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修订译本)》聚焦于19世纪晚期大清朝与英国之间的“帝国碰撞”,对“帝国”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历史研究。作者以主权想象为中心,着重分析法律、外交、宗教、语言学及视觉文本中的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通过爬疏相关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作者处理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文本和历史事件,如国际法、符号学、帝国之间的礼物交换、传教士的翻译、语法书,甚至还有殖民摄影术,而这一切都由与欲望和主权想象有关的帝国的话语政治这条主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核心关怀是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帝国是如何被帝国的话语政治“塑造”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
作者简介
刘禾,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执教于东亚系和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主要英文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Tokens of Exchange(编著,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等。
目录
2004年英文原版致谢
导言 是帝国的碰撞,还是文明的冲突
第一章 国际政治的符号学转向
帝国的符号指涉:A(·——)B(——···)
衍指符号(The Super’一sign):不同的语言如何被抛置一处?
主体间性的交流与恐吓
欲望与主宰者的主体
殖民暴力与现代主权概念的起源
第二章 衍指符号的诞生
一个奇特的法律禁令
谁是野蛮人?
“夷”字之辩:1832年
野蛮人的眼睛(The Barbarian Eye)
英国人的脸面
殖民统治的创伤话语
第三章 主权想象
夷:如何命名主权统治的边界
失去指涉对象的“支那”:Cina、支那、China等
雍正帝及其文字狱
大一统的帝王意识形态
驱除“夷”字的幽灵
鸦片战争与“外国鬼子”
第四章 翻译《万国公法》
互译性:殖民主义史学的盲区
丁韪良:集翻译家和外交官于一身的传教士
《万国公法》翻译的前后过程
普世性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寻找公度性
第五章 性别与帝国
帝王之间的礼品交换:“新约献本”
维多利亚女王与慈禧太后
海外传教的楷模
三条纽带之间的政治情感
捍卫一国之母
第六章 语法的主权身份
印欧语系家族的理论假说
马建忠及其语法著作
在语法性之外
“字”与“verbum”之间的衍指符号
结语围绕皇帝宝座的主权想象
殖民主义的影像技术
太和殿的宝座
主权想象的复写平面:贝托鲁奇的电影《末代皇帝》
附录一 林则徐等会奏《拟谕英吉利国王檄》及英译文对照
附录二 《公法新编》中西字目合璧(1903)
2009年中文版后记
精彩书摘
第二章 衍指符号的诞生
每当人们追问,为什么当年的欧洲人,或外国人,被〔非洲人〕(尊贵的陌生人)来称呼?每当人们追问,为什么那些航海遇险的欧洲人始终在异国他乡受到热情的礼遇,而从不被当敌人对待?〔西方的〕学者们从来不用“人道”、“善良”、“礼节”,或者用塞泽尔(Aimsaire)曾称之为“古风”的那一类习俗去回答这些问题。西方学者反倒不厌其烦地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白种人是人类翘首以盼的主子,而此事早巳铭刻在古人“命定的象形文字”之中,也铭刻在人类的潜意识之中。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
在大干世界数以万计的语言文字中,也许没有哪个单独的字,能像汉字的“夷”那样衍生出如此丰富的历史。我这里所说的历史当然是世界史。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曾有无数历史事件或奇闻轶事发生过,然而,似乎没有哪个事件,能与这个离奇的汉字“夷”所引发的种种事件相提并论。“夷”这一具有神奇效用的汉字,曾经引起那么多惶惑、焦虑甚至战争。它似乎被人看作是一头怪兽,因此有人想方设法地要制服它、消灭它或驱逐它,只怕它阴魂不散。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个具有如此能量,又危险无比的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野蛮人”、“陌生人”、“外族人”,抑或是“非中国人”?问题是,我们一旦做起这个语义循环的游戏,就可能将特定历史事件的意义置之不顾,而仅仅在词语的字面意义上进行无休止的纠缠。即便历史语言学家能够穷尽“夷”字的所有含义,充其量也不过是为了给“夷”字找到更权威的定义,或更合适的译名而已。也就是说,纠缠于汉字“夷”的字义是不是等同于英文的bar—barian(野蛮人),或根据字典的定义,进一步地争辩这两个词中哪一个更带有褒贬的意味,这只能导致人们忘记历史,让历史显得多余,或者无足轻重。针对这些困难,我拟在本章提出一个不同的思路,其大前提是不脱离“夷”字和英文的barbarian这两个词各自的历史传统,同时试图去理解和把握它们;尤其是尽力贴近近代以来这两个词之间出现的那些纠葛,并在这纠葛中去理解和把握它们之间的历史关系。无论是“夷”字的古汉语词源,还是古希腊词“bar.baros”的词源——barbaros是古希腊人戏仿听不懂的外语发音而造的词〔1〕——今天人们对这些古词源的理解已经无法摆脱现代用法的阴影。因此,我们不必一开始就急于假定英文单词“barbari.an”(野蛮人)就是汉字“夷”的恰当的对应词,而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这两个不同语言之间的词义曾经如何互动?两者互解性或公度性的基础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最关键的是,鸦片战争以来,英文的“barbarian”和汉字的“夷”这两个词之间出现的所谓通约关系遭受了什么样的法律约束?
……
前言/序言
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修订译本)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双11活动买的,比平时便宜!!!
评分
☆☆☆☆☆
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用起来很不错呢给予好评!
评分
☆☆☆☆☆
非常好的历史类和政治类读物~推荐购买
评分
☆☆☆☆☆
看书,看好书
评分
☆☆☆☆☆
写的还行
评分
☆☆☆☆☆
替人买的,经典版本,翻译上乘,包装精美,纸张优良,价格偏高,优惠购买。支持京东,送货迅速。买书就得多看书,囤着不看,猪狗不如!
评分
☆☆☆☆☆
知识是无价的,看书使人进步,沉淀人生,感悟人生
评分
☆☆☆☆☆
(五)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属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在先秦时,含文学与博学二义。现代专指以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一般分其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类。
评分
☆☆☆☆☆
《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聚焦于19世纪晚期大清朝与英国之间的“帝国碰撞”,对“帝国”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历史研究。作者以主权想象为中心,着重分析法律、外交、宗教、语言学及视觉文本中的知识传统和话语政治。通过爬疏相关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作者处理了大量不同种类的文本和历史事件,如国际法、符号学、帝国之间的礼物交换、传教士的翻译、语法书,甚至还有殖民摄影术,而这一切都由与欲望和主权想象有关的帝国的话语政治这条主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核心关怀是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帝国是如何被帝国的话语政治“塑造”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