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榮耀

無上榮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康多莉紮·賴斯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南博集天捲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湖南人民齣版社
ISBN:9787543893245
商品編碼:1163688664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4-05-01
頁數:66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她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女國務卿!
她是美國《福布斯》雜誌連續兩屆評選齣的“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她是主政美國八年的前總統布什最信賴的心腹和得力助手!
她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前總統布什聯係的唯一中間人!
她是當今眾多國際熱點事件背後不可或缺的見證者、策劃者乃至主導者!
她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女政治傢之一,無數人為她的風采而傾倒!

她也是世界政壇作風硬朗、敢說真話的“鐵娘子”,將在本書中第一次告訴你:
★ 遭遇史無前例的“9·11”恐怖襲擊時,美國政府怎樣應對?(第6章《美國遇襲》)
★ 美國政府如何分析世界局勢,最終決定齣兵阿富汗?(第7章《開始規劃阿富汗戰爭》)
★ 南亞核危機爆發,印度和巴基斯坦劍拔弩張,美國又在其中充當什麼角色?(第9章《南亞核危機》)
★ 布什為何不顧國內外的反對,執意發動伊拉剋戰爭,並置薩達姆於死地?(第13章《對抗國際社會》)
★ 美國為何一再挑戰俄羅斯的底綫,不斷推動北約東擴?(第24章《“顔色革命”接連爆發》)
★ 朝鮮屢發核危機,在六方會談中,中、美、日、俄、韓各國真實的意圖是什麼?(第38章《亞洲局勢動蕩,中美關係遭遇挑戰》)
★ 美國高層智囊,如何預測中國的發展與未來?(第49章《中國將何去何從》)
……


在這部令世人震驚的迴憶錄中,“鐵娘子”賴斯第一次頗為坦率地披露瞭在任八年期間,美國在眾多國際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颱前幕後所使齣的外交手腕,讓讀者首次有機會走進決定國際局勢的秘密談判室,瞭解當今國際要聞背後的真相和大國博弈的細節。
這是《無上榮耀》一書在人們的期待中首次在中國正式授權齣版,對於任何一個希望瞭解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必讀之書。

內容簡介

《無上榮耀》一書是賴斯迴顧擔任美國國傢安全顧問和國務卿的八年從政生涯的唯一親筆迴憶錄。
這八年時間,是美國外交史和國際政治史上極為重要的八年。上任伊始,賴斯及布什政府其他要員即麵臨“9·11”恐怖襲擊帶來的嚴峻挑戰。書中詳細披露瞭“9·11”期間美國政府高層的秘聞,以及美國決定齣兵阿富汗和發動伊拉剋戰爭的絕密細節。2005年,賴斯齣任國務卿,被賦予瞭更大的責任,成為朝鮮六方會談、伊朗核危機、巴以和談、印度和巴基斯坦爭端、北約東擴、颱海危機等國際熱點事件背後舉足輕重的策劃者甚至主導者。在《無上榮耀》中,賴斯首次披露瞭她如何在幕後操縱,處理一個又一個重大危機,以維護美國的利益。
《無上榮耀》第一次讓你有機會走進決定國際局勢的秘密談判室,瞭解當今國際要聞背後的真相和細節。在賴斯流暢犀利而富有美國式幽默的筆下,你還將近距離領略布什、普京、奧巴馬、布萊爾、卡紮菲、沙龍、阿拉法特等世界各國領導人的風采和趣聞,並深切體會到美國所代錶和追求的價值觀與治國理念。

作者簡介

康多莉紮·賴斯(Condoleezza Rice),1954年生於美國伯明翰,19歲時獲得丹佛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26歲時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1981年,精通四門語言的賴斯成為斯坦福大學的助教,專攻蘇聯的軍事事務。
1989年,賴斯齣任喬治·布什總統時期的國傢安全委員會蘇聯事務特彆助理,開始瞭從政生涯,並很快成為喬治·布什總統和夫人的私人朋友。4年期滿卸任後,賴斯迴到斯坦福大學,隨後齣任斯坦福大學教務長,成為該校曆史上最年輕的教務長,也是該校第一位黑人教務長。
在布什傢族的邀請下,1999年賴斯辭去斯坦福大學的教職,齣任喬治·沃剋·布什的首席對外政策顧問,為布什競選總統齣謀劃策。2000年布什當選總統後,賴斯擔任國傢安全顧問,是總統班子的核心人物,長期負責協調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之間的關係。2005年1月,賴斯齣任國務卿,成為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女國務卿。在這八年期間,賴斯在“9·11”恐怖襲擊、阿富汗戰爭、伊拉剋戰爭、巴以和談、朝鮮六方會談等國際熱點事件的處理中,展示瞭超群的外交纔能和強硬的鷹派作風。在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的2004年、2005年連續兩屆“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中,賴斯均位居榜首。
賴斯在任期間,前後多次訪問中國,並在2008年走訪瞭汶川大地震災區。

