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中译本)
作者: (美)G.伽莫夫|译者:暴永宁
定价: 29
出版时间: 2002-11-01
ISBN号: 9787030107596
印刷时间: 2008-02-01
出版社: 科学
版次: 1
商品类型: 图书
印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科普著作,20世纪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 (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幽默生动、深入浅出,可供广大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
精 彩 页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都是各种曲面,也就是二维空间的拓扑学性质。我们同样也可以对我们生存在内的这个三维空间提出类似的问题。这么一来,地图着色问题在三维情况下就变成了:用不同的物质制成不同形状的镶嵌体,并把它们拼成一块,使得没有两块同一种物质制成的子块有共同的接触面,那么,需要用多少种物质? 什么样的三维空间对应于二维的球面或环状圆纹曲面呢?能不能设想出一些特殊空间,它们与一般空间的关系正好同球面或环状面与一般平面的关系一样?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提得很没有道理,因为尽管我们能很容易地想出许多式样的曲面来,但却一直倾向于认为只有一种三维空间,即我们所熟悉并在其中生活的物理空间。然而,这种观念是危险的,有欺骗性的。只要发动一下想像力,我们就能想出一些与欧几里得几何教科书中所讲述的空间大不相同的三维空间来。 要想像这样一些古怪的空间,主要的困难在于,我们本身也是三维空间中的生物,我们只能“从内部”来观察这个空间,而不能像在观察各种曲面时那样“从外面”去观察。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做几节脑筋操,使自己在征服这些怪空间时不致过于困难。 首先让我们建立一种性质与球面相类似的三维空间模型。球面的主要性质是:它没有边界,但却具有确定的面积;它是弯曲的,自我封闭的。能不能设想一种同样自我封闭,从而具有确定体积而无明显界面的三维空间呢? 设想有两个球体,各自限定在自己的球形表面内,如同两个未削皮的苹果一样。现在,设想这两个球体“互相穿过”,沿外表面粘在一起。当然,这并不是说,两个物理学上的物体如苹果,能被挤得互相穿过并把外皮粘连在一起。苹果哪怕是被挤成碎块,也不会互相穿过的。 或者,我们不如设想有个苹果,被虫子吃出弯曲盘结的隧道来。要设想有两种虫子,比如说一种黑的和一种白的;它们互相憎恶、互相回避,因此,苹果内两种虫蛀的隧道并不相通,尽管在苹果皮上它们可以从紧挨着的两点蛀食进去。这样一个苹果,被这两条虫子蛀来蛀去,就会像图18那样,出现互相紧紧缠结、布满整个苹果内部的双股隧道。但是,尽管黑虫和白虫的隧道可以很接近,要想从这两座迷宫中的任一座跑到另一座去,却必须先走到表面才行。如果设想隧道越来越细,数目越来越多,后就会在苹果内得到互相交错的两个独立空间,它们仅仅在公共表面上相连。 如果你不喜欢用虫子作例子,不妨设想一种类似纽约的世界贸易大厦这座巨大球形建筑里的那种双过道双楼梯系统。设想每一套楼道系统都盘过整个球体,但要从其中一套的一个地点到达邻近一套的一个地点,只能先走到球面上两套楼道会合处,再往里走。我们说这两个球体互相交错而不相妨碍。你和你的朋友可能离得很近,但要见见面、握握手,却非得兜一个好大的圈子不可!必须注意,两套楼道系统的连接点实际上与球内的各点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你总是可以把整个结构变变形,把连接点弄到里面去,把原先在里面的点弄到外面来。还要注意,在这个模型中,尽管两套隧道的总长度是确定的,却没有“死胡同”。你可以在楼道中走来走去,绝不会被墙壁或栅栏挡住;只要你走得足够远,你一定会在某个时候重新走到你的出发点。如果从外面观察整个结构,你可以说,在这迷宫里行走的人总会回到出发点,只不过是由于楼道逐渐弯曲成球形。但是对于处在内部、而且不知“外面”为何物的人来说,这个空间就表现为具有确定大小而无明确边界的东西。我们在下一章将会看到,这种没有明显边界、然而并非无限的“自我封闭的三维空间”在一般地讨论宇宙的性质时是非常有用的。事实上,过去用强大的望远镜所进行的观察似乎表明了,在我们视线的边缘这样远的距离上,宇宙好像开始弯曲了,这显示出它有折回来自我封闭的明显趋势,就像那个被蛀食出隧道的苹果的例子一样。不过,在研究这些令人兴奋的问题之前,我们还得再知道空间的其他性质。 我们跟苹果和虫子的交道还没有打完。下一个问题是:能否把一只被虫子蛀过的苹果变成一个面包圈。当然,这并不是说把苹果变成面包圈的味道,而只是说形状变得一样;我们所研究的是几何学,而不是烹饪法。让我们取一只前面讲过的“双苹果”,也就是两个“互相穿过”并且表皮“粘连在一起”的苹果。假设有一只虫子在其中一只苹果里蛀出了一条环形隧道,如图19所示。记住,是在一只苹果里蛀的。所以,在隧道外的每一点都是属于两个苹果的双重点,而在隧道内则只有那个未被蛀过的苹果的物质。