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四篇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工程学(地震动及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动力学(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单元法基础知识、非线性动力分析):抗震分析和设计(极限承载能力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性能和模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专题讨论(楼板的抗震设计、结构抗扭设计)。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可供抗震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结构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扶长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日本土质工学会会员,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会员。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毕业于同济大学,师从俞载道教授,硕士学位。
曾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建筑设计院长期担任结构专业负责人,创办了上海长福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完成了大量的结构设计。
先后担任或担任过中国砌体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审查委员会委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地震工程学
第一章地震动及地震作用
第一节 地震和地震地质
一、地震的成因
二、地震带和断层
三、中国地震地质
第二节 震源
一、断层的种类
二、震源特性参数
第三节 震级和烈度
一、震级
二、烈度
第四节 传播途径
第五节 场地地质条件
一、放大作用
一、滤波作用
一、震害实例
第六节 地震波
一、波动方程及体波
二、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三、面波
四、强震观测记录
第七节 地震动的工程特性
一、峰值加速度
二、频谱特性
三、持续时间
第二章 抗震设防标准
第一节 设防与设计
一、抗震设防若干概念
二、中国抗震设计理论框架
第二节 地震区划图
一、中国地震区划图
二、美国地震区划图
第三节 地震危险性分析
一、概述
二、Poisson分布
三、地震活动性
四、地震动衰减关系
五、概率分析计算
六、地震安全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结构动力学
第三篇 抗震分析和设计
第四篇 专题讨论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二章 抗震设防标准
戴国莹对抗震设防标准下了一个宏观的定义。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既取决于地震强弱的不同,又取决于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抗震设防标准的制订,不仅需要可靠的科学和技术依据,同时需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条件的制约。国内外震例表明,制订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采用合理的抗震分析方法和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是当前减轻地震灾害的最有效手段。按199。年颁布的第三代地震区划图,7度设防区面积为320万km2、8度区面积为68万km2、9度区面积接近l0万km2。它们分别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3%、7.1%和l%。地震的偶发性和破坏的严重性以及不同强度地震重现周期和作用效应的巨大差别,使抗震设防标准的制订,要根据拟建场地的地震活动度、地震危险性和建筑物的重要性,做到既要经济节约又要抗震安全。对此,谢礼立对抗震设防标准给出了比较具体的定义。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是指根据地震动背景,为保证工程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不超过规定的水平或社会可接受水平,工程结构必须具备的抗震能力和重要性等级。结构的抗震能力通常以能抵御的地震动水平或烈度来衡量。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制订,主要取决于依据社会经济状况确定的设防原则、设防目标和根据客观地震危险性程度确定的设防环境、设防参数,经过优化,最后落实在设防水准和设防等级上。第一节 设防与设计
一、抗震设防若干概念
按上述抗震设防标准的具体定义,抗震设防中主要有设防原则、设防环境、设防参数、设防水准、设防目标、设防分类和设防等级七个方面的概念需要进行研究和讨论。其中,设防原则是一个纲领性的总则,设防环境和设防参数是有关地震作用的定量化,设防水准和设防目标是抗震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抗震设防原则的具体化,设防分类是按建筑功能制订建筑物抗震保护等级的定量参数,设防等级是按结构特征规定构件延性和细部构造措施的定量参数。以上七个方面,也是抗震设防标准的组成内容。按具体工程进行不同的组合,得到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以下逐一讨论。
1.设防原则
设防原则是指抗震设防的总要求和总目的。在确保震后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不超过社会可接受水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它包括:
(1)防止或减少人员伤亡;
(2)减轻财产损失;
(3)容许工程和设施在遭遇地震时发生有限破坏,便于修复;
(4)确保人员免遭伤亡;
(5)工程和设施在遭遇地震吋要确保安全,不得向外泄漏有害物质,不得导致严重次生灾害。
GB 50011总则第1.0.1条明确阐述了上述原则中第(1)和第(2)条的内容。第(3)-第(5)条既是设防原则,又是设防目标。其中第(5)条是针对医院建筑、化工建筑和其他生命线工程的。
2.设防环境
设防环境是指拟设防建筑工程处于区域的地震环境,应包括区域与近场的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历史地震资料、地震活动性和场地地质条件等内容。通过地震危险性分析,由地震区划图或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给出的地震危险陸程度来确定。一般来讲,应该是一个客观的量,取决于人们对地震危险性的认识水平和估计地震危险性的方法是否正确,而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也不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设防环境是确定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我国抗震设防的现状,设防环境是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定的基本烈度,设防环境即设防烈度。
……
前言/序言
抗震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