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災難前夕
第2章 “誠實的中間人”
第3章 政策的開始
第4章 中東
第5章 弗拉基米爾·普京
第6章 美國遇襲
第7章 開始規劃阿富汗戰爭
第8章 反恐戰和傢園保衛戰
第9章 南亞核危機
第10章 兩國方案
第11章 世界上最危險的武器
第12章 再談薩達姆
第13章 對抗國際社會
第14章 “48小時”
第15章 總統的非洲之行
第16章 伊拉剋再臨挑戰
第17章 2004年
第18章 “伊拉剋需要自治”
第19章 離巴勒斯坦國又進瞭一步
第20章 又是四載
第21章 國務卿
第22章 在國外推廣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
第23章 高山與塵土
第24章 “顔色革命”接連爆發
第25章 巴格達和開羅
第26章 心碎之地——達爾富爾
第27章 “卡特琳娜”颶風
第28章 通宵達旦地工作
第29章 還有如此糟糕的事情嗎
第30章 外交改革
第31章 跟印度建立新關係
第32章 拉丁美洲的民主
第33章 更換伊拉剋領導層
第34章 伊朗政策的改變
第35章 陷入戰爭鏇渦的中東
第36章 修訂反恐戰法律框架
第37章 伊拉剋局勢一落韆丈
第38章 亞洲局勢動蕩,中美關係遭遇挑戰
第39章 打齣最後一張牌
第40章 外交攻勢
第41章 與拉美相處的新方法
第42章 改善巴勒斯坦民眾日常生活水平
第43章 伊拉剋與美國後方
第44章 通往安納波利斯之路
第45章 緊急法令
第46章 最終地位談判
第47章 任期的最後一年
第48章 仿如昨日,滄海桑田
第49章 中國將何去何從
第50章 奧爾默特的條件
第51章 打造一個完整、自由與和平的歐洲
第52章 格魯吉亞戰爭爆發
第53章 鞏固與伊拉剋、印度的重要關係
第54章 活在自己世界裏的卡紮菲
第55章 朝鮮最後的機會
第56章 2008年的金融危機
第57章 孟買
第58章 建立巴勒斯坦國的最後一次機會
後記 
資料來源 
緻謝 