这个“双苹果”现在有了一个由隧道内壁构成的自由表面(图19a)。 如果假设苹果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怎么捏就怎么变形。在要求苹果不发生裂口的条件下,能否把这个被虫子蛀过的苹果变成面包圈呢?为了便于操作,可以把苹果切开,不过在进行过必要的变形后,还应把原切口粘起来。 首先,我们把粘住这“双苹果”的果皮的胶质去除,将两个苹果分开(图19b)。用I和I’这两个数字表示这两张表皮,以便在下面各步骤中盯住它们,并在后重新把它们粘起来。然后,把那个被蛀出一条隧道的苹果沿隧道切开(图19c)。这一下又切出两个新面来,记之以II,Ⅱ’和Ⅲ,Ⅲ’,将来,还是要把它们粘回去的。现在,隧道的自由面显示出来了,它应该成为面包圈的自由面。好,现在就按图19d的样子来摆弄这几块零碎儿。现在这个自由面被拉伸成老大一块了(不过,按照我们的假定,这种物质是可以任意伸缩的!)。而切开的面I,Ⅱ,III的尺寸都变小了。与此同时,我们也对第二个苹果进行手术,把它缩小成樱桃那么大。现在开始往回粘。步先把Ⅲ,Ⅲ’粘上,这很容易做到,粘成后如图19e所示。第二步把被缩小的苹果放在个苹果所形成的两个夹口中间。收拢两夹El,球面I就和I’重新粘在一起,被切开的面II和Ⅱ’也再结合起来。这一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面包圈,光溜溜的,多么精致! 搞这些有什么用呢? 没有什么用,只不过让你作作脑筋操,体会一下什么是想像的几何学。这有助于理解弯曲空间和自我封闭空间这类不寻常的东西。
作者简介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 1904~1968 世界著名物理家和天文学家 科普界一代宗师 1904年生于俄国敖德萨市。1928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以及列宁格勒大学、巴黎居里研究所、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科罗拉多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68年卒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 伽莫夫兴趣广泛,曾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并与勒梅特一起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生物学的“遗传密码”理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正式出版25部著作,其中18部是科普作品,多部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更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195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
目录
科普经典,名著名译(代序)
1961年版作者前言
版作者前言
《从一到无穷大》读者肝炎摘录
部分 做做数字游戏
章 大数
第二章 自然数和人工数
第二部分 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
第三章 空间的不寻常的性质
第四章 思维世界
第五章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第三部分 微观世界
第六章 下降的阶梯
第七章 现代炼金术
第八章 无序定律
第九章 生命之谜
第四部分 宏观世界
第十章 不断扩展的视野
第十一章 “创世”的年代
图版
译后记
基本信息
书名:啊哈,灵机一动
价格:35元
作者:[美] 马丁·伽德纳 著;李建臣,刘正新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030195869
页码:26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凹世纪科普经典特藏》把原汁原味的经典科普大餐奉献给新时代读者,辅之以中文点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给读者以启发,开拓读者的科学视野,更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推进我们自己的原创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的创作和出版。
目录
Preface
中文版序
前言
1 组合:关于排列的谜题
糖球问题
乒乓球赛问题
奎伯的杯子问题
复杂的路
混淆的婴儿
奎伯的另一杯子问题
牛排战术
铺砖难题
奎伯的宠物
药品混杂问题
药品严重混杂问题
切割手链
2 几何:关于图形的谜题
巧切乳酪
巧算尺寸
双马换位
神奇的刀
极地飞行
奎伯的火柴
奇妙的剖分
欧几里德小姐的立方体
关于地毯的困惑
蛋糕的奇异切法
3 数字:关于算术的谜题
内容提要
