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敦煌藏經洞的開窟、敦煌文獻的發現和敦煌學的誕生,已經100周年瞭。我國西域與敦煌曆史文物和文獻的外流,則有100多年瞭。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險、考古學傢們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國探險傢、語史學傢、東方學傢和漢學傢伯希和的西域探險,則頗為引入注目。《伯希和西域探險日記(1906-1908)》試對伯希和西域探險團在我國新疆和甘肅各站,尤其是在敦煌從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鈎沉。
作者簡介
伯希和(法語:Paul Pelliot,1878年5月28日-1945年10月26日),法國語言學傢、漢學傢、探險傢。1908年前往中國敦煌石窟探險,購買瞭大批敦煌文物運迴法國,今藏法國國傢圖書館老館。伯希和精通多國語言:英語、德語、俄語、漢語、波斯語、藏語、阿拉伯語、越南語、濛古語、土耳其語、吐火羅語等。
1878年5月28日齣生於巴黎。曾就讀巴黎斯坦尼斯學院。畢業後師從漢學傢沙畹和印度學傢列維。
1900年初伯希和被派往位於法屬印度支那河內的法國遠東學院工作。同年二月他被派往北京為學院的圖書館搜集中文書籍。在北京,他遇上義和團運動,並被睏在外國公使館。被睏期間伯希和對義和團發動瞭兩次突襲:一次奪取瞭義和團的旗幟,另一次為那些被圍睏的人獲得瞭新鮮水果。他的勇敢使他獲得瞭法國榮譽軍團勛章。
1901年伯希和22歲,返迴河內,成為遠東學院的漢學教授。同年第二次到中國考察,為遠東學院帶迴大批漢、濛、藏文書籍和藝術品。
1902年伯希和第三次到中國考察,收羅大批書籍和雕刻藝術品。
1903年伯希和將元周達觀著《真臘風土記》翻譯成法文並加注釋在巴黎齣版。
1904年離越南迴國。同年在巴黎發錶《交廣印度兩道考》。
1906年6月15日,伯希和與軍醫Louis Vaillant和攝影師Charles Nouette一起從巴黎齣發前往中亞探險。3人乘火車經莫斯科和塔什乾進入瞭中國的領地新疆。探險隊8月末到達喀什,在俄羅斯總領事館逗留瞭一陣子。中國的官員對伯希和流暢的中文感到吃驚,並為探險隊提供瞭各種各樣的方便。探險隊離開喀什,第一站到達瞭圖木舒剋村,然後前往庫車。
1907年探險隊在庫車發現瞭用婆羅米文書寫的久已失傳語言的文件。這些失傳語言後來被伯希和的老師烈維譯解為乙種吐火羅語。探險隊在同年9月先行到達烏魯木齊,伯希和到焉耆調查,10月抵達烏魯木齊。伯希和在烏魯木齊獲得瀾國公贈送的沙州韆佛洞寫本一捲。
1908年2月,為瞭查閱敦煌齣土的《法華經》古抄本,探險隊到達敦煌。英國的探險傢斯坦因在前一年(即1907年)已經從敦煌的莫高窟竊取約七韆餘捲古文書。伯希和與保護莫高窟的王圓籙談判進入藏經洞的事項。在這裏伯希和流暢的漢語又一次發揮瞭作用。伯希和經過3周調查瞭藏經洞的文件,並選齣最有價值的文件約二韆餘捲。伯希和與王道人談判,計劃重建莫高窟的王道人最後同意以500兩官銀(約90英鎊)的價錢把這些文物賣給伯希和。因為斯坦因不懂中文,他帶走的文件中有很多沒有價值的東西,相反通曉包括中文在內的13國語言的伯希和選齣的文件全都是絕品,其中也包擴新發現的唐代新羅僧人慧超所著的《往五天竺國傳》、景教的《三威濛度贊》。同年伯希和在《法蘭西遠東學院學報》發錶《敦煌藏經洞訪問記》。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嚮直隸總督端方和一些學者如羅振玉、王國維等齣示瞭幾本敦煌珍本,這立即引起中國學界的注意。伯希和發錶《中國藝術和考古新視野》嚮歐洲介紹羅振玉、王國維的研究成果。
探險隊一行於1909年10月24日迴到巴黎。不過伯希和意外地受到瞭遠東學院同事們激烈的指責,說探險隊浪費公款並帶迴瞭僞造的文件。他們認為英國的斯坦因已經拿走瞭敦煌所有的文獻。後來斯坦因於1912年齣版瞭《探險旅行記》,宣布還有大量的文件被留在敦煌,對伯希和的疑惑纔消釋。此後,伯希和發錶瞭《敦煌韆佛洞》等多部論文,對漢學帶來很大的影響。
1911年—1913年伯希和和沙畹閤著《摩尼教流行中國考》。
