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德] 胡塞尔 著,李幼蒸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256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372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胡塞尔著作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12
正文语种:中文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三卷本的第一卷,俗称“观念1”,但实为在主题和论域两方面具有完整独立性的作品。本书始终被认为是“现象学”和“胡塞尔哲学”系统内的“第1书”,是胡塞尔“心学”的主要奠基之作;为胡塞尔自《逻辑研究》出版以来,多年反思准备后的“神来之笔”,即数周内一气呵成之作。由于在混沌心理和严密逻辑之间的杰出异质性交叉分析,本书成为20世纪哲学中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在20年前商务印书馆舒曼版中译本基础上,根据原版进行了全面复校和订正。全书分为四部分,包含:“本质和本质认识”,“现象学的基本思考”,“关于纯粹现象学的方法和问题”,以及“理性和现实”。《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中译本附录中有保罗?利科对其所译法译本而编写的解释性详注。中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参照了该专业性法译本及两部英译本。

作者简介

  胡塞尔(1859—1938),德国犹太裔哲学家,20世纪欧陆影响卓著的哲学思潮“现象学”的奠基人,现当代西方思想界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哈雷、哥廷根、弗莱堡大学。《全集》出版已逾40卷。胡塞尔现象学以数学和逻辑学的理性主义为模型,强调在心理、精神、文化、思想领域内的思维严格理性化实践,以期为主体性范畴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故可被视为“西方心学”传统内的第一宗师。
  
  李幼蒸,1936年生,旅美学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2004—2014),主要研究方向:现象学、符号学、解释学、仁学伦理学。著有《结构与意义》、《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理论符号学导论》等十余部专著,另有《野性的思维》、《哲学和自然之镜》、《小说的准备》等十余部译著。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本质和本质认识
第一章 事实和本质
1自然认识和经验
2事实。事实和本质的不可分离性
3本质看和个别直观
4本质看和想象。独立于一切事实认识的本质认识
5本质判断和具有本质一般有效性的判断
6某些基本概念。一般性和必然性
7事实科学和本质科学
8事实科学和本质科学间的依属关系
9区域和区域本质学
10区域和范畴。分析的区域及其诸范畴
11句法对象和最终基底。句法范畴
12属和种
13一般化和形式化
14基底范畴。基底本质和tode ti(此处这个)
15独立的和非独立的对象。具体项和个别项
16实质领域中的区域和范畴。先天综合认识
17逻辑考察的结论
第二章 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
18批评性讨论之导论
19经验与原初给与性行为之间的经验主义同一化
20作为怀疑论的经验主义
21唯心主义一方的含混性
22对柏拉图实在论的谴责。本质和概念
23观念化的自发性。本质和虚构
24一切原则之原则
25实践中的实证论者作为自然科学家,反思中的自然科学家作为实证论者
26独断论态度的科学和哲学态度的科学

第二编 现象学的基本思考
第一章 自然态度的设定及其排除
27自然态度的世界:我和我周围的世界
28 cogito(我思)。我周围的自然世界和我周围的观念世界
29“其他的”自我主体和主体间的周围自然世界
30自然态度的总设定
31自然设定的彻底改变。“排除”、“置入括号”
32现象学的epoche(悬置)
第二章 意识和自然现实
33关于作为现象学剩余的“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的预备说明
34作为主题的意识本质
35作为“行为”的我思。非实显性变样
36意向性体验。一般体验
37在我思中对纯粹自我的“指向性”和把握性的关注
38对行为的反思。内在的和超验的知觉
39意识和自然现实。“素朴”人的理解
40“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躯体上所与物作为“物理真实”的“纯显相”
41知觉的真实内容及其超验客体
42作为意识的存在和作为实在的存在。诸直观方式间的原则区别
43对一基本错误的阐释
44超验物的纯现象存在,内在物的绝对存在
45未被知觉的体验,未被知觉的实在
46内在性知觉的不可怀疑性,超越性知觉的可怀疑性
第三章 纯粹意识区域
47作为意识相关物的自然世界
48我们世界之外的一个世界的逻辑可能性和事实悖谬性
49作为世界消除之剩余的绝对意识
50现象学态度和作为现象学领域的纯粹意识
51先验预备性思考的意义
52补充。物理物和“显相的未知原因”
53有生命物和心理意识
54继续。偶然和相对的超越性心理体验,必然和绝对的先验性体验
55结论。一切实在都是通过“意义给与”而存在的。拒绝“主观唯心主义”
第四章 现象学还原
56关于现象学还原范围的问题。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
57关于排除纯粹自我的问题
58被排除的超验者上帝
59本质事物的超越性。排除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
60实质性-本质性学科之排除
61关于现象学还原之系统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62认识论的预备性说明。“独断论”态度和现象学态度

