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Phishing for Phools]

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Phishing for Phool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伯特·席勒 著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买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
ISBN:9787508657431
商品编码:1120139549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钓愚-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作者:[美]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
定价:59.0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08657431
印次: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内容简介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的核心信条就是:自由市场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但现在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变成了随时准备绊倒消费者的“看不见的脚”。
两位诺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席勒认为,市场在为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信息不对称等让我们成为“钓愚”中的受骗者。
作者历数从投行到政客,从汽车销售到房地产中介,从烟厂到酒厂,从食品厂到制药商,从信用卡到广告,无不存在“自由的欺骗”。他们以生动的事例、实的数据、幽默的阐述揭示了从日常生活到金融、政治等层面的富有想象力的钓愚手段,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钓愚不仅让普通大众损失惨重,而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经济崩溃。
作者进一步强调,如果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和普通大众都能意识到钓愚的普遍存在,就能辨明和杜绝可能导致严重危机的欺骗问题,从制度创新、市场干预等方面实施更有效的监管,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增强对经济危机的预测和把握,让“看不见的手”更好地为经济、为社会服务。
这本书无疑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市场的方式,并改变我们在未来应对钓愚的选择。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经济运转的人,这本书将提供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而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每个人来说,这本书更是不容错过。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自由市场的产品
市场的功过
“欺骗”与“被欺骗者”
我们凭什么这么说
平静的绝望
本书的目的

论 做好被骗的准备:欺骗均衡
例一:肉桂卷
例二:健身俱乐部
例三:不良嗜好
自由市场均衡一定是的吗
心理学与人性的弱点

推荐序
译者序


自由市场的产品
市场的功过
“欺骗”与“被欺骗者”
我们凭什么这么说
平静的绝望
本书的目的

论 做好被骗的准备:欺骗均衡
例一:肉桂卷
例二:健身俱乐部
例三:不良嗜好
自由市场均衡一定是的吗
心理学与人性的弱点
利用信息欺骗
理论与实践
本书概要
部分 未付的账单与金融崩溃

诱惑之路
苏茜·欧曼与经济学常识
苏茜的建议
统计结果
其他视角
原因
第二章
信誉透支与金融危机
劣等或者变质的牛油果
7 个问题
为什么投资银行初是值得信任的
为什么那时的评级机构能对“牛油果”公正评级
信誉不再是投资银行业务的根基
这种动机的变化如何影响评级机构
为什么信誉透支能获利
为什么垃圾债(“牛油果”)的买家如此轻易上当
为什么金融系统在发现垃圾债的事实后如此脆弱
总结
附录:信用违约掉期插曲
第二部分 形形色色的欺骗
第三章
广告商知晓如何放大大众的弱点
大众的叙事性思维方式以及广告的作用
像讲故事一样做广告
欺骗傻瓜
市场营销的演变:过去及现在的总统竞选
附录:马航MH370
第四章
汽车、房地产和信用卡中的欺骗
汽车展厅里的欺骗
房地产交易中的欺骗
收银台上的欺骗
药丸的代价
第五章
政治欺骗
民主、金钱在政治中的角色以及欺骗行为
知情的选民与不知情的选民
游说与金钱
但是这真的有害吗
总结
第六章
食品欺诈、制药与舌尖上的欺骗
快进到21 世纪
万络
博取审批
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
推广药品
总结
附录:药品和价格
第七章
创新:好的、坏的和丑的
经济增长的基础
索洛余值与欺骗行为
三项发明
第八章
烟与酒精
吸烟与健康
酒精
第九章
为利润而破产
掠夺
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游戏开始了
引诱与掠夺
殃及房地产市场
被忽略的教训
第十章
米尔肯的骗局:以垃圾债为饵
北加州再现“黄金”


  编辑推荐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联袂作品一个追求利润**化的为何会充满内在危机?商家、政客、广告商、食品厂家、烟酒商、制药厂如何欺骗大众?我们应如何应对?资本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应如何监管?现行市场制度出了什么错?应如何运作?市场干预应如何进行?经济学家应如何认识金融危机,并提前预测?我们的,为了利益而在四处欺骗?谁在保护我们,让更好?★两位诺奖得主专著,挑战经济学核心理念,反思自由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欺骗行为。★李扬、陈志武、张军、李稻葵、黄海洲、向松祚、巴曙松、何帆、洪灏、诺奖得主、美联储前副主席推荐!《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财富》等好评如潮!

  媒体评论
平静的绝望
下面,我们从4个方面来看看人们究竟是如何做出错误选择的:个人财务、宏观经济稳定性、个人健康以及政府治理水平。在每一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欺骗行为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个人财务的入不敷出。经济学教科书一直忽略了一个经济生活领域的重要事实,那就是,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大多数成年人在晚上睡觉前都会为能否支付月底账单而感到忧虑。经济学家认为,对个人而言,学会在财务上量入为出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他们忘记了,即便在99%的时间里我们都很谨慎,只要在 1%的时间里挥金如土,之前一切也就付诸东流。而商家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1%的机会。它们会重点关注我们在生活中因为情感因素(主要是爱)疏忽大意而超支的可能。比如,圣诞节的宴席;婚礼(一场婚礼的平均花费相当于美国人均GDP50%);葬礼(策划丧葬仪式的商家会引诱顾客选择昂贵的棺材。例如,棺材的表面是摩纳哥海盐喷雾上漆,棺材内是优质浅绿色天鹅绒,柔软并带有褶皱);出生庆典(玩具反斗城会为婴儿提供一位私人顾问)。
显然,如果顾客在这些有纪念意义的仪式上严格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就会被其他人看作小气鬼。不过顾客的过度消费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面子工程上。即便在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里,相对于以前,现在大多数成年人都会因为担心自己付不起账单而在晚上辗转反侧。商家总是会有各种办法让我们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诱使我们不断地买买买。没有人愿意在入睡时还担心自己会入不敷出,但大多数人的确在发愁这个问题。
让我们揪心的是,这些账单往往就是商家设局欺骗的结果。作为消费者,我们会购买少量高价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被商家欺骗到严重超支。比如在购买房屋时,在高达30%的房屋交易中,总的交易费用(买家和卖家交易费用的总和)居然比买家支付的首付款的一半还高。汽车销售商欺骗顾客的伎俩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们总是可以把超出顾客实际需求的汽车卖给顾客,从而大赚一笔。没有人愿意被这些商家欺骗,但无论我们多么谨慎小心都难逃上当受骗的下场。
金融与宏观经济的不稳定。金融市场上的欺骗行为是导致金融危机并引起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关于金融危机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