朝和异族,从来是两个相互消解的世界。从你的敌人那里得到的越多,标志着你丧失的越多。满洲人给他的地位再显赫,也无法抵偿投降付出的人格代价和名誉损失。如果那样,他将日夜承受社会舆论造成的心灵重压。
  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漶漫而无序的世界截然不同,穿过三百五十年的时空,在关东这片土地上(那时候,这片土地上到处覆盖着不修边幅的森林和无边无际的野草。人类只是在这野蛮豪放的土地的胸膛上,侵蚀出几小块难看的疤痕,作为城市和屯田。整个情景就像皮肤病初起时的症状),放眼四望,所见到的世界却是清晰、坚固、完整的。那是三百五十年前的先人们心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来有源去有迹,结构严谨,雄伟壮丽,一目了然。这个世界由儒家的伦理纲常所支撑,几千年来不断有智者为其修补加固,使其成为一处绝好的精神家园。每个人一出生就已被规定了生存的理由和目的,每个灵魂都可以在这个宏大坚固的庇护下安全而慵懒地憩息。这些灵魂都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刀剑相逼,不会另寻他路。
  在这个世界里,你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你的生命是祖先的恩赐,它附属于父母和家族。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目的,乃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光大家族的基业,延续家族的血统,使之不致断绝。这种责任重于个人的生命利益。这种思维大而广之,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血缘关系的扩展。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社会成员的一切行为,必须基于两条基本准则,那就是对皇帝的“忠”和对家长的“孝”。
  在某种意义上,“忠”和“孝”已经脱离道德规范和范畴,而上升到价值本体的层面。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价值,即在于用自己的行动去注解忠孝仁义这些天理,否则你的存在不仅毫无价值,甚至不如禽兽。所以,叛徒、投降者、贰臣,他们背叛的不仅是自己的主子,而且是整个世界。他们注定要被世界所抛弃。
  翻检图书馆里整架整架发黄的史书,我惊异于历朝历代忠臣烈士的数量,他们总是于王朝板荡之际集中出现,史书作者总是不得不为他们那些近乎雷同的事迹留出大量篇幅。他们中的多数是在并无切身危险的情况下安然自裁,有的还同时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甚至于贴身仆人。常常是阖门自焚。他们用这种残酷的自杀方式为自己的精神生存赢得空间,并因此获得精神上的自足感。这是他们完成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使命的最完美选择。
  吴三桂别无选择地属于这个世界。他的人格取向不可避免地认同于正统价值观的守护者:忠臣孝子。
  吴三桂似乎比别人更有理由效忠于大明朝。
  风华正茂的青年将领吴三桂是大明朝野闻名的孝子良臣。他甚至可称得上这个世界的道德楷模。这起因于一件意外事件。
  那是天启年末的事。那一年吴三桂刚刚十八岁,还是个半大孩子,正在舅舅祖大寿的指导下学习武艺,父亲吴襄是祖大寿手下的一个总兵官。那一日吴襄带领五百名士兵出锦州城巡逻,在辽西荒凉的白山黑水间例行每天的公事。不过,这一次事出偶然,在城外几十里处,吴襄和皇太极率领的四万满洲兵遭遇。皇太极为什么带领如此庞大的军队出现在此地,史书中未有明确记载,不过吴襄的境遇却可想而知。吴襄急忙撤退,但是在锦州城几里之外还是被如狼似虎的满洲兵团团包围。吴襄带领这五百人左冲右突,无济于事,全军覆没看来是唯一可能的结果。
  祖大寿闻讯带着外甥吴三桂登上城楼观战。两人都心急如焚,吴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发兵救援。可是锦州城里只有三千守兵,坚守尚且不足,何谈出城救援。无奈之下,祖大寿只好硬起心肠,拒绝吴三桂的请求。
  我们无法确知十八岁的少年吴三桂的心理感受,无法确知他的举动是出于父子情深(吴三桂和父亲的感情真的很好,这在那时是并不多见的情形)还是少年人的热血冲动,总之,在祖大寿未加注意的情况下,少年吴三桂带领二十几名家丁驰出城门,杀入了四万满洲人的重围之中。
  皇太极此时想诱明军出战,但是这二十多人的队伍却大出他的意料,这个精明雄武的满洲首领不知道明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少年吴三桂此时把生死置之度外,凭着一股血气,带领着二十多名家丁,居然如入无人之境,杀到父亲身边,把吴襄从目瞪口呆的满洲兵中带了出来。皇太极怀疑明军有诈,下令兵丁不要追杀,听任吴三桂父子逸去。
  这个传奇性的遭遇给吴三桂带来的是一生受用不尽的声誉资本。在文恬武嬉的大明王朝,这个十几岁孩子的孝勇之举立刻遍闻天下。连皇太极也对这个后生赞不绝口,称他为“好汉子”,并不无遗憾地说:“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在以德治天下的社会,对人的道德自觉非常重视,把它作为维系社会运转的基础,每一例出于人性自然的道德行为立刻会被社会舆论纳入伦理纲常系统大加褒扬,为了鼓励人们的这种行为,社会为此建立了相应的赏罚机制:德行能直接换取官阶和禄位。根据这种思维方式,父子人伦,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从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的态度。“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就成了当然的逻辑。当吴三桂带着一身血水汗水杀回锦州城之后,祖大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儿不忧不富贵,吾即题请封拜。
  之后,吴三桂高中武举;再之后,仕途一路坦荡,年仅二十八岁,就做到了镇守一方的宁远总兵,成为青年将领中的翘楚。在仕途的攀升过程中,他比谁都更深切地感受到道德资源对一个人社会成就的巨大推动作用。他十分珍重自己忠臣孝子的社会形象,他习惯性地围绕这个形象设计自己的行动。他在父母面前恭谨体贴,在朋友圈里轻财好士,在百万军中英勇无双。他知道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也尽心尽力地完善自己的社会角色。年仅三十二岁,他即已被破格提拔为辽东提督,总领关外军事,社会对他的回馈不可谓不厚。大明朝对他确实高恩厚德。