前言

冷戰末期,我在白宮擔任蘇聯問題專傢,見證瞭東歐解放、德國統一以及蘇聯解體。蘇聯在東歐隻手遮天的時候,這些事件真是令人有匪夷所思之感,現在迴首往事,很難再想起這種感受瞭。鮮少有人記得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更少有人記得1948年的柏林危機。2009年,我迴到斯坦福大學,我很驚詫地發現我的一些學生在柏林牆倒塌的時候尚未齣生,很多學生也從沒見過在剋裏姆林宮上方飄揚著的錘子鐮刀旗。
隨著黑暗的冷戰歲月逐漸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看來則勢在必行。事實上,和平解決冷戰是在極不確定的情況下做齣的很有遠見卓識的決定。二戰結束後,美國及其盟國設定瞭一個願景,建立體係引導我們完成“黎明前漫長的奮鬥”,走嚮勝利。這一戰略建立在堅韌不拔的信念之上,和那些不給民眾自由的國傢相比,這些自由國傢有能力做得更好,存在更久。
我最後一次接受重要電視訪問是在《與媒體見麵》節目中,大衛·格雷戈裏為我一直以來對該節目的支持錶示感謝。他告訴我,這是我第20次參加這個節目。20次,我的上帝,那是很多個星期日的早晨。格雷戈裏問瞭一個我被反復問到的問題:布什政府留下瞭什麼?此類問題往往伴有很深的含義——不隻涉及一個層麵——“9·11”恐怖襲擊後的動蕩局麵、阿富汗戰爭、伊拉剋戰爭以及中東問題都給我們的八年任期留下瞭永不磨滅的傷痕。我非常坦率地答道,我個人的親身經曆讓我肯定“曆史確有一個長廊”,我堅信“這個長廊會嚮著正義迴歸”。
過去的10年不僅是對這個觀點的檢驗,還考驗瞭那些領導國傢走齣睏境的人。自2001年起,國際社會遇到瞭三大衝擊。“9·11”恐怖襲擊事件和國際金融危機這兩大衝擊,不僅開始瞭喬治·W. 布什的總統生涯,還讓我們國傢的切身利益——安全和繁榮遭受瞭重創。第三大衝擊則是“阿拉伯之春”。
自2001年這個有曆史意義的年頭之初,至少有六個阿拉伯國傢的民眾開始嚮獨裁統治發起挑戰。有些獨裁政府已經倒颱,有些搖搖欲墜,還有一些重新獲得瞭平衡局麵。其他獨裁政府雖然尚未遇到民眾起義,卻也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他們對自由的渴望將生生不息,直至自由的根基得以穩固。
作為美國人,我們不會為此感到驚訝。美國在人類曆史如何發展這個問題上有著自己的見解。1776年,我們宣稱擁有“不可剝奪的權利”,並堅持人人都該享有這一權利。隨著美國逐漸發展成為大國乃至超級大國,我們從未在自由與專政間的鬥爭中采取中立立場。
我們堅信美國的價值觀是普世性的,“阿拉伯之春”證明瞭這一點。有些評論傢現在不呼籲突尼斯和埃及的民眾走上街頭,反而隻在經濟方麵發牢騷,這其實是在幫倒忙。人們想過上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如果他們有權改換領導人,就可以提齣要過上更好生活的要求,然後讓他們的政府來實現。如果不能以和平方式達到目的,他們就會采取暴力手段。
“9·11”這類恐怖襲擊事件使得這種驅動力的實際影響力變得更加尖銳。某些國傢的專製政府封堵瞭一切可以和平實行政治改革的途徑,為暴力極端主義的發展壯大提供瞭溫床,製造毀滅性襲擊的恐怖分子就來自這些國傢。這些極端分子在國力虛弱、政局不穩的國傢裏活動,他們徵募新成員,訓練並策劃恐怖襲擊,且不緻遭到打擊。布什總統和他的外交政策團隊很清楚這些,所以在“9?11”之後調整瞭策略。我們之所以希望實現自由議程,不僅因為它是正確的,還因為它是必不可少的。不論從道德上講,還是從實際角度齣發,我們的觀點都是正確的,那就是男人、女人和兒童都不應該在暴政下忍辱偷生。有些人嚴厲指責自由議程太過理想主義或脫離現實,其實他們都忽略瞭這一點。從長遠來看,獨裁主義的根基必將動搖,獨裁主義纔是不切實際的存在。因為所有獨裁者都害怕“齊奧塞斯庫時刻”的到來,2002年布什總統訪問布加勒斯特時對羅馬尼亞人這樣說。
1989年,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是當時羅馬尼亞威權政權的掌管人,他覺得羅馬尼亞人民愈演愈烈的不滿情緒已被徹底鎮壓。他來到布加勒斯特的一座廣場發錶講話,開始時他說起瞭他為羅馬尼亞民眾所做的全部貢獻。那時候革命運動席捲瞭整個東歐,包括波蘭、捷剋斯洛伐剋、匈牙利、東德等。
就在他講話期間,一位老婦人突然喊道:“騙子!”隨後有10個人和她一起喊,然後是100個,再然後是1000個,很快便發展成上萬人異口同聲的局麵。齊奧塞斯庫嚇壞瞭,轉頭想跑,可軍方反而把他交給瞭革命者。這位遭人唾棄的領導人和他的妻子鋃鐺入獄。
那就是“齊奧塞斯庫時刻”,一旦民眾和這位威權主義統治者之間僅存的壁壘——恐懼被打破之後,人們除瞭憤怒還是憤怒。因有一位老婦人喊齣“騙子”,一名警察拒絕在柏林牆開火,一個士兵不把坦剋炮塔對準廣場上的民眾,一夜之間受壓迫者翻瞭身。我們希望中東地區的獨裁者,特彆是我們的朋友能在“齊奧塞斯庫時刻”到來之前改善他們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可有些人沒有做到。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中東地區的民眾都在為獲得自由、參與管理國傢而大聲疾呼。
自由與民主互相支撐,但兩者卻並非一迴事兒。民主是一個過程、一個治理體係,保護自由不被侵犯。這個過程以選舉為開始,選舉是通往穩定的民主之路的第一步。建立製度安排則比較睏難,在這一過程中,需明確個人權利和國傢權力之間的關係,並將之長久地維係下去。
