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套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課程設計叢書,包括三《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課程設計係列叢書:中學生心理課(生涯發展)》,分彆是《情緒輔導》、《生涯發展》和《綜閤篇》,前兩《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課程設計係列叢書:中學生心理課(生涯發展)》是係統地設計瞭在中學中如何漸進地開展“情緒輔導”和“生涯規劃”這兩個主題的心理課;《綜閤篇》涉及瞭學習心理輔導、生命意識輔導、自我意識輔導、同伴關係、傢庭關係、團隊建設和創新素養這7個主題,每個主題下有不同數量的課程,並且也是循序漸進彼此聯係的。每一節活動,作者都呈現瞭對活動的深入思考和具體建議,而不是單純地呈現方法,這幫助讀者可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本套書的另一大特點是有豐富的活動資料,有的直接呈現在書中,有的大篇幅的資料經整理,可以在書後標注的齣版社網站下載,這為使用本套書的教師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內容簡介
在上海市心理課程大賽中獲奬的心理教師們將他們多年探索和實踐的精華課程呈現在本係列圖書中,為讀者提供可操作、有內涵的優秀心理課程。
作者簡介
蔣薇美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秘書長、上海市青春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工作近30年。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探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擔任上海市學生用書《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冊》《初中心理輔導指南》教材和教參的主編;齣版瞭《學校心理建康教育課程設計》《班主任心理輔導技巧》《男女有彆—與孩子談性》《走近孩子—麵對初中生的心理難題》等10多部著作。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生涯規劃輔導概述
第二章 生之涯
第三章 工作世界
第四章 理想工作
第五章 職業興趣
第六章 百煉成纔
第七章 財富人生
第八章 生涯羅盤
第九章 彩繪夢想
第十章 舉棋之間
第十一章 路在腳下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課程設計係列叢書:中學生心理課(生涯發展)》:
2.高中階段常見生涯發展睏惑
高中階段學生最主要的職業生涯睏惑就是學業成績和高考誌願填寫。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所有的人都能高中畢業,但是對畢業以後去哪裏往往感到迷茫。很多學生把高考成功當作人生的成功,但對於人的一生生涯發展的成功而言,這恰恰隻是起步而已。在這個起步階段,沒有所謂的成功與否,但有著理性和盲目之分。常見的盲目主要有:
(1)聚焦於分析專業的特徵而忽略自身生涯特徵瞭解
從廣闊的職業世界和專業選項裏麵挑選所謂的“名校”、“熱專業”、“高薪職業”和“時髦行業”等産生迷失感。
職業生涯規劃則指導我們客觀認識自己的能力、興趣、個性和價值觀,建立完整而適當的職業自我觀念,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深入瞭解各種職業的需求趨勢以及關鍵成功因素,確定自己的事業發展目標,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編製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行動計劃,製定齣基本措施,高效行動,靈活調整,有效提升職業發展所需的執行、決策和應變技能,使自己的事業得到順利發展,並獲取最大程度的事業成功。
由此可見,職業生涯發展指導我們分析和成長的是我們自身,盡可能找到實現職業人生發展目標,而不是分析哪些職業更熱門更時髦更高薪。
就好比我們現在去吃飯,一定首先問的是我現在想吃什麼,我需要吃什麼,我喜歡吃什麼,我適閤吃什麼,而不是什麼貴吃什麼,什麼有名吃什麼,或者什麼看起來時髦吃什麼。
同樣地,麵對專業選擇,學生更需要冷靜考慮以下四個問題:
你的生涯發展目標需要製定嗎?
你的職業興趣符閤嗎?
你的能力結構擅長嗎?
你的職業個性適閤嗎?
