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金钱:绝命书》讲述的是约翰·塞尔夫,一个“为烟酒垃圾食品和裸体杂志做商业电视广告”的制片人,整天沉湎于“酗酒,斗殴、螵妓、色情和手淫”当中。为了钱他更肆无忌惮地拍起了色情影片,并常日奔渡于伦敦和纽约两个拜金大都市之间。在这张用金钱和色情交织的大网中,赛尔夫与周围每一个人的关系都赤裸相见。金钱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作为赛尔夫信赖的“真神”,它既能成就赛尔走各种卑劣、贪婪的人性欲望,亦与此同时铺就了一本让赛尔夫堕人地狱的绝命之书。在这场钱色交易的骗局中,赛尔夫最终沦为了大的输家。
《金钱:绝命书》在大幅直白、不羁而又颓废的描述中,深刻凸显了艾米斯对“金钱”的极度嘲讽及对“金钱”腐蚀下人类灵魂扭曲的默然悲哀。
作者简介
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生于牛津文学世家,著名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马丁·艾米斯索有英国“文坛教父”之称,与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lies)并称英国“文坛三巨头”。1974年,艾米斯凭其处女作《雷切尔文件》摘得毛姆文学奖,并被誉为“文学天才”。此后艾米斯借其一系列风格多变的作品步入文坛巅峰:《金钱——绝命书》(1984)入选《时代》杂志“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列;《时间箭——罪行的本质》(1991)和《黄狗》(2003)先后入围布克奖提名。虽然艾米斯屡次无缘该奖项,但却无损他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年轻作家”(GRANTA杂志)的头号人物。马丁·艾米斯在创作上深受卡夫卡、纳博科夫、乔伊斯等大师的影响,在写实的手法上融入了意识流、黑色幽默及浓郁的魔幻主义风格;其先锋实验的文学品格、标新立异的创作形式、变幻莫测的情节铺陈以及惊世骇俗的语言天赋令其享尽世人瞩目,更被形容为是“蘸着迷药水书写的文坛大师”。
目录
《金钱》目录
精彩书摘
打完电话后我让酒店给我送一排鸡尾酒和一些鱼籽小面包。
还是那个黑人服务员,他双手紧托银托盘,灵巧地走进来。我没有小钱,只好塞给他一张五美元的钞票。他看着饮料,又看看我。
“来一杯,”我说着端起一杯。
他摇头,绷着脸,多变的脸转向一旁。
“怎么回事?”我喝口酒冷冷地说,“对你来说,早了点?”“你昨晚开派对了?”他问。他根本没法连续好几秒钟板着脸。
“你叫什么名字?”“费利克斯。”“没有开,费利克斯,”我说,“就我自己。”“……你现在打算开派对?”“是的,不过还是我一个人。见鬼。我遇到的问题你不会相信的。我跟你的时间不同,费利克斯。按我的时间,现在午饭时间已经过了。”他抬起圆圆的下巴,重重地点点头。“我只要看你一眼,伙计,”他说,“我就知道你永远不会停手的。”那天我不想再试别的什么了。我喝酒、吃东西。
我刮胡子。
我打了一次手枪,紧紧围绕昨晚我跟塞琳娜在一起的情节。或者说,我这样试过。我记不太清了,然后这些家伙全都登场….结果我和我那颗痛牙一起抽动着看了几个小时的电视——我坐在那儿不知所措,念念有词,像无能的鬼魂,由于出没于体育节目、肥皂剧、广告、新闻的另一个世界而疲惫万分。最好看的是由一个久负盛名的主持人主持的综艺节目,这人在我还是孩子时就一把年纪了。没想到这些家伙现在还活着、还出现在屏幕上,更别提还在挣钱了,我无比惊异。他们不再是那副模样。
不,得了吧,让我们说得更准确点:只有现在,1981年,他们才是那副模样。他们以前做不到——他们没有这种技术。耶稣基督啊,这老家伙在最先进的美容院里重新缝合过了。他的假牙犹如贝壳般发着光,与他阴森却光彩夺目的荷叶边衬衫围襟倒是正相配。醒目的隐形眼镜发着老虎绿光。看看这家伙的古铜色皮肤——就像画上去的。他看起来好极了:肤色健康红润、拉丁式头发渗出富含维他命的汗液、假耳朵尖而肥厚。等我赚了大钱,我一定要去加利福尼亚,来一个我早就向自己许诺过的应得的身体移植。当我逐渐昏迷时,我会提到这个老绿眼的名字,告诉医生们。喏,那就是我想要的。给我整一个那样的…可此时这个一把年纪的机器人领出一串更老的老头们,个个整洁漂亮、熠熠生辉,穿着半正式晚礼服的家伙们排成一排合唱名为《音乐娱乐先生》之类的东西。等等,现在我知道那家伙死了好多年了。想想ⅡB,整个节目弥漫着悬疑气氛,处理过的胶片质地暗淡,散发着那种殡仪馆里的幽光——麻木、迷幻、闪闪发光,像具尸体。
我换频道,坐在那儿揉眼睛。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陨石坑般的大坑,全是废旧汽车,一堆堆破烂被反复揍得嗡嗡直响,古老美洲神灵们的新墓地。我打了许多个电话,全都没人接。
