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嗚呼!自剖判以來,生民之禍亂,至今日而極矣。物極必反,自然之理也。一旦忽易陰森慘酷之世界,而為晴朗和平之宙閤,天而不欲遂喪斯文也,則國傢必將尊禮先生,以為國老儒宗,使弘宣我華夏民族之文化於京師太學。其時縱有如夢之青山,寜復容先生高隱耶?然而白發者,國老之象徵,浮名者,亦儒宗所應具,斯誠可嘉之兆也,又何嘆哉?又何嘆哉?
——陳寅恪
內容簡介
近代國學研究,從1902年梁啓超謀創《國學報》,到20世紀50年代初無锡國學專修學校等終止,曆經半個世紀。流派紛呈,觀念不一,但總體上看,乃是數百年間中西文化的交流融閤,特彆是晚清西學東漸之風的鼓蕩,最終導緻中國文化在學術層麵上融入近代世界體係之旅程。作者不以時代群趨為是,由沉潛而期冀韆慮一得,由學人交往與學術公案探尋學界的相互關係,進而把握近代中國學術源流與軌轍。
作者簡介
桑兵,河北威縣人,曆史學博士。曆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齣版《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孫中山的活動與思想》、《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等專著。主編《近代中國的知識與製度轉型》及同名叢書、《清代稿鈔本》。閤編《戴季陶集》、《近代中國學術批評》、《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國學的曆史》、《讀書法》。
目錄
第一章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與西學
一、西人東來
二、科學與學科
三、國際漢學的影子
第二章 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
一、粵人與南學
二、太炎門生
三、新文化派
四、學分南北
第三章 大學史學課程設置與學風轉變
一、史傢之總法
二、議論與講學
三、南北異同
四、綜閤與考據
第四章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國際反響
一、日本:有信有疑
二、韓國:聲應氣求
三、歐美:漢學專利
四、內外有彆
第五章 東方考古學協會
一、新興學科
一、意在結盟
三、分歧與影響
第六章 陳寅恪與清華研究院
一、入院因緣
二、師生名分
三、講學與研究
第七章 陳寅恪與中國近代史研究
一、不古不今
二、成同之世
三、具有統係與不涉附會
第八章 陳垣與國際漢學界
一、獨吾陳君
二、海內公意
三、漢學正統
四、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九章 廈門大學國學院風波
一、舊嫌新隙
二、文理爭風
三、學派與政爭
第十章 鬍適與《水經注》案探源
一、作案動機
二、案中有案
三、意在爭勝
四、治學方法
第十一章 近代學術轉承:從國學到東方學
一、新史學與史學革命
二、新舊難辨
三、科學的東方學之正統
四、專精與博通
人名索引
徵引書目
一、著述文獻
二、報刊
再版後記
精彩書摘
國學倡導者的齣發點最初不在研究而在保存,以養成國民的愛國心,所以強調抱殘守缺,政治或文化關懷明顯高於學術追求。此後,西學的精密係統日益影響國人的學術旨趣。較早設立的國學保存會每月開講習會,商量舊學,相互切磋,並請劉師培擔任正講師。該會還準備開設國粹學堂,因經費不足而罷。但所擬定的學科預算,清楚顯示齣近代國學的內涵與舊學大相徑庭。其學製為三年,科目包括經學、文字學、倫理學、心性學、哲學、宗教學、政法學、實業學、社會學、史學、典製學、考古學、地輿學、曆數學、博物學、文章學、音樂、圖畫、書法、翻譯、武事等①,至少形式上與舊學分科截然不同,采用瞭西學的分類法。
此外,國學倡導者大都從事新式文教事業,從私人書院式傳習轉嚮憑藉近代大眾傳媒嚮社會廣泛宣傳。而對這一舶來品版麵的模仿,很容易引起固有學術錶述形式的改變。從傳統劄記變為近代學術的標誌……論文,據說以《國粹學報》為最早。②該報從第五年起,政論性社說明顯減少,而以學術著作為替代。第六年更取消社說,代以純學術的通論。
國學保存會對後來的國學研究影響極大,或者說,它顯示瞭近代國學研究共同路嚮的基調。從清末到民初,有章太炎開辦於東京的國學講習會、國學振興社,章氏弟子馬裕藻等人發起的北京、杭州國學會,謝無量、廖平、劉師培、宋育仁等人執掌的成都國學館(後改名國學學校、國學專門學校),羅振玉、王國維的《國學叢刊》(1911年北京、1914年日本),唐文治的無锡國學專修館,吳仲、瀋宗畸等人的《國學萃編》(1908年北京),陳爾锡、呂學沅等人的國學扶危社及《國學》雜誌(1914年東京、北京),倪羲抱等人的國學昌明社與《國學雜誌》(1915年上海),南社姚光等人的《國學叢選》等。一些青年顯然為此所吸引,也呼籲“振興國學”③,決心編撰《國學誌》(如顧頡剛)。統治者方麵,鼓吹中體西用的張之洞等亦主張保存國粹,倡設各省存古學堂及古學院,還有人奏請設立國學專門學堂。①
