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启发科学问问看(套装全24册)》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设计、编写和绘图,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信息,不觉枯燥乏味。
书中的内容从身边的平常事情引出科学现象,配合轻松活泼的插图,易于理解;小开本轻巧,便于携带和参考。
内容涵盖动物、植物、人体、自然、生态、生活、实验等专题,内容全面丰富,认真严谨,多角度发散讲解。适合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科学启蒙,亦可作为《自然科学启蒙》系列的进阶读物。
丛书特别为儿童设计了上百项简易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材料随手可得,过程犹如游戏。不仅让小朋友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更是要激发小朋友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精神,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原书是英国Usborne Publishing长销儿童百科图书,译文自然流畅,译者均有相关专业背景。
《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启发科学问问看(套装全24册)》系列丛书,从小朋友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入手,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趣味写实的插图,解答动物、植物、地球、太空、人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现象。特别设计了上百项简易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并配有详细的操作图解,动手又动脑!
《动物怎么交流》
2 交流方式
4 “别过来”
6 其他警告方式
8 求偶
10 家庭交流
12 群体生活
14 寻找食物
16 忙碌的蜜蜂
18 安全第一
20 水下的交流
22 狗是人类的朋友
《蜜蜂如何酿蜜》
2 蜜蜂和其他昆虫
4 凑近看看
6 蜂蜜
8 蜜蜂和花
10 蜂巢内部
12 群居生活
14 昆虫的幼虫
16 猎手
18 自卫
20 发送信息
22 昆虫和人
《人为什么不一样》
人是什么
4 人从哪里来
6 父母的遗传
8 人类和气候
10 学会适应
12 安居乐业
14 交流
16 人类的迁移
18 信仰
20 人以群分
22 同一个世界
《人为什么会生病》
2 生病这件事
4 为什么会生病
6 细菌、病毒和真菌
8 病菌侵入
10 抵抗病菌
12 过敏
14 疾病如何传播
16 意外伤害
18 看医生
20 你住在哪里
22 保持健康
《夜晚为什么是黑的》
2 黑夜
4 光明与黑暗
6 从白天到夜晚
8 季节
10 月球
12 恒星
14 太阳系
16 夜行性动物
18 光的作用
20 影子
22 电灯
《地球里面有什么》
2 行星地球
4 巨大的拼图
6 变化的地壳
8 地震
10 火山
12 地壳能源
14 火成岩
15 沉积岩
16 变质岩
17 观察岩石
18 矿物
20 洞穴
22 化石
《太空中有什么》
2 观察太空
4 光明与黑暗
6 登陆月球
8 关于太阳
10 行星探测
12 “旅行者”的长途旅行
13 天外来客
14 观察星星
16 航天飞机
18 人造卫星
20 空间站
22 太空的未来
《汽车如何动起来》
2 汽车构造
4 引擎内部
6 燃油和能量
8 挡位和方向盘
10 减速
12 汽车制造
14 汽车和污染
16 汽车和交通
18 过去的汽车
20 赛车
22 特种车辆
《磁铁为什么有吸力》
2 磁铁能做什么
4 吸引力
6 隔物吸引
8 引力和斥力
10 辨别方向
12 动手做磁铁
14 磁铁小实验
16 电和磁
18 电磁铁
20 磁铁和机器
22 实验原理
《光的实验有哪些》
2 光无处不在
4 光的传播
6 照镜子
8 反射
10 改变反射影像
12 观察四周
14 光的小戏法
16 制作影像
18 光的颜色
20 光和影
22 实验原理
《水的实验有哪些》
2 水的实验
4 漂浮实验
6 趣味船只
8 水的“皮肤”
10 消失的水
12 混合实验
14 水力
16 空气和水的魔术
18 吸水
20 冻结的水
22 实验原理
《空气的实验有哪些》
2 无处不在的空气
4 推挤的空气
6 改变大小
8 空气上升
10 风
12 空气动力
14 在空气中运动
16 飞行
18 呼吸
20 声音和空气
22 实验原理
《身体里面有什么》
2 身体在做什么
4 吃东西
6 食物去哪里了
8 人为什么要呼吸
10 血液的用途
12 皮肤
14 外界的信息
16 听觉与触觉
18 大脑里有什么
20 身体怎么运动
22 身体由什么组成
《人为什么要吃东西》
2 人为什么要吃东西
4 食物由什么构成
6 食物里还有什么
8 食物去哪儿了
10 养分和废物
12 食物保鲜
14 为什么会觉得饿
16 有害健康的食物
18 食物从哪里来
20 食物够所有人吃吗