美國比任何國傢都更應該瞭解,從獲得自由發展到建立穩定的民主製度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並要不斷為之付齣努力。畢竟,美國開國元勛們口中的“我們人民”並不包括我在內。在允許美國立國的協議當中,我的祖先每個人被按照“五分之三”摺算。1952年,由於民調測驗和對黑人選民的騷擾,我的父親在亞拉巴馬州登記投票時曾遇到很多麻煩。我一直沒有白人同班同學,直到12歲時從伯明翰搬到瞭丹佛市,情況纔有所改變。
從美國還能看齣為何在嚮正義轉變的過程中製度具有重大意義。馬丁·路德·金和羅莎·帕剋斯,他們一個是公認的領袖,一個是普通公民,都嚮黑人地位現狀發起挑戰,他們直接訴諸美國自己的原則。他們並未要求美國變成彆的樣子,而是要求美國做到言齣必行。這纔是民主製度的價值所在,雖然他們的承諾不能馬上兌現。起初,人權製度和法案或許隻是一紙空文,但它們確實存在。隨著人們開始求助並利用這些製度和法案,堅持位高權重的人也要遵守它們,這些製度纔具有瞭閤法性和威力。
然而,對成功實現民主來說,政治改革雖必不可少,卻還遠遠不夠。人們選擇領導人,往往希望有更多的領袖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建立社會正義,所以擁護民主的同時必須支持發展。正是在這種理念下,我們創立瞭世紀挑戰賬戶。以民主方式英明治理國傢的領導人可以利用外國資助嚮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教育服務以及就業前景。最後,優秀領導人會讓經濟自由發展,開放市場,吸引私人投資。但在開始階段他們需要幫助,隨著穩定、負責的民主國傢的數量不斷增多,我們對他們的投資也將一再得到迴報。
所以,在幫助阿富汗和伊拉剋贏取自由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增加賭注,幫助他們把初生的民主製度發展成熟。如果要求這些政府實現與民眾達成的契約,隨著時間的推移,民主體製將會越來越穩固,越來越成熟。如果公民有任何不滿,都可以通過民主體製尋求解決辦法。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自己手裏掌握著終極武器:他們可以和平地更換領導人。一段時間之後,恐怖分子和充滿敵意的鄰國就會發現,這些政府的根基已變得難以撼動。
中東地區可謂最有說服力的地方。在這裏,“阿拉伯之春”運動使數百萬人獲得瞭自由。美國可以幫助中東把發展道路引導到積極的方嚮:我們對埃及和突尼斯的軍方很有影響力;對文明社會活動傢和政治活動傢也有影響力,我們通過美國的非政府機構對他們進行培訓;對企業傢和商人亦有影響力,幫他們進入國際市場,從而增加就業,帶來繁榮。
在彆的地方,我們的朋友,特彆是該地區的統治者,現在依然有機會在事情變得不可收拾之前進行改革。美國會堅持不懈地勸說這些統治者接受民主體製,進行改革,讓民眾擁有更多的發言權。變革將可增強中東地區溫和派的影響力,其中也包括巴勒斯坦。在建立民主負責的治理結構方麵,巴勒斯坦取得瞭巨大進步。美國和國際社會(最為特彆的是也包括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傢)都十分樂於打造和平框架,以便得來不易的改革能進行下去。
對我們的敵人敘利亞和伊朗政權,我要說:“你們的大限之期將至。對你們國傢的民眾和全世界而言,無論你們倒颱之後將齣現怎樣的局麵,都比你們統治期間要好。”
我說民主體製最終將堅如磐石,並不是說民主之路會一帆風順,有可能會齣現倒退現象,更有甚者,還可能爆發暴力衝突。中東地區進行改革的時間太晚瞭,獨裁主義者把像樣的政治力量趕齣瞭公共區域。與此同時,極端分子卻在激進派清真寺和伊斯蘭教學校裏活動,他們纔是組織最為嚴密的力量。這些激進派分子可能會參加選舉,但也許這纔是比較好的辦法。在陽光下,他們將不得不迴答有關個人權力、宗教自由和婦女地位的問題,他們還不得不解釋清楚,他們打算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當他們提齣的願景除瞭壓迫與破壞彆無他物時,他們將必敗無疑,所以他們不光要解除對中東地區的威脅,還要與全世界和睦相處。
這聽起來難如登天,卸任之後我到國外旅行,人們問我美國是不是依舊準備充當民主變革的催化劑,與那些想要建立民主體製的國傢攜手閤作。在提到國際社會遇到的第二大挑戰時,人們往往會問到這個問題:金融危機及其結果。美國是否已經筋疲力盡、失去信心、變得悲觀?我相信我們沒有,我相信我們不會選擇放棄。
在卸任前幾個月我告訴布什總統,人們都受夠我們瞭。“9·11”恐怖襲擊之後,我們敢於從廣泛的曆史角度齣發進行思考,認為以往對穩定和安全情勢的假設現在均站不住腳。現在我認識到,在美國國內和國外,這看起來可能會令人不安,耗費心神。但“9·11”恐怖襲擊留給我們一個警醒:我們的國傢利益和國傢價值觀密不可分。中東地區自由差距之惡在當地爆發之時,我們比任何時刻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瞭這一點。
身為國務卿,我始終知道國際社會的壓力是怎麼一迴事,並決心實踐無限可能的藝術。我還盡力永葆對全世界的洞察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這是一項長期的外交使命,曆史會給我們的做法一個裁斷。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能接受,而且為能有機會一試而心懷感激。

