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启发科学问问看(套装全24册) [5-12岁] [The Usborne Pocket Scientist]

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启发科学问问看(套装全24册) [5-12岁] [The Usborne Pocket Scientis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苏珊·梅斯 等 著,[英] 安杰拉·哈格里夫斯 等 绘,段玉佩 等 译
图书标签:
  • 科普
  • 儿童
  • 科学
  • 问答
  • 益智
  • 启蒙
  • 阅读
  • Usborne
  • 5-12岁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2800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9229
包装:盒装
丛书名: 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
外文名称:The Usborne Pocket Scientist
开本:20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4
套装数量: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5-12岁
  

  《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启发科学问问看(套装全24册)》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设计、编写和绘图,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信息,不觉枯燥乏味。

  书中的内容从身边的平常事情引出科学现象,配合轻松活泼的插图,易于理解;小开本轻巧,便于携带和参考。

  内容涵盖动物、植物、人体、自然、生态、生活、实验等专题,内容全面丰富,认真严谨,多角度发散讲解。适合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科学启蒙,亦可作为《自然科学启蒙》系列的进阶读物。

  丛书特别为儿童设计了上百项简易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材料随手可得,过程犹如游戏。不仅让小朋友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更是要激发小朋友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精神,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原书是英国Usborne Publishing长销儿童百科图书,译文自然流畅,译者均有相关专业背景。

内容简介

  《启发精选儿童必读科普丛书:启发科学问问看(套装全24册)》系列丛书,从小朋友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入手,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趣味写实的插图,解答动物、植物、地球、太空、人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现象。特别设计了上百项简易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并配有详细的操作图解,动手又动脑!

作者简介

  苏珊·梅斯,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动物怎么交流》、《太空中有什么》、《地底下有什么》、《雨是怎么形成的》、《电从哪里来》。

  译者简介:
  段玉佩,2006年7月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至今,任北京四中生物教师。曾获2010年北师大版全国实验区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曾在山东、福建、海南、广州、湖北、安徽等地上过“展示课”。参与校内“身边的科学”选修课的设置与实施。热衷于科学传播和教育探索,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科学小品、书评30余篇;翻译、审校科普文章(书籍)若干。2007年被聘为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辅导员,参与王绶琯院士主持的“校园科普”活动。曾协助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策划、主持节目20余期。网络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会员。

内页插图

目录

《动物怎么交流》

2 交流方式

4 “别过来”

6 其他警告方式

8 求偶

10 家庭交流

12 群体生活

14 寻找食物

16 忙碌的蜜蜂

18 安全第一

20 水下的交流

22 狗是人类的朋友


《蜜蜂如何酿蜜》

2 蜜蜂和其他昆虫

4 凑近看看

6 蜂蜜

8 蜜蜂和花

10 蜂巢内部

12 群居生活

14 昆虫的幼虫

16 猎手

18 自卫

20 发送信息

22 昆虫和人


《人为什么不一样》

人是什么

4 人从哪里来

6 父母的遗传

8 人类和气候

10 学会适应

12 安居乐业

14 交流

16 人类的迁移

18 信仰

20 人以群分

22 同一个世界


《人为什么会生病》

2 生病这件事

4 为什么会生病

6 细菌、病毒和真菌

8 病菌侵入

10 抵抗病菌

12 过敏

14 疾病如何传播

16 意外伤害

18 看医生

20 你住在哪里

22 保持健康


《夜晚为什么是黑的》

2 黑夜

4 光明与黑暗

6 从白天到夜晚

8 季节

10 月球

12 恒星

14 太阳系

16 夜行性动物

18 光的作用

20 影子

22 电灯


《地球里面有什么》

2 行星地球

4 巨大的拼图

6 变化的地壳

8 地震

10 火山

12 地壳能源

14 火成岩

15 沉积岩

16 变质岩

17 观察岩石

18 矿物

20 洞穴

22 化石


《太空中有什么》

2 观察太空

4 光明与黑暗

6 登陆月球

8 关于太阳

10 行星探测

12 “旅行者”的长途旅行

13 天外来客

14 观察星星

16 航天飞机

18 人造卫星

20 空间站

22 太空的未来


《汽车如何动起来》

2 汽车构造

4 引擎内部

6 燃油和能量

8 挡位和方向盘

10 减速

12 汽车制造

14 汽车和污染

16 汽车和交通

18 过去的汽车

20 赛车

22 特种车辆


《磁铁为什么有吸力》

2 磁铁能做什么

4 吸引力

6 隔物吸引

8 引力和斥力

10 辨别方向

12 动手做磁铁

14 磁铁小实验

16 电和磁

18 电磁铁

20 磁铁和机器

22 实验原理


《光的实验有哪些》

2 光无处不在

4 光的传播

6 照镜子

8 反射

10 改变反射影像

12 观察四周

14 光的小戏法

16 制作影像

18 光的颜色

20 光和影

22 实验原理


《水的实验有哪些》

2 水的实验

4 漂浮实验

6 趣味船只

8 水的“皮肤”

