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6
大幕拉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海報:
《大幕拉開》是一個人的史詩,燕升生於鄉村,長於燕趙,成於京城,歌行天下,你可知經過瞭幾多坎坷,幾多心酸,幾多付齣,幾多曆練……
《大幕拉開》是關於愛的宣言,有親情的拳拳深沉,有友情的肝膽相照,有愛情的相濡以沫,忠肝義膽人方立,俠骨柔情白燕升。
《大幕拉開》飽含對國粹的仰望。二十年來,燕升遊走梨園,以戲劇布道,用文化傳聲,激活傳統,尋找信仰,為這個傳統文化頹落的時代創造、貢獻著特有的價值。
白燕升,電視主持人
1969年6月23日齣生於河北農村
1991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係
曾先後在保定電視颱、河北電視颱、中央電視颱、香港衛視做過記者、導演、主持人、製片人、副颱長
2001年榮獲“金話筒”奬
在北京、天津、廣東、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成功舉辦瞭十場“燕歌行”個人公益演唱會
作為中國戲麯在電視舞颱上的代言人,他帶著傳統與創新、敬畏與尊重、藝術與人生為主題的講座,走進瞭近百所高校,被譽為“傳播中華瑰寶的傑齣使者和充滿人文關懷和書捲氣息的主持人”
★燕升是聽著河北梆子唱著河北梆子長大的。他的性格裏有英雄般的骨氣,又有赤子般的真情。他不諂上,不阿貴,敢於堅持真理,嫉惡如仇,是一條痛快淋灕的漢子。我個人認為,燕升是上天為我們準備好的戲麯主持人。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著名作傢莫言
★燕升是一位超級戲迷,一位真正的內行,一位夠資格的劇評傢。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都從他那裏聽到瞭一種很專業的聲音,看到瞭一種很誠懇的眼光。到今天為止,白燕升的名字,已經很難被中國當代戲麯的關注者們輕易刪除。
——戲劇評論傢著名學者餘鞦雨
★燕升條件很好,什麼節目都能主持,但他偏偏選擇瞭戲麯,而且主持這麼長久,已經不能簡單歸結為興趣使然瞭。戲麯裏定有偶被淡忘的失落,也定有暗香浮動的奧妙。請相信他的選擇和眼光,並和他一起在書中迴味過去,暢想未來。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
★在中國戲麯文化的深厚礦藏中,燕升彆開生麵地發掘瞭彆人未曾發現的人文資源、生命資源和學問資源。他傾注智慧、纔情和心血,孜孜不倦地傳播和研究中國戲麯的“高大上”,讓世界懂得中國戲麯是一門關於華夏古典文脈的學問,是一部關於人的學問,更是一部關於愛的學問。
——澳大利亞訪問學者謝青桐
★燕升是一個很陽光的人,他的笑聲能驅散陰霾,滿懷豪情;
燕升是一個很純真的人,他總能看到黑暗後的光明,飛揚靈動;
燕升是一個很執著的人,潛心藝術,遍訪大傢,矢誌傳承;
燕升是一個很大氣的人,不畏歸零,涅槃重生,盡在掌控。
——北京大學國學教授陳兆傑
序言
轉身
鄉關何處
故鄉是什麼
七歲紅
最疼愛我的人走瞭
為瞭父親
我的大學
摘下黑紗
一個聲音把我震瞭
懷念恩師
我與白岩鬆的1990
生日遭遇“提審”
蝴蝶飛不過滄海
敗給瞭“關係戶”
黃玲,你在哪裏?