精彩書摘

第5章 弗拉基米爾·普京
2001年,新任美國總統和俄羅斯總統第一次舉行會晤,引起國際政壇廣泛關注,此外再無任何有新聞價值的政治事件發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延續瞭兩國元首——美國總統和蘇聯共産黨總書記會麵的曆史,比如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尼剋鬆和勃列日涅夫、卡特和勃列日涅夫、裏根和戈爾巴喬夫,最後一次兩國元首會麵發生在老布什和戈爾巴喬夫身上。聽到這些熟悉的名字,往昔的情景生動地在我們腦海中浮現。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當年的會麵錶示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分歧還沒到不可控製的地步,所以意義非常重大。既然美蘇兩國元首坐在談判桌前,他們就不大可能想著去發動核戰爭。雖然不會像冷戰時期兩國領導人會晤時那樣劍拔弩張,但布什和普京的會晤還是非常有看頭,因而各方高度期待他們的首次會麵。
那年,美俄兩國選擇在意大利熱那亞八國峰會之前安排兩國元首在斯洛文尼亞會麵。美俄有意讓兩國元首互相熟悉,然後首次麵對麵地就美國導彈防禦計劃進行交流。1999年9月,時任得剋薩斯州州長的布什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城堡發錶演講時曾提到他的競選倡議,其中就包括改造美國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軍事實力。布什提齣要提升美軍常規作戰能力,希望美國通過高精尖技術打造一支更加靈活、更具殺傷力、隨時候命的軍隊。布什呼籲美軍通過優勢創新進行現代化升級,範圍涵蓋秘密偵察、精密武器以及情報收集和分析等領域。布什錶示,如能當上總統,他將責成國防部長進一步提高軍事領域和情報部門的配閤度,從而加強軍事特種作戰和遠程攻擊能力。他還承諾將斥資200億美元研發新型軍事技術,淘汰那些過時的武器計劃。
在被問及將取消哪些軍製時,麻煩齣現瞭。有些州的選民勢必會對這一問題暴跳如雷。我們在研究“十字軍戰士”艦載戰鬥機時黴運不斷,該飛機的火炮係統備受指責,於是我們隻好轉而做些討喜的事情,比如呼籲提升作戰準備能力,改善部隊的住房條件等。拉姆斯菲爾德終將會著手進行美常規部隊的根本改造。
在核力量上保持均勢將造成更大的分歧。冷戰時期,蘇美兩國都忌憚遭到對方的核攻擊而不去觸發核戰爭,當時神秘莫測的核戰略就是在這種假設的基礎上製定而成的。“相互保證毀滅計劃”1保證蘇美任何一方都不能在核戰中占據優勢,鑒於蘇美兩國的絕對核實力,在該計劃的製約下,即使一方率先動用核武器發動攻擊,也不可能在對方使用導彈防禦係統進行迴擊時全身而退。美蘇都擁有數以萬計的核彈頭,總體威力要超過摧毀長崎和廣島的原子彈韆萬倍,倘若發生核戰,美蘇雙方鹿死誰手很難預料。盡管如此,兩國還是簽署瞭很多復雜的武器控製協議,從而延續這種勢均力敵的軍事對峙,其中就包括1972年簽訂的《反彈道導彈條約》,該條約規定兩國隻能進行最低限度的導彈防禦部署。
1983年,裏根對冷戰時期核策略依據的假設提齣質疑。他不明白為何導彈防禦係統的部署如此糟糕,並建議推行“戰略防禦計劃”(SDI),意在使蘇聯的核武器變得“無能、落後”。但在提倡武器控製的領導人眼中,“戰略防禦計劃”是維持戰略穩定的頭號大敵。
即使反對“相互保證毀滅計劃”的人都覺得裏根的這套方法前途暗淡。根據裏根的計劃,美國導彈防禦係統需確實具有防禦數韆枚核彈襲擊的能力,但據悉這在技術上就行不通,即使能做到,如果有漏網之魚,哪怕被幾枚核彈擊中,也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但裏根執意推行該計劃,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常規作戰的指揮力和控製力都因此得到瞭大幅度提升。美國試圖推行國傢防禦盾計劃,保護美國不受蘇聯核武器攻擊,但隨著冷戰的結束,該計劃胎死腹中。裏根和戈爾巴喬夫簽署瞭多項重要的武器控製協議,《反彈道導彈條約》也未受影響。後來老布什和比爾·剋林頓采用瞭同樣的方法:跟俄方簽訂瞭新協議,保留《反彈道導彈條約》,結果證明這一方法亦行之有效。
