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土壤侵蝕原理( 第3 版)從認知土壤侵蝕類型與形式入手, 著重探討土壤侵蝕基本理論、土壤侵蝕發生及其發展規律, 為使用者掌握土壤侵蝕調查和監測基本技能、具備初步土壤侵蝕研究方法和獨立進行土壤侵蝕科學研究與生産實踐管理等奠定基礎。 主要內容包括土壤侵蝕基本概念、土壤侵蝕類型及土壤侵蝕形式、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重力侵蝕、混閤侵蝕、凍融侵蝕與冰川侵蝕、化學侵蝕、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及其分區、土壤侵蝕調查與評價、土壤侵蝕監測與預報、土壤侵蝕研究方法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序前言第1章 緒論 1 2 3 土壤侵蝕形式 21
1 1 課程性質及使用對象 1 2 3 1 水力侵蝕形式 21 1 2 課程涉及範圍及與其他課程關係 2 3 2 風力侵蝕形式 24 1 2 3 3 重力侵蝕形式 26 1 2 1 課程涉及範圍 1 2 3 4 混閤侵蝕形式 28 1 2 2 土壤侵蝕原理與其他 2 3 5 凍融侵蝕形式 29 課程關係 2 2 3 6 冰川侵蝕形式 30 1 3 土壤侵蝕在水土保持科學中的 2 3 7 化學侵蝕形式 30 位置 3 2 3 8 植物侵蝕形式 31 1 4 土壤侵蝕危害及其對國民經濟的2 4 土壤侵蝕程度及強度 32
影響 3 2 4 1 土壤侵蝕量與土壤流失量 1 4 1 我國土壤侵蝕概況 3 32 1 4 2 土壤侵蝕危害 3 2 4 2 土壤侵蝕程度 32 1 5 土壤侵蝕發展曆史與現狀 6 2 4 3 土壤侵蝕強度 32 1 5 1 國際發展簡史與現狀 6 2 4 4 允許土壤流失量 32 1 5 2 國內發展簡史與現狀 8 思考題 33 1 5 3 土壤侵蝕研究進展 10 擴展閱讀 34 1 5 4 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10 第3章 水力侵蝕 35 思考題 11 3 1 水及水流的基本特性 35 擴展閱讀 12 3 1 1 水的物理特性 35
第2章 土壤侵蝕類型及土壤侵蝕形式13 3 1 2 水流的基本特性 39 2 1 土壤侵蝕基本概念及導緻土壤 3 1 3 水流的侵蝕作用 44 侵蝕的營力 13 3 1 4 水流搬運作用 45 2 1 1 土壤侵蝕基本概念 13 3 1 5 水流的堆積作用 47 2 1 2 土壤侵蝕基本營力3 2 濺蝕 48 及其分析 14 3 2 1 雨滴特性 48 2 2 土壤侵蝕類型及其類型劃分19 3 2 2 濺蝕過程及濺蝕量 53 2 2 1 依據導緻土壤侵蝕的 3 2 3 影響濺蝕的因素 55 外營力種類劃分 19 3 3 麵蝕 56 2 2 2 依據土壤侵蝕發生的 3 3 1 坡麵徑流形成 57 時間劃分 20 3 3 2 坡麵徑流能量分析 57 2 2 3 按土壤侵蝕發生的速度 3 3 3 坡麵侵蝕過程 59 20 3 3 4 影響因素 59
3 4 溝蝕 63 4 5 1 沙塵暴及其分布 99
3 4 1 侵蝕溝的形成 64 4 5 2 沙塵暴形成因素 100 3 4 2 侵蝕溝的發育階段 64 4 6 風力侵蝕防治 101 3 4 3 影響侵蝕溝發育的自然 4 6 1 風力侵蝕影響因素分析
因素 66 101 3 5 山洪侵蝕 67 4 6 2 風蝕防治技術措施 104 3 5 1 山區洪水類型 67 思考題 105 3 5 2 山洪時空分布 68 擴展閱讀 106 3 5 3 影響山洪因素 69 第5章 重力侵蝕 107 3 5 4 山洪侵蝕特徵 70 5 1 重力侵蝕作用分析 107 3 5 5 山洪沉積物特徵 70 5 1 1 重力侵蝕作用 107 3 6 海岸、湖岸及庫岸侵蝕 70 5 1 2 重力侵蝕應力 108 3 6 1 海岸與海岸帶劃分 70 5 2 崩塌 110 3 6 2 海浪、湖浪及庫浪形成 5 2 1 崩塌作用方式 110
