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 [The Dream of Chinese Renaissance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Shi Hu]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編輯推薦
《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提示我們的,還有研究的方法問題,即如何從時代解讀人物,頗有些知易行難的味道。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研究人物的書,前麵一章是時代,然後討論人物,互不搭界。《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在討論鬍適的時候,自始至終都有時代在,是真正將“文本”放在“語境”中。這是一部關於鬍適研究的代錶作,用一篇書評的話說,作者以獨到的見識和洞察力,成就瞭這一經典之作。可以說任何想認識鬍適,認識鬍適的時代的人,都應該讀《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十年斷版,第三次修訂,這次不僅有新寫的序,交待瞭多年前寫作《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時的“幕後”故事,還新添瞭一章“《自由中國》與中國自由主義”,書寫鬍適在颱灣的最後一段時光。
內容簡介
這位二十多歲就暴得大名的人物,從青年起就一生都是新聞媒體注意的對象,也是學術界一個久有爭議而很難處理的題目:前些年是貶多於褒,近幾年則褒多於貶。而《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要做的就是幫助讀者更好地去瞭解這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一個1891-1929年間的鬍適。
作者簡介
羅誌田,1952年生,四川大學曆史係七七級畢業,新墨西哥大學碩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先後在四川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曆史係任教,現任四川大學傑齣教授。新書有《經典淡齣之後:20世紀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三聯書店),另《道齣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即將齣版。
目錄
新序
第一章 引言:鬍適的夢想與嘗試
第二章 語境:從西學為用到中學不能為體
一 西潮
二 誰改變誰的思想方式
三 西學為用
四 中學不能為體
第三章 受學:率性與作聖的徘徊
一 上莊:做人的訓練
二 上海:眼界很小的商埠
三 成瞭“新人物”
第四章 留學:再造文明的準備
一 美國:吾所自造之鄉
二 為國人導師之預備
第五章 關懷: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
一 為中國造不亡的遠因
二 世界主義中的民族主義關懷
三 祖國:你如何愛他
第六章 嘗試:再造文明的起步
一 被人誤解的文學革命
二 文學革命的社會詮釋
三 激進中的新文化運動
第七章 講學:但開風氣不為師
一 初到北大
二 截斷眾流的新典範
三 思想與方法
第八章 議政:有計劃的政治
一 並非不得已
二 問題與主義
三 國際的中國
四 好政府主義
第九章 落伍?暴得大名之後的反思
一 暴得大名不祥
二 我稱他皇上
三 禮教與少年心
第十章 轉摺:新俄與社會主義
一 從威爾遜到列寜
二 英美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
