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梁思成 著,林洙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221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44981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2
字数:200000
附件:图卡
附件数量:1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梁》平装已经上市一年有余,已经加印了四次,得到很多赞美和鼓励,我自己觉得做精装版时机已到。因为精装版印量比较低,我们也本着值得收藏的精神去做《梁》的精装,这次精装版本非常典雅,特制深蓝色的布面用作封面。手感极好,这份深蓝也是我觉得适合这本书的颜色,无法取代。
   这次精装版本会赠送一套“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图卡(10张),这套图卡是关于已经消逝的古建,这几座古建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应该是国之重宝,可惜被拆毁了。每次看到它们的照片有种心痛的感觉,这套图卡也是纪念。这几座被拆毁的珍贵古建是:永寿寺雨华宫、广济寺三大士殿、正定县阳和楼、华严寺海会殿。

内容简介

  

《梁》是为了纪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而编成的。

《梁》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第1次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图画和充满暖暖爱意的信件,可见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当然全书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在文章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语言的通俗性和内容的普及性。

作者简介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目录

想说的话001
?余音绕梁|影像005
梁思成先生从1906年至20世纪60年代的家庭相册
惊起梁尘|文字039
本部分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梁思成先生一生对于中国古建研究和保护的过程
041 中国的艺术与建筑
?063 中国建筑的特征
?073 《中国古代建筑史》(六稿)绪论
?099 中国的佛教建筑
?139 正定纪游?
151 华北古建调查报告
?183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233 平郊建筑杂录
?243 平郊建筑杂录(续)?
257 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
?277 致车金铭信——关于湖光阁设计方案的建议
?281 致梅贻琦信?285 代梅贻琦拟呈教育部代电文稿?
286 致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信?
288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陈方案)
?317 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谨以此文纪念梁思成诞辰100周年并悼念陈占祥逝世/王军
345 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363 与君同在——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林洙
画梁雕栋|手绘369
梁思成先生192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史课的部分作业
梁“林”相敬|信件387
梁思成先生晚年写给妻子林洙女士的部分信件

精彩书摘

  中国建筑的特征[1]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最近代。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九点。
  (一)个别的建筑物,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
  (三)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帏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分划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具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作“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作“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杆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被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五)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柁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屋顶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缓和的弯曲面。
  (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辞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七)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如额枋、梁架、柱头和斗拱,无论外部内部都如此。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八)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例如:梁头做成“挑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
  (九)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装饰浮雕,砖墙上也加雕刻。这些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征。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法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于是原先虽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地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艺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还同时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的有利条件。

前言/序言

  出版《梁》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没想到真到面市已经年末,而我们在由当初萌动这个想法到如今真的变为现实,还是兜兜转转了好几圈,幸好,现实并不比理想骨感。
  自从我在2007年第一次去找林洙先生到如今已经5年多了,《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佛像的历史》《梁启超家书》《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在我们手中诞生。从想做梁先生的书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抱着一个念头,就是要让梁思成先生的书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并不局限于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读者。这个原因是如此简单,一是因为我的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出版宗旨就是要做给青年人看的书,二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建筑教育背景的年轻人,而我在看了梁思成先生的文章后,觉得实在太好了,梁思成先生是最好的老师,他用极为干净而又准确的语言把知识传达给你,而文中时时透露出那份属于梁思成独特的轻松幽默的语感,又让你不由得想起他的父亲——梁启超。我想让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也可以得到这份阅读的快感,而不要被那貌似艰深枯燥的“建筑”给吓坏了。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林洙老师,得到了她无与伦比的支持和信任,在她的心中,梁思成先生从来都是一位把毕生知识和才华都奉献给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老师。
  《梁》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图画和充满暖暖爱意的信件,可见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当然全书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次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本着要给大多数读者看的原则,在选择上更为考虑语言的通俗性和内容的普及性较高的文章。有些文章在梁思成先生之前一些普及性著作里出现过,因为实在太有代表性,这次也收录了,如果读者看到已经读过的文章,请原谅我们的不得已。
  更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次特别收录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目录》和《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
  1944年冬,为了避免在抗战的全面反攻战斗中会破坏分散在各地的古代建筑,梁思成编著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并在地图上逐一标出了名称和方位。这份目录对400项文物的位置、名称、建造年代都作了简要的说明。为了使没有建筑知识的作战官兵也能看明白这份目录,他还用极为简明扼要的语言传授了一些中国古建筑常识。
  “梁陈方案”是梁思成和陈占祥一起拟定的关于北京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规划的建议,很可惜这份方案并没有得到通过,梁思成还因为这份方案挨了很多批评,受到不少的责难。这份方案如今看来,不可否认里面有超前的眼光和先进性,方案里提到的很多关于城市未来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天也都在一一验证。关于这份方案的故事,我们特地收录了王军先生的《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知道发生在“梁陈方案”背后的故事。
  建国后,梁思成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的古建,让他痛心的是很多古建还是被拆毁了。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这份伤痛。我们的北京,曾经多么美丽。
  这几年,一直在看梁先生的文章,总是被感动,那字里行间中对祖国对中国建筑文物的爱,透过纸背还是如此真挚和浓烈。梁思成先生是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他。
  责任编辑:王飞宁
  2012.11.8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在书店发现的,在京东上买便宜不少,赶上活动。

评分

豆瓣年度书目,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梁思成。

评分

京东买书,省心

评分

书质量很满意,快递服务很好

评分

完美。

评分

好书,慢慢读,肯定收获不少

评分

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评分

精装版确实好,手感一流,附送的图卡超赞。

评分

书不错 包装完好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梁(随书赠送“梁思成与已消逝的古建”系列图卡一套)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