20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世纪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英雄世纪,一大批别具一格的科学大师风云际会,相继登场,使科学的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绚丽风采。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催生的原子弹,使社会公众了解了科学的巨大威力,也促使人类认真地审视科学,了解到科学必须要与人类的良知,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只有合理地利用,才能造福于人类,才能有利于和平,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类更进一步认识到必须携起手来保护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是20世纪阶级社会发展观进步的一个重大的事件。
回顾20世纪科学走过的道路,从突飞猛进的科学创造,到科学与人文伦理的深度撞击,形成与人文精神交融并进的局面,终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同寻常的篇章。
20世纪诞生的科学和思想大师所取得的非凡的科学成就、创造的充足科学和思想养分,孕育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人们可以跟着爱因斯坦、薛定谔、伽莫夫、沃森、温伯格、霍金等等科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去领略科学创造的历程、登攀一个个科学的征程和科学高峰的神奇景观;可以跟着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思考知更鸟的命运;可以跟着萨根去观察宇宙和生命……。今天这些科学大师和思想大师大部分都已离开了我们,但那些优秀科普作品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不朽的精神财富。
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肯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的世纪,也是科技国际化、网络化的一个时代。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人类的发展道路,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精神将交叉融合,世界的文化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东西方文化将会在激荡过程中进一步融合升华,创造出具有国际化,又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在未来15年,中国要基本完成向一个创新型国家过渡。建立创新体系、创新机制配套的基础是要大幅度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科学素质,把我国庞大的人口负担真正转化为无可比拟的创新人力资源。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传播普及科技知识、科学精神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倡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中国科学院也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有义务整合全院资源努力把科普工作做大、做好,为国家和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出版社是科普图书出版的一支战略方面军,应该大有作为。
文摘
表决算法
布妮向东搬远了7条马路,她的新住所对杰克并没有影响。实际上,不论她向东搬多远,杰克现在的住所都处在理想的位置上。
你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多于3点的情况,你就能体会出这种表决算法的效能了。你会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点x的位置,使点x到所有点的距离为小,这些点的个数必须是奇数。
当点的个数为偶数时,就不能满足要求。为什么呢?答案是,如果点的个数为偶数,表决就可以不分胜负,下一步的程序就无法继续进行了。
你也许对下列有关问题有兴趣:
(1)你能找出一种适用于点数为偶数的方法吗?
(2)一点或若干点的移动,在什么情况下不影响点x的确定?
(3)如果考虑街的宽度,表决算法会受影响吗?
(4)如果这些点(包括点X),不限定在街道交叉处,会有影响吗?
(5)如果格子是由平面上任何方向的直线街道组成的,表决方法是否可行?
(6)如果街道是曲折的或弧线形的,结果怎样?