22 世界各地的食物
《婴儿从哪里来》
2 新的生命
4 成长之初
6 怀孕
8 妈妈和爸爸
10 胎儿是如何形成的
12 胎儿是怎么出生的
14 新生儿
16 婴儿为什么长这样
18 婴儿需要什么
20 家里有了新成员
22 动物宝宝
《地底下有什么》
2 脚下的世界
4 街道底下
6 地下交通隧道
8 你家的地底下
10 洞穴和地道
12 土壤里有什么
14 化石
16 岩洞里面
18 地底下的矿产
20 地球的内部
22 地底下的探索
《海洋里面有什么》
2 海洋世界
4 全球海洋
6 什么是鱼
8 鲸
10 珊瑚礁
12 冰冷的海洋
14 潜水员
16 潜水器
18 海底
20 石油钻探
22 海洋利用
《恐龙哪里去了》
2 恐龙是什么
4 恐龙留下了什么
6 恐龙的起源
8 恐龙的形态与大小
10 恐龙的生活
12 与恐龙同期存在
14 恐龙为什么灭绝了
16 巨大的变化
18 突然的改变
20 恐龙灭绝之后
22 今天
《小鸟怎么飞》
2 早期的飞行动物
4 鸟的身体
6 羽毛
8 为飞翔而生
10 不同的飞行方法
12 乘风飞行
14 起飞与降落
16 迁徙
18 猫头鹰
20 哪些鸟不会飞
22 令人惊叹的飞行者
《老虎为什么有斑纹》
2 色彩的世界
4 多样的花纹
6 光与影
8 伪装术
10 恐吓
12 警戒色
14 拟态
16 信号
18 炫耀
20 制造颜色
22 改变颜色
《花儿如何开放》
2 花的故事
4 凑近瞧一瞧
6 花上的访客
8 访客在工作
9 空气中的花粉
10 种子的故事
12 种子的传播
14 根和芽
16 来种这些植物
18 花在哪里生长
20 奇妙的植物
22 词汇表
《雨是怎么形成的》
2 有关雨
4 水去了哪里
6 空气中的水
8 冷空气
10 下雪
12 彩虹
13 雷暴
14 地面上的水
16 雨量过多
18 最干旱的地区
20 天气状况
22 词汇表
《电从哪里来》
2 电的作用
4 电与光
5 电与热
6 电池如何工作
8 电话如何工作
9 电视
10 送电到家
12 如何发电
14 水力发电
16 出行
18 其他形式的电
20 其他发电方式
22 词汇表
《如何处理垃圾》
2 垃圾的种类
4 清理垃圾
6 运输垃圾
8 腐烂
10 焚烧垃圾
12 流入下水道
14 有害废弃物
16 回收利用
18 节省能源
20 大型垃圾
22 古代的垃圾处理
……
作为一位对早教理念比较重视的家长,我非常看重阅读材料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成功的秘诀在于将“科学实验”的概念融入了书本设计中。它不是那种看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鼓励你“动手做”的伙伴。比如,在介绍“声音的传播”时,书中详细描绘了如何用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自制一个“土电话”。我们按照图示操作后,虽然效果很有限,但孩子那种因为成功而发出的惊呼,那种“原来声音真的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啊”的顿悟,是任何平板电脑上的动画都无法比拟的真实体验。这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再由行动反哺理解的过程,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步骤。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简单的机械原理”那一册,它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开门、用杠杆撬起重物,来解释作用力与阻力,让原本枯燥的物理定律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评分这套书的插画真是太讨喜了,色彩鲜艳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感。我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对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总是有点敬而远之,但看到这些生动的小人儿和奇特的机械装置,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比如讲到“光合作用”那一册,它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把叶子画成了一个忙碌的小工厂,阳光是能量,二氧化碳是原料,氧气和糖分是产品,这个比喻对她来说太直观了。而且,每页的内容都不是死板的文字堆砌,而是穿插着“你有没有想过?”或者“试试看!”的小提示,引导孩子主动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周末去公园野餐时,她还会兴奋地指着树叶说:“妈妈,你看,这就是那个小工厂在工作!”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是很多科普读物做不到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友好,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合理,即便光线不是特别好的时候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累。我对这种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动手实践精神的科普作品,总是抱有极高的好感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扇通往科学思维的大门。