时间就这么过去,我该出门了。我套上大西装,头发梳向脑后。那个下午我还接了个电话。奇怪的电话,神秘的电话。我以后再说。一个疯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塞琳娜在哪儿?她在哪儿?她知道我在哪儿。我的电话号码就贴在厨房墙上。她在做什么?为了钱,她在做什么?惩罚,这就是惩罚。我在接受惩罚。
我只求一件事。我通情达理。我深思熟虑。我的要求也不高。我只想回伦敦,找到我的塞琳娜,跟她在一起——即使不在一起,至少离她近点,近到可以闻到她的肌肤之香,看到她柠檬般双眸织就的朦胧之网,看到她美妙双唇的模样。只要珍贵的几秒钟,只要能够彻底痛快地戳几下便行,这就是我全部的要求。
现在我必须去趟上城,跟菲尔丁·古德尼在卡罗威酒店见个面——菲尔丁,我的投资人、联系人,也是我的好伙伴。因为他我才在这儿,也因为我他才在这儿。我俩打算一起赚大钱。知道吧,赚大钱并不难,是人们把它想得太难。赚大钱轻而易举。你就瞧着吧。
我走下台阶,来到街上。天空明亮得似海洋:以一览无余的蓝天为背景,一只手迅捷得让人难忘,自信地随手画下朵朵白云。才华横溢啊。我喜欢天空,常常想如果没有它我会在哪儿。
我知道:我会在英格兰,我们那儿没有天空。纯属生理上的偶然——香水和感官吸引在烟雾缭绕的体内达成协议——我感觉还好,我感觉不错。曼哈顿在春天的臭氧层里发出颤音,为七月流火和八月酷热做准备。我们步行吧,我想,开始横越纽约。
……
前言/序言
马丁·艾米斯和他的小说瞿世镜马丁·艾米斯1949年生于英国南威尔士,父亲金斯利·艾米斯是著名小说家,母亲希拉莉·巴德威尔是农业部一名公务员的女儿。马丁十二岁时,父母离异。继母伊丽莎白·简·霍华德也是一位小说家。马丁原来和其他同龄孩童一样,喜欢阅读连环漫画。继母引导他读简·奥斯丁的小说,这是他最早受到的文学启蒙熏陶。马丁曾经在英国、西班牙、美国十三所学校上学,然后在伦敦和布莱顿补习,为大学入学考试作准备。他考进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语系,毕业时获一等荣誉奖。他写的第一部小说《雷切尔文件》1973年获毛姆奖。1975年,他担任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助理编辑,出版了第二部小说《死婴》。他还发表了许多书评和散文。于是他被《新政治家》编辑部录用,这时他才二十七岁。后面两部小说《成功》(1978)和《其他人:一个神秘的故事》(1981)出版之后,他成了专业作家,并且给《观察家》《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纽约时报》等报刊杂志写文学评论。
他是一位多产作家,陆续发表了下列作品:《太空侵略者的入侵》(1982)、《金钱——绝命书》(以下简称《金钱》)(1984)、《白痴地狱》(1987),《爱因斯坦的怪物》(1987)、《时间箭——罪行的本质》(1991年获曼·布克奖提名)、《访问纳博科夫夫人及其他游览杂记》(1993)、《经历》(回忆录,2000年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黄狗》(2003年获布克奖提名)、《会面屋》(2006)、《第二平面》(2008,关于“9·11事件”及反恐战争的文集)、《莱昂内尔-阿斯博:英格兰现状》(2012)。2007年至2011年,马丁在曼彻斯特大学新写作中心担任创意写作课程教授。2008年,《泰晤士报》将他评为1945年以来五十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
马丁·艾米斯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二位夫人伊莎贝尔·芳赛斯卡也是一位作家。马丁·艾米斯曾经住在伦敦肯辛顿区王后大道,他的小说时常以这个地区作背景。书中人物抱怨这里外国游客过多,商业气氛过浓,反映了伦敦市民丧失文化根底的异化感。他像狄更斯一样,喜欢从伦敦街头俚语、行业切口中吸收新鲜词汇,来丰富他的英语。这种植根于日常生活的通俗语言,被其他青年作家、记者、读者们纷纷仿效而流行一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丁·艾米斯阐明了他的文学观念:“如果严肃地加以审视,我的作品当然是苍白的。然而要点在于:它们是讽刺作品。我并不把自己看作先知;我不是在写社会评论。我的书是游戏文章。我追求欢笑。
“我不相信文学曾经改变人们或改变社会发展的道路。难道你知道有什么书曾经起过这种作用吗?它的功能是推出观点,给人以兴奋和娱乐。
“小说家惩恶扬善的观念,再也支撑不住了。肮脏下流的事情,当然成为我的素材之一。我写那种题材,因为它更有趣。人人都对坏消息更感兴趣。只有一位作家,曾经令人信服地写过幸福,他就是托尔斯泰。似乎除他之外,再无别人能把幸福写得跃然纸上。
“我利用在自己周围所看到的所有荒诞可笑的、人们所熟悉的,凄惨可怜的事情……在这些日子里,到处存在着寒伧破旧、苦难悲惨的景象。
