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学习习总书记,把话说到心坎上!长期以来,我国的主流话语往往带有较为明显的“党八股”色彩,领导干部讲话弥漫着假、大、空、长等不良风气。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风格鲜明、内涵深刻,让人们喜闻乐见。
《平易近人:习总书记的语言力量》值得每一个从政者、高校师生、社会与企业管理者阅读,我们既要欢迎,也要积极适应、学习这种政治话语的转变,像习总书记一样,善于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提高您的传播效果!
内容简介
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本书 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将其分为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等四个篇章,对其进行语境、语源分析,并阐述其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与社会反响,旨在从语言文化的角度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读本。
作者简介
陈锡喜,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等。
目录
开篇
中国梦--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共同期盼
形象比喻篇
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要勇于冲破观念障碍和利益藩篱
蹄疾而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思维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拧紧"总开关"--理想信念的核心问题
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形成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做"蛋糕"与分"蛋糕"--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死水一潭与暗流汹涌--切实保障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有序
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态与经济的相互支撑与转化
"压舱石"与"助推器"--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亚太地区要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
"钙"与"软骨病"--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危害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抓作风建设要有狠劲和韧劲
打"老虎",拍"苍蝇"--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
"接地气"与"充充电"--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
赶考--党面临的新考验与忧患意识
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墙"--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带电的高压线--切实执行和严格维护组织纪律
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惩治腐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为民服务需要有实际效果和长效机制
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保持大局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
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俗文俚语篇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锲而不舍地继续推进改革
开弓没有回头箭--坚定不移地实现改革目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舌尖上的安全--全力以赴保障食品安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高基层服务和管理能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决不能让群众为难
作秀--对待群众决不能虚情假意
人心就是力量--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一致,共创伟业
累并快乐着--带着乐观主义精神努力工作
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统筹兼顾地开展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青年要毫不懈怠地努力奋斗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价值观的养成重在青年时期
诗文引用篇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对中国经验的自信和自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写照
治大国如烹小鲜--了解国情,科学施政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携手共圆中国梦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中非携手共圆"梦"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让友谊之海载起中墨合作之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夯实中国与东盟友谊的社会土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共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亚太伙伴有共同的发展空间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政之 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之心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徙木立信--作风建设要落到实处,取信于民
鉴得失,知兴替--学习历史,以史为鉴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干部学习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要相辅相成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虚谈废务--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重视和善于学习是转变作风的重要内容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历练是干部成长的必修课
尚贤者,政之本也--营造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良好环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精彩书摘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对中国经验的自信和自觉
“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前者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辅佐刘禅兴复汉室,但刘禅胸无大志,诸葛亮深表忧虑,于北上伐魏之前上书后主,劝勉他不要过分看轻自己。后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是说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但天下尚未统一,各路豪强各自为政,公孙述势力最大。称霸陇西的隗嚣派马援去公孙述处,商讨长期割据事宜,而公孙述竟摆出皇帝的阵势,傲慢无礼。马援很不愉快,回去后对隗嚣说:“公孙述是井底之蛙,看不到天下之广大,自以为了不起。”
习近平借用这两个成语,旨在说明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要警惕社会上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妄自菲薄”的虚无主义情绪,二是“妄自尊大”的封闭僵化。
“妄自菲薄”者通常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来评价中国的现状,他们不仅夸大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夸大中国在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更关键的是,他们把西方文明视为人类文明普遍的、唯一的形式,认为如果拒绝照搬西方模式,这些差距是不可能缩小的,这些问题和矛盾是无解的,从而对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悲观失望。“妄自菲薄”者的错误在于,他们忽视了今日中国的历史基础,也就是从1840年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他们不愿意深入认识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更不愿意承认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进步。总的来说,“妄自菲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
要克服“妄自菲薄”的不健康心态,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道路既不同于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也不同于资本主义走过的道路。我们的制度使我们能确保大政方针和长远规划的统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以及决策和执行的高效率。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就是中国人应有的自信。今天,对中国经验的自信,体现在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妄自菲薄”者正好相反,“妄自尊大”者则表现为自满、自足、自娱自乐的心态和行动。这种倾向的产生,是人们对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成就盲目乐观的结果。在有些人看来,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国力增强了,人民富裕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不必再艰苦奋斗了,也不必再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了。有这种想法的人无视中国基本国情的“三个没有变”:一是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三是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掩盖问题和矛盾,或不思进取、小富即安,丧失深入改革的动力;或好大喜功,兴奢靡之风;或夜郎自大,自以为天下第一,凡此种种皆拒绝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导致封闭僵化。
要克服“妄自尊大”的不健康心态,需要树立起自觉的意识。所谓自觉,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在发展当中,我们的基本制度还需要完善。邓小平当年谈到我们制度的优势时,也同时指出了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那就是造成“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就是典型的自觉意识。脱离自觉意识的自信,就成了盲目的自信,就变成了“无知者无畏”。今天,对中国经验的自觉,体现在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看似是两个极端,但两者都罔顾历史与现实,都是片面、孤立、局部地看待问题的错误思维方法,因此都是有害的。对于今日之中国人而言,我们需要的是自信和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且毫不动摇!清醒认识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不回避遮掩!万众一心,坚定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
前言/序言
语言这东西,有种神奇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
比如“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形象又深刻,引来百姓一阵叫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简洁到位,生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来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他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来描述亚太共同的发展未来,用“虚谈废务”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出版体现国家意志、满足广大读者精神需求的优秀作品为天职。为了让更多的党员、在校大学生、社会公众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略中央治国理政的内涵和思想,读懂中国,我们决定编撰这本贴近群众、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读本。
本书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语言风格入手,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引文引言,共70个词条,对其语源、语义、理论价值以及社会反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阐释,以期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新颖的、可读性强的、“接地气”的读本。
除了上述目的,我们还期许这本书,能够让大家意识到转变文风、“话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的精神,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方式方法,少讲官话套话,多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
本书包括“开篇”、“形象比喻篇”、“俗文俚语篇”、“诗文引用篇”四个部分。我们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十二大主题的顺序,对每篇里的词条进行排序;相同主题的词条,则再按讲话时间前后进行排序。
感谢本书作者陈锡喜、丁晓萍、汪雨申、黄庆桥等付出的艰辛劳动,数易其稿,殊为不易!本书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等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冯刚、王然、徐艳国、朱健、季波、谈毅、刘华杰、赵正言等领导和专家对本书的精心指导。特别要感谢原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曦对本书的审读和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又紧,很多本应该收录的内容没有在本书中得以体现,颇有遗珠之憾,愿广大读者包涵赐教。
2014年11月
平易近人 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0 104
评分
☆☆☆☆☆
给力啊,京东,买了很多实惠的东西,质量很不错,节约不少啊,谢谢!
评分
☆☆☆☆☆
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
评分
☆☆☆☆☆
很好 给单位买的十九大书籍 送得很快 包装很完整。该认真学习了
评分
☆☆☆☆☆
一直都觉得@的文采特好,不怎么会说话的我买来学习的
评分
☆☆☆☆☆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
☆☆☆☆☆
东西挺好,点赞一下,还会再买
评分
☆☆☆☆☆
书的质量很好,值得够买
评分
☆☆☆☆☆
感受一下领导风范!学习一些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