  确切地分析吴三桂选择中的道义原则和现实利益的比重也许是不可能的。不过,最后的结果是明确的,他拒绝了舅舅的建议。此举很快就为朝廷所知,并进一步丰厚了他的道德资本。不过,从以后的叙述中我们便会得知,他的这一选择并不轻松。
  三
  即使隔了三百年的历史烟尘,吴三桂的生命光芒依然能穿透文字的覆盖,明亮我们的视野。
  这是一个充满激情、欲望、才华、能量的生命,上天赋予这个生命以那么多优越之处,似乎并不是为了让它满载着遗憾消殒。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汽的杏花春雨的南方;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南方的水汽和塞外的长风同时融进了他的气质。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白皙的面庞上两道爽朗的眉毛和一条挺拔的鼻梁十足地挑起了男子汉的英风飒气。更引人注目的是眉宇间那股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潋滟袭人。
  三百年前的文字是这样记载的:
  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
  延陵将军美丰姿,善骑射,躯干不甚伟硕而勇力绝人。沉鸷多谋,颇以风流自赏。
  年少成名的吴三桂曾在北京短暂逗留。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有着传奇经历而又风姿俊逸的他几乎引起了轰动。名公巨卿乃至文人雅士们都以结识他为荣。他兼粗豪与文雅的气质使名动京师的大诗人吴梅村十分倾倒,为他留下了“白皙通侯最少年”一句。
  从儿童时期起,吴三桂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膏粱子弟的他当然同样贪玩调皮,但是在练武场上,他却表现出一般儿童所没有的自律能力和吃苦精神。长时间单调而艰苦的练习中,他异常投入,从不偷懒。另一个突出的品质就是争强好胜,从不服输。根据现有资料判断,吴三桂的神经类型极好,智商很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均为一流,天赋极为突出。祖大寿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外甥身上的不凡素质,对他极为宠爱,广延名师,悉心栽培。才十几岁,他的一身骑射本领就已十分出众,校场上常常夺魁,在关外军中已小有名气。
  唯一遗憾的是吴三桂对读书不太感兴趣。一心望子成龙的吴襄在培养儿子上不惜工本,曾叫吴三桂投在董其昌门下读书,无奈吴三桂实在不是此道中人,吴襄也只好由他去了。好在当时对武将的文化素质要求并不高,武功骑射是衡量武将才干的主要标准。
  但是,出众的武功和传奇般的孝勇之名并不足以解释吴三桂令人目眩的升迁步伐。吴三桂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处世能力。他属于多血质类型,社会协调性极强,善于感知别人的情绪反应。无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能赢得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永远成为人群中心。吴三桂城府极深,精明机敏,和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成熟许多。年纪轻轻的他在关外上层人物圈里就有着“轻财好士”的美誉。他在任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和任何人都能迅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虽然年纪轻轻,又是名门之后,可他身上见不到一点纨绔之气,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一派和颜悦色,彬彬有礼,从无疾言遽色。尤其是对那些地位较低的人,他同样和蔼可亲,一脸坦诚,让人大有受宠若惊之感。他热衷于广泛交游,人有所长,他总是千方百计要与之结识,别人遇到困难,他经常主动慷慨解囊,一掷千金。对于那些身居高位、于他的前途大有关碍的人物,他更是善于攀附,不显山不露水之中每每赢得他们的好感。
  天启年间,高起潜代皇帝总监辽东兵马,初出茅庐的吴三桂就认这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做了义父。大学士方一藻巡抚辽东以后,吴三桂很快和其子方光琛成了结拜兄弟。洪承畴经略辽东之后,他又和洪的亲信幕僚谢四新结为至交。所以历任边关大吏无不对他宠眷有加,他不发迹,还有谁能发迹?
  在谦恭谨慎八面玲珑的背后,是他那深藏不露的强烈欲望。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极为自负、极为自傲的人。自身的出众素质和不断的成功使他对自己的能力极为自信。他深知自己是个欲望强烈的人,包括功名欲和享受欲。他绝不会把这一生白白放过,他要居大名,享大位,得到天下最美好的女人。他还要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读《汉纪》至《光武本纪》时,他不觉掷书长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余亦遂此愿足矣!”而只要向社会上层攀升,生命价值、个人欲望,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得到解决。这真是一幅简洁而绚丽的人生图景。
  武人吴三桂也许不会去更多地思考诸如生命的终极意义之类的问题,也不会体验到困扰着我们笔端(有时仅仅是笔端)的存在的荒谬之类的后现代痛苦。他兴致勃勃地沉醉在他的世界中,他的痛苦和欢乐都是古典的、沉重的、全神贯注的,有着埋头走路,不抬头看天的性质,因此也具有某种朴素动人的意味。他存在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在大明朝这座巨大的山体上尽力攀登,海拔的上升就意味着幸福的临近。但是,就在他兴致勃勃地攀到半山腰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脚下所踩的原来是座冰山,正在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缓慢消融。即使攀爬到最高处,最后的结局依然是毁灭,而不是达到永恒的幸福之源。
  武人吴三桂就是在宁锦战役之后,在接连听到关内官军连连战败的消息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原来是站在冰山上。此刻他体验到了存在的荒谬。当然,他不会用这个词去表述。他只是觉得,他心中那个完整坚固的世界破裂了,名誉、尊严、社会成就和生命欲望,个人价值被割裂成不同的两半。他必须有所取舍。而任何一种选择对他都是一种不能负担的残酷。
  一种无可逃避的残酷。
  ……

