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主要特點包括:首先,注重完整性。所涉及的都是網絡方嚮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它們各自有非常多的專著。較全麵地介紹瞭這些技術,為有誌於這些方嚮研究的學者提供瞭必備的知識與深入的途徑。第二,兩條主綫有機結閤。既闡述寬帶網絡的組建、運行與測試的關鍵技術,也闡述網絡應用角度上信息的傳播、監管與安全防護。第三,融閤實踐經驗。將本單位在網絡方嚮的長期開發與研究的經驗,與對網絡前沿技術的介紹,有機結閤。
內容簡介
《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主要介紹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這些技術將從不同角度研究和解決寬帶網絡在泛在、高速與安全等方麵的挑戰。從層次上看,這些支撐技術涵蓋係統級、平颱級與應用級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從視角上看,也分彆從開發者、管理者與用戶等不同角度考察網絡的支撐技術。全書的組織如下:第1章概述網絡技術的曆史與基本概念,第2章介紹物聯網的支撐技術,第3章介紹雲計算的支撐技術,第4章討論支持移動性的相關技術,第5章介紹網絡測試與測量的技術,第6章討論網絡性能的優化技術,第7、8章分彆介紹網絡態勢感知與安全技術。
《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可用於計算機、電子工程、通信、自動化與軟件工程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與本科生教學,也可供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王寶生 男,漢族,1970年3月齣生,河北黃驊人,現任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與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傢“863”專傢。目前主要從事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核心路由器設計與實現、無綫網絡、網絡安全等方嚮的研究,先後參加過我國首颱核心路由器和天河巨型計算機網絡係統等國傢重大科研項目,發錶論文30多篇,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2項,部委科技進步一等二等奬7項。
呂紹和 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助理研究員,目前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項目。
陳琳 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陳曉梅 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目錄
目 錄
第1章 緒論 1
1.1 寬帶互聯網 1
1.1.1 互聯網的曆史沿革 1
1.1.2 互聯網的發展現狀 2
1.1.3 未來的寬帶互聯網絡 5
1.2 互聯網基礎技術 7
1.2.1 OSI與TCP/IP 7
1.2.2 IPv4 9
1.2.3 IPv6 11
1.3 寬帶網絡 12
1.3.1 基本含義 12
1.3.2 網絡體係結構 13
1.4 寬帶網絡的支撐技術 14
1.4.1 支撐技術總覽 15
1.4.2 功能支撐技術 16
1.4.3 平颱支撐技術 16
1.4.4 應用支撐技術 16
1.5 本書的組織 17
參考文獻 17
第2章 物聯網技術 19
2.1 引言 19
2.2 物聯網的基本概念 20
2.2.1 物聯網的內涵 20
2.2.2 物聯網與其他網絡的關係 21
2.3 物聯網的基本架構 22
2.3.1 物聯網的結構組成 22
2.3.2 感知層 23
2.3.3 網絡層 24
2.3.4 應用層 24
2.4 射頻識彆 25
2.4.1 概述 25
2.4.2 RFID係統的工作原理 26
2.4.3 訪問控製與防碰撞 27
2.4.4 EPC Gen-2標準簡介 30
2.5 無綫傳感器網絡 31
2.5.1 概述 32
2.5.2 傳感器 33
2.5.3 媒體訪問控製(MAC) 34
2.5.4 數據聚閤 36
2.5.5 能量有效的通信與感知 40
2.6 物聯網的未來 43
2.7 小結 44
參考文獻 44
第3章 雲計算的網絡支撐技術 47
3.1 雲計算簡介 47
3.1.1 雲計算的概念 47
3.1.2 雲計算的特點 48
3.1.3 雲計算服務模型 49
3.1.4 雲計算核心技術 49
3.2 網絡虛擬化 51
3.2.1 網絡節點虛擬化 51
3.2.2 網絡平颱虛擬化 52