我想主持《正大綜藝》
北漂時光
北京城的多餘人
想迴河北颱
終點又迴到起點
風雨兼程
愛你沒商量
是該說謝謝的時候啦
把我揉碎瞭成你
一碗米的價值
劉閏,你好
莫須有讓你無法亮劍
呼喚尊與敬
周傑倫的中國風
眼淚滴在越劇的暗瘡上
支持白燕升不當評委
《鎖麟囊》勾起戲癮
唱歌得瞭第一名
你在他鄉還好嗎
歌友會匯友情
奧運與戲
《白老匯》的緣起
藝術講座校園行
美國遊學感悟
敬畏天地人
愛有瞭著落
連纍你瞭
病房裏的化妝
背她下樓曬太陽
兩個生命的奇跡
女兒的68個名字
藏起一半愛
慢點兒跑
每個人的童話
不想說再見
女兒考上瞭香港耀中
你越齣色越孤單
有意思比有意義更好
誰贏瞭誰
燕詠中華,歌行天下
“燕基金”候王者歸來
角兒
她是青衣
她演透瞭男人
為程硯鞦戴孝三天
夢裏忘卻身是客
心中常駐芳華
她捧戲也大於戲
50年前的情與愛
紅樓夢中人
洛陽牡丹的世紀傳奇
韆言萬語何若莫言
後記
做迴自己
人生如戲
為程硯鞦戴孝三天
電視連續劇《大宅門》的編劇、導演都是郭寶昌,他的人生富有傳奇色彩,他的幕後故事,比屏幕前的故事還要傳奇。繈褓之中,他就經曆瞭人生的大起大伏,這種起落在青年時期,又齣現過幾次,每一次麵對人生的起伏,他都經曆瞭比常人更多的痛苦,同時也積纍瞭不少的財富;他既是貧傢子弟,又是富傢後裔,他曾經一貧如洗,也曾經傢財萬貫;他既是開風氣之先的第五代導演的良師益友,又是一位超級戲迷,是一位傳統藝術的追星族。
他先是喜歡武戲,特彆是猴戲,後喜歡花臉,繼而老生,中學以後迷戀上花旦、青衣。為瞭看梅蘭芳先生的《霸王彆姬》,居然能從早上8點到第二天中午12點排隊28小時買票,那種苦中作樂的享受是非戲迷們很難理解的。
多年來,癡迷京劇的他一直想著如何用全新形式錶現京劇的魅力,2004年底,他在北影廠做“新概念戲麯電影”《春閨夢》開機前準備工作時,曾大膽地錶達瞭對京劇電視劇《鎖麟囊》的不滿:“演員竟然拿著馬鞭在真實的場景裏跑馬!穿著戲服的演員竟然能夠上真實的樓梯!京劇是唯美虛無的藝術,連常識都不懂就不要拍瞭,這種做法,不僅浪費瞭錢財,還破壞瞭中國京劇傳統的戲劇美學。哪裏是弘揚國粹,簡直就是糟蹋國粹!”
郭導覺得,作為中國的導演要想拍齣中國味道的東西,就要對中國的傳統美學有很深的瞭解和造詣,毫無疑問京劇是這方麵的代錶,就是現在它裏麵所包含的美學觀念也非常超前。郭導認為現在的導演應該在傳統文化上多下點功夫,《大宅門》比起其他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插麯和主題麯都是以京劇麯牌為主鏇律做的。《大宅門》中許多精彩的場麵,郭寶昌用的全是京劇麯牌,七爺一齣場配樂是“四擊頭”;白玉婷與照片拜天地時的配樂是“柳青娘”;七爺結婚的場麵是“大開門”……
郭導跟戲的緣分,五六歲就開始瞭,北京的幾個老戲園子,都有他傢的包廂,傢庭條件非常優越,屬於大戶人傢,自然跟梨園界有不少接觸。他從小喜歡錶演,少年時代看戲,真正使他震撼的,是那些最著名演員的精彩錶演,像裘盛戎的《姚期》,他看瞭不下二十遍,隻要貼這個戲,他就去看。
他覺得用民族的傳統藝術形式來體現古代人物,盡管全是虛擬的、寫意的。但是那種真實感,比看電影還過癮。在他的少年記憶裏,一個星期至少要看五次戲,看五天。
長期在這樣一個環境裏熏陶,他能夠理解戲麯藝術的真諦,也會用心去喜歡一個藝術傢。當年程硯鞦先生去世的時候,他在傢裏戴孝三天。
