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中国旧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中国旧书局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姚一鸣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3-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ISBN:97875155105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4734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48
字数:146000

中国旧书局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中国旧书局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旧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旧书局》内容特色如下:

  1.《上海旧书局》并非简单地叙说书店的兴衰,而是展现了一个时代出版业人士在一个非常时代的出版热情和智慧。
  2.关于书话的书籍很多,但是关于上世纪的出版业的相关著述极为鲜见,此书梳理上海书林的旧书局出版事业,对于目前的出版行业亦有借鉴影响作用。
  3.本书中亦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如鲁迅、沈从文、老舍、丁玲等的作品出版之事,从侧面为读者了解这些名家提供了新的角度。

内容简介

  《中国旧书局》以清末之1949年间上海书林的旧书局为关注点,历数上海书林曾辉煌一时的五十多家旧书局的兴衰史,为读者展现了在那个激烈动荡的变革年代,作为文化载体的旧书局的命运,从侧面展现那个时代的出版人、文艺界人士、读者对于文化的渴望,以及出版人对于出版事业的热爱。同时,文中也穿插了大量著名文化人士如鲁迅、周作人、老舍、冰心、徐志摩等与书局之间的轶事,为读者了解这些人士提供了新的角度。

作者简介

  姚一鸣,于《藏书报》、《博览群书》、《上海滩》、《闲话》等报刊,已出版《文学背后的故事》。对近现代知识分子及出版史料方面有所兴趣,居于沪地,能集海上文人之雅趣,是为幸。

目录

001 引
008 扫叶山房
013 大同译书局
017 土山湾慈母堂印书局
021 申昌书局
026 广学会书店
030 格致书室
034 文瑞楼
038 艺苑真赏社
041 会文堂书局
044 广益书局
047 古书流通处
053 修文堂
058 来青阁
063 中国书店
068 富晋书社
072 抱经堂
077 忠厚书庄
081 传薪书店
086 博古斋书肆
090 来薰阁
095 萃古斋
099 受古书店
103 文明书局
108 商务印书馆
113 附文:《我与商务》(周越然)
118 中华书局
123 大东书局
127 开明书店
133 世界书局
139 现代书局
143 附文:《从一张照片唤起的
记忆》(纪弦)
146 亚东图书馆
151 北新书局
155 附文:《在北新书局作练习
生》(萧乾)
158 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63 神州国光社
166 内山书店
171 新月书店
175 光华书局
180 上海杂志公司
184 附文:《小小计划初步成功》
(张静庐)
187 正中书局
190 儿童书局
195 群众图书公司
199 水沫书店
203 大江书铺
206 小说林社
211 真美善书店
214 时代书店
218 美的书店
222 中央书店
225 天马书店
228 亚光與地学社
232 生活书店
238 跋