第三编 关于纯粹现象学的方法和问题
第一章 方法的预备性思考
63方法思考对于现象学的特殊意义
64现象学者的自我排除
65现象学对本身的自反关涉
66明晰所与物的忠实表达。单义的词语
67阐明的方法。“所与物的近距”和“所与物的远距”
68真正的和非真正的明晰度。正常性阐明的本质
69完全明晰的本质把握方法
70在本质阐明方法中知觉的作用。自由想象的优先性
71体验的一种描述性本质学的可能性问题
72具体的、抽象的、“数学的”本质科学
73现象学问题的应用。描述和精确规定
74描述科学和精确科学
75现象学作为有关纯粹体验的描述性本质学说
第二章 纯粹意识的一般结构
76以下研究的主题
77反思作为体验领域的基本特性。反思中的研究
78关于体验反思的现象学研究
79批评引申。现象学和“自我观察”的困难
80体验与纯粹自我的关系
81现象学时间和时间意识
82继续。三重体验边缘域,同时作为体验反思的边缘域
83对作为“观念”的体验流之把握
84作为现象学首要主题的意向性
85感性的hyle(质素),意向性的morphe(形态)
86功能问题
第三章 诺耶思和诺耶玛
87预备性说明
88真实的和意向的体验成分。诺耶玛
89诺耶玛的陈述和现实陈述。心理领域内的诺耶玛
90“诺耶玛的意义”,“内在客体”与“现实客体”间的区别
91扩展到意向性的最广泛领域
92从诺耶思角度和从诺耶玛角度所见的注意之变化
93过渡到较高意识领域中的诺耶思-诺耶玛结构
94在判断领域内的诺耶思和诺耶玛
95在情绪领域和意志领域中的类似区别
96过渡到其他各章。总结
第四章 关于诺耶思-诺耶玛结构的一系列问题
97作为真实体验因素的质素因素和诺耶思因素,作为非真实体验因素的诺耶玛因素
98诺耶玛的存在方式。诺耶思的形式理论。诺耶玛的形式理论
99在现前化领域和准现前化领域中的诺耶玛核心及其特性
100在诺耶思和诺耶玛内表象之本质法则的层级结构
101诸层级的特性。不同种类的“反思”
102过渡到特性说明的新方面
103信念特性和存在特性
104作为变样的信念样态
105作为信念之信念样态,作为存在之存在样态
106肯定和否定及其诺耶玛相关项
107重复的变样
108诺耶玛的特性不是由反思规定的
109中性变样
110中性化意识和理性的判定。假定
111中性变样和想象
112想象变样的可重复性。中性变样的不可重复性
113实显的和潜在的设定
114关于设定的潜在性和中性变样的继续讨论
115应用。扩大的行为概念。行为实行和行为引动
116过渡到新的分析。有根基的诺耶思及诺耶玛相关项
117有根基的设定和中性变样理论的结论。设定的一般概念
118意识综合。句法形式
119多设定行为向单设定行为的转换
120综合设定领域内的设定性和中性
121情绪领域和意志领域内的信念句法
122被分节联结的综合之实行样式。“主题”
123作为综合性行为实行样式的含混性和清晰性
124“逻各斯”的诺耶思-诺耶玛层次。意指和意义
125逻辑表达领域中的实行样态和阐明方法
126表达的完全性和普遍性
127判断的表达和情绪诺耶玛的表达