“阐明社会因果关系并非小说家的事业。他们必须对他们所具有的艺术效果非常敏感。”马丁的处女作《雷切尔文件》被誉为青春期赞歌。这部小说的时间跨度只有一个晚上,但是通过记忆联想和闪回等意识流手法,扩展了它的容量。主人公查尔斯·海威在他二十岁生日之夜,回想他第一次爱情经历。他是一位聪明、敏感的青年,渴望成为作家。在几本笔记本里,他写满了描述女友雷切尔-诺伊斯的文字。通过这些笔记和其他回忆,第一人称叙述者查尔斯展示了一个引人人胜的故事,机智幽默地描述他的成长过程和初恋的惊喜感受。马丁·艾米斯认为,“在青春期,人人都感到创作的冲动——想要写诗、写戏剧、写短篇小说。作家不过是那些把这冲动继续坚持下去的人。”我们发现,马丁·艾米斯的创作冲动继续坚持着,而且他有一种黑色幽默的灵感。他的第二部小说《死婴》,把幽默讽刺、生活堕落、荒诞暴行混杂在一起。这部小说写六个年轻人在伦敦郊区一幢大房子里度周末。时间跨度从星期五早晨至星期六。作者仍然使用意识流闪回手法,来扩展六个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深度。当这群青年星期五聚在一起过周末时,来了三位美国客人。他们激起了大家放荡的欲望,在酗酒、吸毒之余,男女混居,任意淫乱。然后是一连串暴行:殴打、虐待、谋杀、撞车。
此书的平装本改名为《阴暗的秘密》,因为《死婴》这个标题实在……太触目惊心了。这部小说如实暴露了西方社会的阴暗面,然而它尔·贝娄、纳博科夫那里借鉴了不少新颖技巧。他的标新立异来源混杂而丰富多彩。在当今英国文坛,不少青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威尔·塞尔夫和扎迪-史密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虽然作者自嘲他的小说不过是游戏文章,我们千万不要被他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技巧所迷惑。他创作的那些“讽刺漫画”中所蕴含的社会批判和价值判断,表明他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严肃作家。1989年春,我在伦敦英国国家图书馆中初次阅读马丁‘艾米斯的《金钱》时感到十分震惊。狄更斯Ⅸ双城记》的场景在伦敦和巴黎两个城市展开,《金钱》的叙事线索也在伦敦和纽约两个城市之间交织。在西方的传统观念中,爱情是纯洁的、神圣的。《双城记》主人公席德尼·卡尔登是典型的英国绅士。他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金钱》的主人公塞尔夫简直是个卑鄙畜生,情妇是他用金钱购买的泄欲工具。摒弃了圣洁的光环,爱情异化为买卖,英雄堕落为反英雄。我原来以为英国是一个具有绅士之风的国度。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怎么会变成塞尔夫那样猥琐卑鄙的恶棍?我简直无法接受这样的人物形象!起初我觉得马丁·艾米斯的小说令人反感,难以卒读。后来我注意到,约翰·塞尔夫在小说中自称“六十年代的孩子”。我知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美社会经历过一场激进自由主义社会风暴。正是这股强烈的右倾社会思潮,冲垮了西方传统道德的底线,英雄才会异化为反英雄,神圣的爱情才会异化为可用金钱交换的生物本能。在六十年代,中国也经历了一场文化大革命风暴,但这股“极左”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底线的冲击,我们又是否深刻反省过?与英国著名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研讨当代英国小说发展。使我对此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她严肃地指出:“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造就了整整一代文明的野蛮人。他们受过充分教育,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却用它来满足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
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造成了野蛮的后果。虽然科学昌明、物质丰富、经济繁荣,但是精神空虚、传统断裂、道德沦丧、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民族冲突、性别歧视、国家对立、战争灾难、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中国现代化千万别蹈西方覆辙.必须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读到马丁·艾米斯小说中的色情暴力场景,莱辛关于“文明的野蛮人”这个振聋发聩的警句,就在我心中回响。也许这就是阅读马丁·艾米斯的价值所在吧。
金钱:绝命书 [Money, A Suicide Note]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