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陸懋修,字九芝,又名勉旃,號江左下工,又號林屋山人,江蘇元和(今江蘇吳縣)人,清代醫學傢。生於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卒於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享年68歲。
陸懋修是一位儒、醫兼通,又精於臨證的醫學傢,在當時極有影響。在《清史稿》中,有“陸懋修傳”記載其生平。《明清名醫全書大成:陸懋修醫學全書》收錄瞭陸懋修的6部醫學著作,並進行整理校注。計有《文》十六捲、《不謝方》一捲、《(傷寒論)陽明病釋》四捲、《(內經)運氣病釋》九捲(附《(內經)遺篇病釋》一捲)、《(內經)運氣錶》一捲、《(內經)難字音義》一捲,共計三十三捲,四十餘萬言,均為陸懋修自著。以上著作原為閤集刊印,名《世補齋醫書》,被收入《清史稿·藝文誌》中。
目錄
潘序
費序
袁序
文十六捲
不謝方一捲
《傷寒論》陽明病釋四捲
《內經》運氣病釋九捲
附:《內經》遺篇病釋一捲
《內經》運氣錶一捲
《內經》難字音義一捲
陸懋修醫學學術思想研究
附:陸懋修醫學研究論文題錄
精彩書摘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陸懋修醫學全書》:
傷寒有五論一
《傷寒論》之不明於世也久矣。昔人謂讀《傷寒論》當求其所以立法之意,餘謂讀《傷寒論》當先求所以命名之意。不審其論之何以名傷寒,則何怪人之不善用傷寒方哉。凡病之為風、為寒、為溫、為熱、為濕溫者,古皆謂之傷寒。乃人知風與寒為《傷寒論》中病,而於溫與熱謂不可用《傷寒論》中方。其意若日,方既齣於《傷寒論》自是治寒方,必非治溫法。豈有治溫而用治寒方者?於是一遇溫熱病無不力闢傷寒方,更無人知溫熱之病本隸於《傷寒論》中,而溫熱之方並不在《傷寒論》外者。
仲景《傷寒論》自序雲:撰用《素問》《九捲》《八十一難》。則欲讀《傷寒論》必先於《素問》求之。《素問》日: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又日: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寒甚則生熱也。又日: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蓋《素問》之言熱,言病之既;仲景之言寒,言病之朔。比而觀之,自知寒之必化為熱,而溫之必本於寒。其反援《素問》以駁仲景者,固不足與議矣。然苟非證之以《難經》,尚不知仲景所以名論之故。《難經·五十八難》日:傷寒有幾?答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傷寒者,病之總名也,下五者,病之分證也。傷寒為綱,其目則五:一日中風,二日傷寒,三日濕溫,四日熱病,五日溫病。明說傷寒有五種焉。病既來自傷寒,是當從病之來路上立論,論即從病之來路上命名。故仲景《傷寒論》之傷寒字,即《難經》“傷寒有五”之傷寒字,非“二日傷寒”之傷寒字也。仲景所以撰用《素問》《難經》者如此。
明乎此,而以《傷寒論》中病一一按之。如太陽病發熱,汗齣,惡風,脈緩者,名日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日傷寒。其病皆自傷寒來。其為方也。如桂枝、麻黃之辛溫者皆治之。如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為濕痹。太陽中熱者喝是也,其人汗齣,惡寒,身熱而渴也。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其病亦自傷寒來。其為方也,如葛根之辛涼,石膏之辛甘寒,黃芩、黃連、大黃之諸苦寒者皆治之,豈不以傷寒之為論固為諸傷寒病設,凡傷寒之若風、若寒、若溫、若熱、若濕溫五種,無不於論中列方,既用桂、麻治風寒,即以葛根輩治溫熱,分係其方於《傷寒論》中,而豈獨治五種內惡寒,體痛,嘔逆,脈緊之傷寒一種乎哉。慨自沿習之久,莫不以仲景傷寒有五之大綱,為專治“二日傷寒”之一種,一若但見論中有桂枝、麻黃不見論中有膏、黃、芩、連者。夫膏、黃、芩、連豈治寒者哉!豈不是治溫治熱者哉!乃以論名傷寒即謂仲景不知溫熱,則論亦不名中風,何不並雲仲景不知中風乎。
……
前言/序言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陸懋修醫學全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正版
評分
☆☆☆☆☆
這套書整體質量還不錯,最大的一個好處是把同一個作者的所有著作都集中在一冊裏,再版後價格漲的有點高瞭
評分
☆☆☆☆☆
中醫經典醫學必讀超級有用
評分
☆☆☆☆☆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有其對石膏人參附子大黃的係統評價,所以購得此書以研習
評分
☆☆☆☆☆
好書,名傢著作的集大成者,趕上搞活動,全套差缺的全部購齊,留著慢慢閱讀。
評分
☆☆☆☆☆
LP要的書。
評分
☆☆☆☆☆
正版
評分
☆☆☆☆☆
好書,不錯,慢慢看~~~~~
評分
☆☆☆☆☆
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