10 消失的水

12 混合实验

14 水力

16 空气和水的魔术

18 吸水

20 冻结的水

22 实验原理


《空气的实验有哪些》

2 无处不在的空气

4 推挤的空气

6 改变大小

8 空气上升

10 风

12 空气动力

14 在空气中运动

16 飞行

18 呼吸

20 声音和空气

22 实验原理


《身体里面有什么》

2 身体在做什么

4 吃东西

6 食物去哪里了

8 人为什么要呼吸

10 血液的用途

12 皮肤

14 外界的信息

16 听觉与触觉

18 大脑里有什么

20 身体怎么运动

22 身体由什么组成


《人为什么要吃东西》

2 人为什么要吃东西

4 食物由什么构成

6 食物里还有什么

8 食物去哪儿了

10 养分和废物

12 食物保鲜

14 为什么会觉得饿

16 有害健康的食物

18 食物从哪里来

20 食物够所有人吃吗

22 世界各地的食物


《婴儿从哪里来》

2 新的生命

4 成长之初

6 怀孕

8 妈妈和爸爸

10 胎儿是如何形成的

12 胎儿是怎么出生的

14 新生儿

16 婴儿为什么长这样

18 婴儿需要什么

20 家里有了新成员

22 动物宝宝


《地底下有什么》

2 脚下的世界

4 街道底下

6 地下交通隧道

8 你家的地底下

10 洞穴和地道

12 土壤里有什么

14 化石

16 岩洞里面

18 地底下的矿产

20 地球的内部

22 地底下的探索


《海洋里面有什么》

2 海洋世界

4 全球海洋

6 什么是鱼

8 鲸

10 珊瑚礁

12 冰冷的海洋

14 潜水员

16 潜水器

18 海底

20 石油钻探

22 海洋利用


《恐龙哪里去了》

2 恐龙是什么

4 恐龙留下了什么

6 恐龙的起源

8 恐龙的形态与大小

10 恐龙的生活

12 与恐龙同期存在

14 恐龙为什么灭绝了

16 巨大的变化

18 突然的改变

20 恐龙灭绝之后

22 今天


《小鸟怎么飞》

2 早期的飞行动物

4 鸟的身体

6 羽毛

8 为飞翔而生

10 不同的飞行方法

12 乘风飞行

14 起飞与降落

16 迁徙

18 猫头鹰

20 哪些鸟不会飞

22 令人惊叹的飞行者


《老虎为什么有斑纹》

2 色彩的世界

4 多样的花纹

6 光与影

8 伪装术

10 恐吓

12 警戒色

14 拟态

16 信号

18 炫耀

20 制造颜色

22 改变颜色


《花儿如何开放》

2 花的故事

4 凑近瞧一瞧

6 花上的访客

8 访客在工作

9 空气中的花粉

10 种子的故事

12 种子的传播

14 根和芽

16 来种这些植物

18 花在哪里生长

20 奇妙的植物

22 词汇表


《雨是怎么形成的》

2 有关雨

4 水去了哪里

6 空气中的水

8 冷空气

10 下雪

12 彩虹

13 雷暴

14 地面上的水

16 雨量过多

18 最干旱的地区

20 天气状况

22 词汇表


《电从哪里来》

2 电的作用

4 电与光

5 电与热

6 电池如何工作

8 电话如何工作

9 电视

10 送电到家

12 如何发电

14 水力发电

16 出行

18 其他形式的电

20 其他发电方式

22 词汇表


《如何处理垃圾》

2 垃圾的种类

4 清理垃圾

6 运输垃圾

8 腐烂

10 焚烧垃圾

12 流入下水道

14 有害废弃物

16 回收利用

18 节省能源

20 大型垃圾

22 古代的垃圾处理

……

前言/序言


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让好奇心点燃智慧的火花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是否曾仰望星空,惊叹于宇宙的浩瀚?是否曾凝视一朵小小的花,思考它为何能够生长?是否曾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疑问,渴望找到背后的答案? 我们为你精心准备的这套《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系列图书,将带领你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科学探险之旅。这套系列图书,旨在点燃少年儿童心中对科学的无限好奇,用最生动、最有趣、最易懂的方式,揭示隐藏在日常生活和自然万象背后的科学奥秘。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百科全书,而是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更是一把解锁世界运转规律的金钥匙。 为什么选择这套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够激发他们深度思考、培养科学素养的读物却并非随处可见。《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系列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我们深知,对于5-12岁的孩子来说,学习科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我们摒弃了枯燥的说教和晦涩的理论,而是选择了一条充满趣味和互动性的探索之路。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这套系列图书涵盖了极其广泛的科学领域,从微观的粒子世界到宏观的宇宙星辰,从生命的奥秘到物质的构成,从地球的变迁到技术的革新,无所不包。每一本书都聚焦于一个孩子最容易产生兴趣的科学主题,并将其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 生命科学的奇迹: 你会了解到,小小的种子是如何变成参天大树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又有哪些奇特的生存方式?人类又是如何从一颗受精卵,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我们将带你走进奇妙的生物世界,探索生命的起源、进化和多样性,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了解植物的生长秘密、动物的捕食技巧、人体的构造与功能,甚至会让你惊叹于微生物的强大力量。 物质世界的奥秘: 水是如何变成冰、变成蒸汽的?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究竟是什么?我们周围的物体,比如桌子、椅子、衣服,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将带领你一起探索物质的形态变化、分子的奇妙运动、化学反应的有趣现象,甚至揭示一些基础物理定律的原理。你将了解到,即使是最普通的物体,其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地球与宇宙的壮丽: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会有春夏秋冬?火山爆发、地震又是怎么回事?月亮为什么会圆缺变化?遥远的星星又是什么?这套系列将带你飞越地平线,探索我们脚下的这颗星球,了解它的地质构造、天气变化、水循环,以及我们栖息的陆地和海洋。更进一步,我们将一同仰望星空,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遥远的星系,以及宇宙的无垠与神秘。 技术与创新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能够打电话、上网?