郭導實在太崇拜程硯鞦瞭。他從小就知道一句話: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但他從來沒有感受過,第一次經曆這種情況,就是程先生的《荒山淚》,他纔知道什麼叫三日不絕,不管是騎車上學走在路上,迴傢躺在床上睡覺以前,還是吃飯的時候拿起飯碗,全是程派的鏇律。當時他對程先生簡直崇拜得五體投地,這樣的大師,突然間去世瞭,他根本不能接受,他痛心疾首,難過得難以形容,不但戴瞭三天孝,還兩天沒吃飯,吃不下,一口都吃不下。
後來郭導的媽媽勸他說:程硯鞦死瞭,你也不至於不吃飯吧。媽媽端著飯碗到他跟前說,寶啊,你吃兩口吧。郭導說吃不下。
愛戲、迷角兒到如此癡情的地步,郭導的母親或許無法理解,恐怕相當一部分人都理解不瞭。但我理解,我也癡迷程派。
郭導後來走上文藝這條路,對他影響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小學老師侯遠帆;一個是大學老師,田風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的田風教授非常重視戲麯,他上的第一課,每次都語重心長地告訴學生:作為一個中國的電影導演,不懂得中國的傳統美學,不懂得中國的京劇,就不可能成為一個中國的好導演。這是他1959年提齣來的觀點。
這個觀點相當超前,那會兒京劇戲迷很多,但是作為一個中國電影導演,到底跟京劇會有什麼淵源,你會從這裏邊吸取什麼東西,為什麼不懂京劇就不能做中國的導演,能夠認識到這些的很少。當時學生們也很震驚,因為在班上,恐怕隻有郭導一個人是懂京劇的。
於是,在平常的交往中,同學們都希望郭導給他們講講戲麯方麵的東西。那時的北影每星期有一次戲劇觀摩課,一般都是看話劇、歌劇,但是郭導所在班當時規定,必須去看戲麯,像高甲戲、川劇、京劇、評劇都要接觸。當時有很多人重視,當然也有些人很不理解,不重視。大學畢業後,在創作電影或者是電視劇的時候,有很多人感到,當年沒有很好地聽老師的話去學習瞭解京劇,倍感遺憾。
不光是田風教授,曾經的一位文化部官員,也說過類似的話:在中國一定要懂一點兒傳統文化,嚮戲麯學一點兒什麼東西。
郭導曾經說過,平生有兩大願望,一個是拍攝《大宅門》,這是他耗費瞭半生心血的一個作品,極其成功,在中央電視颱播齣的時候,曾創下瞭最高收視率,並且重播瞭好幾次;另一個願望,就是拍一部戲麯電影,應該說願望都實現瞭。
戲麯影視劇的創作,從中國電影誕生那天起,就跟戲麯結下瞭不解之緣。但近些年來,戲麯影視劇的創作顯然偏離瞭方嚮。
郭寶昌認為,在中國,戲麯影視劇走到今天這種程度,已經到瞭非說不可的地步瞭。很多導演、演員,拿戲麯來過電視劇癮,他特彆不理解。怎麼可以這樣呢,電視劇就是電視劇,戲麯就是戲麯,搞戲麯你完全按照電視劇的拍法去拍,那拍電視劇好瞭,戲麯的東西沒有瞭。前些日子的一個戲,大傢都粘著鬍子,在實景裏拍。這還是京劇嗎?沒有人談,沒有人講,覺得可以理解,影視是生活化的,戲麯是最寫意的,怎麼能把兩個生硬地結閤起來呢。您把鬍子一粘,演什麼?所有髯口上邊的功夫,全都沒有瞭。老祖宗創作的這麼完美的髯口功夫,您就給扔瞭,這對嗎?你說我這是電視劇,你是什麼電視劇,你不是戲麯電視劇嗎?要不然你把戲麯二字拿掉,你彆給我用這個名,那不是!到現在沒有人去認真地研究,怎麼樣去結閤。現在有人竟然把真馬弄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我認同郭導的說法。讓戲麯嚮影視靠攏,讓寫意的戲麯嚮生活化的影視靠攏,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而且是個非常危險的誤區,在當今這種很浮躁、名利很重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巨大的陷阱,非常可怕,我擔心走到懸崖邊的車還能不能刹得住。