第四编 理性和现实
第一章 诺耶玛的意义,与对象的关系
128导论
129“内容”和“对象”:作为“意义”的内容
130关于“诺耶玛意义”之本质的界定
131“对象”,“在诺耶玛意义中可规定的X”
132作为在其充实性样式中的意义核
133诺耶玛的命题。设定的和综合的命题。在表象领域中的命题
134命题学的形式理论
135对象和意识。向理性现象学的过渡
第二章 理性之现象学
136理性意识的第一基本形式:原初给与的“看”
137明证与明见。“原初的”和“纯粹的”明证。直陈的和确然的明证
138充分明证与不充分明证
139各种理性的交织。理论真理,价值真理,实践真理
140确证。无明证的证明。设定的明见性和中性的明见性的等价性
141直接的和间接的理性设定。间接明证性
142理性设定和存在
143充分的物所与性作为康德意义上的观念
144现实和原初给与的意识:最终的规定
145关于明证性之现象学的批评考察
第三章 关于理性理论问题系列的一般层级
146最一般性的问题
147问题的分化。形式逻辑学,价值学,实践学
148形式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
149区域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现象学构成的问题
150继续。作为先验论导引的物区域
151物的先验构成的层次。补充
152从先验构成问题向其他区域的扩展
153先验问题的完全扩展。研究的分类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中译本附录
《观念1》后记
《观念1》的形成和早期研究者的评论
法译本译者导言
——献给米凯尔·杜甫海纳
法译本注释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
《通论》二版中译者后记
——《通论》中译本形成的背景和历程
《通论》二版中译者校后记

