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研讀二十五史,除瞭可以豐富史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為鏡。本書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啓發性等方麵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以科學的體例與創新的形式,用現代語言、今人視角重新解讀國學經典,全方位、多層麵地展現傳世史學巨著。
300餘幅精美圖片,包括齣土文物、曆史遺跡、戰爭示意圖、名人畫像等,與文字互為補充與詮釋,使讀者仿佛置身於一座真實立體的曆史博物館,更加直觀地瞭解中國曆史,獲得更多的視覺感受和想象空間。
科學簡明的體例、豐富精美的圖片、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設計理念,多種視覺元素有機結閤,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和嶄新的層麵去考察曆史、感受曆史、思考曆史,是方便快捷地掌握二十五史精華,感悟中華曆史文化神韻的理想讀本。
二十五史都在裏頭,不用再買史記等書就看夠中國國學,史學。
內容簡介
《二十五史故事》書甄選中國最重要的25部史書中的重大曆史事件和重要曆史人物,按照各部史書的時間順序分為25個章節,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麵地闡釋中國曆史,精彩扼要地勾勒齣中國曆史演進的基本脈絡和發展曆程。
內頁插圖
目錄
史記
傳說中的君王
孝順謙讓的舜
大禹治水
殘暴無道的紂王
牧野之戰
周公輔成王
國人暴動
掘地見母
名醫扁鵲
管仲與齊桓公
晉惠公忘恩負義
宋襄公“稱霸”
晉文公終成霸業
秦穆公重用人纔
楚莊王一鳴驚人
忠臣趙盾
趙氏孤兒
晏嬰治齊
大學者孔子
外交傢子貢
伍子胥復仇
勾踐臥薪嘗膽
陶硃公深謀遠慮
司馬穰苴嚴厲治軍
豫讓為主報仇
商鞅變法
蘇秦佩六國相印
禮賢下士的孟嘗君
聰明機智的弄臣們
鬍服騎射的趙武靈王
田單復國
屈原自沉汨羅江
範雎復仇
信陵君竊符救趙
12歲當上卿的甘羅
呂不韋謀國被誅
李牧保衛趙國
荊軻刺秦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
陳勝吳廣起義
楚霸王破釜沉舟
鴻門宴
韓信背水一戰
名相蕭何
運籌帷幄的張良
周勃復興漢室
錯斬晁錯
冒頓振興匈奴
少年英雄霍去病
大纔子司馬相如
漢書
霸王烏江自刎
賈誼英年早逝
周亞夫的細柳營
江充誣陷太子
罷黜百傢,獨尊儒術
從奴隸到將軍
蔔式為國捐財
司馬遷寫《史記》
漢昭帝明察鞦毫
霍光廢昌邑王
名將趙充國
硃雲摺檻
尹翁歸清正嚴明
蓋寬饒不畏權貴
王莽篡位
後漢書
昆陽大戰
痛失天下的赤眉軍
性情寬厚的陰皇後和馬皇後
樂羊子之妻
來歙齣師未捷身先死
強項令董宣
馬援老當益壯
不攀權貴的嚴子陵
梁鴻與孟光
由憨直到圓滑的郅惲
愛民如子的孔奮
驕橫跋扈的梁冀
深受百姓愛戴的第五倫
東漢賢王劉蒼
文武雙全的虞詡
黃昌夫妻團聚
十常侍之亂
大奸臣董卓
王允除董卓
蔡文姬歸漢
三國誌
魏武帝曹操
毛玠濛冤入獄
書法大師鍾繇的政治纔乾
名將賈逵
威武將軍張遼
記憶力驚人的王粲
鄧艾滅蜀
神醫華佗
“麯有誤,周郎顧”
大意失荊州
夷陵大戰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
司馬懿智鬥曹爽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晉書
不受禮教約束的阮籍
以德服人的羊祜
杜預、王濬滅吳
有纔無行的賈充
白癡皇帝和奸詐皇後
“八王之亂”
美男子潘安
雄纔大略的石勒
周處除三害
“王與馬,共天下”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能臣陶侃
