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文史组王春瑜
章太炎先生是革命家,也是国学大师,文字学家。早年在东京曾听过太炎先生《说文解字》课的弟子鲁迅,晚年在回忆太炎先生文中,说看不懂其所著《訄书》,也难以断句。可见读太炎先生著作之难。太炎先生是经古文派,兴经今文派势如水火。一九七七年,我在华东师大教历史文选课,学生对经今古文之争,即感困惑,所幸我是经学史周予同教授弟子,参加过他主编的高校教材《历史文选》解题、注释工作了,《章太炎传》不仅熟读《訄书》及太炎先生的所有著作,涉及经今古文之争,无一句外行话。其实,当今中年作家中,论古文修养,立场当推第1,不仅文中用典,信手拈来,更用古文写作散文,已致读者误以为他是老先生,成他伍老。甚至二十六年前,袁良骏教授问我:伍立扬古文那么好,七十多岁了吧?我说,他今年才三十四岁,袁教授大吃一惊。但立扬在本书中,并未卖弄古文,行文通俗流畅,如采采流水。他对民国史、大其民初历史,有深入研究,有?著面世,故本书遍引史料,无一字无来历,但均似春风化雨,化入文中。他又是自学成材的国画家,山水画尤见功力,故书中对自然环境之描写寥寥数语,即如见此境。立扬也擅杂文本君第二十六页之讽刺文字,堪称痛快淋漓。《潜龙在渊:章太炎传》学术严谨,文字流畅,花落作家出版社,是作家社之幸也。
内容简介
章太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又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国学大师。他的经历,无论作为英雄豪杰,还是作为文学家学术家,都极其丰赡而有魅力。作者成功地勾勒出大师的形象轮廓,对他的意义也有精彩的论述。
作者简介
伍立杨,男,1964年生,四川凉山人。现为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日报》副刊部主任、高级记者、著名散文家。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9年夏调入海南日报社。曾获文汇报全国随笔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及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多项。出版的著作有:《铁血黄花——清末民初暗杀论》《梦痕烟雨》、《浮世逸草》、《霜风与酒红》、《墨汁写因缘》、《时间深处的孤灯》等随笔集、文论集、散文集、史论专著等书籍近二十种。
目录
题记
序篇:文章深处培养的爆炸声浪
第一章:明末先贤预置的火种
——太炎的青少年时代——山水、思想、人物——复兴意识潜伏民间——拜师读经——时务报时代——与保皇派最早的冲突
第二章:互动 寻求 观察
——谒见张之洞——戊戌政变:帝党与后党的攻防——康、梁之出亡——从武昌到台湾——岛屿民性
第三章:初识孙中山
——谈论排满 一见如故——中山先生的气度——不同人群的观察结论
第四章:批判的武器:纵笔揭竿而起
——受牵连初次逃难——东大任教与谢本师——出亡日本——支那亡国纪念会——张园的不解之缘——爱国学社 邹容来了——猛击清廷 苏报案发——坐侯逮捕
第五章:深味专制严酷:坐牢的日子
——被捕与审判——险遭劫持——审讯中的反击——惨淡的黑牢——光复会成立——邹容亡故——终于出狱 中山派员迎接
第六章:学术、人生:盲动喧嚣与苦心孤诣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缠斗方殷——病灶指认与药方开具——从版本差异到性格分野——今文 古文 操作路径
第七章:纵横捭阖与挥鞭断流:民报时代的纸上作战
——前往日本 掌理民报——演讲会:呼吸英雄的气息——自由的象征:笔杆子的强劲挑战——笔扫千军,重击保皇派——民报周年纪念——讨满洲檄——保皇派求饶——龙蛇起陆,杀机与佛性
第八章:民报后期 纠葛横出的季候
——旗帜之争,隔阂起于细故——金钱冲突,矛盾增大——与孙、黄的纠葛——人事一团乱麻——困顿的日子——民报夭折,东京讲学——揭穿保皇派的乌龙
第九章:光复前的暗影