精彩书摘

  《通论》新版中译者序
  中国新时期开始的最初10年间,文化和学术百废待举,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翻译、出版的客观条件尚不稳定。在此期间,研究者和翻译者一般来说在有关个人学术项目选择的问题上,不得不在个人学术兴趣、学术本身重要性、国内学界接受能力以及学术项目对于中国学术未来可能发展的关系诸因素之间,加以综合考虑并灵活地选定项目。本书译者的态度则是从一开始即着眼于从理论上的基本性和关系上的长远性出发,将人类理论思想史上最重要的项目,争取尽先引进中文学界“存留”起来,以备其在民族学术未来发展期间发挥适当的作用。这是和译者此前20年独立治学期间怀抱的理想主义一致的。经过译者长期研读和观察,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就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书(如果要勉强在众多现代优秀哲学书籍中排列先后的话)就是本书了。因此选译本书的计划,几乎在1982年访美时就已确定。甚至在出国以前已经和本书的法译本译者及注释者保罗?利科有所联系;在美期间联系最多的哲学家也都是现象学界学者;1983年短期访欧期间亲自拜访了胡塞尔早年助手、本书索引部分的编者兰德格里伯,并先后访问了多处现象学中心,包括卢汶胡塞尔档案馆。两年游学回国后,制订的最主要工作计划就是翻译本书。之后是在当时出版条件极不稳定条件下慎重安排此书译稿的出版方式。具体过程在以前的译序中已有回顾。20世纪90年代长期旅德期间,还有幸与本书法译本译者、注释者保罗?利科,本书第二、第三版的编者瓦尔特比麦尔和卡尔?舒曼先后会晤。结果,90年代初先后在北京和台北出版的此书中译本第一版,曾陆续寄赠卢汶档案馆、法译者和两位前编者。本书的翻译成功,被译者视为80年代最重要的工作成绩。此一工作计划完成的重要性,当然远非仅指本人作为译者的贡献部分,而是首先指本书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我终于使其在当时条件下在两岸顺利出版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我当然并不奢望本书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立即受到国内哲学界和理论界的充分理解和运用,因为我清楚明了,可与此书的理论化程度相比的翻译著作,是中国学界以往百年来所从来没有过的。原因简单:西方古典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在读解的难度上相差了一个“数量级”。而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本书的难度(以及胡塞尔的若干其他著作)又是明显超过其他学派的论著的。现在,本书在其初版即将百年后,在其中译本初版整整二十年后,也就是在中国哲学界和理论界对于现象学文献已有长期了解后,安排了再版,其意义之深远,在本著作集的总序中已有说明。译者当然也趁此再版机会对全书译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了译文的规范,得以再次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遂感无上欣慰。只有诚心向学之士才能体会为什么学者会对一部书的出版如此看重,特别还是他人的著作。本“学为己”之旧训,译者治学从来不分他我,一以向世人提供学术思想价值“本身”为最终目的。况且,百年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文化所最欠缺的就是人文科学的理论化知识。提供最有价值的理论读物,对于中国新世纪的文化发展的总目标来说,自然无比重要,尽管这是今日一意追求物财实惠和大众娱乐的一代或许所难以领悟的。
  为了有助于加深中文读者对本书以及相关胡塞尔书籍的理解,我们不仅将中译本出版中一切附加材料全部收入著作集作为附录材料(因篇幅分配考虑,一部分材料被纳入《观念3》中译本附录)。此外,译者根据研读西方专家的结果另行编写了一文《〈观念1〉的形成和早期研究者的评论》,纳入本书附录,以供读者参考。在本译序中,译者拟对本书及相关胡塞尔思想的意义续陈未尽之言,并再次质正于学界同好。
  胡塞尔在本书中说过:“如果‘实证主义’主张一切科学均绝对无偏见地基于‘实证的’东西,即基于可被原初地加以把握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是真正的实证主义者。”译者认为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立场宣示,而其含义却为相当多的西方研究者所忽略。他们大多过于拘泥习用词义,以为胡塞尔在大多数情况下用“实证主义”一词专指自然科学式的“经验实证”态度。这个经验与实证概念,也正是同样来自19世纪末德奥思潮中的维也纳学派所主张的基本原则。译者因为早年曾深受维也纳学派思想方向的影响,所以对于“实证主义”一词作为“引领”理论思维大方向的标志,甚为关注。读者注意:一个代表性名词的意义幅度是可以随语境而改变的,我们正是要从其含混的语义变通背景来把握名词间“异同辩证法”的细致含义——既要用此词表示与“他者”的显在不同部分,又要用此词表示与“他者”的潜在相通(相同)部分。胡塞尔此言正是为了表达此理论态度的多重相关性方面。因为“实证”的“实”与“证”都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方面。因此我们在理论探索中可以面对不同的“实在”或“现实”。胡塞尔的思维细腻性正在于他对不同类“实在”的感受丰富性上。
