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世纪文库:中国古代哲学史》是第一部借鉴西洋哲学方法写作的中国哲学史。在书中,胡适首先界定了哲学和哲学史的确切含义,严格限定了哲学史史料的范围,提出了一整套哲学史史料学的基本规范,《世纪文库: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哲学史学科体系的建立。本次出版,据台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改排,竖排繁体改为横排简体,其后的“正误表”补入正文之内。
目录
序 蔡元培
再版自序
《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
第一章 《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
第九篇 庄子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与性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 前三世纪的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精彩书摘
哲学的定义从来没有一定的。我如今也暂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例如行为的善恶,乃是人生一个切要问题。平常人对着这问题,或劝人行善去恶,或实行赏善罚恶,这都算不得根本的解决。哲学家遇着这问题,便去研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人的善恶还是天生的呢,还是学得来的呢;我们何以能知道善恶的分别,还是生来有这种观念,还是从阅历经验上学得来的呢;善何以当为,恶何以不当为;还是因为善事有利所以当为,恶事有害所以不当为呢;还是只论善恶,不论利害呢:这些都是善恶问题的根本方面。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想,方可希望有一个根本的解决。
因为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门类也有许多种。例如: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哲学这种种人生切要问题,自古以来,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问题发生以后,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遂致互相辩论。有时一种问题过了几千百年,还没有一定的解决法。例如孟子说人性是善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说性是恶的。到了后世,又有人说性有上中下三品,又有人说性是无善无恶可善可恶的。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
哲学史的种类也有许多:一、通史。例如《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之类。
二、专史。(一)专治一个时代的,例如《希腊哲学史》、《明儒学案》。(二)专治一个学派的,例如《禅学史》、《斯多亚派哲学史》。(三)专讲一人的学说的,例如《王阳明的哲学》、《康德的哲学》。(四)专讲哲学的一部分的历史,例如《名学史》、《人生哲学史》、《心理学史》。
哲学史有三个目的:(一)明变哲学史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例如孟子、荀子同是儒家,但是孟子、荀子的学说和孔子不同,孟子又和荀子不同。又如宋儒、明儒也都自称孔氏,但是宋明的儒学,并不是孔子的儒学,也不是孟子、荀子的儒学。
但是这个不同之中,却也有个相同的所在,又有个一线相承的所在。这种同异沿革的线索,非有哲学史不能明白写出来。
(二)求因哲学史目的,不但要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须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
例如程子、朱子的哲学,何以不同于孔子、孟子的哲学?陆象山、王阳明的哲学,又何以不同于程子、朱子呢?这些原因,约有三种:(甲)个人才性不同。
(乙)所处的时势不同。
(丙)所受的思想学术不同。
(三)评判既知思想的变迁和所以变迁的原因了,哲学史的责任还没有完,还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这便叫做评判。但是我说的评判,并不是把做哲学史的人自己的眼光,来批评古人的是非得失。那种“主观的”评判,没有什么大用处。如今所说,乃是“客观的”评判。这种评判法,要把每一家学说所发生的效果表示出来。这些效果的价值,便是那种学说的价值。这些效果大概可分为三种:(甲)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的思想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
(乙)要看一家学说在风俗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
(丙)要看一家学说的结果可造出什么样的人格来。
例如古代的“命定主义”,说得最痛切的,莫如庄子。庄子把天道看作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故说“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因此他有“乘化以待尽”的学说。这种学说,在当时遇着荀子,便发生一种反动力。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所以荀子的《天论》极力主张征服天行,以利人事。但是后来庄子这种学说的影响,养成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牢不可破。在社会上,好的效果,便是一种达观主义;不好的效果,便是懒惰不肯进取的心理。造成的人才,好的便是陶渊明、苏东坡;不好的便是刘伶一类达观的废物了。