虽然表决算法适用于任何种类的网络,但它不适用于无标记的平面,因为在无标记的平面上,移动路线不受限定。而实际问题却常常就是这样。在一平面上有n个点,确定点x,使之到所有点的直线距离为小。例如,假设有3个城市,A、B和C,机场的位置在何处,才能使机场到3个城市的距离之和近?这显然与乘汽车的要求不同,换句话说,确定理想的机场位置与确定汽车站位置不同。
答案是,从机场到3个城市的3条航线之间的3个夹角均为1 20。,然而这个答案用几何方法证明却并不简单。如果有4个城市,并且它们组成一个凸四边形的顶点,那么机场应位于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处,这不难证明。但当城市数再增加时,确定点x的位置就比较困难了。
设计一种简单的仪器(模拟计算机)来迅速地确定平面上点相应于任意3点X的位置,你认为有可能吗?假如用桌子的表面代替平面,我们在桌面的3点钻3个子L,将3根绳头系在一起,3根的另一头各自穿过一个孑L,每根绳头上分别挂上一个重量相等的砝码。绳子上等重量的砝码相当于在3点居民们的“表决权”,点X的位置便可由桌面上绳子的结头所在的位置表示出来。这一结论是明显的,因为问题的数学结构与物理模型之间存在一种同构关系。
现在我们使原来的问题变得更复杂一些。假设A、B、C 3点不是代表原先3个女孩的住处,而是分别代表3座学生宿舍楼,有20名学生住在A楼,30名学生住在B楼,40名学生住在C楼,所有的学生同在一所学校上学,这所学校应该建在什么位置,才能使90名学生步行上学的距离为近?
如果学生们上学的路线都取短的路线,那么,我们可以像前题一样采用表决法,允许每个学生有1票的表决权。这样能够迅速地确定学校应处的位置。假如3座宿舍楼在一个平面上,学生们可以走直线去上学(就像乡村的孩子们可以穿过广阔的田野那样),我们还能够改变一下模拟计算机的原理,像前面那样来解决问题吗?
完全可以。我们以不等重的砝码代替原来的等重砝码,使砝码的重量分别与每座宿舍楼中学生的人数成正比,绳子的结点就表示出学校应在的位置。
……
作者介绍
(美)伽德纳,,914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1936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1957年,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成为杂志的一个招牌栏目。他的数学科普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由于数学科普方面的贡献,他荣获1987年美国数学会斯蒂尔奖和1994年数学交流奖。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啊哈原来如此
开本: 16开
作者: (美)马丁·伽德纳|译者:李建臣//刘正新
定价: 35
出版时间: 2008-09-01
ISBN号: 9787030228031
印刷时间: 2015-03-01
出版社: 科学
版次: 1
商品类型: 图书
印次: 1
目录:
译者前言
前言
1 逻辑
说谎者悖论
圆形小徽章和涂鸦
句子及其反义句
疯狂的电脑
无穷的回溯
柏拉图一苏格拉底悖论
艾丽丝和瑞德国王
鳄鱼和婴儿
堂吉珂德悖论
理发师悖论
算命先生、机器人和索引目录
有趣与乏味
语义学和集合论
元语言
类型论
斯瓦密的预言
没有料到的老虎
纽康门悖论
2 数
6把椅子的谜题
难以确定的利润
人口爆炸
无处不在的“9”
困惑的汽车司机
丢失的美元
魔幻矩阵
古怪的遗嘱
惊人的码
无穷大旅店
阿列夫阶梯
3 几何学
绕着追女孩
月亮之大谜题
镜子魔术
立方体和女士们
兰迪的不同寻常的小地毯
消失的小妖精
银行大骗局
油炸圈饼图形内外表面的神奇变幻
令人困惑的辫子
不可绕开的点
不可能的对象
病态曲线
未知的宇宙
反物质
4 概率
赌徒的错误想法
四只小猫
三牌骗局
电梯悖论
困惑的女友
三壳游戏
鸟笼赌博
令人费解的鹦鹉
钱包游戏
无差别原理
帕斯卡的赌注
5 统计
有欺骗性的“平均值”
年度母亲
跳到结论
小世界悖论
你是什么星座的?
叮T的模式
JASON和太阳(Sun)
疯狂的成簇
令人吃惊的纸牌戏法
投票悖论
“孤独心”小姐
亨普尔的乌鸦
古德曼的“绿蓝”
6 时间
卡洛尔的怪钟
令人困惑的轮子
失望的滑雪者
芝诺的悖论
橡皮绳
超级任务
玛丽、汤姆和菲多
时光能否倒流?