评分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比较高的家长,尤其是在给孩子挑选长期阅读的系列丛书时。这套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系统性强,而且视角很新颖。它不是那种零散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科学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我注意到,很多关于物理和化学的入门级读物,往往在解释“为什么”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但这一套里,它会用更宏观的视角来解释现象背后的规律。比如讲到“力与运动”时,它不仅解释了推和拉的概念,还引入了牛顿定律的早期雏形,虽然只是非常基础的启蒙,但这种对科学脉络的梳理,对于培养孩子形成科学世界观至关重要。我老公,一个工科背景的人,偶尔翻阅时也表示,这些简化后的模型非常精准地抓住了核心原理。更让我欣赏的是它的“探究精神”,它不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递进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去构建知识结构。对于已经有一些基础认知的孩子,这套书的深度是完全足够的,不会让他们感到幼稚和无聊。
评分这套丛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非常“对话化”。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老师对学生”的口吻,而是像一个充满智慧又有点顽皮的大朋友,在跟你分享他发现的宇宙小秘密。很多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节奏感。比如,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时,它会说:“想象一下,阳光是一位调皮的信使,它带着彩虹的所有颜色冲向地球,结果呢?蓝色的光线最爱在空气里‘跳舞’,它们四处乱窜,所以我们的眼睛就只看到了这一片蓝色的海洋啦!”这种拟人化和幽默感的结合,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就吸收了瑞利散射的原理。此外,这本书在介绍现代科学成就时,也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它会提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在挫折中坚持下来的,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坚韧品质,比单纯讲解科学知识更有价值。整体来看,这是一套在内容深度、视觉体验和情感引导上都达到高水准的儿童科普精品。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有点怀疑,24册这个数量,会不会水分太大,或者说,很多主题会重复劳动,互相借鉴过多。但实际翻阅后发现,每一册都有它独特的侧重点和切入点,完全是独立成篇的精品。比如,有一册专门讲“地球的秘密”,它没有过多地去描绘宏大的地质年代,而是聚焦于我们脚下泥土的构成、水循环的精妙,以及不同岩石的形成故事,非常微观而迷人。另一册可能就转向了“太空探索”,探讨的是火箭的原理和行星的轨道计算,视角瞬间拉远到宇宙深处。这种在不同尺度和领域之间的自由切换,极大地拓宽了我家老二的认知边界。他现在走路时会留意地上的小水洼,思考水去哪里了,晚上抬头看星星也会问银河系到底有多远。这种主动的好奇心,比我硬塞给他一堆知识点要有效得多。而且,这套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厚实,即便是被孩子频繁翻阅和携带,封面和内页的磨损也控制得很好,可见出版社在制作上的用心。
评分老顾客了,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京东购买,方便。
评分适合进入小学后再看吧
评分画面生动细腻,知识点丰富,宝宝爱看,赞
评分十万个为什么,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孩有点抽象
评分书很好,适合孩子看,内容也让孩子容易理解。
评分挺好 小孩现在特别喜欢动物的书
评分东西还行,反正是送出去了
评分这套书不错,孩子很喜欢,适合5-7岁的孩子看
评分孩子比较喜欢,质量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