精彩书摘

  内山书店1917年开设于虹口区,地址在虹口北四川路余庆坊弄口旁的魏盛里(现四川北路1881弄),1929年迁至北四川路斯高塔路(现山阴路)十一号,是一家专售日文书籍的书店。
  内山书店的店主人为内山完造、内山美喜子。1913年3月,一位名叫内山完造的日本人,被日本大阪眼药会社参天堂派到上海推销药品,从此在上海生活居住了三十五年,并在此创办了内山书店。内山完造生于1885年,日本岗山人,十二岁起就在大阪和京都的商店当学徒。来到上海后,内山完造最初推销药品。1916年,内山完造在日本结婚后,偕夫人内山美喜子同赴上海,并于1917年以美喜子的名义创设了内山书店。书店最初通过牧师从日本购进一些觉醒社出版的《逆境之恩宠》等基督教福音书出售。后在读者的建议下,增加了岩波书店的哲学丛书等一般性读物,营业额也迅速上升,主要的读者大多是旅居中国的侨民等。
  1924年,内山完造买下了魏盛里临街的一所房子作为独立的书店经营场所。1928年,又将与其相邻的房子买下合并,内部用白灰粉刷一遍后,设了两个出入口,书店里边全部改造为可放书架的格局。1929年,内山书店迁至施高塔路十一号营业,书店的规模也逐渐增大了。内山书店经营中以诚信为本,内山完造信仰上帝,对中国人、日本人一视同仁,他把这种信仰带到书店经营中,就体现出一种大胸襟,内山书店的书籍全部敞开陈列,读者可随手翻阅;店堂里摆着可供读者休息和看书的长椅和桌子;在书店外的人行道上设有茶缸,免费为过往行人供应茶水。任何人在书店都可以赊账,店方从来不催账。很多年后,郭沫若、叶灵凤等在回忆与内山书店的关系时,都坦承自己还有一笔无法还清的债。
  1927年,日本国内出现了“一元书”热。内山书店把握住了这次机会,迅速把“一元书”向在上海的日本人推销,这些人包括教会中的友人,银行、商社、公司中的读书人,上海东亚同文学院的学生等。内山书店除了向读者销售图书以外,还以其日本经营者的特殊身份,成为一处进步文化的避难所,在内山书店不仅有销售大量的马列著作等书籍,而且出售当局查禁的进步书籍,代售《铁流》等进步文学读物。从1932年起,成为了鲁迅著作代理发行店。
  内山书店销售的图书主要有:日文版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漱石全集》《福楼拜全集》《美术百科全书》《静静的顿河》《现代日本文学全集》《经济学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世界文学全集》《大众文学全集》等;中文版的图书有当时被禁售的鲁迅著作《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还有《士敏土之图》(木刻)、《铁流》(曹靖华译)、《木刻纪程》《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海上述林》《引玉集》等。还有内山完造所著述的《上海漫语》《上海夜语》《上海风语》《上海霖语》《上海汗语》、中译本《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等。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就出现了在中国的书店买不到,而在内山书店则可以买到的书;中国的书店不敢经售的书,内山书店也能经售。内山书店不仅是一处图书销售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四川北路是文化界人士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常常在内山书店聚会。内山完造在书店创立了“文艺漫谈会”,漫谈会在中日文化界人士之间进行,中国方面的参加者有郁达夫、田汉、欧阳予倩等留日回国的“海归派”青年文学艺术家,日本方面的参加者则大多是生活在上海或来沪访问的著名文化人士。其时,参加漫谈会的中日文化界人士就政治、文艺等问题自由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互动。
  1927年10月鲁迅从广州抵达上海。鲁迅到上海的第三天,就往位于四川北路魏盛里的内山书店买书,从此成了书店的常客,也结识了内山完造,并成为了挚友。内山完造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没过多久,我们的视野里开始经常出现一个穿着蓝色长衫,个子不高,走路很特别,鼻子底下留着黑色胡须,眼神清亮,虽然身形单薄却让人无法忽视的人。这个人每次都带几个朋友一块儿到书店来。有一天,这位先生自己过来了,从书架上取了很多书后在长椅上坐了下来。他一边喝着我夫人沏的茶,一面点燃了烟,然后用清晰的日语对我说道:“麻烦你把这本书送到宝乐安路景云里某某路。”我问他:“这位先生,怎么称呼您?”他回答说:“噢,叫我周树人就好。”我惊呼起来:“啊,您就是鲁迅先生吗?我知道您,我还知道您刚从广东回到上海,不过从没见过,失礼失礼。”我和先生的交往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内山完造《我的朋友鲁迅》)