——纸上作战的狂风巨浪——同盟会的分裂——章、陶与孙、黄的翻脸——暴风雨将至——武昌首义爆发——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太炎的建政书——康、梁修好的试探
第十章:骚动与撕裂
——共和之来,民气复苏——代表投票选总统——中山先生就职宣言——后同盟会时代的人事悲剧——临时政府的窘迫
第十一章:渐行渐远与自投罗网
——疏远同袍,靠近北洋——从北上到赴鄂——骂人骂世——千里持节临边——捧袁与助黎——盛大的婚礼——二次革命的到来——走向陷阱——软禁的生涯——出逃被阻,大闹总统府——国士与独裁的辩证——软禁转场——筹安会的拉拢——再次出逃失事——袁世凯暴毙,太炎重获自由——按手印及其他
第十二章:间关万里 幕僚长的西南作业
——南下广州,就职军政府——各省护法——秘书长领队西行——唐继尧虚与委蛇——章太炎折冲樽俎——在滇讲学——幕僚作业的辩证——移节重庆——西南军头的迷乱——谋略打折,护法中摧——巴蜀文化的衡定——川、鄂兵事的苦心经营——经湘西辗转回沪——呕心沥血,痛定思痛
第十三章:在北洋孑遗的漩涡中
——五四的观照——主张联省自治,拉拢陈炯明——陈逆叛变,北伐受挫——诱导直系军头,遵行联省自治——与“三孙”之恩怨——痛斥直系政变——草昧经纶,意欲出山——江浙战争与改革意见书——清酋被逐,喜心翻到——祭孙公——另一个姓孙的来了——赴湘担任主考官——孙传芳全盛时代的座上客——五省废督,襄助孙传芳——反对过激主义,再倡联省自治——投壶古礼与修复礼制
第十四章:胜利声中的伤怀憾恨
——北伐:为自由而战——誓师北伐,向北洋余孽全面摊牌——赓续北进,全面扫荡——肃清长江下游,孙传芳覆灭——二度北伐,太炎光芒急剧黯淡——对国民革命的成见——鸿沟的产生
第十五章:大师之间的敌视和蔑视
——学术对阵,人生对立——甲骨文真伪的公案——清朝遗老和民国遗老——吕思勉痛下针砭——何谓独立之精神
第十六章:磅礴气节与史学心魂
——六经皆史——治历史关乎天下兴亡——史学为民族心魂之寄托——如何研修历史——史学的涵盖,蔑视梁启超
第十七章:抗战心结与苍凉晚境
——北伐后的选择——渐入颓唐之境地——孙传芳铩羽后的山穷水尽——九一八惨痛的一幕——书斋难以安坐——颓唐中的振起——紧急通电——愤而北上,厉言抗战——爱国心与切要之学——文化抗战,三老宣言——史地源流与民族正义——读经与抗战善策——国学讲习会的隆盛——龙钟讲学,殊觉可爱——忧患余生,永远的告别——硬度超常的最后遗言:“设有异族入主中原,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
精彩书摘
序篇:文章深处培养的爆炸声浪
邹容不在了,章太炎还在租界监狱中苦磨煎熬。
这时是1905年的九月底,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党人刺杀事件,即吴樾刺杀五大臣。
五大臣者: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中右丞绍英。1905年9月24日(农历7月26日),五大臣自正阳门车站登车,吴樾化装为仆丛。为着贴近五大臣,“提衣包欲登花车,为卫兵所阻。适因接驳车辆,车身猛退,而所携之炸弹,撞针受震,未及抛掷,轰然一声,血花铁片,飞溅人丛,烈士已肠穿肢断,面目模糊,尽其党人最后之义务矣。惜乎所谓清之五大臣者,受伤而未死。”(《辛亥人物碑传集》,95页)当时的炸弹技术含量低,行李车与车厢挂接,车厢猛然震动,炸弹即被引爆。此次爆炸,当场炸死三人。载泽、徐世昌略受轻伤,绍英伤势较重。戴鸿慈因有仆人王是春在前颈受轻伤,顶带花翎皆被削去。
血雨硝烟,迷蒙燕市,烈士殉国之际,年仅二十六岁。挚友赵声(字伯先)得噩耗,大恸曰:“天乎!丧吾良友。”柳亚子说:“吴樾一击,鼠首未殉,而鸾翮先铩,至今谈者酸鼻。”(《磨剑室文录》,267页)