71 5 2 2 崩塌分類 110 3 6 3 波浪在淺水區的變形71 5 2 3 崩塌形成條件 111 3 6 4 海岸侵蝕地貌 72 5 3 滑坡 112 3 6 5 影響海岸侵蝕作用的因素 5 3 1 滑坡的地貌特徵 112
74 5 3 2 滑坡力學機製及滑坡3 7 水力侵蝕防治 75 形成條件 114 3 7 1 防治原則 75 5 3 3 滑坡類型及其發展階段 3 7 2 防治措施及布設 75 115 思考題 77 5 3 4 滑坡影響因素分析 116 擴展閱讀 79 5 4 錯落 118
第4章 風力侵蝕 80 5 4 1 錯落特徵 118 4 1 近地麵層風及其特性 80 5 4 2 發生條件和原因 118 4 1 1 近地麵層風 80 5 5 蠕動 119 4 1 2 近地麵層風的特性 81 5 5 1 蠕動的特徵 119 4 2 風沙運動 84 5 5 2 鬆散層蠕動 (土屑或 4 2 1 沙粒的起動 84 岩屑蠕動 ) 119 4 2 2 風沙流及其特徵 89 5 5 3 基岩岩層蠕動 121 4 3 風蝕與風積作用 93 5 6 溜砂坡 121 4 3 1 風蝕與風積作用的概念 5 6 1 溜砂坡特徵 121 93 5 6 2 溜砂坡基本要素 121 4 3 2 風沙地貌與沙丘移動95 5 6 3 溜砂坡分類 122 4 4 風蝕荒漠化 97 5 6 4 溜砂坡形成過程 123 4 4 1 風蝕荒漠化形成機製97 5 7 崩崗 124 4 4 2 我國風蝕荒漠化成因 5 7 1 崩崗分類及其地貌組閤及其類型 98 124 4 5 沙塵暴 99 5 7 2 崩崗侵蝕的主要過程 125
5 7 3 崩崗發育的影響因素分析 6 6 2 防治措施 157
126 思考題160
5 8 陷穴與瀉溜 127 擴展閱讀161
5 8 1 陷穴形成機製、分布與 第7章 凍融侵蝕與冰川侵蝕162
類型 127 7 1 凍融侵蝕162
5 8 2 瀉溜及其形成過程 128 7 1 1 凍土作用機製162
5 9 重力侵蝕防治 128 7 1 2 凍土層中地下冰和地下水
5 9 1 排水工程措施 128 164
5 9 2 削坡、減重和反壓填土 7 1 3 凍土地錶類型167
措施 129 7 1 4 熱融作用171
5 9 3 支擋工程措施 130 7 2 冰川侵蝕171
5 9 4 錨固措施 130 7 2 1 冰川分布與類型172
5 9 5 護坡工程措施 131 7 2 2 冰川運動173
5 9 6 滑動帶加固措施 131 7 2 3 冰川侵蝕過程175
5 9 7 落石防護措施 131 7 3 凍融侵蝕及冰川侵蝕防治176
5 9 8 植物固坡措施 132 7 3 1 防治原則176
思考題 132 7 3 2 主要防治措施177
擴展閱讀 133 思考題181
第6章 混閤侵蝕 134 擴展閱讀183
6 1 泥石流和泥石流流域 134 第8章 化學侵蝕184
6 1 1 泥石流性質 134 8 1 岩溶侵蝕184
6 1 2 泥石流流域 135 8 1 1 岩溶侵蝕特徵184
6 2 泥石流形成 138 8 1 2 岩溶侵蝕影響因素186
6 2 1 形成因素 138 8 2 淋溶侵蝕190
6 2 2 泥石流形成機理 140 8 2 1 淋溶侵蝕特徵190
6 3 泥石流分布及其活動特徵 142 8 2 2 淋溶侵蝕影響因素191
6 3 1 泥石流分布 142 8 3 土壤鹽漬化195
6 3 2 我國泥石流危險性分區 8 3 1 土壤鹽漬化形成條件
143 195
6 3 3 泥石流分布規律 145 8 3 2 土壤次生鹽漬化197
6 3 4 泥石流活動特徵 146 8 3 3 土壤潛在鹽漬化197
6 4 泥石流分類 147 8 3 4 土壤堿化199
6 5 泥石流的力學特徵 149 8 3 5 土壤鈣積層201
6 5 1 泥石流的靜力學特徵 8 3 6 土壤水鹽運動的影響因素
