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次日本南极地域观测越冬科考图卷式全纪录
精美再现南极奇特自然现象科学解读地质、气象成因
第一篇 天空
第一章 摇曳的极光
极光的可见条件 / 极光的呈现形式 /极光为何在极地出现
小专栏
南极的“极点”不是唯一的?
第二章 异常艳丽的朝霞与晚霞
朝霞与晚霞为何如此艳丽 / 平流层的晚霞
第三章 景色幻象!海市蜃楼
大气层中的幻象 / 重叠多层的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中的彩色冰山
第四章 收藏雪晶
雪晶的形状
第五章 冰晶所产生的光学现象
近在眼前的光学现象 / 光柱会向上延伸至多高? / 异常美丽的七色云“彩云”
第六章 南极太阳与月亮的活动与形状
太阳在南极的活动 / 匍匐的太阳、方形太阳、永不落的太阳 /月亮的方向与日本相反?
第七章 世界最美星空
从南极反向看宇宙 /南极夜空的特殊特征
小专栏
全球变暖引发南极冰层消融?
第八章 层见叠出的“绿闪”
何谓“绿闪”
与“绿闪”的美丽邂逅
第九章 南极上空绚丽多姿的云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极地平流层云”/在昭和基地最初拍摄的“极地中间层云”/南极不会形成雷暴云
小专栏
在南极拍照很难吗?
第二篇 地表
第十章 南极尚未开发的地表
没有人类和动物影响的净土 / 冰川侵蚀大陆、搬运岩石 /充满孔洞的奇石“蜂巢岩” /2亿年前分离的南极大陆
第十一章 南极的暴风雪
体验观测史上最大的风速 / 南极强风的成因/在暴风雪中的自我保护 / 暴风雪带来的升温
第十二章 雪地与霜的奇观
未融化而直接消失的积雪 / 奇异的“过冷水滴”/ 美丽蓝色的雪窟
第十三章 冰山的形成与消失
南极的冰川连续不断地流向大海?/ 南极的冰与全球气候 /冰山由昔日的积雪形成 /冰山开始融化后的有趣形状
第十四章 在南极严寒中生活的动物们
不毛之地?白色荒原的南极大陆 /在短暂夏季期间哺育小企鹅的企鹅 /海洋是得天独厚的食物宝库
我之所以想去南极,是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天空。
我一直都在追逐着天空中的各种现象,持续对它们进行观察和记录。我在日本及世界各地见识了各种天空现象,比如水汽丰沛、容易出现云或雾霭的天空;尘埃及尾气污染下朦胧昏暗的天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我还在天空中感受到了飞机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基于上述几方面,我对严寒、干燥、远离人类污染的南极大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澄澈的晴空和极光等极地独特的天空现象心仪已久。
2008年年末至2010年春,我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可以作为日本第50次南极地区科考队队员,前往南极观测考察。我在南极的日本昭和基地,负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温室效应气体浓度的连续观测、日本国内及海外委托的定期大气样本和大气中悬浮颗粒(微粒)的连续地面观测与气球观测、冰雪的观测等。在观测站中,我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努力获取可作为地球环境研究背景的优质数据。虽然观测很辛苦,但因为担负着获取重要数据以应对全球变暖的责任,所以当数据结果出来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我在大学学习气象学时,曾经去制造南极观测装置的工厂参观过,26年后我终于实现了南极之行的心愿。在这26年期间,我作为中学教师讲授地球科学,同时自己也继续探求,乃至一一体验并记录了日本各地的自然状况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现象。在此期间,我取得了天气预报员的认证资格,经常带着学生们观察天空。在中学讲授地球科学课程的过程中,我广泛学习了化石、矿物、气象、地震以及火山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南极观测项目相符。长期的学习积累,在这次南极观测中发挥了作用。
本书的内容都是在繁忙的观测任务以外的有限时间内记录的,因此,万千意象,只得片羽。而且,虽然在书中配有图片与解说,以表达我在南极的感动,但有些感受,例如动态的现象、声音以及轻抚肌肤的空气等,都难以再现,这些只能靠读者的想象来补充了。本书将从不同角度以图片和文字介绍南极这一未知的自然世界,我希望能够将在南极的感动一一传递给大家。
在南极的一年多时间,对我而言非常宝贵,无可替代。观测任务的责任感以及决不能受伤及生病的那种紧张感,让我珍惜每一天。回顾那段日子,怵然发觉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不少现象只会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瞬间昙花一现,可遇而不可求。在人的一生中,如此宝贵的经验不可多得,因此,我也想将此书作为南极之行的一个报告,将南极的自然展现给大家,也非常感谢在这段时间对南极观测贡献了大量宝贵时间的各方人士。
武田康男
这本书的封面上那冰天雪地的壮阔景象,还有那些仿佛活灵活现的企鹅和海豹,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南极这个神秘的大陆充满好奇,想象着它纯净而原始的美丽,以及那里生活的奇特生物。当我在书店里翻开这本书时,里面的插画风格让我眼前一亮,那种细腻的笔触,色彩的运用,仿佛真的把我带到了那片冰雪覆盖的土地。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描绘南极的自然风光,是如何捕捉那些南极动物的生动瞬间。我特别期待能够了解到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是如何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生存繁衍的。这本书的标题“奇幻之旅”也暗示着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鉴,或许会包含一些令人惊叹的故事和发现,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冰雪大陆的魅力。我非常看重书籍的视觉呈现,所以那些精美的插画无疑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展开一次身临其境的南极探索,即使身处家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遥远极地的震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片广袤无垠的冰雪世界,以及那些在风雪中昂首挺立的企鹅,都勾勒出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南极景象。