“書聖”王羲之
仁義之士鄧攸
大畫傢顧愷之
廉潔自律的郭翻和楊軻
纔女謝道韞和鍾琰
王猛捫虱談兵
苻堅重視文化
桓溫神武慷慨
謝安談笑退敵
宋書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摺腰
足智多謀的王鎮惡
裴鬆之注《三國誌》
《後漢書》作者之死
荒淫無道的劉子業
南齊書
蕭道成建立齊朝
猛將周盤龍
全纔王僧虔
大科學傢祖衝之
梁書
昭明太子蕭統
名將韋睿
一代文豪瀋約
靖難忠臣羊侃
皇帝齣傢
山中宰相陶弘景
反對迷信的範縝
陳書
昏君陳叔寶
一代美女張麗華
悍將蕭摩訶
打擊惡霸的褚玠
魏書
文明太後馮太後
孝文帝改革
敢說真話的高允
崔浩寫史書
勇將楊大眼
權傾朝野的爾硃榮
道士寇謙之
北齊書
蘭陵王高長恭
狂暴昏君高洋
一日皇帝高延宗
放蕩的鬍太後
漢將高昂
史學傢魏收
斷決無疑的蘇瓊
周書
功高遭忌的宇文憲
名醫姚僧垣
勇將達奚武
廉潔將軍赫連達
南史
恃寵妄為的蕭宏
反復無常的侯景
北史
高緯與馮淑妃
買賣官職的元暉
地理學傢酈道元
隋書
楊堅建立隋朝
有德有纔的獨孤皇後
楊廣篡位
暴君隋煬帝
趙綽執法嚴明
隋初重臣楊素
“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
繼承父誌的賀若弼
正直敢言的劉行本
橫行天下的瓦崗軍
賢人李士謙
鄭母教子有方
舊唐書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
爭奪天下的失敗者
玄武門之變
貞觀之治
韆古一後
人鏡魏徵
禪宗的分裂
酷吏時代
捕殺蝗蟲的姚崇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裙帶丞相楊國忠
李光弼衛唐
“詩聖”杜甫
大貪官元載
寜願自己死也要百姓活
麵醜心惡的盧杞
“二王八司馬”
“文起八代之衰”
新唐書
用兵如神的李靖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一代女皇武則天
第一酷吏來俊臣
桃李滿天下的狄仁傑
太平公主叛亂
“詩仙”李白
陰險的安祿山
張巡守城
權傾朝野的高力士
安邦重臣郭子儀
“詩史”白居易
甘露之變
忠烈名臣顔真卿
“牛李黨爭”
“衝天大將軍”黃巢
舊五代史
野心傢硃溫
“十三太保”之首李存孝
寵幸伶人的後唐莊宗
兒皇帝石敬瑭
新五代史
拒絕認父的劉皇後
後周世宗柴榮
可悲的纔子皇帝李煜
宋史
“陳橋兵變”
半部《論語》治天下
楊傢將
詭計多端的王欽若
奸相丁謂
“狸貓換太子”的真相
“鐵臉將軍”狄青
範仲淹改革
鐵麵無私的包拯
大科學傢瀋括
歐陽修整頓文壇
王安石改革
司馬光寫《資治通鑒》
文壇奇纔蘇東坡
花石綱
方臘起義
陳東領導太學生請願
靖康之變
李若水罵賊而死
宗澤抗金
嶽飛大破兀術
奸賊秦檜
王彥組織八字軍
虞允文書生救宋
韓侂胄北伐
“放翁”陸遊
理學大師硃熹
文天祥就義
遼史
耶律阿保機建遼
遼之漢臣韓延徽
遼之中流砥柱耶律休哥
耶律乙辛陷害太子
金史
阿骨打誓不低頭
完顔宗翰滅北宋
殘暴不仁的完顔亮
昭德皇後寜死不受辱
元史
成吉思汗統一濛古
濛古第一大將木華黎
元朝第一文臣耶律楚材
元朝創始人忽必烈
《授時曆》的編撰
大畫傢趙子昂
一心為元卻遭猜忌的脫脫
明史
紅巾軍起義
重八當皇帝
硃元璋大戰陳友諒
鄂國公常遇春
開國第一將徐達
硃元璋大殺功臣
劉基求雨
仁慈的馬皇後
靖難之役
鄭和下西洋
土木堡之變
於謙守京城
有纔無德的徐有貞
王守仁平定叛亂
貪玩誤國的明武宗
嚴嵩亂天下
戚繼光驅逐倭寇
海瑞剛正不阿
張居正改革
魏忠賢陷害東林黨
袁崇煥抗後金
皇太極巧施反間計
闖王李自成
吳三桂藉清兵
清史稿
努爾哈赤起兵
多爾袞輔政
鄭成功收復颱灣
康熙帝平三藩
《尼布楚條約》
三徵噶爾丹
年羹堯與雍正帝
《四庫全書》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虎門銷煙
一籌莫展的鹹豐帝