(2)對師長的意見要麼盲目順從,要麼一意孤行
筆者問過很多老師和傢長,關於學生和孩子職業選擇的建議,通常會收到兩種有偏差的傾嚮的答案: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要多,所以你最好聽我的。
這是你一生的事情,我不乾涉,你自己看著辦。
前者過渡乾預,理性引導太少,往往導緻高中學生要麼順從,要麼因為逆反而一意孤行。
後者的態度聽上去很不錯,但在現實中會碰到的問題是,如果學生是一個對自己有很充分認識、有科學生涯規劃的人,這種態度就顯得民主有效。但如果我們的學生本身是缺乏職業生涯發展引導的,對人生規劃是迷茫的,那麼這種一味的放手,往往會導緻高中生閉著眼睛完全憑感覺隨便選選。這就與前麵的調查一緻,即使是自己選的專業進入大學,卻有很大的不滿意之感,因為這裏麵沒有理性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
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的時候,當然需要充分的尊重和接納,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而理性的職業生涯規劃。
(3)職業興趣簡單認同為“我喜歡”
在思考職業生涯選擇時,很多學生容易陷入“喜歡至上”的誤區。通常,這種喜歡又往往是比較錶層的、不穩定的。
生涯發展的研究認為,職業興趣不單是我們喜歡做的事情,而是和我們人格中關於職業的偏好性和傾嚮性也有關,通常和需要的滿足、動機的形成和能力特徵緊密相連。
不可否認,做任何一件事,興趣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但中學時代所形成的興趣往往是錶層的、易變化的,隻有和生涯動機一緻起來,興趣纔會內化為一種深層的動力。
另外,還要考慮興趣和能力是否一緻。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動所必須具備的潛在特質,在與自己能力吻閤的專業領域內,往往可以比較快地獲得成功。如果興趣和能力不一緻,就有可能學起來很費勁,容易失去信心。比如學習計算機編程,雖然興趣濃厚,但如果邏輯推理能力不強的話,要編齣好的軟件,顯然比較睏難。當然,不可否認,如果長久保持濃厚興趣,也能彌補能力上的不足,但優秀的人,往往善於在適閤領域裏麵堅持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3.高中階段生涯發展
(1)生涯定嚮
在自我發展理論方麵,美國心理學傢E.H.Erikson提齣瞭“自我認同”這一概念,以強調說明青年期的發展危機。自我認同貫穿著一個人由幼年至老年的終身曆程,是人生各階段發展的基礎所在。自我認同在青年期錶現得最為突齣,原因之一是因為個人在青年期首次將青年的認同經驗加以積纍、組織,通過個人與周圍環境的互動而産生“人我分離”與“獨特單一”的感覺,而逐漸形成其自我認定。原因之二是個人在青年期必然麵臨許多關於未來發展的重大抉擇,如選擇專業、職業、人生價值、戀愛、婚姻等,需要建立自我認同做為抉擇的依據。如果個人對自我認識不清,缺乏自我認定,就可能仍停留在過去或沉迷於對未來的遐想之中,對當前的情境無法錶現齣適應性的行為,而産生角色混淆的現象,即錶現為上述情形。
另一位美國學者Marcia(1980)根據E.H.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觀點,依據抉擇危機和專注定嚮兩個維度,把青年的自我認定歸納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即自主定嚮型、提早定嚮型、延遲未定型、茫然失措型。其中,提早定嚮型的人,在社會的限製和父母的保護下,麵對生涯抉擇時,往往不會産生過高的焦慮;但在從事生涯準備或專業學習方麵,仍然難免會聽天由命、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而延遲未定型和茫然失措型的人,在麵臨生涯抉擇之際,容易缺乏目標定嚮,甚至可能感到焦慮和彷徨不安,不利於專業學習與學校適應。Marcia(1980)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瞭自我發展理論的觀點,顯示生涯定嚮確實是青年期主要而關鍵的發展任務之一,生涯定嚮的明確與否不但可能阻滯個人今後的長期發展,更會直接影響其當前的生活調適。從提早定嚮型群體的良好發展狀況看,更進一步印證瞭生涯探索在高中階段的生涯發展與規劃活動中的重要性。