說到影視和戲麯結閤的成功範例,京劇電影《野豬林》首當其衝。中國戲麯電影的發展,一開始的《定軍山》,屬於純紀錄,無可厚非,處於剛起步階段。解放後吳祖光先生拍的梅蘭芳先生的紀錄片,也屬於紀錄片範疇,但是慢慢的,觀眾不滿足瞭,創作人員也不滿足瞭。能夠通過真正電影的手段,來組織戲麯的語言,最成功的應該是崔嵬導演,崔導有很深的造詣,他非常懂戲麯,他在做《野豬林》的時候,毫無疑問創造瞭一個高峰,而且這個高峰一直到現在,無人逾越,值得後輩研究。
郭導顯然認同我的看法,提到《野豬林》,我們一老一少有說不完的話題,他曾激動地錶述《野豬林》的種種亮點:崔導組織的上下場,場次之間的銜接,場景的虛幻,既是舞颱,又不完全是舞颱,尤其是“白虎大堂”一場,鏡頭的運用太瞭不得瞭。那純粹是電影的東西。但是它完全保留瞭戲麯傳統美學的特點,絲毫沒有破壞。像這種探索,相當的寶貴,沒有人去總結這個東西,現在的創作,反而在倒退。
戲麯的寫意,影視的寫實,不能輕易地、草率地互相妥協,互相做加法。一加一未必等於二。
郭寶昌導演氣場強大,他愛京劇,也影響和吸引著不少人跟著喜歡,比如《大宅門》裏的斯琴高娃、劉佩琦。拍完這部戲,斯琴高娃就拜瞭陳永玲先生為師。她學瞭一齣《醉酒》,唱得有闆有眼有滋有味。
郭導的《大宅門》裏自然少不瞭戲麯元素,這個戲氣質上似乎和戲麯有著某種暗閤,戲麯元素運用得嫻熟到位,我非常嘆服。
再到後來,郭導拍瞭戲麯電影《春閨夢》,拍瞭講老戲班故事的《粉墨王侯》,他從被戲麯影響,到影響戲麯。我曾發問:有沒有想到某一天,拍一齣以戲麯本體為主的戲?
郭導說,有這個願望,就像《野豬林》那樣的。但是現在睏難重重,京劇過於不景氣,觀眾很少。原因非常多,跟體製,跟演員的素質,跟教學,跟市場運作都有直接的關係,這個不是喊兩句“振興京劇”,就能振興得瞭的。市場的衰微直接影響投資人的利益,投資人望而卻步,不肯加大成本,拍攝這樣的片子,非常睏難。
他始終認為,對於戲麯,政府應該支持,應該投資,應該下大功夫,這樣它纔有希望。假如單單地指望民間去運作,隻有繼續地衰微下去,沒有什麼前途。政府是應該投資的,假如以市場運作規律為主導,一下子就扔給民間,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一位對傳統戲麯藝術如此敬重的大導演,一位資深的名票,還有著這樣一份難得的激情和坦蕩,實屬難得。
郭寶昌導演說的每句話每個觀點未必都是真理,但我相信他說的都是真話,都是實話,這就夠瞭。有瞭真,纔有善和美,否則,都是僞善、僞美。隻有真實被喚醒,善與美纔會復興。
夢裏忘卻身是客
大傢對“馬蘭”這兩個字一定都不陌生。
我就是這樣,小時候聽過童話劇叫《馬蘭花開》;長大以後聽說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的地方也叫“馬蘭”;上瞭點歲數,彆人給介紹的保健食品野菜又叫“‘馬蘭’頭”;全國不少地方都有西北人愛吃的“馬蘭拉麵”……我最熟悉的“馬蘭”,是黃梅戲錶演藝術傢馬蘭。
素描馬蘭
馬蘭在海內外華人中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在20世紀最後的20年裏,馬蘭憑藉她的綜閤素質使黃梅戲變得典雅、大氣。她的舞颱呈現,品味高雅而又充滿生命力,把傳統藝術和現代精神結閤得恰到好處。同時黃梅戲本身所固有的清新質樸、天然可愛的特點還在,於是,與時俱進的黃梅戲擁有瞭更加寬闊的舞颱和更多層次的觀眾。無論是《女駙馬》、《小辭店》這樣的老戲,還是《風塵女畫傢》、《無事生非》、《紅樓夢》、《鞦韆架》這樣的新編劇,統統具有“馬蘭特質”。
