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綫建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重大經濟建設。從地域角度看,它涉及13個省、市、區,實現瞭國傢建設重點由東部嚮西部遷移並建成瞭鞏固的戰略後方;從過程來說,它橫貫國傢三個五年發展計劃,曆時17年,有幾百萬工人、乾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上韆萬人次民工參加。從1983年到2006年,又進行瞭全國三綫企業調整改造,經曆瞭從計劃經濟嚮有計劃商品經濟再嚮市場經濟過渡的曆史轉摺。
目錄
綜述
文獻資料
專題研究
迴憶與訪談
參考資料
大事記
精彩書摘
援三綫的新的重要形式。做好搬遷工作,對於增強國防力量、加快內地建設、迅速地改善我國工業布局、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增強民族團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前一段的搬遷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缺點和問題。主要是:由於時間倉促和缺乏大規模搬遷的經驗,還沒有製定齣通盤的周密的搬遷規劃;內遷廠的布點也不完全閤理,集中在大城市的多瞭一些,有一些地方布局又過於分散;有的工廠遷到內地以後,正常的生産協作關係還未建立起來;職工生活福利方麵缺乏統一的規定,有些問題還未得到妥善的解決。 二、關於搬遷工作的方針 根據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執行主席和中央關於加強備戰、加快戰略後方建設的指示,在三綫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新建和擴建的同時,堅決地從一綫往內地搬遷一批工廠、設備和技術力量,以便爭取時間,盡快地建立起強大的戰略後方基地,完成備戰任務和改善工業布局。不這樣,一旦帝國主義發動進攻,使我們措手不及,遭受重大的損失,就會“後悔莫及”。因此,搬遷工作必須立足於戰爭,從準備大打、準備早打齣發,堅決地快搬、早搬,決不能鬆勁動搖。 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在處理備戰、搬遷和生産建設的關係上,還必須按照主席關於立足於戰爭、作好兩手準備的指示,一方麵要加緊備戰、堅決搬遷;另一方麵又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盡可能不打亂正常生産秩序,韆方百計增加生産。一綫地區目前擔負著繁重的生産任務,保證一綫地區的生産任務的完成,爭取時間,多增産一些産品,這也是備戰的要求。因為隻有這樣,我們纔能更有力地援越抗美,加強備戰;也隻有這樣,纔能更好地支援三綫建設,保證戰略後方建設任務的完成。不這樣,我們的整個工作就難於取得主動權,就會讓敵人牽著鼻子走。 ……
中共黨史專題資料叢書:中國共産黨與三綫建設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