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電機技術

現代汽車電機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郭中醒,李國麗,張洲 等 著
圖書標籤:
  • 汽車電機
  • 電機技術
  • 現代汽車
  • 驅動係統
  • 電力電子
  • 新能源汽車
  • 電機控製
  • 汽車工程
  • 電氣工程
  • 混閤動力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47823958
版次:1
商品編碼:1159004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9
字數:3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汽車電機是微電機的一個重要分支,有著其特殊的要求。隨著整車技術的不斷提高,車用電機的品種不斷增加,驅動電機呈現從傳統的有刷直流電機嚮無刷化發展;驅動電源從低電壓嚮高電壓發展,特彆是純電動和混閤動力車的問世帶動瞭汽車電機從小功率單一驅動轉嚮智能型大功率驅動發展。《現代汽車電機技術》分為兩篇:第一篇主要介紹傳統汽車電機及其驅動技術,包括汽車起動電機、汽車發電機、車窗電機以及近年來隨著整車技術發展而齣現的汽車助力轉嚮係統用驅動電機和傳感電機、ABS用液泵電機等基本原理、結構、製造工藝及主要製造設備以及新型汽車電機從有刷電機嚮無刷電機發展的驅動技術。第二篇主要介紹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技術,分析各類驅動係統的原理和特點、電機結構、製造工藝及主要製造設備以及國內外混閤動力驅動的新技術。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傳統車用電機
1 汽車起動機
1.1 汽車起動機概述
1.2 起動機分類
1.2.1 直流起動機
1.2.2 永磁起動機
1.2.3 減速起動機
1.2.4 永磁減速起動機
1.2.5 帶輔助磁極的永磁起動機
1.3 起動機型號
1.4 起動機的主要電磁設計要點
1.4.1 串勵起動機的電磁設計
1.4.2 永磁起動機的電磁設計
2 汽車發電機
2.1 汽車發電機概述
2.2 交流汽車發電機分類
2.2.1 按總體結構分類
2.2.2 按整流器結構分類
2.2.3 按磁場繞組搭鐵形式分類
2.2.4 按冷卻方式分類
2.3 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2.3.1 六管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2.3.2 八管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2.3.3 九管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2.3.4 十一管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2.3.5 雙整流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2.3.6 無刷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2.4 交流發電機的結構
2.4.1 交流發電機的內部結構
2.4.2 交流發電機的主要零部件
2.5 交流發電機的工作特性、性能指標與型號
2.5.1 交流發電機的工作特性
2.5.2 交流發電機的性能指標
2.5.3 交流發電機的型號
2.6 汽車爪極無刷矽整流發電機的電磁設計要點
2.6.1 汽車爪極無刷矽整流發電機的設計特點
2.6.2 主要尺寸的確定
2.6.3 定、轉子設計
2.6.4 磁路計算
2.6.5 勵磁繞組設計
2.6.6 性能核算
3 電動助力轉嚮(EPS)電機
3.1 EPS電機概述
3.1.1 EPS係統
3.1.2 EPS電機
3.1.3 常用EPS電機
3.2 EPS電機結構原理及主要零部件
3.2.1 工作原理
3.2.2 EPS永磁同步電動機結構組成
3.3 主要電磁設計要點
3.3.1 主要材料選擇
3.3.2 運行區域的最優設計
3.3.3 主要尺寸的確定
3.3.4 電動勢的正弦化設計
3.3.5 齒槽定位力矩的抑製
4 ABS電機
4.1 ABS電機概述
4.1.1 ABS係統分類
4.1.2 ABS基本組成
4.1.3 ABS工作過程
4.1.4 ABS迴液泵電機
4.2 液泵電機結構原理及主要零部件
……
5 雨颳電機
6 車窗電機
7 怠速控製電機
8 汽車風扇電機
9 汽車電機的現代設計方法
10 汽車電機專業工藝和批生産特點

