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诺贝尔科学奖成果的方法论研究》主要从方法论视角对百余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成果进行系统分析,涉及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如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科研选题的类型和特点、获奖成果研发成功的模式类型、获奖的重大科学理论建立的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法、诺贝尔奖得主科研创新的特点和规律等。本书还揭示了诺贝尔奖得主取得重大科研成就的方法论原因,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一个新方法和新领域。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科研选题
第一节 诺贝尔奖得主选题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一、接续推进型
二、热点追踪型
三、导师指定型
四、标新立异型
五、否定谬误型
六、资料启发型
七、合作参与型
第二节 诺贝尔奖得主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
四、前沿性原则
五、价值性原则
六、可行性原则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类型与选题
一、基础研究的选题原则
二、应用研究的选题原则
三、开发研究的选题原则
第四节 科技发展的周期与选题
一、科技发展的周期
二、科技发展周期对选题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因素对选题的影响
一、国际因素
二、国家因素
三、单位(科研机构)因素
第三章 观察(实验)方法
第一节 诺贝尔奖观察成果的成功模式
一、偶然机遇模式
二、验证(否证)假说模式
三、假说预测模式
四、创新设计模式
五、差异对比模式
第二节 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典型性原则
四、灵活性原则
五、重复性原则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观察方法
一、计算机辅助观察方法的客观性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观察方法中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第四节 “观察渗透理论”与观察的客观性
一、科技史案例的启示
二、认识论角度的分析
三、方法论层面的思考
第四章 诺贝尔奖成果研发成功的模式
第一节 理论创新领域
一、通过接续研究获得更深入成果
二、运用逻辑分析形成重大理论
三、运用非逻辑思维取得重要理论
四、建立唯象理论提出重要成果
五、运用哲学思维建立重大理论
第二节 科学发现领域
一、利用简单设备独特思路成功
二、分析常见现象发现深刻规律
三、借助理论指导成就重大发现
四、深人分析数据差值获得成果
五、自制独特仪器实现创新实验
六、通过敏锐思维抓住理论矛盾
第三节 技术发明领域
一、科学发现导致重要直接应用
二、全新发明实现过去技术设想
三、运用独特设计思路开发技术
四、依据理论成果研发重大发明
五、改进已有技术形成重大创新
六、应用已有设计攻克技术难关
第五章 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型科学方法
第一节 基础研究领域
一、重整化方法
二、唯象方程法
第二节 技术(实验)领域
一、两侧相干趋稳法
二、双程序差值比较法
三、判决性实验方法
第六章 科学理论中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诺贝尔奖得主构建理论的原则
一、公理化原则
二、解释性原则
三、预言性原则
四、自洽性原则
五、定量性原则
六、层次性原则
第二节 诺贝尔奖得主构建理论的方法
一、公理化方法
二、补充深化法
三、经验建构法
四、优选比较法
五、移植借鉴法
六、唯象描述法
第三节 自然界的层次性与理论的发展
一、自然界的层次性和理论相对性
二、科学理论的层次性
第四节 理论与科学语境的缺失和进化
一、科学语境缺失及其哲学解读
二、准科学语境和非科学语境
三、科学语境的进化及其方式
第七章 诺贝尔奖得主科技创新的特点
第一节 科研创新的内涵
一、科学创新的本质
二、技术创新的特征
第二节 诺贝尔奖得主科研创新的特点
一、兴趣浓烈、好奇心强
二、深入前沿、选题新颖
三、不惧权威、大胆创新
四、思路独特、注重分析
五、重视应用、关注推广
六、多产高产、研究不辍
第三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新思维方法
一、诺贝尔奖得主创新思维的特点
二、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示
第四节 社会因素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一、诺贝尔奖评选规则
二、科研课题申报
三、科研成果评价
四、科学道德修养
五、政府干预
六、科研竞争
七、成果转化
八、人才管理
九、科研国际化
十、就业因素
十一、获奖者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二、应用研究的选题原则 应用研究是为了针对某些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活动,如围绕特定目的而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的可能性,探索新的技术原理等。典型的应用研究课题有核聚变研究、超导研究等。 因此,应用研究的成果具有明确的应用目的和应用前景,它往往是针对具体的领域而提出的。其成果一般是研究报告、论文、实验数据等。有些特殊部门的应用研究成果可能还有保密的要求,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委托大学进行的应用研究课题通常都是保密的,成果未经允许不能够公开发表。在中国,军方委托给大学的应用研究课题也是有保密要求的。 选择应用研究课题时,应该注意选题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性,同时还要考虑前沿性,否则做出的研究成果没有多大的超前性,应用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在实际科研中,有些研究机构往往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进行选题,目的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科研效率。特别是在当代科学技术一体化或说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这种情况日益普遍。所以,作为科技人员也应该在研究过程中尽量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探索。 应该注意的是,对有些科研课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分并不是特别明显,两者存在交叉的情况。例如,工业企业、军工部门研究人员从事的(定向)基础研究就是如此。他们的课题有明确的应用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却是某专门领域客观对象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可以说完全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因此,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分不能过于呆板和机械。 三、开发研究的选题原则 开发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从事技术发明、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多为物化形态的仪器设备或信息形态的设计图纸、工艺流程、电脑软件等。典型的开发研究有新型电脑集成电路的研发、GPs研制等。 开发研究的特点是直接面向生产、军事、生活等领域的现实需要而进行专门设计、研发,目标十分明确。同时,这类研究往往有时问上的要求和科研成本方面的制约,因此自由度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要小得多。 由于开发研究需要较高的经费投入,加之其最终成果往往具有法律上的财产权(专利、技术诀窍,即know-how),所以此类研究大多由工业企业或独立的技术开发机构承担。 在选择开发研究选题时,应该着重考虑选题的需要性、价值性和创新性,这样的选题才能够获得科研管理部门的批准,最终成果进行商业性转化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 科学研究的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整个科研系统中的权重是有差别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三者的影响和受关注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开发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最高,占用的经费也最多。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如战争时期,开发研究甚至成为科研活动的主要部分。 NsF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2008年全国的科研总经费是3976亿美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分别占总经费的17.4%、22.3%和60.3%。开发研究占用了其中的大部分。 科研选题除了要考虑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还要考虑R&D;规划问题。这一点在“大科学”时代尤其应该重视。因为只有制订了科学、合理的R&D;规划,科研选题才能够有的放矢,科研工作也才能够有计划地稳步推进。 R&D;规划是指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总体战略计划。R&D;规划具有长期性、指导性和预见性的特点,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R&D;规划问题对科研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按照美国著名智库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和兰德公司的分类,R&D;规划一般按照所需解决问题的类型而分为三类。 ……
前言/序言
诺贝尔科学奖成果的方法论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