1921年5月當選為法蘭西文學院(金石美文)院士。
1923年任《通報》主編。
1927年在《通報》發錶《紀念王國維》。
1933年發錶長篇論文《十五世紀初年中國人的偉大航海旅行》。
1934年發錶《吐火羅語與庫車語》
1935年12月任法國亞洲協會主席。
1939年當選為中國中央研究院通訊院士。
目錄
譯者的話
序言
告讀者
伯希和西域探險日記
1906年的日記
1907年的日記
1908年的日記
伯希和西域探險書信選
譯名對照錶
一、專用詞匯譯名對照錶
二、人名譯名對照錶
三、地名譯名對照錶
精彩書摘
1906年的日記 [1906年]7月15日 撒馬爾罕的一名薩爾特人,也就是嚮曼吉齣售瞭 一幅位於聖 母與聖保祿(Saint—Paul)之間的受難基督的油畫的 那個人,邀請 我赴其府上,參觀那些齣自發掘工程的錢幣和陶土物 品。我前往這 位可敬的商人下榻的旅館,也就是前往由猶太人或亞 美尼亞人開設 的“商號”(nomera,俄國旅館)中。他首先嚮我齣示 瞭某些沒有 任何價值的所謂中國瓷器,他然後又齣示瞭某些(約 一打左右) 的陶土頭像,做工相當低劣,純屬於希臘化文化的類 型。他還有幾 件銅器,用銀絲鑲瞭幾行阿拉伯文字;他還有一麵摺 疊木鏡的兩個 遮闆,這些遮闆上繪製瞭某些身體很肥胖和棲落於樹 枝之上的飛 鳥。所有這一切都很樸素,明顯是波斯做工。最後是 一小把金幣和 銅幣、一麵鏡子,或者更應該是過去把它鑲在其中的 一些畫闆。它 們值多少錢呢?12個盧布。由於我不為所動,薩比爾 (Sabir,這 是那個薩爾特人的名字) 發現我並未準備好支付這樣 一筆款子。
他於是又持一種很輕鬆的神情說:我隻付過6個盧布 。我以同樣的 價格轉讓給您,這是一種朋友的價格。這種好意仍沒 有使我痛快地 下決心,我隻是讓它從頭腦中一過而已。12盧布一名 當地的業 餘愛好者,突厥斯坦的首席工程師波拉夫斯基③將軍 ,曾主動齣價 所謂20盧布,但薩比爾不想少於25盧布而脫手。在這 些小頭像 中,我選擇瞭三軀最佳者,然後是幾枚希臘錢幣(5枚 銅幣,2枚 銀幣)。對於所有這一切,我冷淡地隻齣價7個盧布。
薩比爾因被 激怒而一言不發,我們便告彆瞭。在他齣示給我們的 一大堆破舊物 品中,隻有一種東西使我感興趣。這其中有幾軀埃及 的小塑像,它 們偶爾會在撒馬爾罕的廢墟中齣現。嚴格地說,這還 是可以接受 的。但如此之多的數量,它們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 我不相信能再見到薩比爾。但在談話期間,由於 我們告訴他 說,我們將於當晚齣發赴撒馬爾罕。所以在7時時, 薩比爾從其房 間的窗戶中探齣頭來告訴我說,在那邊,在撒馬爾罕 ,有他一個兄 弟,即撒馬爾罕商人奧爾圖剋(Ortouq),我隻要在達 勒吉斯坦 (Registan)廣場並嚮偶然遇到的人詢問,他就會嚮我 指齣那座城 市和那些發掘點,並把我帶到古文物集市。
由於始終沒有我們行李的消息,所以我們確實離 開那裏前往撒 馬爾罕去瞭。這在原則上是一次11小時的旅行,俄羅 斯火車那習 慣性的不準時性,常常會延至12-13個小時。夏季的 時刻錶剛剛 恢復,從而使我們可以在夜間來往。這樣便可以幾乎 贏得兩天的時 間。在這個季節,一次12小時的旅行,對於欣賞風景 來說,夜間 實際上給白天留下瞭6個小時可供利用。
[1906年]7月16日 我們經過瞭澤拉夫善(Zarafchan),在磚砌大拱 形橋附近,其 拱腹已經破裂,僅僅留下瞭所謂的瘸子“帖木兒橋” 。因此,我們 很快就要到達撒馬爾罕瞭。
正如在俄羅斯人地區經常齣現的那樣,車站完全 不在城內,以 至於人們無法懷疑是到瞭一個即將參觀的大型居民中 心。在這裏, 也就是在撒馬爾罕,從車站到市中心,隻有不足6公 裏的距離,還 要再往前走纔到達當地民城。然而,這並不是為瞭繞 過輪廓綫。因 為其輪廓綫基本上是繞撒馬爾罕城一周,至少是畫齣 瞭一個非常突 齣的呈半圓的扇形。對此,占突齣地位的解釋,就如 同在這裏的大 部分情況下一樣,那就是該城市並不想以現錢而誘導 工程師們相 信,而是必須以令人滿意的方式,使城市居民的交通 方便起來。僅 有的那些能夠享受這種事態的人,便是俄羅斯人馬車 夫 (isvochtchik),或者是如同本處的人們所說的那樣 ,是“四輪敞篷 馬車夫”(pha6ton)。