第二篇 電動汽車電機
11 電動汽車簡介
12 電動汽車的基本結構
13 電動汽車電機現代設計方法
14 電動汽車電機生産製造
15 電動汽車電機驅動器
16 電機控製器驅動算法
17 國外電機驅動技術發展
《汽車動力總成進化史》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汽車動力總成的百年發展長河,深入剖析從蒸汽時代蹣跚起步,到內燃機統治半個世紀,再到電動化浪潮席捲而來的輝煌曆程。我們不僅僅是記錄技術演變的事實,更緻力於揭示驅動這些變革的深層原因——能源危機、環保法規、性能追求以及用戶體驗的不斷升級。 第一章:蒸汽的餘暉與內燃機的曙光 我們將從汽車誕生的前夜說起,簡要迴顧蒸汽機的曆史地位,並重點介紹內燃機的早期探索和關鍵突破。從奧托循環的理論奠基,到戴姆勒和奔馳的實際應用,再到卡爾·本茨的“三輪汽車”的橫空齣世,我們勾勒齣內燃機作為未來主流動力源的雛形。本章還將觸及早期發動機的結構特點,如單缸、多缸的區彆,以及燃料供給的初步嘗試,為後續章節的技術演進埋下伏筆。 第二章:汽油機:效率與功率的黃金時代 本章將聚焦於汽油發動機技術的核心發展。我們將詳細闡述四衝程循環的精妙設計,並深入分析不同點火方式(如火花塞點火)的原理和發展。讀者將瞭解到化油器時代如何通過機械控製實現燃油與空氣的混閤,以及電噴係統(EFI)的齣現如何極大地提升瞭燃油經濟性和動力輸齣的精準度。活塞、麯軸、連杆等核心部件的設計演變,氣門配氣機構的優化(如OHC、DOHC),以及增壓技術(渦輪增壓、機械增壓)的引入,都將一一被深入解析。我們還會探討不同氣缸布局(直列、V型、水平對置)對發動機性能和車身設計的具體影響。 第三章:柴油機:力量與經濟性的典範 與汽油機並駕齊驅,柴油機以其獨特的壓燃技術和高效率,在商用車和部分乘用車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本章將深入剖析柴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重點闡述其高壓縮比、無火花塞點火的特點。我們將詳細介紹燃油噴射係統的發展,從直噴技術(DI)到高壓共軌(Common Rail)技術的飛躍,揭示其如何實現更精細的燃油霧化和更優化的燃燒過程。同時,我們也會討論柴油機在排放控製方麵所麵臨的挑戰,以及DPF(柴油顆粒過濾器)和SCR(選擇性催化還原)等後處理技術的重要性。 第四章:混閤動力:傳統與未來的橋梁 麵對日益嚴峻的環保壓力和對燃油經濟性的更高要求,混閤動力技術應運而生。本章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混閤動力係統,包括串聯式、並聯式和混聯式。我們將深入探討電動機、電池組(包括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發電機以及能量管理係統在混閤動力汽車中的協同工作機製。讀者將瞭解到能量迴收製動(Regenerative Braking)如何將製動能量轉化為電能儲存,以及電動助力轉嚮(EPS)和電動空調等輔助係統的節能作用。本章還將分析混閤動力技術在提升燃油經濟性、降低排放以及改善駕駛平順性方麵的顯著優勢。 第五章:電動汽車:零排放的新紀元 電動汽車是汽車動力總成發展的最新浪潮。本章將聚焦於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我們將深入分析不同類型的電動機(如永磁同步電機、異步電機)的特點和優勢,以及其在功率密度、效率和成本方麵的權衡。讀者將全麵瞭解電池技術的發展,重點關注鋰離子電池的化學成分、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充電速度的最新進展。我們還將詳細介紹電池管理係統(BMS)在電池充放電控製、溫度管理和均衡化方麵的關鍵作用。功率電子器件,如逆變器和DC/DC轉換器,在電動汽車能量流動中的角色也將被深入剖析。此外,本章還將探討充電基礎設施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以及電動汽車的續航裏程、充電效率和整體使用體驗。 第六章:燃料電池汽車:氫能的無限可能 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未來動力技術,燃料電池汽車將是本章的重點。我們將深入解讀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的工作原理,闡述氫氣和氧氣如何通過電化學反應産生電能,而唯一的排放物是水。本章將詳細介紹燃料電池堆的結構與組成,包括雙極闆、膜電極組等核心部件。我們還將探討氫氣的製備、儲存和加注技術所麵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此外,本章還會對燃料電池汽車的優勢,如零排放、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加注進行深入分析,並展望其在未來汽車産業中的發展前景。 第七章:動力總成控製策略與智能化 無論何種動力總成形式,高效的控製策略都是發揮其最佳性能的關鍵。本章將探討現代汽車動力總成控製單元(ECU)的作用,以及其如何通過集成化的軟件和硬件實現對發動機、變速器、電機、電池等各個部分的精確調控。我們將深入分析不同的駕駛模式(如經濟模式、運動模式)如何影響動力輸齣和燃油消耗。此外,本章還將觸及動力總成與車身電子穩定係統(ESC)、自適應巡航控製(ACC)等其他車輛係統的協同工作,以及未來車輛對智能化、網聯化控製的更高要求。 《汽車動力總成進化史》不僅僅是一部技術史,更是一次關於人類智慧、創新精神以及對可持續發展不懈追求的探索。本書旨在為汽車工程師、技術愛好者以及任何對未來交通方式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視角,共同見證汽車動力總成的非凡變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讓我對汽車的“心髒”有瞭全新的認識。在讀《現代汽車電機技術》之前,我一直以為汽車的動力來源無非就是燃油發動機。而這本書則讓我明白,隨著技術的發展,電機已經成為瞭驅動汽車前進的關鍵力量。書中對不同類型電機在純電動汽車、混閤動力汽車中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介紹,讓我瞭解到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實現高效、環保的動力輸齣。尤其是在討論電機與電池、電控係統的匹配時,讓我深切體會到整個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是一個高度集成的復雜係統,任何一個環節的優化都至關重要。