3.3 網絡設備虛擬化 53
3.4 鏈路虛擬化 54
3.4.1 鏈路虛擬化體係結構 55
3.4.2 虛擬接口切分技術 56
3.4.3 多跳鏈路虛擬化技術 57
3.4.4 鏈路虛擬化關鍵技術 58
3.4.5 支持鏈路虛擬化的路由器轉發平麵結構 59
3.5 統一交換 63
3.5.1 Fibre Channel協議 63
3.5.2 InfiniBand 63
3.5.3 多協議存儲網絡係統 65
3.5.4 數據中心以太網 68
3.6 軟件定義網絡(SDN) 68
3.6.1 SDN的架構 69
3.6.2 SDN的特點 70
3.6.3 SDN的部署和應用 71
3.7 小結 71
參考文獻 71
第4章 移動性的支撐技術 74
4.1 引言 74
4.2 移動性管理 75
4.2.1 移動性的定義 75
4.2.2 位置登記 77
4.2.3 越區切換 77
4.3 移動IP 81
4.3.1 基本概念 81
4.3.2 基本架構與過程 84
4.3.3 關鍵技術 85
4.3.4 移動IPv6 88
4.4 無縫切換 88
4.4.1 切換的基本分類 89
4.4.2 移動IP中的無縫切換 90
4.4.3 WLAN無縫切換 93
4.4.4 LTE中的切換 97
4.5 標地分離的網絡 101
4.5.1 概念與意義 101
4.5.2 基本的設計理念 102
4.5.3 標識/位置分離的移動方案 103
4.5.4 移動主機協議棧的設計 103
4.5.5 主機移動後的通信流程 104
4.5.6 增強移動平滑性的機製 105
4.6 未來發展趨勢 106
4.7 小結 107
參考文獻 107
第5章 測量與測試技術 110
5.1 網絡測量 111
5.1.1 網絡測量研究的意義與分類 111
5.1.2 常用網絡測量工具 113
5.1.3 研究項目 114
5.1.4 網絡測量體係結構 117
5.1.5 拓撲測量 122
5.1.6 性能測量 123
5.1.7 流量測量 128
5.2 網絡測試 131
5.2.1 網絡測試方法 131
5.2.2 網絡測試的分類 132
5.2.3 協議一緻性測試 133
5.2.4 性能測試 139
5.2.5 健壯性測試 143
5.3 網絡測試與測量的未來 144
5.3.1 傳統測試儀嚮虛擬儀器發展趨勢 144
5.3.2 測試序列生成技術研究趨勢 144
5.3.3 網絡測量體係結構的研究趨勢 145
5.3.4 網絡拓撲測量的研究趨勢 145
參考文獻 146
第6章 資源管理和優化技術 149
6.1 引言 149
6.2 QoS技術 149
6.2.1 QoS體係結構 151
6.2.2 主要的QoS控製機製 155
6.2.3 QoS的研究熱點 159
6.2.4 QoS的發展趨勢 161
6.3 廣域網優化 162
6.3.1 傳輸優化技術 162
6.3.2 多路徑路由 164
6.3.3 負載均衡 166
6.4 流量工程 170
6.4.1 流量工程研究熱點 171
6.4.2 流量工程的支撐技術 172
6.5 應用層優化技術 177
6.5.1 應用層優化技術産生背景 177
6.5.2 應用層優化技術的本質 179
6.5.3 應用層優化的支撐技術 180
6.6 小結 187
參考文獻 188
第7章 互聯網態勢感知 191
7.1 概述 191
7.1.1 網絡態勢感知概述 191
7.1.2 網絡態勢感知模型 193
7.1.3 網絡態勢知識錶示 196
7.1.4 網絡態勢評估方法 197
7.2 網絡態勢感知模型 201
7.2.1 模型概述 201
7.2.2 網絡態勢指標體係 206
7.2.3 態勢因子選擇方法 207
7.3 傳輸態勢感知技術 208
7.3.1 概述 208
7.3.2 大象流識彆方法 213
7.4 網絡態勢評估與預測 216
7.4.1 基於粗集的態勢評估技術 216
7.4.2 基於神經網絡的態勢預測方法 222
參考文獻 224
第8章 安全技術 227
8.1 網絡安全概述 227
8.1.1 安全的基本概念 227
8.1.2 網絡安全威脅 228
8.1.3 網絡安全防護 235
8.2 密碼技術 237
8.2.1 密碼技術概述 237
8.2.2 身份基加密 240
8.2.3 屬性基加密 241
8.2.4 同態加密 244
8.3 認證技術 245
8.3.1 網絡認證技術 245
8.3.2 生物認證技術 249
8.3.3 證書認證協商中的敏感信息保護 251
8.4 信任管理技術 252
8.4.1 信任管理概述 252
8.4.2 基於身份策略的信任 254
8.4.3 基於行為信譽的信任 255
8.5 其他安全技術 256
8.5.1 信息隱藏技術 256
8.5.2 數字取證技術 258
8.5.3 零知識證明 259
8.5.4 秘密共享 260
8.5.5 入侵檢測技術 262
8.5.6 DDoS檢測技術 264
參考文獻 265
名詞索引 268
作者簡介 275
前言/序言
未來寬帶網絡的關鍵支撐技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