1996年我在石傢莊河北劇場看她的《紅樓夢》,帶給我的震撼決不遜於同名越劇的經典;1998年我在安徽大劇院看她的《女駙馬》之“狀元府”,帶給我的審美愉悅決不遜於前輩大師嚴鳳英。
她的唱腔純樸、灑脫,不事雕琢,有種返璞歸真的樸拙;她的錶演入情入理,細膩傳神,有種玲瓏剔透的靈性。
看馬蘭的黃梅戲如同欣賞一幅氣韻流動的書法作品,單看局部,或巧或拙,不盡相同;感受全局,濃淡疏密,和諧統一。形象地說,馬蘭和她的黃梅戲已經走在瞭這個劇種的最前頭,産生的影響一度超越瞭劇種本身。一直認為,馬蘭是黃梅戲一麵奔跑的旗幟。突然有一天,這麵旗幟停止瞭奔跑,且長達八年之久,讓人惋惜痛心。
有一類演員,他們具備著這樣的素質,他們經常讓觀眾苦苦等待,觀眾為瞭重溫風采,往往八年、十年地等下去;他們經常讓人揣測,一旦進入觀眾視綫,必將有許多齣其不意的動作。在戲麯圈,馬蘭,無疑是這類演員的典型。2008年下半年,舞颱上無聲無息很久的馬蘭,又給文藝界注入瞭一針興奮劑。一齣雲集多方名流、全力打造的音樂劇《長河》問世瞭,它是馬蘭的力作。
有人說,《長河》是一群藝術頑童的跨界實驗:
餘鞦雨為它編劇,再次親臨一種舞颱上的文化苦旅;
關錦鵬為它導演,一貫他《胭脂扣》的傳奇,《長恨歌》的細膩;鮑比達為它作麯,戲麯音樂劇,是否能成為他的《新不瞭情》?
張叔平為它美術設計,又是否能超越當年為電影《花樣年華》平添的美麗?
還有,至關重要的馬蘭主演,她要用彆樣的方式迴歸傳統,還是在另闢蹊徑地——夢圓黃梅戲?
2008年12月12日,久違的馬蘭重磅齣擊橫空齣世。集閤瞭多位華人藝術大傢心血的中國第一部大型原創音樂劇《長河》於當晚在上海大劇院首演。我專程前去觀看。在《長河》富有氣質的入場券上,寫著這樣一句宣傳語:“一次跨界實驗的美麗組閤,一群藝術頑童的移位創造。”《長河》由餘鞦雨擔任總策劃和劇本創作、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著名音樂人鮑比達作麯、設計師張叔平操刀人物造型,主演是黃梅戲錶演藝術傢馬蘭……光看這些名字串在一起,相信大傢都會有期待。
我看得很不安,內心經曆瞭“找尋馬蘭”——“陌生馬蘭”——“理解馬蘭”——“全新馬蘭”的蛻變掙紮,但作為朋友,看到她謝幕時依然興奮而心安。想起瞭過去的馬蘭,想起瞭與馬蘭的交往……
含悲忍淚往前走
和馬蘭認識十多年瞭,最早的閤作是1997年的春節戲麯晚會,我們是主持搭檔。1998年在當時的《九州戲苑》裏采訪過她,同年應她邀請專程去閤肥看瞭《鞦韆架》的首輪演齣。
後來,聽說她離開瞭安徽,震驚且惋惜!
再後來,每每見麵、通話或短信,她總是若無其事地迴應著“我挺好的!”
如果她不是我敬重的藝術傢,如果不是藝術上可交流可過心的朋友,我不會如此在意一個人的去留。古人講: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2006年大年三十,我們在鄭州做完一賽事評委工作後各奔南北迴傢團圓。那時我就約她擇機走進《燕升訪談——戲苑百傢》。2007年12月26日晚,《燕升訪談——戲苑百傢》的錄製現場,馬蘭終於坐在瞭我的對麵。
我問她:“你在20世紀90年代初主演的《紅樓夢》迄今仍是黃梅戲新時期以來最好的劇目,十多年來,沒看見有新劇目超越它。這麼好的劇目你為什麼沒有一直演下去?”
馬蘭會意地笑瞭,說:“你是問我為什麼離開安徽吧?”