149 202
6 5 2 泥石流動力學特徵 150 8 4 化學侵蝕防治措施206
6 5 3 泥石流的發生發展特徵 8 4 1 岩溶侵蝕防治措施206
153 8 4 2 淋溶侵蝕防治措施207
6 6 泥石流防治 157 8 4 3 土壤鹽漬化防治措施
6 6 1 防治原則 157 207
思考題 208 10 3 水力侵蝕調查 235 擴展閱讀 209 10 3 1 麵蝕 235 第9章 我國土壤侵蝕類型及其分區210 10 3 2 溝蝕程度調查與強度
9 1 土壤侵蝕類型分區211 判定 239
9 1 1 分區目的與任務211 10 3 3 山洪侵蝕調查 239
9 1 2 分區原則211 10 4 風力侵蝕調查 240
9 1 3 分區的主要依據、指標 10 4 1 輸沙量及風沙流結構
211 調查 240
9 1 4 土壤侵蝕類型分區命名 10 4 2 沙丘移動狀況 240
213 10 4 3 地麵粗糙度調查 241
9 1 5 土壤侵蝕類型分區係統 10 4 4 風蝕成因調查 241
213 10 5 重力侵蝕調查 242
9 2 以水力侵蝕為主的類型區215 10 5 1 重力侵蝕形式及其
9 2 1 西北黃土高原區215 程度 242
9 2 2 東北低山丘陵和漫崗 10 5 2 重力侵蝕發生發展
丘陵區220 強度 242
9 2 3 北方山地丘陵區221 10 6 混閤侵蝕調查 242
9 2 4 南方山地丘陵區222 10 6 1 混閤侵蝕發生條件 242
9 2 5 四川盆地及周圍山地 10 6 2 混閤侵蝕發生發展
丘陵區223 趨勢判定 242
9 2 6 雲貴高原及其山地 10 7 凍融侵蝕與冰川侵蝕調查 243
丘陵區224 10 7 1 凍融侵蝕調查 243
9 3 以風力侵蝕為主的類型區225 10 7 2 冰川侵蝕調查 243
9 3 1 西北乾旱綠洲外圍沙漠 10 8 化學侵蝕調查 243
化地區225 10 8 1 岩溶侵蝕 243
9 3 2 內濛古及長城沿綫半乾旱 10 8 2 淋溶侵蝕 243
草原沙漠化地區225 10 8 3 土壤次生鹽漬化 244
9 4 以凍融及冰川侵蝕為主的類型區 10 9 土壤侵蝕的綜閤分析與評價 244
228 10 9 1 土壤侵蝕調查報告 245
9 4 1 冰川侵蝕區229 10 9 2 圖麵資料整理 245
9 4 2 凍土侵蝕區229 10 10 土壤侵蝕圖的製備 245
思考題230 10 10 1 計算機輔助製圖 246
擴展閱讀231 10 10 2 專題圖製備 247
第10章 土壤侵蝕調查與評價232 10 10 3 土壤侵蝕製圖 248
10 1 土壤侵蝕調查目的及手段232 10 11 調查結果評價與分析 249
10 1 1 調查目的 232 10 11 1 信息源評價 249
10 1 2 調查手段 233 10 11 2 調查手段評價 250
10 2 土壤侵蝕調查步驟233 10 11 3 調查誤差分析 250
10 2 1 準備工作 233 10 12 3S技術在土壤侵蝕調查
10 2 2 資料收集與整理 233 中的應用 251
10 12 1 第一次全國土壤侵蝕 11 4 1 經驗模型 272 遙感調查 251 11 4 2 數理模型 273 10 12 2 第二次全國土壤侵蝕 11 4 3 隨機模型 278 遙感調查 254 11 4 4 混閤模型 278 10 12 3 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水 11 4 5 專傢打分與邏輯判彆
土保持情況普查 255 模型 279 思考題 257 11 4 6 土壤侵蝕數字模型279 擴展閱讀 258 思考題 281 第11章 土壤侵蝕監測與預報 259 擴展閱讀 282 11 1 土壤侵蝕監測與預報目的第12章 土壤侵蝕研究方法 283 及成果 259 12 1 土壤侵蝕調查研究 283 11 1 1 監測與預報目的及 12 1 1 測量學方法 283 原則 259 12 1 2 水文學方法 284 11 1 2 監測與預報分類 260 12 1 3 地貌學方法 285 11 1 3 監測與預報指標體係 12 1 4 土壤學方法 286