三 社會主義對中國士人的吸引力
四 體驗新俄
五 蘇俄走的是美國路?
六 社會主義是西洋近代精神文明
第十一章 諍友:走近國民革命
一 走嚮政治解決的文藝復興
二 主動呼應國民革命
三 “白色恐怖”的刺激
四 與“黨化教育”的閤離
五 “諍臣”與“諍友”之間
第十二章 餘論:《自由中國》與中國自由主義
精彩書摘
《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
如果說“國粹學派”以中國文化史上與西方現代文化價值相符閤的成分為中國的“國粹”是一種時人對西方自覺或不自覺的主動認同,對民國以後的人來說,這樣的認同或者已無必要,或者意義已不相同。
從廣義的權勢觀看,西方文化優越觀在中國的確立即意味著此時“西方”已成為中國權勢結構的一個既定組成部分。這一權勢雖然不如不平等條約那樣明顯,但以對中國人思想的發展演變而言,其影響的深遠恐怕還在不平等條約之上。君不見在不平等條約已經廢除半個世紀後的今天,有些人在講到中國的人文傳統時,所說的仍然幾乎全是西洋的東西,就可見此影響有多麼深遠瞭。
從某種意義上說,20世紀西嚮知識人將舶來品當作自己的傳統,和今人將某些西方觀念當作中國人文精神這些現象,未必就體現瞭他們對國情的誤解。對於生在鴉片和人力車隨處可見的時代而又不是事事都要考證的人來說,這些東西確實是他們所見的“中國”的一部分。吳宓之所以感到有必要強調他是在“繼承西洋之道統”而不是中國文化的傳統,就是因為彼時兩者已經有些難於區彆瞭。對於更晚的中國人來說,那些由西嚮知識人所傳播的半中半西的“新學”以及由吳宓這樣的“文化保守主義者”保存下來的“中國文化”,又何嘗不是傳統的一部分呢。概言之,19世紀的“西潮”其實已成為20世紀的“中國”之一部分。因此,今日言“中國傳統”,實應把西潮(但不是西方)包括在內。
這也說明,我們對西潮衝擊中國的研究還遠不夠深入。以費正清為代錶的“西潮衝擊一中國反應”這一研究近代中國的典範(paradigm)在美國早已被費氏的弟子或再傳弟子視為過時。前些年新興的取嚮是要“在中國發現曆史”,亦即重視中國的內在發展。
②這是美國漢學界的一大進步,當然是很不錯的。的確,像西方、中國、思想這一類詞匯的涵蓋麵實在是太廣。即使限定在近代思想史的範圍內,近代西方和中國各自都是變化萬韆,而思想的演變是與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等的變化密切相關的;中西雙方之思想亦有其各自發展的內在理路。倘若把視點集中到中國,也應記住衝擊中國的西方是個變量;而西潮入侵中國之時,中國本身的傳統也在變(當然雙方也都有許多——或者是更多——不變的層麵)。如果僅注意西潮衝擊帶來的變化,而忽視不變的一麵,或忽視西方和中國文化傳統自身演變的內在理路,必然是片麵的。
但是,不可否認,“西潮衝擊一中國反應”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曆史現象,是中國近代曆史研究不可迴避的一大主題。用這一典範去囊括一切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因為這一典範被用得太濫就轉而以為它已可功成身退,恐怕也未必就恰當。特彆是在“西潮”已成“中國”之一部以後,所謂近代中國的內在發展,也就包含瞭一定程度的西方在。則近代中國士人對許多“中國內在問題”(且不說西潮造成的中國問題)的反應多少也可說是對“西潮衝擊”的某種“中國反應”。故費正清的“西潮衝擊一中國反應”這一研究典範仍未完成其使命,尚有待深入發展。
當然,強調西潮衝擊的影響,並不是說中國本身沒有問題。中國文化“曆數韆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①到晚清早已是問題重重瞭。17世紀以來中國人口激增。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本來重分配的調整甚於生産的發展,較難處理因人口增長帶來的社會問題。另外,龔自珍在西潮入侵之前已提到中國文化的重心已由京師轉移到山林(龔自珍《尊隱篇》)。而文化重心的傾移顯然為外來文化的人據正統提供瞭條件。經學傢俞樾是主張以興教化、勸農桑為中國自強之路的。他以為,照此做上數年,則“官之與民,若父兄子弟然”。即使有外患,也不怕守之不固。但俞氏也指齣,當時的現象,恰是“官與民漠不相習”。②這正是清廷的一大難題,而且絕非數年可以解決。除瞭傳統的“上下之隔”,清廷尚麵臨滿漢矛盾這一更難處理的問題。這些都在19世紀西潮入侵之前或同時。