“辛酉政變”
“天京事變”
曾國藩組織湘軍
李鴻章入閣
鎮南關大捷
黃海大戰
戊戌變法
宣統退位
精彩書摘
中國大事記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帝部落打敗炎帝和蚩尤二部落,黃帝當瞭中原部落聯盟的首領。
傳說中的君王
中國古代齣現瞭很多賢王,傳說中他們都是天下的主人,而且個個非常賢明,都是聖人。相傳第一個君王是黃帝,他一生下來就非常聰明,是一個天纔。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後人將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就成瞭中華民族的代稱之一。當時統治天下的是神農氏,但權威已經衰落下去瞭。各地諸侯缺少約束,紛紛自相殘殺,虐待百姓,而神農氏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黃帝就訓練軍隊,打造武器,去徵討那些暴虐的諸侯,很多諸侯歸附瞭黃帝。隻有蚩尤部族最殘暴,但由於他們兵力強大,所以暫時沒有徵討他們。神農氏炎帝見自己失勢,就想用武力解決,但當時的諸侯們大多心歸黃帝,不聽炎帝號令瞭。黃帝率領各種猛獸和諸侯在阪泉和炎帝展開大戰,一連打瞭3個大仗,把炎帝殺得大敗。炎帝見打不過黃帝,於是和他握手言和。黃帝徵服炎帝後,把矛頭對準瞭蚩尤,雙方在涿鹿展開瞭大戰,黃帝大勝,活捉瞭蚩尤,將其斬首。諸侯們紛紛奉黃帝為天子,讓他取代瞭神農氏的地位。當時天下還有很多諸侯不服從黃帝的統治,黃帝就一個接一個地徵討,一直都沒有休息過。黃帝去瞭很多地方,到各地宣傳教化,並任命官吏幫助自己治理天下。黃帝和炎帝兩人後來關係變得很好,他們倆一起把中國治理得非常好。後來的中國人自認為是他們的後代,所以自稱“炎黃子孫”。
黃帝死後,他的曾孫高陽繼承瞭王位,被稱為顓頊。顓頊也是個很聰明的君王,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的疆土又擴大瞭不少。顓頊死後,他的堂兄弟高辛繼承瞭天子之位。高辛也是個偉大的君王。
高辛有兩個兒子,他死後立瞭摯,但摯並不是個好天子。他死後由弟弟放勛繼承瞭王位,放勛就是堯帝。
堯簡直是神的化身,他的仁德可以和天相比,和神仙一樣博學多纔。當時的百姓在他的統治下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諸侯們對他很忠心。據說堯製定瞭一年的天數,還規定瞭東西南北的方嚮等等,為農業作齣瞭很大貢獻。堯逐漸老瞭,他問大臣們:“我死後誰能繼承我的位置呢?”一個叫放齊的人說:“您的兒子丹硃是個閤適的人選。”堯說:“丹硃這個人又頑劣又凶惡,不行的。”他繼續問誰能繼承,兜說:“共工很聰明,應該不錯。”堯說:“共工這個人能言善辯,但做事情並不像他說的那樣。他錶麵上很恭謹,但骨子裏卻是另外一套。這種人不能繼承天子之位。”這事就擱置瞭下來。
過瞭幾年,突然發起瞭大水,這次洪水來勢迅猛,很多百姓都流離失所。堯看到百姓們遭殃,心裏非常難過,他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問道:“你們覺得誰適閤去治水呢?”大傢一緻推薦鯀。堯覺得鯀不太適閤這個職務,不想讓他去。四嶽說:“沒有比鯀更好的人瞭,讓他試試也沒有什麼關係。”堯就命令鯀去治水,但9年過去瞭,洪水依舊泛濫。堯嘆息道:“我當瞭70年天子瞭,四嶽啊,你們能不能繼位呢?”四嶽說:“我們的品德當不瞭天子。”堯說:“那大傢推舉閤適人選吧。”大傢都推薦一個叫舜的人。堯說:“不錯,這個人的名字我也聽說過。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四嶽迴答道:“他父親是個瞎子,又是個頑固的老頭。聽說他現在的母親是繼母,對他很不好,弟弟是繼母生的,一嚮高傲。舜在這種環境中還能孝順父親,維護傢庭的團結,可見是個賢人。”堯說:“讓我先觀察商朝的首都,為殷侯。周武王則成為天子,建立瞭周王朝。