可是,對小布什而言國際形勢發生瞭巨變,這不僅給他製造瞭一係列嚴峻的挑戰,也給瞭他藉口重新製定核戰略。長久以來人們都很難想象莫斯科和華盛頓雙方會發生核戰,如果一方無端發動襲擊,無異於自取滅亡,這一點對雙方來說都可謂晴天霹靂。反倒是戰火不斷的中歐有可能動用核武器,彆忘瞭,北約和華沙公約組織這兩個訓練有素的軍事集團曾在冷戰期間於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的分界綫上互相對峙。因此,美蘇雙方的軍隊都在為可能發生的核衝突而磨刀霍霍,兩國元首也都做好瞭準備。在從政生涯的早期,我就是專門研究這一課題的,1986—1987年,我在聯閤參謀部旗下的核武器和化學武器部(NUCHEM)擔任參謀一職。
到瞭2001年,核戰的陰霾早已不復存在。蘇聯解體,紅軍撤齣歐洲,退迴俄羅斯。兩德統一,蘇聯的“前沿陣地”——波蘭、捷剋共和國和匈牙利都加入瞭北約,華沙公約組織也退齣瞭曆史舞颱。美俄之間的敵對關係都沒有瞭,兩國還可能發生核衝突嗎?
因此,布什總統提議大規模削減核武器,而且不必進行冷戰時期那樣繁多冗長的協商就能執行。他準備單方麵削減美部署的核彈數量至閤理水平,讓俄羅斯隻能跟在後麵照貓畫虎。接下來,還要修改《反彈道導彈條約》,甚至可能齣現更好的結果,雙方乾脆將此協議廢除,隻需針對朝鮮與伊朗這些真正具有核威脅且威脅度不斷上升的國傢發展小規模導彈防禦體係。
國傢安全部門並不能做到這一點。在跟普京會晤前,華盛頓最關注的話題似乎還是在冷戰過去多年後的今天是否還有必要繼續保留生效30年之久的《反彈道導彈條約》。莫斯科、華盛頓和歐洲在一夜之間又開始就多年前的武器控製事務議論紛紛。現在,他們的討論集中在戰略穩定問題上,但我認為俄方對這一議題並不感冒。
我並非在暗示莫斯科方麵,特彆是俄總參謀部對軍事平衡問題不聞不問。然而,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據我們瞭解,一旦不再進行武器控製,作為象徵的剋裏姆林宮和白宮也就不再處於平等的位置上。追溯到尼剋鬆政府時期,那些武器控製方式均以《美蘇相互關係原則》為前提,而該文件的簽署也為兩個超級大國“管理”國際事務製定瞭相關原則。
而蘇聯的“繼任者”俄羅斯雖然貴為大國,但並非冷戰意義上的超級大國,俄羅斯隻有在核武器方麵能與美國並駕齊驅。俄羅斯國傢安全官員錶示,在冷戰後的大部分時間裏,美俄兩國就閤作所做的正確選擇都顯示齣俄羅斯的實力不濟,不能和美國同日而語。但是他們心中卻十分懷念莫斯科往昔縱橫國際社會的歲月,彼時莫斯科直麵華盛頓及其盟友,讓他們知道人類曆史還可以朝著不同的方嚮發展。武器控製和《反彈道導彈條約》就是這種曆史背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保護權力長盛不衰的重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我們抵達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郊外建於16世紀的布爾多古堡,比俄方代錶團早到。布什參加會議嚮來守時,甚至有早到的習慣。事實上,我曾跟他說過,鑒於他每次總是早早赴約,多齣來的時間可以讓他提前六個月結束總統任期。
禮賓司長宣布俄羅斯代錶團抵達,布什走齣房間來到庭院中,希望能在半道上迎接他們。當普京朝布什走過來時,他的身材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此人雖然不高,也就5英尺8英寸左右,但他肩膀寬闊,走路時頗具運動員風範。他似乎有點兒害羞,甚至緊張。我跟他握手時用俄語問候瞭一句“幸會”,這時我纔突然想起,我們以前見過麵。
1992年,我曾前往聖彼得堡會見改革派市長——已故的阿納托利·索布恰剋(Anatoly Sobchak),他當年希望斯坦福大學的幾位教授給他建議,告訴他如何在前沙俄帝國的首都聖彼得堡這個大城市建立一所嶄新的歐洲大學。那天晚上,索布恰剋設宴招待瞭美方代錶團,此人及其夫人都是保皇主義者,鍾情於19世紀的格調,希望具有輝煌曆史的聖彼得堡能夠與現代化的俄羅斯融為一體。房間裏擠滿瞭人,他們全都穿著黑衣(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大陸的知識分子通常喜歡以這樣的打扮示人)。許多人不是叫托爾斯泰就是叫普希金,都與俄國曆史上兩位文壇巨匠沾親帶故但其中有一個人看起來與當時的場閤格格不入,他身穿西服,十分符閤蘇聯高官的打扮,聽完介紹後,我纔知道此人是聖彼得堡的副市長弗拉基米爾·普京。
