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继《十宅论》《负建筑》《自然的建筑》等著作之后的又一力作!填补了震后建筑哲学思考方面的空白!
内容简介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在本书开头对“建筑必须与场所相连”这一哲学做了详细的解说。本书包含了3?11地震灾害后的新建筑哲学,以隈研吾的15个代表作品和3个实验为例,用详实的彩色图片和插图做了详细的解说。从历史角度彻底分析了“场所”与“建筑”的关系,以教科书的形式汇聚了各种分析。
作者简介
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横滨。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研究生院,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2001年担任庆应私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现为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东京大学教授。工学博士。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等著作。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国际木建筑奖、国际石造建筑奖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悲剧改变建筑 “生产”拯救建筑
1.龟老山展望台 ……消隐建筑,复原山体
2.北上川运河交流馆 ……出于环境保护和河川整治考虑的隧道型博物馆
3.水/ 玻璃 ……通过水平要素连接海洋与建筑
4.森舞台登米町传统艺术传承馆 ……设计露天舞台,通过空白部分契合森林与建筑
5.阳之乐家 ……一层涂有魔芋和柿涉的和纸保护建筑
6.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 ……层层的纵格栅遮阳将广重的雨水建筑化
7.石之美术馆 ……使用当地石材,联系建筑与场所
8.宇都宫宝积寺站CHO 藏广场 ……大谷石的记忆,场所的记忆
9.银山温泉藤屋 ……不同强度表面面层的重叠,联系场所和身体
9.银山温泉藤屋 ……不同强度表面面层的重叠,联系场所和身体
11.竹屋GREAT BAMBOO WALL ……万里长城与建筑的契合
12.安养寺木结构阿弥陀如来坐像收藏设施 ……使用基地土壤制作日晒砖方法的复活
13.根津美术馆 ……通过屋顶重檐,契合表参道与建筑
14.浅草文化观光中心 ……通过堆叠木结构单层建筑,设计中高层建筑
15.格拉纳达表演艺术中心 ……通过堆叠六边形小建筑建造歌剧院
16.伞?UMBRELLA ……更轻更软的圆顶屋
17.水砖/ 水枝 ……受细胞启发的游牧式?自律型建筑体系
18.千鸟 /GC prostho博物馆研究中心 ……受飞弹高山玩具启发的小截面木结构单元体系
精彩书摘
场所不仅仅是体验的对象,同时也是生产的开口处。通过这个开口才能产生立足于场所的建筑,进而产生与大地融为一体的生活。
当开始关注“生产”这一活动时,就会发现“场所”突然放出了光芒。若能通过开口处(场所)的力量将建筑与生活连为一体,那么建筑作为纽带,也能将场所和生活连接起来。
请注意“开口处”这一词汇。所谓开口处本质上都是很小的东西。正因为小才被称作开口处。“场所”就是存在于没有头绪的广袤世界中的微小的开口处 。
场所本身就是很小的存在。正因为小,才能去粗取精,进行生产。“国家”这个场所过于宽广,只有更小的存在才能称得上场所。
从“大场所”到“小场所”
现在的后工业化社会,是一个国家概念被不断淡化的时代。在以国家为框架的范围内运作的传统企业将被淘汰、被弱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在这个时代,只有跳出国家框架参与国际化活动的跨国企业,以及与地区紧密结合的小型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全球化的跨国企业实力可以凌驾于国家经济实力之上,国家被相对弱化,成了一种模糊的存在。
其结果就是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严峻的财政问题,国家的领导力和权威日益下降,政治的不稳定状态持续不断。国家结构本身在动摇的情况并不仅仅是日本特有的。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应该依靠的“场所”早已不是国家这一“场所”了。那种依靠日本或美国这样的“大场所”进行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方法也变得毫无意义。即便是追求日本风格或者美国风格的建筑也是如此。
在从普世主义转向“小场所”的过程中,其重大的转折点应该就是2011 年3 月11 日发生的东日本大震灾、海啸以及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吧。