牧野之戰
在姬昌的勵精圖治之下,周開始強大起來。但姬昌還是不太滿意,他手下賢人雖多,但缺少帶兵打仗的帥纔,所以他很留心尋找這方麵的人纔。有一天,姬昌想齣門打獵,讓人占蔔。占蔔的人告訴他:“今天打獵所得的不是什麼野獸,而是霸王的助手。”姬昌很高興,就齣發瞭。走瞭不久,他遇到瞭一個釣魚的老頭,和他聊瞭一會兒,覺得這個人就是他一直苦苦尋求的軍事人纔,高興地說:“我的爺爺曾經對我說,一定會有聖人來幫助我振興周,你就是那個人。我爺爺期望你很久瞭!”那個人名叫呂尚,姓薑,姬昌稱他為“太公望”,所以民間又稱他薑太公。
太公望幫助姬昌訓練軍隊,研究戰術,很快就把周軍訓練得非常強大,一連滅瞭好幾個反對周的諸侯國。姬昌的威望也越來越高,他和紂王不一樣,他的德行是一般人難以比擬的。人們都覺得他處事很公平,諸侯之間發生糾紛都來找他決斷。有一次虞國和芮國發生瞭糾紛,就一起去周國。剛走進周國的邊界,他們看到耕種的農民把和彆人接壤的耕地讓給對方,民間的風俗也是尊敬老人。兩個國傢的人還沒見到姬昌就覺得很羞愧,說:“我們爭的是周人覺得可恥的東西,我們還跑去乾嗎?隻是自取其辱而已。”說完就迴去瞭。諸侯們聽說這事後都認為姬昌是上天任命的君王。
姬昌沒有等到討伐紂王就去世瞭,周武王繼承瞭他的位子。周武王繼續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和畢公高等賢臣,把周國治理得更加強大瞭。9年後,周武王到孟津檢閱軍隊,前來會閤的諸侯有800多。大軍浩浩蕩蕩地開赴孟津,渡河的時候有條白魚從水中跳進周武王的坐船裏。他們認為這是吉兆,就把那條魚用來祭祀上天。到達孟津後,諸侯們都說:“可以討伐紂王瞭。”周武王說:“你們還不知道天命,現在還不是討伐他的時候。”不久就迴去瞭。兩年後,紂王越來越暴虐瞭,殺害瞭比乾,將箕子囚禁瞭起來,連商朝的太師和少師都跑來歸順瞭周。周武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遍告各位諸侯說:“殷朝有大罪,不能不討伐它。”於是率領戰車300乘,虎賁武士3000人,步兵4。5萬人,宣布討伐紂王。不久再次在孟津和800諸侯會師,以周武王為首的諸侯們休整瞭幾天後就誓師齣徵。周軍兵力強大,沿途商朝守軍望風而降,很快就打到商朝首都朝歌附近的牧野。勝利就在前方,為瞭鼓舞士氣,周武王再次誓師。當時各地諸侯派來的軍隊很多,光戰車就有4000乘,在牧野擺開陣勢,隨時準備發動進攻。正在花天酒地的紂王聽說周軍已經打到城下瞭,趕緊發動瞭70萬人齣城迎戰。紂王軍隊數量遠遠超過周軍,但周武王一點也不害怕,他從容地命令太公望率領軍隊齣擊,最精悍的士兵直衝紂王所在的中軍。紂王軍隊雖然數量驚人,但大多都是奴隸,還有很多從東夷抓來的戰俘,根本不想為紂王賣命,反而希望周武王獲勝。開戰沒多久,那些人就掉過頭來進攻民還很多,如果控製不好,可能還會發生同樣的事。所以他把遺民都集中起來,封給小弟弟衛康叔。另外他還把商的賢人微子啓找來,把他封在宋國,以籠絡遺民。成王20歲那年,周公見成王已經長大成人,就把權力交還給成王,自己當瞭一個普通的大臣。當年武王得病的時候,周公嚮天祈禱用自己的命去換武王的健康,祈禱完畢後將祝詞封在盒子裏,囑咐史官不要把這事泄露齣去。後來成王得病的時候,周公偷偷地嚮天祈禱:“成王年幼無知,犯錯的人是我,請上天把災禍降到我身上,不要怪罪成王。”同樣把祝詞藏在盒子裏封存起來,不久成王的病就好瞭。等成王親政瞭,有人就在他耳邊說周公的壞話。周公聽說這事後很害怕,就逃到楚國去瞭。不久天下大旱,成王很著急,於是就去找史官,檢查是不是有人祈禱瞭什麼不好的東西而導緻旱災。成王把封存的祝詞拿來看,最後看到瞭周公的祝詞。成王感動不已,大呼:“我知道鬧旱災的緣故瞭,就是因為上天看不慣我懷疑周公啊!”說著說著就哭瞭起來,於是派人把周公接瞭迴來,再也沒有懷疑過他。周公迴來後,見成王年少力壯,怕他會陷入淫欲之中,寫瞭很多詩歌規勸他。成王在世的時候一直受周公的輔佐,把國傢治理得很好。再好的人都免不瞭一死,周公也是一樣。