……
前言/序言
在近代中國曆史上,對同時代讀書人影響最大的有三位,分彆是曾國藩(1811-1872)、梁啓超(1873一1929)和鬍適(1891一1962)。能有幸寫其中一人的傳記,是非常榮幸的事。而其緣起,卻非常偶然。一寫作緣起
那是1994年,我迴母校四川大學任教不久,在一次嚮隗瀛濤老師請教時,得知他受四川人民齣版社的委托,正主編一套“強國之夢”叢書。
齣版社方麵,是想以這套叢書去爭取獲奬,希望主編和作者的層次能比彆的通俗讀物高一些。基於這樣的設想,策劃者先確定瞭十位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中青年作者,然後敦請隗老師擔任主編。那時隗老師正主持著一個重點項目的研究,本無餘力他顧。但齣版社促請甚殷,而隗老師更多齣於支持年輕人之意(相當一部分叢書的作者或直接齣自隗老師門下,或長期追隨請教,有些人或也盼望有書齣版可有助於升等),終於同意齣山。
據我後來所知,齣版社的立意是本著學術為現實服務的精神,想以這套書去爭取“五個一工程”奬,故定位為普及性的“通俗讀物”。策劃者原計劃在“強國之夢”之後續齣一套“強國之路”叢書,以兩套書來共同錶述“隻有社會主義纔能救中國也纔能強國”這一主題,以弘揚主鏇律。據此設想,前一套書的撰寫對象即“做夢”者,而後者則為“走路”者(以中共革命傢為主)。前者包括一些不那麼“先進”的人物,藉以凸顯後來“走路”者的高明。
這一設想後來證明有些書生氣,至少兩套書沒有一起推齣,使策劃者的想法未能清晰地錶露齣來。其後正因叢書包括瞭像鬍適這樣不“先進”的人物,而又未對其做齣有力的批判,引起一些社科奬評委的強烈反對,直接影響瞭全套書獲任何奬的可能性。對此我個人負有直接的責任,因為鬍適其人的“人選”,就是我提議的。
那時叢書似已“啓動”,隗老師把策劃者擬定的十位研究對象告訴我,並徵詢我的看法。記得其中包括洪秀全,而沒有曾國藩、梁啓超和鬍適。我因少小失學,修養差而性魯直,即冒昧提齣:論曆史作用,太平天國誠不可謂不大;但就對當時人的影響言,洪秀全恐怕還不如曾國藩(暫不論其“革命”與“反動”)。而近代最能影響其同時代人的,還有梁啓超和鬍適,這幾人最適閤古人“知人”以“論世”的取徑,應列入研究對象。
我原不過順便說說而已,沒想到隗老師立刻予以鼓勵,後來洪秀全與另一人果被刪去,雖未曾加入曾國藩,卻增添瞭梁啓超和鬍適。隗老師知道我寫過有關鬍適的論文,即命我擔任鬍適一書的撰者。我雖讀過與鬍適相關的多數材料,卻從無為其寫傳的思想準備,自然不敢受命。但隗老師以鬍適的“嘗試”精神勉勵我一試,並指齣鬍適列入這套書本由我提齣,因此我也有“義務”擔任此書的寫作。就這樣,我成瞭該叢書作者隊伍中唯一由隗老師“提名”的作者(現在迴想,原已約定的十位作者,有一兩位或隻能轉寫他書,是有些遺憾的)。
隗老師既齣任叢書主編,立刻強調叢書的學術性(實際上,希望以著作升等的學人也隻有寫齣“學術著作”纔有用)。但新的問題很快就産生齣來瞭:一方麵叢書主編與一些作者希望強調叢書的學術性,我自己便深知寫“通俗讀物”需要特定的纔能,並非人人能做(中年學人特彆忙是今日的共相,我不僅不具備寫普及作品的能力,也確實沒有這麼多時間;若非學術叢書,自然不敢參加)。但在另一方麵,學術水準似非“五個一工程”的首要要求,若以獲奬為目的,顯然需要優先考慮其他的方麵。編撰方的一部分人與齣版方對此叢書的認知,其實已有較大的不同,而這一點不幸始終未予正式澄清。
我是後加入者,所以隻齣席瞭最後一次編作者與齣版方的討論會。在那次會上隗老師仍強調這是一套學術叢書,而齣版社則再次提齣希望盡量“通俗”的意見;部分作者則以為,學術著作寫得好,也未必就影響銷路。對這套叢書的定位,各方其實都在各自錶述,不過都比較婉轉。對各書“體例”(包括是否使用注釋及使用多少注釋)是否要一緻,也齣現瞭不同意見。後經主編裁定,研究取嚮和“體例”由各書作者自定。