評分

我對《現代汽車電機技術》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詳實的數據支撐。書中引用的數據和案例,都來自於實際的研發和生産,這使得書中內容具有極高的可信度和參考價值。當我看到關於不同電機效率麯綫的圖錶時,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即使是細微的效率提升,對於一輛汽車整體的能耗和續航裏程來說,都可能産生顯著的影響。這種基於事實的分析,讓我能夠更理性地看待各種電機技術,並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

評分

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它不像市麵上很多輕飄飄的科普讀物,隻是淺嘗輒止地介紹一些皮毛。《現代汽車電機技術》在對各類電機進行深入剖析的同時,還非常細緻地闡述瞭其在現代汽車中的具體應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電機控製策略的部分,這部分內容對我來說非常有挑戰性,但也因此學到瞭很多。從早期的PWM(脈寬調製)控製,到如今更先進的矢量控製,再到針對不同工況下的優化算法,作者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這些算法不僅僅是枯燥的代碼,而是背後蘊含著對電機性能、效率和響應速度的極緻追求。讀到這裏,我纔真正體會到,為何現代汽車的駕駛體驗如此順暢和精準,原來背後有如此復雜的控製技術在支撐。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讓我覺得非常閤理。它並非隨意地跳躍式講解,而是遵循著由淺入深、由基礎到應用、由現狀到未來的邏輯順序。從基礎的電機類型分類,到詳細的工作原理分析,再到具體的應用場景探討,最後上升到行業發展趨勢的預測。這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非常適閤我這樣的初學者,能夠一步一個腳印地構建起對現代汽車電機技術的完整認知。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曆史發展的梳理,讓我瞭解到電機技術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瞭漫長的演進過程,充滿瞭智慧和汗水。

評分

《現代汽車電機技術》在對電機材料學的探討方麵,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之前從未想過,僅僅是組成電機的材料,也能對性能産生如此大的影響。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磁性材料、絕緣材料、導電材料在電機中的作用,以及它們最新的發展動態。例如,對永磁同步電機中稀土材料的依賴性及其替代方案的討論,就讓我看到瞭技術發展中麵臨的挑戰和突破。這種從材料層麵深入到機械原理層麵的講解,讓我的理解更加全麵和深入。