不久他就生瞭重病,在臨死的時候他對前來探病的成王說:“請把我葬在京城附近,以錶示我不敢遠離您。”周公死後,成王把他葬在瞭畢這個地方,以文王的規格舉行瞭葬禮,錶示自己不敢以對待大臣的禮節去對待周公。周公死的那年,還沒來得及收割莊稼就降瞭暴雨,全國上下一片驚恐,成王再次檢查祝詞,這次又看到周公祈禱用自己的命換武王命的祝詞。成王大驚,趕緊去問史官,史官說:。。。。。王最早齣現於殷周時期,是對天子的稱呼,如商紂王、周穆王。《六書·故疑》言:“王,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關於“王”的字形含義,《說文解字》解釋:“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春鞦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本來稱呼為公(如秦穆公、齊桓公)的諸侯們紛紛稱王。秦統一全國後,天子稱作皇帝,也不再封王。漢代,漢高祖劉邦封賜異姓功臣為王,王自此成為封建社會的最高封爵。後異姓王發動叛亂,劉邦將之盡行剿滅後,封賜宗室子弟為王,並規定後世非同姓不得封王。此規矩為後來曆代統治者所遵循,異姓臣子功勞再大最多封侯(但也有統治者對擁兵自雄的武人無力剿滅而被迫對其封王的情況,如清代的三藩王)。西漢時,發生瞭同姓王叛亂的“七國之亂”,西晉也發生瞭同姓王叛亂的“八王之亂”。此後的曆代統治者均認識到同姓王也不可靠,因此對同姓封王時隻是賜其爵號,不再封地。自此,王成為封賜宗室的最高爵位,直至清亡。
……
前言/序言
曆史,記載著一個國傢、民族産生和發展的全過程,蘊含著一個國傢、民族的精神財富和智慧,昭示著國傢和民族興衰更替的客觀規律。在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中,史學典籍浩如煙海,我國可說是世界上最重視曆史的國傢之一。中華民族有著忠實記載曆史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使得我國在數韆年文明發展過程中能夠保存下大量的曆史資料,史料之豐富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傢都不能媲美的。從《史記》開始,《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再加上《清史稿》,這25部史書如滄海明珠獨放異彩。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130捲,紀錄瞭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共3000年左右的事,為西漢司馬遷所著。《漢書》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共120捲,起自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為東漢班固所著。《後漢書》為紀傳體東漢史,紀、傳90捲,南朝宋範曄撰,誌30捲,晉司馬彪撰,共120捲,記載瞭東漢光武帝到漢獻帝的曆史。《三國誌》共65捲,晉陳壽撰,南朝宋裴鬆之注,是記述三國鼎立時期比較完整的史書。《晉書》共130捲,記載從晉武帝泰始元年到恭帝元熙二年(公元265~420年)共156年的史事,始修於唐太宗貞觀年間,由宰相房玄齡領導,撰者會集當時著名學者文士。《宋書》100捲,南朝梁瀋約撰,敘事始於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宋順帝明三年(公元479年),共記劉宋60多年的史事。《南齊書》原為60捲,今存59捲,為南朝梁蕭子顯撰,記述瞭南朝齊共24年的史事。《梁書》共56捲,為唐姚思廉撰
二十五史故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