我對當年初次見麵的事情隻字未提,而是直奔主題。兩位總統進入房間進行一對一的商談,這種隻帶一名隨從的會晤實在少見,布什總統隻有我作陪,而普京則帶著弗拉基米爾·盧沙洛。這位俄羅斯安全顧問以前做過內政部長,還是一名將軍,他跟我一樣也是剛剛接手國傢安全事務工作。此人看上去就像一名摔跤運動員,但他最引人注目的外貌特徵還是他的兩條眉毛,看上去就像額頭上隻有一條眉毛。
兩位首腦寒暄瞭幾句,很快就切入正題。布什總統對普京說:“告訴我誰纔是你的心腹。如果你我之間齣現瞭棘手的問題,這個人就可以做你我的中間人。”
“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可當此任。”普京迴答道。
布什點點頭說:“賴斯是我信賴之人。”我是總統的親信,而盧沙洛明顯隻是來走走過場,地位明顯不同,不知道彆人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從此我就開始和謝爾蓋·伊萬諾夫打起交道。伊萬諾夫跟普京一樣,以前也是剋格勃特工,語言能力齣眾。他的長相甚至也跟普京有幾分相像,金發碧眼,但比起普京,此人的五官更精緻。他操一口流利的英語,隻是稍微有點兒口音,他說他曾用聽搖滾音樂的方式練習英語。在對美問題上,謝爾蓋是個鐵腕人物,而且疑心重重,但他也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說到做到。他不斷變換職位和頭銜來為普京解決各種麻煩事。不管職位和官銜如何變化,在處理敏感事件上,他都是普京最值得信賴的人。(他後來成為俄羅斯的第一副總理,普京也有意支持他成為俄羅斯總統,但功敗垂成。當時我已當瞭國務卿)。我和伊萬諾夫一直是解決白宮和剋裏姆林宮之間分歧的最重要的一條渠道,同時也最不起眼兒。
普京和布什在這次會麵中談到瞭很多時政問題。布什說他有意退齣《反彈道導彈條約》,希望俄方也這麼做;普京則冷靜地錶示他不能接受這個提議,但也不會以報復行動相威脅。雙方達成共識,希望找齣不相衝突的方式解決此事。
後來他們對一些問題交換瞭意見,普京忽然話鋒一轉,提起瞭巴基斯坦問題。他嚴厲譴責佩爾韋茲·穆沙拉夫政權支持極端分子的行徑,還痛斥巴基斯坦軍情部門和塔利班以及“基地”組織之間存在瓜葛。普京提到,沙特為這些極端組織提供資金支持,遲早會釀成大禍。我們當然知道巴基斯坦和塔利班組織之間的關係,剋林頓政府和我們都曾敦促伊斯蘭堡和極端組織劃清界限。盡管如此,普京的警告和憤怒還是讓我大吃一驚。我認為他之所以有這樣的錶現是因為他過去吃過苦頭——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阿富汗聖戰者在20世紀80年代曾把蘇聯攪得雞犬不寜,但普京的話竟不幸言中——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這兩顆定時炸彈在2001年9月11日爆炸瞭。巴基斯坦與極端主義者之間的關係亦讓我們寢食難安。與普京的這次談話一次次在我們耳邊迴響,永世難忘。
會議期間,普京給我們講瞭一個非常傷感的故事,關於他母親曾送給他的一個十字架的故事。坦白地說,布什在想辦法拉近與普京之間的距離,因此嚮普京打聽他身上戴著的那個十字架。普京並沒有把這個故事講述得很清楚,好像是說一場大火將他的鄉間彆墅燒毀瞭,但工人幫他找迴瞭這個十字架。我並不知道他講這個故事的用意何在,因為對我來說,直至今天普京這個人也實在琢磨不透,這位信奉共産主義的無神論者到頭來竟然篤信宗教。
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中,記者問布什是否信任普京。我突然想起我們之前並沒有想到有人會問及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陷阱重重,布什迴答道:“信任。”這樣的迴答也許還行,因為如果說“不信任”,那麼俄美兩國的關係一開始就會陷入泥沼。但布什隨後又補充道:“我看著他的眼睛時……就能感覺他的靈魂。”聽罷此迴答我一愣。這樣迴答雖然能給自己找颱階下,卻也不算一個聰明的做法。我們總感覺布什總統天真地信任普京,但最後卻被人擺瞭一道。我們很難讓批評傢相信2001年的國際政局以及我們和普京的關係同後來相比有天壤之彆。
……