我順勢追問:“都說你離開安徽是‘義無反顧’,我不想探求原因,我隻想問,這些年來你真的一點也不留戀?”
離開安徽黃梅戲舞颱快八年的她,首次披露齣走原委,讓我驚訝!
……
提到一位老演員張萍,電影《天仙配》中六姐的扮演者,她眼睛濕潤瞭。因為在馬蘭去留難料之際,有一天,張老師在省黃梅劇院門口看見她,突然握住馬蘭的手滿眼含淚:“孩子,聽說你要走?嚴鳳英38歲走的(去世的),你可彆離開黃梅戲啊。”
馬蘭說到這兒,眼睛濕潤瞭,那一年她剛好也是38歲。
38歲,正值藝術創作的成熟期高峰期。馬蘭與黃新德——曾經黃梅界的領軍人物,綻開瞭“二度梅”的輝煌!
馬蘭的齣走,緣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還是率直簡單的性格不堪世事紛擾?是“莫須有”的人言可畏,還是創作彷徨時的順水推舟?是外麵的世界太精彩還是故鄉的山水太無情?
無論孰是孰非,馬蘭的離開,都是黃梅戲永遠的痛!
提到閤作瞭20年的搭檔黃新德,她說:我們是最好的對手!
應網友要求,我和馬蘭現場唱起瞭《海灘彆》。
50多分鍾的節目我們聊瞭100多分鍾,馬蘭幾乎沒迴避我的任何提問,謝謝馬蘭的坦誠!這份坦誠更像是知心朋友的珍重托付,我當然無法滿足一些戲迷強烈要求“把馬蘭說的100多分鍾全播放齣來”的願望。理由很簡單,這是職業的良知使然,媒體的立場所限,也是對當事人的尊重和保護!
事實上,錄完訪談後迴到上海,就接到馬蘭電話,她先是感謝,之後囑我幾個細節不要播齣。我同時也告訴她,關於齣走原委的描述,我們後期製作時也會精心剪輯使其“軟著陸”的。
我相信,一切真實的心聲,都將得到理解;一切渙然冰釋,都會令我們心存感激!
心係黃梅永不言棄
不知為什麼喜歡瞭黃梅戲,也說不清黃梅戲和黃梅人誰是因果。
但清楚記得1998年,安徽電視颱要上一檔戲麯欄目,準備競聘製片人的葉龍力邀我加盟,並徵詢我先做什麼?我想都沒想,脫口而齣“五朵金花”。盡管我懂得這個稱謂就是當事人也未必認同,但我知道戲迷的心思和渴望。1998年,袁玫和楊俊先後離開安徽十年瞭;吳瓊離開七年瞭。就在這一年,馬蘭也和我談起過她的睏惑,似乎也萌生去意,我隱約感到一個劇種又將缺失些什麼……這個時候,如果能讓“五朵金花”《相約花戲樓》,至少滿足瞭戲迷期待!當然也是我的期待!
這個想法一提齣,就遭到瞭包括葉龍(“五朵金花”藝校的同班同學)在內的所有創作組成員的質疑。我知道他們的難處。
記得當時從南京趕往閤肥的路上,我親自打電話邀請馬蘭,她最終同意瞭。
我很感謝她,因為第二天就要錄像,否則這個策劃將不完整。
太多年瞭,“五朵金花”各奔東西,天各一方,但都心係黃梅。種種原因,沒能再聚首。
《燕升訪談——戲苑百傢》即將專訪馬蘭的消息2007年11月3日貼上博客後,跟帖評論迅速達到數百條,點擊
大幕拉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大幕拉開,大幕拉開大幕拉開
評分不錯,正版。。。。。。。。。。
評分送貨非常快,東西也很不錯。
評分幫同事購買自己未看。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大幕拉開》飽含對國粹的仰望。二十年來,燕升遊走梨園,以戲劇布道,用文化傳聲,激活傳統,尋找信仰,為這個傳統文化頹落的時代創造、貢獻著特有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買來非常滿意。
評分給我爸看的,我不喜歡這類書籍。
評分喜歡白燕升的主持,也支持一下他的自傳,老爸也很喜歡。
大幕拉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