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空的?机器人又是什么?我们将带你走进科技的世界,了解基础的机械原理、电力知识、光学现象,以及现代科技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你可能会发现,那些看似神奇的技术,其实都建立在最基础的科学原理之上。 日常现象背后的科学: 为什么肥皂水能洗干净衣服?为什么彩虹会出现?为什么打雷会先看到闪电?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用科学的眼光去解读,让孩子明白,科学并非只存在于实验室,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 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我们深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和阅读偏好。因此,《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系列图书在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精美插图,栩栩如生: 每一页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构图精巧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更能直观地展示科学概念,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无论是细胞的内部结构,还是行星的轨道运行,都能通过精美的插图一目了然。 趣味故事,引人入胜: 我们常常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场景中,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习科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关于小水滴的旅行,来讲述水的循环;通过一个关于小小探险家寻找宝藏的故事,来讲解地质学的知识。 互动问答,启发思考: 每本书中都穿插着大量的“问问看”、“试试看”等互动环节。这些设计鼓励孩子们主动提问,积极思考,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声音的传播时,我们会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在水里听到的声音和在空气里听到的声音不一样?” 简单实验,动手实践: 部分书籍会提供一些在家中即可进行的简单科学小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安全有趣,更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制作一个简单的火山模型,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孩子们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成为小小科学家。 培养科学思维,点亮智慧未来 《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系列图书的目标,远不止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希望通过阅读和探索的过程,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 观察能力: 引导孩子们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倾听,用鼻子去闻嗅,用双手去触摸,去感知周围的世界。 提问能力: 鼓励孩子们不要害怕提问,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未知,保持永不满足的好奇心。 分析能力: 引导孩子们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逻辑思维: 帮助孩子们建立清晰的逻辑关系,理解因果,推断结论。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动手实践和思考,培养孩子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未来做好准备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未来的世界将更加需要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这套《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系列图书,我们希望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点燃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火种,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大的竞争力。 这不仅仅是一套图书,更是一次陪伴孩子成长的旅程,一次点亮他们智慧的启蒙。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与孩子们一同去探索,去发现,去惊叹! 这套系列图书,适合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5-12岁儿童。无论是作为家庭的亲子阅读选择,还是作为学校的科普读物,亦或是作为一份充满智慧的礼物,它都将是您最理想的选择。 让好奇心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让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位对早教理念比较重视的家长,我非常看重阅读材料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成功的秘诀在于将“科学实验”的概念融入了书本设计中。它不是那种看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鼓励你“动手做”的伙伴。比如,在介绍“声音的传播”时,书中详细描绘了如何用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自制一个“土电话”。我们按照图示操作后,虽然效果很有限,但孩子那种因为成功而发出的惊呼,那种“原来声音真的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啊”的顿悟,是任何平板电脑上的动画都无法比拟的真实体验。这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再由行动反哺理解的过程,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步骤。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简单的机械原理”那一册,它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开门、用杠杆撬起重物,来解释作用力与阻力,让原本枯燥的物理定律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评分