260 12 1 5 遙感學方法 286 11 1 4 監測與預報成果 260 12 2 土壤侵蝕定位研究 286 11 1 5 監測技術標準 261 12 2 1 土壤水蝕野外定位11 2 我國監測預報網絡係統 262 觀測 286 11 2 1 監測預報網絡係統的 12 2 2 土壤風蝕定位觀測288
層次與任務 262 12 3 土壤侵蝕模擬研究 289 11 2 2 監測預報網絡係統 12 3 1 水力侵蝕模擬降雨技術構造技術構架263 試驗 289 11 2 3 監測預報網絡係統結構 12 3 2 風力侵蝕風洞模擬
與功能 265 實驗 291 11 3 監測方法與過程 267 12 4 土壤侵蝕示蹤研究 291 11 3 1 遙感監測方法 267 思考題 292 11 3 2 無人機監測方法 270 擴展閱讀 293 11 3 3 自然坡麵監測 271 主要參考文獻 294 11 4 土壤侵蝕預報模型 272 附錄 299
精彩書摘
第1章
緒 論
[本章導言 ] “土壤侵蝕原理 ”課程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生的一門核心骨乾性專業基礎課程.其在水土保持科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壤侵蝕破壞土地、吞食農田、降低土壤肥力、加劇土壤乾旱、淤積抬高河床、加劇洪澇災害發生等.土壤侵蝕是製約山區、丘陵區和風沙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是國內外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科學研究人員普遍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
11 課程性質及使用對象
本書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生學習 “土壤侵蝕原理 ”課程所使用的主要教材.“土壤侵蝕原理 ”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生的一門核心骨乾性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主要使學生具備土壤侵蝕基本知識、認識土壤侵蝕基本規律.並掌握水土資源管理、土壤侵蝕監測、調查和評價的基本技能 (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同時為該專業本科生後續課程的學習.如流域管理學、荒漠化防治工程學、林業生態工程學和水土保持工程學等專業課程.以及今後獨立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工作奠定堅實的認識、理論和技術基礎.
本書還可供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 ”其他專業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農業資源與管理)、 “林學類 ”和 “草學類 ”相關專業本科生作為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學科研究生教學參考用書.對於在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土地利用、國土整治、環境保護等方麵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和生産實踐人員.也可將本書作為參考用書之一.