  胡塞尔以及研究者们均认为,本书可视作胡塞尔现象学趋向其完成形态——先验现象学,即先验唯心主义阶段——的“第一次正式的突破”,虽然从偏于逻辑学认识论研究的《逻辑研究》到其后趋向先验主体性确立的先验现象学之形成,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是1906—1907年。此前20余年的工作都可视为此成熟阶段的准备期,包括《逻辑研究》,当然,此前每一发展阶段上的思想成果也都具有自身独立的理论价值。如所周知,直到1930年此书第三次印制(1928年)之后和英译本开始翻译之际,十多年来胡塞尔曾不断回顾、评注、修改、补充此书的相关段落和文句,以至于本书1950年卢汶版和1976年卢汶第二版出现时,两位编者都附加了不少胡塞尔的相关补充材料。1976年版(即本书中译本最早的商务版)编者舒曼还将收集的各种补充材料单独编成一个“附本”。与此同时,随着海德格尔在“现象学界”异军突起所带来的对胡学的全面冲击,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及其在本书中的奠基思想,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和压力。以至于胡塞尔晚年助手芬克,在胡塞尔本人精力渐衰之际承担了在新的形势下对其理论进行“正解”和可能“修正”的双重任务。战后欧陆和英美的新哲学思潮,更是从存在哲学和分析哲学两方面对胡塞尔学提出了不同方向的“发展”要求,胡塞尔现象学似乎成为某种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的理论系统,而作为胡塞尔学唯心主义转向之标志的本书,其“偏误性”所受到的批评,自然也是首当其冲。另一方面,除了本书的理论晦涩性外,其“理论完整性”也受到以不断探索为己任的作者本人的不断自疑和检讨。应该说,胡塞尔学各阶段的助手、学生、研究者、编辑者大多数都会从不同角度,对其学、其书持此既重视又怀疑的态度。胡塞尔本人不也正是将自己的学术理论和个人使命视为“开始者”吗?其作品自然也会被视为“开始者”的某种尝试之作。
  最近二十年来,随着海德格尔思潮影响力渐退和胡塞尔全集出版的发展,欧美各国对胡塞尔思想的再认识兴趣渐增。对于前后根据舒曼和比麦尔两个版本处理本书中译本的译者来说,对本书的看法又与欧美专家有所不同。跨学科、跨文化方向的符号学和历史解释学带来的认识论眼界的扩展和调整,促使译者对胡塞尔学和本书的思想价值,反而持有比西方同行更高的评估。译者评估的根据却不同于欧美专家按照西方传统哲学框架进行的分析。本人2011年提出的所谓“重读胡塞尔”口号,其旨意正在于摆脱此哲学史框架,在人文科学区域内进一步强调多元化、多方位的经验、实在、实证等范畴的基本性。在此观点下,译者认为不能够按照习惯术语判断胡塞尔特殊概念的内涵。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努力的总方向是坚定地朝向着某种“科学实在论”的。追求合理的“实在类型学”动机和目标使其根本上与西方古典哲学传统划界分明,因此,胡塞尔思想,特别是本书,标志着与康德哲学的古典时代足可并驾齐驱的、现代哲学思维之典型开端。不过也正在此时,在新世纪开始,人类的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需要彻底革新之时。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解胡塞尔早年助手贝克尔所说此书是胡塞尔学“最完整的著作”之意义呢?正是此书的出版被德国现象学运动早期成员批评为向唯心主义倒退之作,而胡塞尔在欧美各种实在论兴起之际毫不犹豫地所朝向者,真的是属于传统唯心主义的吗?不正是他本人宣称现象学就是要在克服柏拉图唯心实在主义和当代物理实在主义的道路上前进的吗?现在,在本书出版整整一百年的今日,我们必须在新世纪最新认识论框架内(也就是在对西方传统哲学路线和准则应持全面批评性距离的条件下)重估此书的重大理论价值。胡塞尔学的“创新性”之深意,正表现在要在西方传统哲学和自然科学框架内(这是他的“思维操作性的历史基础”)来突破其认识论及语言的限制,以朝向“更具科学性的”目标。一方面,他比海德格尔等更严格地立基于近现代数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的结论之上;另一方面,他又清晰地看出前者对于发展与之对立的“精神科学”理论来说并不能成为现成的基础。一方面,他与当时价值哲学、新康德主义、解释学、历史哲学共同认识到“精神科学”应为独立于自然科学之学;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当时流行的“人生观哲学”受到传统哲学方式和文化观的束缚,难以处理这一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人文科学学术领域的理论基础问题。于是,大家都从古希腊、近现代欧洲哲学继承了“科学”一词,却彼此对其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感觉”。什么是胡塞尔的“科学”感觉呢?为什么舒曼大为欣赏的其他现象学家道贝尔特、茵格尔顿等有关科学性“实在”的感觉和颇受他们尊敬的老师胡塞尔有关“科学性实在”的感觉,会如此不同呢?我们如果只“生存于”现代西方哲学史话语系统内,我们就只能人云亦云,重复其言。如果我们能够和他们当初的理想一样企图朝向“事物本身”(此“Sache”一词可具体地意指不同对象,不过是指“最适切的主题对象”。中译词“事物”以及英法等译词的词典义都并非有效对应词),在今日跨学科理论认识论革新框架内,就会有不同的估价。在我看来,胡塞尔的独树一帜成就正存在于其针对不同存在领域来认定和比较不同的“实在”规定之企图方面。胡塞尔学精神的精髓就在于此对“理论良知学”之“择善固执”的朝向,以及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Unix编程艺术

评分

买了一套 胡塞尔著作集

评分

Unix环境高级编程

评分

深入理解Linux内核

评分

深入系统:

评分

深入探索C++对象模型

评分

isn't that something other people let you know you have?all you can do is keep working. use what feels right. throw away the rest.

评分

c系列:

评分

c系列: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第1卷(胡塞尔著作集 第2卷)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