这套书的插画真是太讨喜了,色彩鲜艳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感。我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对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总是有点敬而远之,但看到这些生动的小人儿和奇特的机械装置,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比如讲到“光合作用”那一册,它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把叶子画成了一个忙碌的小工厂,阳光是能量,二氧化碳是原料,氧气和糖分是产品,这个比喻对她来说太直观了。而且,每页的内容都不是死板的文字堆砌,而是穿插着“你有没有想过?”或者“试试看!”的小提示,引导孩子主动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周末去公园野餐时,她还会兴奋地指着树叶说:“妈妈,你看,这就是那个小工厂在工作!”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是很多科普读物做不到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友好,字体大小适中,留白合理,即便光线不是特别好的时候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累。我对这种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动手实践精神的科普作品,总是抱有极高的好感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扇通往科学思维的大门。

评分

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比较高的家长,尤其是在给孩子挑选长期阅读的系列丛书时。这套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系统性强,而且视角很新颖。它不是那种零散的知识点罗列,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科学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我注意到,很多关于物理和化学的入门级读物,往往在解释“为什么”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但这一套里,它会用更宏观的视角来解释现象背后的规律。比如讲到“力与运动”时,它不仅解释了推和拉的概念,还引入了牛顿定律的早期雏形,虽然只是非常基础的启蒙,但这种对科学脉络的梳理,对于培养孩子形成科学世界观至关重要。我老公,一个工科背景的人,偶尔翻阅时也表示,这些简化后的模型非常精准地抓住了核心原理。更让我欣赏的是它的“探究精神”,它不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递进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去构建知识结构。对于已经有一些基础认知的孩子,这套书的深度是完全足够的,不会让他们感到幼稚和无聊。

评分

这套丛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非常“对话化”。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老师对学生”的口吻,而是像一个充满智慧又有点顽皮的大朋友,在跟你分享他发现的宇宙小秘密。很多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节奏感。比如,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时,它会说:“想象一下,阳光是一位调皮的信使,它带着彩虹的所有颜色冲向地球,结果呢?蓝色的光线最爱在空气里‘跳舞’,它们四处乱窜,所以我们的眼睛就只看到了这一片蓝色的海洋啦!”这种拟人化和幽默感的结合,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就吸收了瑞利散射的原理。此外,这本书在介绍现代科学成就时,也非常注重人文关怀,它会提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在挫折中坚持下来的,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坚韧品质,比单纯讲解科学知识更有价值。整体来看,这是一套在内容深度、视觉体验和情感引导上都达到高水准的儿童科普精品。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有点怀疑,24册这个数量,会不会水分太大,或者说,很多主题会重复劳动,互相借鉴过多。但实际翻阅后发现,每一册都有它独特的侧重点和切入点,完全是独立成篇的精品。比如,有一册专门讲“地球的秘密”,它没有过多地去描绘宏大的地质年代,而是聚焦于我们脚下泥土的构成、水循环的精妙,以及不同岩石的形成故事,非常微观而迷人。另一册可能就转向了“太空探索”,探讨的是火箭的原理和行星的轨道计算,视角瞬间拉远到宇宙深处。这种在不同尺度和领域之间的自由切换,极大地拓宽了我家老二的认知边界。他现在走路时会留意地上的小水洼,思考水去哪里了,晚上抬头看星星也会问银河系到底有多远。这种主动的好奇心,比我硬塞给他一堆知识点要有效得多。而且,这套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厚实,即便是被孩子频繁翻阅和携带,封面和内页的磨损也控制得很好,可见出版社在制作上的用心。

评分

老顾客了,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京东购买,方便。

评分

适合进入小学后再看吧

评分

画面生动细腻,知识点丰富,宝宝爱看,赞

评分

十万个为什么,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孩有点抽象

评分

书很好,适合孩子看,内容也让孩子容易理解。

评分

挺好 小孩现在特别喜欢动物的书

评分

东西还行,反正是送出去了

评分

这套书不错,孩子很喜欢,适合5-7岁的孩子看

评分

孩子比较喜欢,质量还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