評分

當我偶然翻開這本《現代汽車電機技術》,原本對汽車動力係統略顯模糊的概念,瞬間變得清晰而具體。我一直對汽車內部那些精密運轉的部件充滿好奇,尤其是驅動車輛前進的核心——電機。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一些技術參數和原理,更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汽車電氣化世界的大門。從最基礎的直流電機,到如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放異彩的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作者都用非常詳盡的語言進行瞭梳理。我尤其喜歡關於電機工作原理的講解,那些抽象的物理定律,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變得生動形象。例如,在解釋電磁感應定律時,作者不僅僅是給齣公式,還穿插瞭許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讓我能夠聯想到身邊的各種電器,進而理解電機是如何産生動力的。

評分

最後,我想說,《現代汽車電機技術》是一本我願意反復閱讀、細細品味的寶藏。它為我揭示瞭一個我曾經知之甚少的汽車技術領域,讓我對現代汽車的運作原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曾以為汽車就是簡單的機械組閤,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在現代汽車的每一次加速、每一次減速、每一次平穩行駛的背後,都凝聚著無數工程師的智慧和汗水,其中,電機技術更是功不可沒。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教會瞭我“是什麼”,更教會瞭我“為什麼”以及“如何”。

評分

坦白說,第一次翻閱《現代汽車電機技術》時,我有些擔心書中的專業術語會讓我望而卻步。畢竟,電機技術涉及的物理學、數學和工程學知識都相當深奧。然而,齣乎意料的是,作者在語言錶達上做到瞭極大的通俗易懂。他並非簡單地堆砌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會針對每一個重要的概念,提供詳盡的解釋和類比。例如,在講解電機的功率損耗時,作者會將之比喻為摩擦力,讓人們更容易理解能量的浪費是如何發生的。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在輕鬆的閱讀氛圍中,逐漸掌握那些看似復雜的電機原理。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理論知識的傳授。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技術發展趨勢方麵的洞察力。在新能源汽車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電機技術無疑是其中的核心驅動力。《現代汽車電機技術》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探討未來電機技術的發展方嚮,比如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更長壽命、以及更低的製造成本等。書中對新型材料的應用,例如稀土永磁材料的替代和優化,以及對新型電機結構,如軸嚮磁場電機、輪轂電機等的前景進行瞭展望,這讓我對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有瞭更清晰的預判。作為一名對汽車科技充滿熱情的讀者,能提前瞭解到這些前沿信息,無疑是非常寶貴的。

評分

我必須強調,《現代汽車電機技術》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充滿啓發性的讀物。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提到的某個技術細節,而引發自己的思考。例如,書中在討論電機散熱問題時,介紹瞭各種先進的冷卻技術,這讓我聯想到,其實在很多看似簡單的工程問題背後,都隱藏著復雜的學問。這種“授人以漁”的講解方式,讓我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更能夠主動地去探索和思考,這對於我個人知識體係的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評分

618一起買瞭好多電機的書,各種優惠算下來還不錯

評分

送貨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評分

送貨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評分

使用中,不錯,是正品!

評分

送貨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評分

好用

評分

618一起買瞭好多電機的書,各種優惠算下來還不錯

評分

相當湊閤

評分

《解析幾何》突齣幾何思想的教育,強調形與數的結閤;方法上強調解析法和綜閤法並重;內容編排上采用"實例-理論-應用"的方式,具體易懂;內容選取上兼顧各類高校的教學情況,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解析幾何》錶達通順,說理嚴謹,闡述深入淺齣。因此,《解析幾何》是一本頗具特色、為廣大高校歡迎的解析幾何課程教材。《解析幾何》可作為綜閤性大學和師範類大學數學係、物理係等相關學科的教材,對於那些對幾何學有興趣的大學生和其他讀者也是一本適宜的課外讀物或參考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