时间机器
快子电话
并行世界
时间延迟
命运、机遇和自由意志
作者简介:
马丁·伽德纳(Martin Gardner),1914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1936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l957年,伽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成为杂志的一个招牌栏目。他的数学科普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由于数学科普方面的贡献,他荣获l987年美国数学会斯蒂尔奖和l994年数学交流奖。
基本信息
书名:奇妙的物理学
价格:35.00元
作者:安德烈·瓦尔拉莫夫,列夫·阿斯拉马卓夫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17
ISBN:9787030394446
字数:225
页码:2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世界级的科普作品,25年6种语言12个版本
用清晰的物理定律把我们周围被忽略的现象描绘成一幅幅迷人的画卷
无论你是在户外还是在周六晚的厨房都能恍然发现
我们就置身于奇妙的物理世界中
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前言
俄文版前言
摘录英译者的话
第1部分户外物理学 1
第1章蜿蜒赴海 3
第2章从湖泊出发的河流 9
第3章海洋电话亭 11
第4章在蓝色中 21
第5章月光沼泽 30
第6章傅科摆和贝叶尔定律 33
第7章月制动 41
第2部分星期六晚上的物理学 45
第8章小提琴为何歌唱 47
第9章鸣叫和沉默的酒杯 53
第10章泡和滴 59
第11章魔灯之谜 71
第12章水麦克风 :贝尔的一项发明 80
第13章波如何传输信息 84
第14章为何电线嗡嗡叫 91
第15章沙滩上的脚印 96
第16章如何防止雪堆积 106
第17章列车上的体验 108
第3部分 厨房里的物理学 115
第18章 关于蛋 117
第19章 通心 ,意大利面条和物理学 125
第20章 等着水开 135
第21章 好咖啡的物理学 148
第22章 物理学家谈酒 159
第4部分 量子世界之窗 175
第23章 不确定性原理 177
第24章 雪球 ,坚果 ,泡和液氦 186
第25章 年末的超导热 193
第26章 什么是 SQUID 205
第27章 超导磁体 215
第28章 磁共振成像 224
第29章 向量子计算机迈进 233
卷后语 246
致谢 247
彩图
作者介绍
安德烈·瓦尔拉莫夫(Andrey Varlamov)
超导理论和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
1954年出生于苏联基辅;1980年在阿历克斯·阿布里科索夫指导下获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获苏联国家青年科学家物理学奖,1990~1999任莫斯科钢铁与合金研究所理论物理系教授;1999年起任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超导、新材料和器件研究所研究主任,罗马大学教授;2009年起任意大利科学院通讯院士;有8本超导理论方面的专著和130余篇科学论文;积极的科普作家,1986~1992年任苏联科学院科普杂志《量子》副主编;有50余篇科普作品发表于《量子》等著名科普刊物,主要由这些科普作品结集成书的《奇妙的物理学》出版于1987年,在其后25年内以6种语言出版了12版。
基本信息
书名:物理世界奇遇记(中译本)
价格:28.00元
作者:(美)乔治·伽莫夫,(英)罗索·斯坦纳德 著吴伯泽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030215680
字数:338000
页码:2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译者前言
版前言
原版前言
1 城市速度极限
2 教授那篇使汤普金斯先生进入梦境的相对论演讲
3 汤普金斯先生请了个疗养假
4 教授那篇关于弯曲空间的演讲稿
5 汤普金斯先生访问一个封闭宇宙
6 宇宙之歌
7 黑洞、热寂和喷灯
8 量子台球
9 量子丛林
10 麦克斯韦的妖精
11 快乐的电子部族
11 1/2 上一次演讲中汤普金斯先生因为睡着而没有听到的那部分
12 在原子核内部
13 老木雕匠
14 虚空中的空穴
15 参观“原子碎机”
16 教授的后一篇演讲
17 尾声
名词浅释
内容提要
《物理世界奇遇记》是20世纪科普经典收藏。在《物理世界奇遇记(中译本)》,伽莫夫构想了一个名为汤普金斯的普通职员作为主人公,此人几乎不懂科学,却通过聆听科学讲座和梦游物理奇境而领略了众多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主要领域——相对论、量子论、统计物理学、原子和原子核结构理论、基本粒子、大理论等知识。这本科普经典名著不仅吸引了无数普通读者,也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主人公汤普金斯在英美等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