  鲁迅第一次到内山书店是1927年10月3日,据《鲁迅日记》上记述,这天是鲁迅与许广平一同去的,共买书四种四本,花费十元二角。自此以后,鲁迅常常光顾内山书店,并购买了大量书刊。据《鲁迅日记》披露,从1928年到1935年的八年间,鲁迅累计去过内山书店五百多次,买书一千多册。鲁迅在内山书店买书,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在书店挑选新书,二是通过内山书店直接从日本邮购,由店员将书送到自己家里。内山书店还成了鲁迅与日本友人相会的场处,有五十多位日本左翼作家抵沪时内山都在书店里邀请鲁迅与之会面。内山还支持鲁迅办了三次版画展览。
  在内山完造的笔下,鲁迅已不仅仅是一个读者,而是一个朋友,一个战斗者:
  从此以后,每当先生写东西累了,或者看书倦了,都会来我店里坐上一会儿。不久后,经先生介绍,我们又认识了许夫人。日子一天天过去,先生和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在我们的心里已经不把他当客人了。碰上有的客人错把先生当成店里的老板时,先生都会开心得哈哈大笑……我不仅读过先生笔下如鞭子一般犀利的文章,也看到他满眼热泪的样子。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只不过我虽然心里理解他支持他,但也担心这鞭子的力量实在有限。对此,我也只好沉默不语了。先生曾经痛心疾首感慨中国怕是将来会变成阿拉伯那样的沙漠,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他必须战斗。在他那双仿佛洞知一切的眼睛里,那一望无尽的蒙古沙漠似乎正在步步逼近。我的眼前不由得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面朝沙漠站立着这样一个民族,这些人身着寸缕,饥饿难挨,骨瘦如柴的手臂上青筋暴露,他们咬着牙瞪着眼,最后的武器只剩下赤手空拳。漫天黄沙中这一群饥饿悲惨的身影清晰可见……(内山完造《我的朋友鲁迅》)
  内山书店对于鲁迅而言,兼具“书店”和“沙龙”这两种文化空间的特色,并逐渐成为鲁迅特有的媒介。特别是在1930年鲁迅参加自由大同盟和“左联”之后,内山完造的国籍使得他有条件为鲁迅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在日常生活上,鲁迅后来的住处由内山完造以中国店员宿舍的名义租赁,连房租、水电、煤气都是由内山完造代办。鲁迅往外发出的文章由书店代转,寄过来的书信和稿费也由书店代理。在非常时期,内山完造还为鲁迅提供避难场所。鲁迅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与内山书店有密切的联系,双方还互赠家乡礼物、年庆物品等,鲁迅还多次通过内山书店避难,在内山书店会见了萧军、萧红等文学青年,通过内山书店转交了红军将领方志敏托交中共中央的报告和遗书等。
  可以看出,内山书店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给鲁迅提供了各种书籍、期刊等新型文字媒介,还在于它本身便起到了媒介作用,鲁迅通过这个空间逐渐建立自己的共同体,并与外界进行交流,成就了其犀利的思想。许广平曾回忆道:“内山书店特辟一片地方,设了茶座,为留客人偶叙之所,这设备为一般书店所没有,是很便于联络感情,交接朋友的。以后鲁迅乐于利用这一设备,几乎时常地去,从此每去必座谈。”(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鲁迅对内山书店曾作如此评价:“至于内山书店,三年以来,我确是常去坐,检书谈话,比和上海的有些所谓文人相对还安心,因为我确信他做生意,是要赚钱的,却不做侦探;他卖书,是要赚钱的,却不卖人血。”(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抗战结束后的1945年10月,国民党当局以敌国侨民强令内山完造归国,内山书店作为敌产被没收,至此书店停业。1981年上海人民为纪念内山完造和他从事的书店事业,特在内山书店原址竖石,上书:“此店为日本友好人士内山完造所设,鲁迅先生常来店买书、会客,并一度在此避难,特勒石留念。”
  ……