前言/序言

  当历史扑面而来
  ■莫言
  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帷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
  吴三桂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处事能力。他情商极高,善于感觉别人的情绪变化。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能赢得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永远成为人群的中心……虽然年纪轻轻,又是名门之后,可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一派和颜悦色,彬彬有礼。
  写历史人物就像写自己身边一个极熟悉的朋友,这种笔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或者说,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张宏杰的作品之所以呈现出一些特别之处,原因就在这里。
  张宏杰不是从政治、道德或者学术的角度,而仅仅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他不批判也不仰视,他只是报着悲悯之心,替他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悲欢与共。也仅仅因为此,那些在历代史书中伟大或者邪恶得光怪陆离的历史人物被他还原成了可以信赖的人,与以往的描述面貌迥然不同。
  比如说,在我们心目中汉奸的代名词“吴三桂”三个字,经过他的笔墨滋润,一变而成了一个“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的美男子,一个在战场上冷静、坚决、无与伦比的战士,一个曾经视荣誉如生命的忠臣孝子,一个在历史夹缝中被挤压被扭曲的痛苦灵魂。
  这个结论真是触目惊心,但过程却是层层深入的。张宏杰不是刻意地翻哪个人的案,他只是把这些历史名人所做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伟大或者邪恶的事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用人情伦理的平常心去推理,结果却是顺理成章,让我们感觉到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也许我们也不得不如袁世凯那样进退失据,或者如吴三桂那样转脸无情。这些大伟人或者大恶人,其实都是命运之流中苦苦挣扎的可怜人,和你我一样。在阅读中,你不得不和他们一起痛苦、战栗和呻吟。在河北保定的军营中,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培养起了对历史书籍的阅读兴趣,但是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很少读到什么历史读物能像张宏杰的这些作品一样给我带来这样大的阅读快感。
  把这些作品归到某种文学体裁,是件挺困难的事。这些东西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也不是时下流行的历史报告文学,甚至还不是人物传记。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东西都流露着天然的文学品质,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对人性和命运的关心。借用张宏杰自己的一句话,“关心历史其实是关心自己”,他对这些古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兴趣里,无疑包含了对自己的兴趣。张宏杰解读古人就如同解读自己,既小心翼翼又深入彻骨。
  这本书,如果起个副标题的话,我建议叫做“人性实验观察记录”。“人是太复杂的一种动物,其复杂程度有时让人类自己也瞠目结舌。”(张宏杰语)我相信,张宏杰对人性的复杂一定有着科学家般的浓厚兴趣。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不会有太多的大风大浪,不会有太多的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书是自己选的,当然是好书咯,屯着慢慢看。

评分

很清楚,质量很不错,纸张也非常好,没有气味,值得购买。

评分

物流很快,挺好的。之前听广播有介绍这个,买来看看

评分

618唯一的一单用了2-8还不错,

评分

非常不错,搞活动的时候购买的,每次618京东买书都能便宜不少,物流也依旧很快

评分

评分

质量非常好,与介绍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书的质量很不错,纸质也很好,摸起来软软的,比正常的书稍微要宽一些。

评分

6.18价格很便宜,质量很好,送货速度快,非常满意!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千年悖论 张宏杰读史与论人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