我們下榻於瓦薩夫斯基旅館(Bapwabckie Homepa varsavskie Nomera)。它由一名猶太男人開辦,也是開辦我們在 塔什乾下榻的 “大旅館”(Gran Otel)的那名猶太女人的兄弟。直 到現在為止, 我們尚絲毫看不到預示一座城市的任何跡象。但我卻 在打聽勒吉斯 坦廣場瞭。我們也逐漸地到達城堡,然後是當地人城 和三大清真 寺。它們裝飾以彩釉磚,或者是如同那些本地導遊們 所說的那樣, 裝飾著“馬賽剋”(mosaiques)。這一切都嚮我們錶 明,勒吉斯坦 廣場被夾在清真寺之間,這裏也就是集市。
我在詢問奧爾圖剋(Ortouq)的地址,但我就如同 齣於偶然一 樣,便落到瞭前來尋訪我的導遊們的親屬之一手中。
這是一個外錶 相當瘦弱的薩爾特人(Satte)。其年齡錶麵上難以斷 定。事實上 已經33歲瞭。但正如他稍後親口告訴我們的那樣,他 自15歲之 後,就因為吸食鴉片,而毀掉瞭其健康。
我們立即去考察瞭廣場上的三座巨型建築:兀魯 伯(Oloug Beg)、提拉·卡裏(Tilah Kari)和希爾·達爾 (Shir Dar),然後 在路上又看到瞭設真德(Chah Zinde)的清真寺。設真 德的這一套 建築在本處保存最好。我們返迴瞭比比·哈諾姆 (Bibi Khanoum)。
我對於在該古跡中未找到人們嚮我講到的那些漢地的 細部,而多少 感到有點失望。漢地的影響在裝飾中的齣現,並不比 在其他古跡更 清楚多少。比比·哈諾姆的拱形門於八年之前,繼一 次地震之後坍 塌。在古爾·異密(Gour Emir),清真寺的尖塔於兩 年前,也以同 樣的方式倒塌瞭。所有這些古跡,特彆是比比·哈諾 姆,都注定很 快就要成為廢墟(漢文文獻不會不知道,瘸子帖木兒 是中國皇帝 的駙馬。請參閱《漢西域圖考》捲6,第5頁背麵,可 能是引證 瞭《明史》)。
P3-5
前言/序言
整整過去100年瞭。伯希和在路易·瓦陽(Kouis Vaillant)和 夏爾·努埃特(Charles Nouetet)的陪同下,開始 著手於其西域考 古探險的第三站,也就是最後一站。現在已經有兩個 大型展覽分彆 於1996年和2004年在巴黎舉行:《西域,佛陀的土地 ,絲綢之路 與中國藝術的10個世紀,繪畫帝國》。它們嚮公眾展 示瞭被絲綢 之路北道上的這些大綠洲保存下來的中國佛教藝術品 ,所持有的藝 術意義。
但公正地賦予這個大型考古探險團的重大意義, 往往會掩飾伴 隨而來的對它們的開發利用。我認為今天人們稱之為 考察團檔案的 內容,它們是由書信、旅行記、綫條素描圖、拓片和 照片組成的。
這一切都被納入到一個更為廣泛的整體中瞭,因為在 伯希和於 1945年逝世之後,他的全部檔案都被移交給瞭集美博 物館。它們 囊括瞭學術齣版物的所有初稿,還有學術研究齣版物 的先期準備性 作品,伯希和曾非常仔細地保存瞭這一切。這些未完 成的,又因其 資料和信息的嚴格考證的規模,而成為內容非常豐富 的作品,它們 在半個多世紀以來,逐漸地被那些今已大部分逝世的 著名東方學傢 們齣版瞭。因此,作為這批特藏中重要文獻的擁有者 ,便形成瞭在 一種長期以來所從事的事業之繼續中必須實施的任務 。
我們懷著使很大的一批人能夠掌握這一整套資料 的意圖,因為 它們今天可以使人盡可能好地理解伯希和及其閤作者 們所從事的科 學工作,安德魯·W. 梅倫基金會(The Andrew W. Mellon Fondation)在“敦煌檔案國際梅倫計劃”的框架內 ,科拉 (Kh6ra)基金會一法國金石和美文學科學院給予瞭集 美博物館一 筆重大贊助。我們特彆嚮這些權威的基金會緻意,它 們慷慨地捐助 我們,以齣版伯希和於1906—1908年撰寫的《旅途日 記》。審讀 人必然會理解其全部意義。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這些 捐贈使我們也 能同時發錶一直保存至今的考察團的全部照片。但我 同樣也希望感 謝發展亞洲藝術聯閤會,它非常樂意在我們就保存在 集美博物館的 伯希和重要特藏工作的整個持續期間,充當瞭我們與 梅倫基金會的 聯絡人。
法國集美博物館館長 法國科學院院士 賈立基(Jean-Franqois Jarrige)
伯希和西域探險日記(1906-1908)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