這一時期的國學,無論派分如何,從主張、章程、科目看,抱殘守缺的一麵更為凸顯,但也吸收西學。東京國學講習會宣稱:“真新學者,未有不能與國學相挈閤者也。”②王國維更直接反對言學者有新舊中西之爭,“正告天下日:學無新舊也,無中西也”,指爭論者為不學或不知學之徒。他認為:“世界學問,不齣科學、史學、文學,故中國之學,西國類皆有之,西國之學,我國亦類皆有之,所異者廣狹疏密耳。”“中國今日實無學之患,而非中學西學偏重之患。……中西二學盛則俱盛,衰則俱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動。且居今日之世,講今日之學,未有西學不興而中學能興者,亦未有中學不興而西學能興者。……慮二者之不能並立者,真不知世間有學問事者矣。”③官方倡導,雖被斥為“挾其左右學界之力,欲阻吾民圖新之先機,以是為束縛豪傑之具辭”④,而且張之洞確有重守成輕研究之意⑤,但以國學為專門,本身就是對西學影響的迴應。
……
前言/序言
中華學人叢書: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很好的國學導論。
評分
☆☆☆☆☆
近代史盛傳 北茅南桑西南羅 桑兵老師的書這是第一本
評分
☆☆☆☆☆
桑兵老師的書,很好。。
評分
☆☆☆☆☆
有時候,會不會感覺到,盡管有朋友的關心,父母的叮囑,戀人的關愛,我們的心裏總還是有一段淡淡的憂傷,說不齣的憂傷,每當我們獨處的時候,或者迴憶往事的時候,在雨中走的時候都會像夢一樣的浮現。到底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與自己內心共鳴的一些話語。而《不寂寞》這本書,剛好就是我尋找的這種感覺。覺得自己與這本書很有緣啊,走進書店,第一眼就看到瞭,主要是那種恬靜又悠遠的封麵,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從頭頂灌下來,如靜坐於雲端,又如飄於寜靜的海麵。打開書,原來文字也是那麼的寂寥和溫暖,如和一個知心的朋友在傾心長談一樣,一下子填滿我所需要的那種感覺 感激他是因為在這個悲劇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地體會到,麵對不朽的東西,即使死神也無能為力。剛收到書,還沒仔細看,不過插圖很不錯,書也是正版的!看書名就很有意思,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麵對知識的匱乏 我必須充電 學曆本來就不高最高有效學曆初中的我,在社會中工作也好學習也好,我擁有的隻是一份真誠和執著誠信的堅持,然而這些真的遠遠不夠,網絡裏每天充斥著新的機遇也是遭遇,從五月感覺身體不適,堅持到十月,後來迴傢休息三個月,迴來省會城市,依然想要繼續網絡裏憑興趣愛好經營自己的小店,可是連續幾年的電腦工作和不規律的生活讓我的身體陷入瞭深度不得解乏的疲勞中,春節期間無所事事,也沒精力去做什麼,就邊看病邊看天津衛視非你莫屬,差不多網絡裏能看到的每期都看瞭,我知道瞭我需要看非你莫屬這本書也知道瞭微力無邊這本書,後去書店找可是兩本都沒找到,在看節目的過程裏,我越發認識到我自己隻是有誠信和堅持不夠真的不夠,也許我的疲勞就是我傻乎乎的任勞任怨不懂方法導緻的吧,很好,很好,相當滿意我急切認識到自己的隻是匱乏和一些思想還有宅的很深而忽視的現實存在的一些危機和不足,我不想成為工作的機器,不想成為銀子的奴隸,我纍我能堅持終歸可能隻是因為我選擇做的是我的興趣愛好,所以纔能保證我因為給更多興趣愛的分享和提供質量保證的材料得到認可而無怨無悔,礙於麵子我覺得賺同興趣愛好的姐妹的銀子我有負罪感,到最後自己已經開始從貨源的維持從維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就好到無法維持和寸步難行,我發現瞭自己的錯誤,彆人就是同興趣愛好的也不想我因為分享而真的餓死自己,那麼什麼樣的模式是對的什麼樣的方式纔是經營自己的興趣愛好並充實豐富自己的興趣愛好,很不錯!速度也快,絕對的好評,下次還來京東,因為看到一句話 女人可以不買漂亮衣服不買奢侈的化妝品但不能不看書,買瞭幾本書都很好 值得看。瞭解京東:2013年3月30日晚間,京東商城正式將原域名360buy更換為jd,並同步推齣名為“joy”的吉祥物形象,其首頁也進行瞭一定程度改版。此外,用戶在輸入jingdong域名後,網頁也自動跳轉至jd。對於更換域名,京東方麵錶示,相對於原域名360buy,新切換的域名jd更符閤中國用戶語言習慣,簡潔明瞭,使全球消費者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訪問京東。
評分
☆☆☆☆☆
主流之外,其他自然可以認為是支流。比較重要的,有近來頗被提起的“蜀學”,即濛文通等;有盤踞在南京高師等的“學衡”,自八十年代以來已經逐漸被認為是立場中立、學術主張切實的派彆;有錢穆,錢穆是不做“史料學”的史傢,與當時彌漫著東方學氣息的史語所相比,錢穆也是非主流,不然他也不會直到1968年纔成為中研院院士等。越列舉越多,其實所謂的“支流”比所謂的“主流”不僅數量多得多,而且主張也大都較為平和,國學與西學的衝突也沒有所謂“主流”派那麼激烈。激烈的反傳統、過正式的矯枉,可能恰恰是“主流”之所以成為“主流”的原因之一吧。
評分
☆☆☆☆☆
這批人物並非一概守舊,如國學保存會,“一麵藉《政藝通報》係統輸入西學,一麵以《國粹學報》提倡國學”。但是,這批人仍然很被視作頑固守舊派,而在蔡元培主持北大後被章太炎弟子趕下颱。
評分
☆☆☆☆☆
學術經典,值得用心閱讀!!!!!
評分
☆☆☆☆☆
乾:北大桐城派的陳漢章葉瀚都是浙籍,但正是被“某籍某係”所排擠的;
評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