前言/序言

  我是一个爱书之人,虽然淘书的时间也不算长,沉浸于其中也感受到了一种乐趣。平时特别爱看书话一类的书籍,体悟着前辈们的爱书热情,他们或从书店或从旧书摊上,总能淘到一些有意思的旧书,写成文字和大家分享。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一些常见的书话作品以外,在不少的老期刊中也会有一些相关的文章,其内容并不比书话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看似有些随性的文字,无意中留下了珍贵的书林史料。
  在这些书话作品中,如陈乃乾的《上海书林梦忆录》、黄裳的《上海的旧书铺》、阿英的《城隍庙的书市》和《西门访书记》、郑振铎的《求书日录》、高震川的《上海书肆回忆录》等,都是有关上海书业的名篇。近年来也出版了不少有关上海书林的书籍,如《百年书业》(上海书店出版社)、《旧时书坊》(三联书店)、《中国旧书业百年》(科学出版社)等书,都对上海的书业有所介绍,且文章和作品中多为作者的亲历,对于了解上海过去的书业都是大有帮助的。另如《上海出版史》(上海社科出版社)、《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等大型丛书中,亦会有一些有关上海书业的篇章,但所占比例不多。
  阅读中也渐渐发现,并没有一本专著对上海书业情况有个全面的描述,1993年上海学林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由朱联保编写。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比较完整地介绍了近现代上海出版业。但写作此书时作者已年过花甲,全凭着记忆来描述,相关史料的运用较少,且有些篇章多有错讹。于是我设想,能否写一本上海书林全景式的文稿。这个写作的计划便在心中渐渐地滋生,我开始有目的有步骤地看一些相关的书籍资料,渐渐地文稿的雏形便在构思中有了眉目。
  虽然平时我也写一些淘书的札记,及旧书赏读的文章,且多有发表;之前也写过几本文稿,但要真正地写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的。首先是文稿的所涉内容范围,以怎样的一种方式来反映和描述上海的书业,其实从题目“中国旧书局”便可知是断章式的描述,而非全史式的,本拟的题目是“上海书业百年”,但后一想,这样为书业作史,不仅难度更大,且力所不能及;其次是文稿的体例,是集中写还是分段写,又以怎样的一种写作形式来表达,因为近现代上海的书业规模不小,各种各样的书局、书店和书庄多如繁星,选择的标准即是在文化人和爱书人笔下留着深刻印象的,这样就可以确定适合写作的进程;其三是语言风格,尽量用平实的语言来描写和表达,尽量写得生动有趣,这也是写作的目标。
  在最后的写作之中,定下来的体例即是以书局的历史来折射上海的书业,首先定下的年限为从晚清到1949年为止,即使如此,涉及到的书局也有几百家,只能从中加以选择,所依据的是《上海出版史》(上海社科出版社)上的范畴。选择和筛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写作体例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尽管以前也喜欢看书话类作品,但远没有到精读的程度,这样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精读了不少和上海书业相关的文章及书籍,慢慢地全书的构思逐步完成。
  开始尝试写了大约有一万余字,其中即碰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旧时的书局均涉及出版,大多为前店面后出版,这可能也是近代出版业的特点。而文稿所叙的主要内容是以图书的销售为主的,中间也可以穿插不少和淘书相关的故事。为此写作的范围无形中又扩大了。但细一想,书林的范畴其实也是包括出版的,从另一方面而言,上海书林的发展是和出版息息相关的。只是在写作内容的比重上,应该有所侧重。基于这样的一种写作思路,使文稿能继续下去。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怎样使文稿写得通俗一些,写得有趣一些,是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所一直追求的。在具体的写作中,我把所涉及的五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书局分为了古书、古旧书、新书、杂志等几个类别,而其中古书、古旧书以销售为主业,但也自己影印和出版图书,新书主要都是以出版为主业,销售为副业的,如民国时期的几大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良友图书公司、北新书局等,这些民间出版机构都拥有极丰富的出版物,为繁荣近现代的出版业,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杂志代理公司不仅代销各类杂志,并且自己也编辑出版杂志。这种种的特点构成了上海书林独特的风景线。
  其实上海书林的发展,和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和上海文化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鸦片战争后上海的开埠,外来文化深深影响了上海城市发展,上海实际上也成了近代文化的聚集地,从纷至沓来的西洋人,到南来北往的全国各地人等,构成了海派文化中海纳百川的地域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上海的书林中也是如此,从最早的洋人所办书店和出版机构,到以商务印书馆为龙头的民间出版业的兴起,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之下,从中国传统的国学典籍,到西学著述的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输入,带动书林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向前发展。
  此书只是在资料辑佚的基础之上,努力地去展现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上海书林所透现出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近百年来上海书林的断片式描述,从一家家书局的沉浮及淘书者的珍贵回忆,努力地去勾勒出上海的书香氛围。并且在这种书香氛围之中,去感受近代书香文化的脉络,从鲁迅、陈乃乾、黄裳、郑振铎、高震川、叶圣陶、黄永年、阿英、唐弢、叶灵凤、曹聚仁、周作人、纪果庵、朱遂翔、周越然、马栋臣等人的回忆文字中,着力去展现近百年书林的风风雨雨。
  或许,这也是写作此书的目的所在。
  是为序。