這是一個頗具今日中國文化特色的妥協結局:各方都覺得自己的觀點已說明白,並據此操作。結果是主編者按其所理解的編(包括寫序言),作者按其各自的理解寫,而齣版社也按其所設想的那樣齣。後來其中某書曾引起一些爭議,大概即因不同的作者依其自己對叢書的認知和定位去撰寫,有的可能是在提高與普及之間走鋼絲,有的也許根本就按“通俗讀物”的方式在寫。實際的情形是,這既非一套學術叢書,也不是一套通俗讀物(拙作即尚未達到通俗讀物應有的一些要求),大概也隻能就各書論各書。
因為齣版社以通俗讀物的要求操作,所以給各書撰寫的時間相當短(齣版社對學術研究所需的時間當然瞭解,若全無積纍和前期研究,通常也隻有通俗讀物纔可能在他們要求的短期內完成)。叢書交稿時,隗老師因其主持的重點項目已占去大部分時間,實無餘力在短期內全部審閱各書,乃采取抽查方式。由於我是他唯一提名的參與者,且所居較近,就抽看瞭我那一本。拙作當然也盡量考慮瞭所謂“可讀性”,仍基本是按照“學術著作”的要求寫作的,尚能得到他的首肯(我想拙作也可能使他確認瞭自己所編的就是一套學術著作)。
叢書很快就齣版瞭,由於各書體例不一,遵照隗老師的指示,這套書以單本的形式申請省社科奬。《鬍適傳》被四川省曆史學會作為唯一的一等奬候選者上報,但在上一級評審時引起瞭爭議。據說有人提齣,研究鬍適這樣“落後”的人物,應對其做齣有力的批判;而該書不僅未批判,甚至沒有與鬍適“劃清界限”。結果討論時從一等奬降到二等奬,再降到三等奬。此時隗老師拍案而起,代作者錶示拒絕接受。
……
鳴謝
盡管本書尚不成熟,恐有辱師教,但我仍願意在此衷心感謝成都地質學院子弟小學、成都五中(烈五中學)、四川大學、新墨西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各位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以及這些年來我所私淑的各位老師。他們在我修業問學的各個階段中都曾給我以熱誠的關懷和第一流的教誨,在我畢業之後繼續為我師錶,誨我不倦,這或許是我比一些同輩學人更為幸運之處吧!本書若幸有所獲,悉來自各師的教導。
本書是在許多師友的熱心鼎助下完成的,從勉勵敦促、指點迷津到代為搜求資料,涉及海內外老中青學人甚多,全體列名則名單太長,且其中不乏聲名極盛者,若點名似有“藉力”之嫌,謹嚮他們深錶感激之意!不過我仍要提到幾位先生:素不相識的武漢大學易竹賢教授,當年慨然允藉十八巨冊之《鬍適的日記(手稿本)》,使本書初版得以完成;耿雲誌先生和周質平先生,這些年來編輯瞭眾多與鬍適相關的資料,皆濛賜贈,大大便利我對鬍適的研究;久居美國未曾到過四川的同鄉李天一兄,抱負至高,人如其名,本習史學,屈尊以寫電腦程式為生,卻不忘有故人曾寫鬍適,在遠不遺,不時惠我以相關剪報。皆深感而難忘!
另外,第二版時,蔡軍劍先生曾代為將全文細心校閱一過,蘇州大學的魯萍老師曾代為核對全部鬍適日記的引文,減少瞭若乾錯訛之處,也要在此緻謝!仍存的錯誤,自然由我自己負責。年來身體的調理維護,在成都每依靠老友孫錦泉教授,在京則常親近鬍有衡大夫,故能繼續秉筆,精力不衰,是要特彆緻謝的!
2014年12月16日於旅京寓所
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 [The Dream of Chinese Renaissance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Shi Hu]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近世中國·再造文明之夢:鬍適傳(修訂本) [The Dream of Chinese Renaissance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Shi Hu]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