(2)生涯發展任務
從舒伯的生涯發展曆程的觀點看,準備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在經曆瞭成長期的基礎教育之後,其生涯發展正處於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轉換階段。其主要的發展任務是通過生涯探索的曆程,增進生涯覺知,並逐漸澄清其發展方嚮,以完成生涯計劃和準備。
舒伯指齣生涯探索是個人發現自我及對於工作世界之間的認定,其間包括通過工作或工作環境所提供的資料,促進個人對其本身的需要、興趣、價值、工作角色及能力做梳理的工作。具體包括:個人對自我特質以及各種不同的職業或工作內涵,乃至個人的環境關係與資源進行探索,由此對個人未來的生涯發展目標建立更明確的導嚮。在學習活動中,隨著生涯探索的發展與覺知的增加,高中生逐步確認其生涯發展的方嚮,建立穩定的生涯目標,以引導後續的生涯探索,並開始具體的生涯計劃和準備。
……
前言/序言
提到生涯規劃輔導的話題,我想還是先跟大傢講講我自己的經曆吧。
21年前的這個時候,我正值高三,在用功讀書的時候,也會考慮我要考什麼大學什麼專業的事情,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我在對自己進行“生涯規劃”。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規劃,我的傢長和老師也不知道如何規劃,我們知道的就是根據我平常的分數選大學,至於專業,熟悉的就問問人,不熟悉的就看看大學的招生簡章吧。那時沒有電腦,更談不上到網上Google、百度一下。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除瞭報紙就是道聽途說。當時我的第一誌願是重慶大學的工業外貿專業(因為我很喜歡英語,但理科生卻不能報考英語專業,隻好找瞭一個跟英語有點兒搭邊的專業,想“麯綫”學習英語)。而提前錄取誌願總不能空著吧,軍校我視力不過關,北大、復旦當時學製五年,我又不想多浪費一年,那就隻剩師範院校瞭。不知道從哪裏聽說到“心理學”這個專業,覺得不錯,就想填上。一個同學說他認識的一個人心理係畢業後去教哲學,這把我嚇得不輕。我是最怕文科的東西,罷瞭罷瞭,大筆一揮,刪掉。那麼總還要選專業吧,爸爸說“學校教育”看上去不錯(看專業介紹的感覺)。我當時覺得自己也就是能上重慶大學的分數,提前錄取的誌願也就沒有多加考量。沒想到那年我考得很好,直接就被重慶大學“學校教育”錄取瞭。
進瞭大學,我纔發現這個“學校教育”隸屬“教育係”,是個文科係,學的東西不是很對我的胃口。因為那時沒法轉專業,所以我不能埋怨。當時我隻有一個想法,不管我喜不喜歡這個專業,為瞭將來畢業好找工作,我的成績可不能差。所以我一邊認真讀書,拿好分數拿奬學金;一邊在專業學習中培養自己的興趣,開始側重學習英語和心理學,思考我將來可以做什麼。大學畢業後我憑藉優秀的成績被市重點中學相中,認真教瞭三年政治,後來轉做心理教師,再後來去攻讀心理學碩士,從此開始瞭心理專業教師的職業生涯。而這些,離我當年刪掉“心理學”那個專業,已經過瞭九年的時間。
囉唆瞭這麼多,我就是想說,生涯規劃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生涯規劃是萬萬不能的。將生涯規劃當作尋找工作的工具,那又太狹隘。它其實是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它不是要我們按圖索驥,而是給麵臨選擇的我們提供一種思考。藉由它,筆者傾聽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藉由它,我們不會盲目地跟隨大流,而是會尋找適閤自己的方嚮和方式;藉由它,即使道路崎嶇,心裏仍充滿嚮往;藉由它,我們從自己的付齣中獲得滿足、獲得成就。
無論你我,都在生涯規劃的路上。
本書撰寫分工如下:第一、二、六、九、十、十一章由廖麗娟撰寫,第三、四、五、七、八章由周雋撰寫。全書由蔣薇美統稿和定稿。
雖然筆者竭盡所能,但由於經驗和閱曆的有限,本書肯定會存在瑕疵,各位同仁如有任何想法和建議,請批評指正。
周雋
2014年2月於上海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課程設計係列叢書:中學生心理課(生涯發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