  2013年中秋前于灯下




  本书稿最初的起意是在和朋友的闲聊中,即写一些有关书林的相关史料笔记,结合一些自己的淘书经历。但在搜集相关资料,阅看一些书林的文章时,遂起意写作上海书林的旧事。一个不经意的起念,则开始有了写作的框架。但在如何写,运用怎样的一种体例上,还是颇费了一些周折的。
  因为爱书,所以此书的写作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对于上海书林、上海书业的描写,这个过程有些艰辛,但也充满着写作中学习的快乐。对于书林中的人和事,对于近代上海书林浓浓的书卷气,则身受感染。有时在想,近代上海书业之繁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社会始终都处于变革和动荡之中,文化的命运也是跌宕起伏,但作为传统书业的命脉没有断裂,从晚清上海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带动了新闻出版和古旧书行业的荣兴。特别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为代表的新兴书业的出现,为上海书林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之中,也是有些偏差的,按当初最早的设想,是以书林的史料和趣闻为主,主要材料来源即是前人的一些有关书林的叙述,这样抄书的部分也就多了一些。但是写着写着,又落入了一种固定的介绍模式中,时间上也限制在晚清至1949年这样一个时间段。所写的这些近代上海五十家大大小小书局、书店,大致可分为古书业、旧书业、新书大书局、小书店等,而所占的比例也是尽量的能均衡,偶会有附录一些特殊的史料。可能在具体的写作中,并不会局限于名声的大小,而是从整个沪地书林的实际出发。除非特殊的情况,一般不加入写作者的评判,而是把书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写清楚。
  由于时间的仓促及笔者的水平所限,写作之中必有所疏漏,可能也有论述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旧书局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中国旧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上海的旧书局介绍详实

评分

  河南路上的会文堂书局出版一套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是以演义小说笔法写历史。初为线装本,后改出平装本,以橘黄色书面纸(一种较厚的纸)做封面。会文堂一九二六年改组后以出版法律书籍为主,但这套历史演义仍继续重印,还由许厘父增写了《民国通俗演义》,使该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成为一套完整的中国历史演义。

评分

  出版武侠小说的以山东路(望平街)上的正气书局最著名。我常去那里进货。书店开在楼上,楼梯宽而平坦,好像原是仓库用房。店堂就在人字形屋顶下,十分阴暗。我去取书时只凭一个小折子(一种经折装的小册子)记录一下,定期结账付款。王度庐的《铁骑银瓶》,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都是他们出版的。老板陆宗植,苏州人,驼背,我多次见过他,但从未交谈。

评分

  1927年,日本国内出现了“一元书”热。内山书店把握住了这次机会,迅速把“一元书”向在上海的日本人推销,这些人包括教会中的友人,银行、商社、公司中的读书人,上海东亚同文学院的学生等。内山书店除了向读者销售图书以外,还以其日本经营者的特殊身份,成为一处进步文化的避难所,在内山书店不仅有销售大量的马列著作等书籍,而且出售当局查禁的进步书籍,代售《铁流》等进步文学读物。从1932年起,成为了鲁迅著作代理发行店。

评分

福州路上的百新书店是专出张恨水小说的,有《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北雁南飞》、《似水流年》、《夜深沉》、《虎贲万岁》、《水浒新传》、《落霞孤鹜》、《斯人记》、《太平花》等近二十种,还有秦瘦鸥的《秋海棠》,德龄公主的清宫小说,都有较大影响。百新的门市部号称“小说总汇”。

评分

其实读这本书,更多也许在读人。旧书局的经营者们,他们怎样开了这样一个书局,他们或者借钱凑钱开了一个书店,为了自己的一个爱书的梦而出版印刷,他们在经营中的用心之致,更让人欷歔。

评分

不错。

评分

对上海的旧书局介绍详实

评分

一直喜欢三联书店出的书,无奈价格一直高居不下,这次京东促销活动很给力,买来收藏,慢慢读。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旧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中国旧书局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