我一直对南极充满向往,渴望了解那片纯净的土地和栖息在那里的生命。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丰富的视觉内容所吸引。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南极多样的冰雪地貌,从巨大的冰川到晶莹剔透的冰洞,每一个场景都充满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令我着迷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介绍南极特有的动物,比如不同种类的企鹅、海豹,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深海生物。我想了解它们各自的生存之道,它们如何在极寒的环境中繁衍生息,以及它们之间微妙的生态联系。这本书的标题“奇幻之旅”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感官体验,让我能够在文字和图片的交织中,领略南极的独特魅力,感受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与美丽。
评分最近刚入手了这本关于南极的书,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仅仅是浏览了目录和一些章节的开头,就让我对作者的用心程度有了初步的认识。目录的设计非常清晰,将南极的地理概况、气候特点、独特的动植物群落,乃至人类在南极的科考活动都一一罗列,显得条理分明。其中关于“极夜与极昼的奥秘”这个章节的标题,就勾起了我的无限遐想,究竟在那样漫长的黑暗或光明中,南极的生命会呈现出怎样的状态?还有“冰山雕塑的艺术”这一部分,我猜想作者一定是捕捉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冰山形态,将它们比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南极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深度解读,比如不同物种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如何适应极端气候变化。这本书似乎不像那种单纯罗列资料的百科全书,更像是一种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南极生命力的载体。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知识和启发,让我对这片我们知之甚少的土地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科学普及类的读物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将复杂知识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书籍。当我看到这本《南极观察图鉴:冰雪大陆的奇幻之旅》时,我立刻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真正去阅读它,但从书名本身,我就可以预见到这本书将是一次充满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旅程。我猜想,作者一定在书中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去认识南极的独特地貌,比如那些巨大的冰川、冰架,还有在冰雪之下可能隐藏的秘密。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地介绍南极的标志性动物,不仅仅是它们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生活方式、繁殖习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极端严寒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这本书的名字里带有“图鉴”二字,所以我可以断定,它一定包含着丰富的视觉元素,那些精美的插图和照片,应该能够极大地增强我们对南极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探索南极的好奇种子。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翻看了几页,就被它的内容所吸引。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简单的图鉴,但它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书中对于南极动物的描述,不仅仅停留在外形特征,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的行为模式和生存策略。例如,在介绍企鹅的部分,我看到了关于它们如何捕食、如何迁徙、以及它们社会行为的详细解读,这让我对这些可爱的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还注意到书中对南极气候的描绘,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将极寒、极昼、极夜等概念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南极的严酷与壮丽。此外,书中还提及了人类在南极的探索历程,以及科考站的建设和运行,这让我了解到人类与这片冰雪大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特别期待后续的章节,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南极独特生态系统的信息,以及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科学知识与“奇幻之旅”这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的。
评分这个书到货的时候角已经皱了,很脏,比较失望。
评分但是书的内容很棒。
评分内容精美,不错的书阿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内容精美,不错的书阿
评分内容精美,不错的书阿
评分这个书到货的时候角已经皱了,很脏,比较失望。
评分内容精美,不错的书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