……
前言/序言
我们今日要编中国古代哲学史,有两层难处。第一是材料问题:周秦的书,真的同伪的混在一处。就是真的,其中错简错字又是很多。若没有做过清朝人叫做“汉学”的一步工夫,所搜的材料必多错误。第二是形式问题:中国古代学术从没有编成系统的记载。《庄子》的《天下》篇,《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诸子略》,均是平行的纪述。我们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所以非研究过西洋哲学史的人不能构成适当的形式。
现在治过“汉学”的人虽还不少,但总是没有治过西洋哲学史的。留学西洋的学生,治哲学的,本没有几人。这几人中,能兼治“汉学”的,更少了。适之先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自幼进新式的学校,还能自修“汉学”,至今不辍;又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兼治文学、哲学,于西洋哲学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编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难处,一到先生手里,就比较的容易多了。
先生到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才满一年。此一年的短时期中,成了这一编《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可算是心灵手敏了。我曾细细读了一遍,看出其中几处的特长:第一是证明的方法。我们对于一个哲学家,若是不能考实他生存的时代,便不能知道他思想的来源;若不能辨别他遗著的真伪,便不能揭出他实在的主义;若不能知道他所用辩证的方法,便不能发现他有无矛盾的议论。适之先生这大纲中此三部分的研究,差不多占了全书三分之一,不但可以表示个人的苦心,并且为后来的学者开无数法门。
第二是扼要的手段。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远在老子、孔子之前,是无可疑的。但要从此等一半神话、一半政史的记载中,抽出纯粹的哲学思想,编成系统,不是穷年累月不能成功的。适之先生认定所讲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发达史,不是中国民族的哲学思想发达史,所以截断众流,从老子、孔子讲起。这是何等手段!第三是平等的眼光。同是儒家,荀子非孟子,崇拜孟子的人,又非荀子。汉宋儒者,崇拜孔子,排斥诸子;近人替诸子抱不平,又有意嘲弄孔子。这都是闹意气罢了!适之先生此编,对于老子以后的诸子,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是很平等的。
第四是系统的研究。古人记学术的都用平行法,我已说过了。适之先生此编,不但孔墨两家有师承可考的,一一显出变迁的痕迹。便是从老子到韩非,古人划分做道家和儒墨名法等家的,一经排比时代,比较论旨,都有递次演进的脉络可以表示。此真是古人所见不到的。
以上四种特长,是较大的,其他较小的长处,读的人自能领会,我不必赘说了。我只盼望适之先生努力进行,由上古而中古,而近世,编成一部完全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把我们三千年来一半断烂、一半庞杂的哲学界,理出一个头绪来,给我们一种研究本国哲学史的门径,那真是我们的幸福了!中华民国七年八月三日蔡元培
世纪文库:中国古代哲学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高三,是高中阶段最紧张、压力最大的一年。我们要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挑选。学校给我们这个唯一的高中班作了周到的安排,给我们准备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尽可能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给我们配备全校最好、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同学们也都勤奋地学习,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录取的人数按当年的情况看也不低。(1963年是历年招生最少的年份之一,据说全国招生只有12万)
评分
☆☆☆☆☆
好
评分
☆☆☆☆☆
书质量不错
评分
☆☆☆☆☆
胡适的大手笔之作,值得一读。
评分
☆☆☆☆☆
高三,是高中阶段最紧张、压力最大的一年。我们要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挑选。学校给我们这个唯一的高中班作了周到的安排,给我们准备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尽可能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给我们配备全校最好、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同学们也都勤奋地学习,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录取的人数按当年的情况看也不低。(1963年是历年招生最少的年份之一,据说全国招生只有12万)
评分
☆☆☆☆☆
《中国古代哲学史》也就是《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第一部借鉴西洋哲学方法写作的中国哲学史。在书中,胡适首先界定了哲学和哲学史的确切含义,严格限定了哲学史史料的范围,提出了一整套哲学史史料学的基本规范。
评分
☆☆☆☆☆
还不错主要是活动优惠
评分
☆☆☆☆☆
好书,等了好久,终于买到了。.
评分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