吴樾烈士是安徽桐城人,字孟侠,生于1878年,他的乡人前辈方以智、钱澄之、孙麻山辈都是揭橥民族大义、抱节不屈的智识先进,这里又是人文荟萃之乡。碑传上说他“性和平、貌俊美,少读私塾,天资敏慧”。(《精稗类钞》会党编)也称他“品学颇高,恒以暗杀党之先锋自任”,1902年考入保定高等师范学堂。求学期间学业大进,曾组织国民教育会支部,并创办《直隶白话报》。1905年在北京正式参加了杨守仁等组织的北方暗杀团,他交友非常慎重,非知以心,往往终日相对无语。与他披肝沥胆,许为生死之交的义侠之士,都先后牺牲了,他的至交陈天华蹈海牺牲,汪熔殉难于庚子汉口战役,施从云就义于滦州独立之役。1905年上半年,他一气呵成,撰就慷慨盘郁、激昂悲壮的《暗杀时代》。但这篇篇幅当长的现代奇文在他牺牲后两年,才正式发表在《民报》1907年四月增刊《天讨》上面,就此文观之,可见他决意牺牲早已蓄之有素,洵非一时之冲动。他最主要的暗杀目标,是清廷的得力鹰犬,江宁将军、陆军部尚书铁良。为此,特赴东北,与他的知交辽东大侠张榕密议。
吴樾殉国后,遗骸葬在安庆大观亭旁山冈上,孙中山先生题书“浩气长存”。秋瑾为之痛哭招魂,说他“百炼刚肠如火热”。他的诗文清廷实深畏惧,因多销毁,现仅有十四篇传世,而《暗杀时代》是其中份量最重者。烈士之行为之所以不啻是惊天动地的狮子吼,而与一般社会匹夫奋衿、江湖联群相形高下悬殊,乃因其不但执冷热武器,决疣溃痈,更早已将深刻思想悬之露布,达之飞檄,使世间有情,恍然惊觉。
《暗杀时代》是清末民初为着正义的暗杀,最为详审、精密、辩证、全面的一篇论著,并且具有极可操作的指导意义。其文之所作,又有结纳天下豪杰相与扶持砥砺之意。它的风格,既有磅礴雄放,豪健遒劲的阳刚之美,又郁积着激愤悲怆的深悲大痛,字字千钧,仿佛贯穿太空隐隐不息的雷霆之声。析理明如水镜鉴物,结论则似顺势运斤,其志可嘉,其风可慕,全篇冶议论情感于一炉,文采斐然可观。中国近代第一流的学者章太炎先生在《讨满州檄》中尝指出清廷十二大罪状,说他们“传嗣九叶,凶德相仍”,《暗杀时代》则据之进一步发挥。
全篇近两万字,分十四节,分别是:序言,暗杀时代,暗杀主义,复仇主义,革命主义,揭铁良之罪状,杀铁良之原因,杀铁良之效果,敬告我同志,敬告我同胞,复妻书,与妻书,与章太炎书,与同志某君书。
其魄力之雄伟,真足以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
第十三篇《与章太炎书》,以观先生行、读先生言而生发“顶礼膜拜”之大敬畏心。章太炎先生是近代有大思想、大学问、大气魄的革命家、哲学家,在知识分子及青年阵营中影响深巨。作者冀盼太炎先生在潜意识中能知道四万万人还有他这一个崇拜者。从前无缘谒见,但曾尚期望国族独立之日相聚,现在作者已抱决死之心,期望化为泡影,“而今已矣!”这是何等苍凉的感伤。原来还打算以文章当面求救于太炎先生,也只是一场梦幻罢了,这时章太炎因1904年的《苏报》案,被清廷投入囹圄,在狱中仍秘密筹划组织光复会。作者写此文时离章太炎刑期还有一年。所以作者写道:“危哉!先生。计先生出狱之期在迩,饮食起居,不可不防他人之隐害。”爱戴眷注之情,直可悬诸日月。《暗杀时代》这篇论文,他也希望太炎先生日后能够了解。“此中之大意,问之同志某君便知”。
吴樾写道:“暗杀者,吾党之战兵也。复仇者,吾党之援兵也。”
该长文第十四节系写给赵声,因此去必然牺牲一己之性命,故其对赵声的寄望乃是“异日提大军北上,而为某兴师问罪之师者,必吾子也”。
对于章太炎,则全是文章寄托、文章影响、文章崇拜。一节千字文,数处提及想请章公修改文章,或以其文求教于章。
因与太炎先生尚未有一面之雅,但因太炎理念文章影响,“先生之心志,早为某所洞悉而顶礼膜拜之矣。”他断定邹容在狱中死于清吏之毒杀,委托章太炎日后代为祭奠邹容之灵,邹是不自由中求自由而死,他本人亦将为求自由而粉碎一己之躯干。
对于章太炎,青年人诵其诗,读其书,知其人,长时间有一种把栏杆拍遍,一条万古水、向我手心流之郁勃!
文字鼓吹的内在动力,令一代青年,翕然感慕,怡然风从,九死无悔。
同盟会、南社革命文人一扫国人不武之积风,挺身而诛暴吏,遗泽后世,倡明公理,发皇人权,较诸古之任侠,更为果敢勇毅。其精神资源,可以说直接来自于章太炎,或曰章太炎们。
某种意义上,章太炎可以说是吴樾事件的导成者,《暗杀时代》的这个章节将感情、由来、进行方式交代得很清楚,且与太炎具有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青年人心中的舆论偶像,革命领袖与学术大师双子星座集于一身。
……
前言/序言
潜龙在渊:章太炎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