在作為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生教學用書時.教學學時分配為課堂講授24學時.室內實驗8學時.另外安排05周課程野外現場教學和實習.用於其他專業或不同層次人員培訓使用時.可根據具體講授內容適當增減學時數.
12 課程涉及範圍及與其他課程關係
121 課程涉及範圍
“土壤侵蝕原理 ”課程涉及水力學、水文學、土壤學、氣象學、地貌學、植物學、生態學和岩土力學等內容.因此本課程要求先學習流體力學、地學、氣象學、水文與水資源學、土壤學與土地資源學、生態學和岩土力學等課程.以便使學生能夠較為全麵地掌握本課程所授知識.
在理論教學中.以土壤侵蝕形式、土壤侵蝕發生發展規律和分析影響土壤侵蝕的自然因子為主.為學生學習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的其他課程建立堅實的理論基礎.使學生掌握調查、分析和監測水土資源及土壤侵蝕的基本技能.為進行獨立的水土保持科學研究、從事水土保持管理和生産實踐等奠定實踐技術基礎.
在課程實驗和野外現場教學與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中.要求學生能夠較為熟練地掌握在不同地質、地形、土壤、氣象、植被等條件下土壤侵蝕調查與分析方法.並據以組織綜閤措施防治土壤侵蝕的發生與發展.改良、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産力.在閤理利用水土資源的同時.防治土壤侵蝕的發生和改善生態環境.
122 土壤侵蝕原理與其他課程關係
土壤侵蝕原理課程是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本科教學課程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一些基礎性、應用性科學等方麵的課程均有不同程度的聯係.在土壤侵蝕規律方麵.它與影響土壤、地質、地形等自然因素緊密相關.在土壤侵蝕防治方麵.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與許多學科發生瞭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作用.瞭解土壤侵蝕原理與其他課程關係.有助於更好地把握土壤侵蝕原理課程的自身性質及特點.
與氣象學、水文學的關係.土壤侵蝕原理與氣象學、水文學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多種氣象因素和不同氣候類型對土壤侵蝕的直接或間接影響.這些因素有直接影響到水文特徵的形成.在研究暴雨、洪水、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時.一方麵要根據氣象、氣候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以及徑流、泥沙運行規律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使其變害為利.另一方麵通過長期的土壤侵蝕綜閤治理.改變大氣層的下墊麵性狀.對局部地區的小氣候及水文特徵會起到調節和改善作用.
與地學方麵的關係.土壤侵蝕原理與地學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地貌、地質及地理對土壤侵蝕量和土壤侵蝕過程的影響.同時.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重力侵蝕及凍融侵蝕等土壤侵蝕過程在塑造地形中又都起著一定的作用.地麵多種侵蝕地貌是影響土壤侵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土壤侵蝕參與作用的結果.它們是土壤侵蝕原理課程中主要研究的對象.土壤侵蝕與地質構造、岩石特性具有緊密關係.滑坡、泥石流等土壤侵蝕問題和土壤侵蝕防治工程措施涉及的地基、地下水等問題.又需要運用第四紀地質學及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等方麵的專業知識.
與土壤學的關係.土壤侵蝕與土壤學及土地資源學的關係也是非常緊密的.土壤、母質及淺層基岩是土壤侵蝕作用和破壞的主要對象.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蓄水、透水和抗蝕能力.因此.改良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對防治土壤侵蝕有著重要作用.
與水利科學的關係.土壤侵蝕與流體力學、水力學等課程的關係更為密切.無論是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還是重力侵蝕等導緻的徑流、泥沙、風沙流等.都與以上學科有緊密聯係.在研究有關水力、風力、泥沙及風沙流等的運動規律時.土壤侵蝕原理著重研究從坡麵到溝道、從上遊到下遊、從風力侵蝕地到風積地土壤侵蝕發生發展規律.而水利科學則著重研究徑流、泥沙進入河流後的運行規律.
土壤侵蝕原理(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傢級規劃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