內頁插圖

媒體評論

★在賴斯的自傳《無上榮耀》中,她迴顧自己的曆程,齣人意料地坦言自己在小布什總統的任期內,擔任國傢安全顧問及美國國務卿時,那些重要而難忘的時刻。賴斯給人們留下瞭犀利睿智的外交傢的形象。她的自傳反映瞭美國外交政策的抉擇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隻有復雜與艱難……賴斯毫無保留地嚮大傢講述瞭自己所經曆的故事,現在,她正等候著曆史對她的評判。
——《華盛頓郵報》


★賴斯生動地講述瞭2001年“9·11”之後那些動蕩日子所發生的事情。這是小布什政府一係列自傳中最新的一本。它嘗試以最全麵的方式詳細記錄瞭他們任期八年中所有參與者的故事。
——《紐約時報》


★賴斯自傳的魅力在於它沒有以廣闊的視角濃墨重彩地講述民主的世界,反而以細節的方式描述瞭白宮及小布什政府的美國國務院在2001年基地組織襲擊美國之後做齣的全球性政策的改變。賴斯以白宮內部親曆者的方式記錄瞭這些故事,它既生動又令人不安。
——美國《新聞周刊》


★重要的是,她的故事(“9·11”餘波之後)為這段眾所周知的曆史添入瞭更多實質的東西,有時,讓人不由感懷。
——《華爾街日報》


★康多莉紮·賴斯與亨利·A·基辛格有許多相似之處。現在,像基辛格一樣,賴斯寫瞭這本自傳,她的自傳深入細緻地記錄瞭自己所經曆的外交工作細節……她的故事是偉大的故事。
——彭博資訊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