前言/序言
我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以一种全新形式的教材,将自己平日的思考以及我认为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年轻人。
3.11 大地震是我写作此书的契机之一。3.11 让历史的潮流反转。以一言概之,我觉得东京中心主义的时代结束了。都市中心主义抑或称为都市主义更确切,其本质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都市这一中心向地方流动的。技术、文化、经济不一而足。地方隶属于大城市,逐渐被掠夺、破坏。
就建筑而言,混凝土、铁等材料都是都市主义的产物。在20 世纪之前,在不同地方、不同场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构成了那些地方特有的景观,孕育着当地的文化。但从20 世纪开始,这一切全部被混凝土和铁破坏。这段悲惨历史潮流的结局就是3.11 的悲剧。
但是,仔细解读历史可以发现,悲剧中往往孕育了新的转机。经历灾害和危机之后,会产生真正有意义的新动向。在春风得意时,人们大概不会认真地思考事情,而是热衷于维持现状,不太可能大幅度地转换方向。
我的亲身经历也是如此。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崩溃,我在东京的设计工作几乎停滞了10 年。在这10 年里,我辗转于地方,和当地的工匠一起,建造了一些小的建筑。那时,我切身体会到不论怎样的“小场所”中都潜藏着未被唤醒的力量。感受到了 “小场所”无尽的富藏和它的温暖。要是没有这10 年远离东京的辛劳,我或许不会觉悟到“场所”的问题。
托十年之旅的福,在3.11 之前我们就开始关注场所,思考着如何设计使“小场所”熠熠生辉的建筑。从这时起,我给自己定下两条原则。
其一,重视“小场所”的材料、技术和工匠。
其二,尽可能通过“小元素”进行建造。
混凝土是典型的“大元素”。虽然最初是黏稠的液体状态,但一旦凝固之后就变成又大又重的固体,既不能切割也不能分解。
与其相反,由木结构或砖砌之类的“小元素”构成的建筑,可以通过个人的手简易建造,解体也较为简单。一言以蔽之,用小元素建造的建筑是民主的建筑。它是草根式的,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
所有的“小元素”,我都尽可能采用当地可以采集到的材料。就像动物收集身边的“小元素”筑巢一样,在“小场所”用 “小元素”建造,我认为这种谁都可以筑巢的状态是最理想的。
但是我也对这种建造方法究竟是否适合收入教科书持有疑问。因为教科书是将中心的、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文化传授给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人们,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基本特点。从根本上说,我怀疑这种特点究竟是否与我所思考的“场所主义”契合。这或许正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以“场所”为题的建筑教材的原因所在。
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也更想针对 “场所”这个难以得出普遍性结论的命题,给年轻人留下些什么。
虽然是我的主观想法,但我仍然将《圣经》和《论语》作为参考。虽然这两本书均为长卷,也堪称为伟大的教材而被广泛学习,但它们的书写方式都是不成体系的,而是片段式的。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在基督和孔子身边聚集了一群没有正式工作的流浪汉,这两本书就是片段式地记录了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各种难关和辛劳。
《圣经》的核心是由四个门徒分别记述的,以充满矛盾的故事集(四福音书)为中心构成,是一本和普世主义相距甚远的、非常随意的教科书。《论语》也被批评有用语模糊、可作多解的缺点。
但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样的写法,才使得这两本书成为了伟大的教材。正因为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写法,才使更多人产生共鸣,每个读者都能发现适合自己的解读方法,使其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教材。
出于上述狂妄的思考,我决定将这本关于“场所”的教材以18 个片段记述集合体的形式写出来。
我们的旅途仍在继续,但我首先想向大家分享我们在这18 次旅行中如何面对“场所”,如何经历困难,以及如何与生活在 “场所”中的人们分享喜悦。
隈研吾
2012年1 月
场所原论:建筑如何与场所契合 [場所原論:建築はいかにして場所と接続するか]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