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
三本
YL753 9787115458407 9787115386342 9787121303784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 |
作者: | 无 著作 无 主编著 [主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编 |
市场价: | 69元 |
ISBN号: | 9787115343192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05-01 | 版次:1 | 页数:422 |
印刷时间:2014-05-01 | 印次:1 | 字数:631.00千字 |
内容简介 | |
为帮助广大ict从业人员更好地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2012年9月发布了业界首款免费的企业网络仿真软件平台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软件平台推出至今,下载量已超过百万,迅速成为ict从业人员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选工具。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看到与ensp配套的实验学习指南,从而更好地利用ensp学习信息和网络技术,并参加华为认证考试。 为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泰克网络实验室(华为授权培训合作伙伴)联合编写了这本《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本书*大的特点是依据hcna的知识点,基于ensp搭建企业网络真实场景,并给出了大量的配置案例,将真实场景与配置实例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更快速、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hcna所需的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实战经验。《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主要内容包括ensp使用说明、vrp基础操作、二层交换技术和三层路由技术等,特别适合于正在学习hcna或者想进一步提高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读者。 |
目录 | |
第1章 eNSP及VRP基础操作 1.1 认识eNSP 1.2 熟悉VRP基本操作 1.3 熟悉常用的IP相关命令 1.4 配置通过Telnet登录系统 1.5 配置通过STelnet登录系统 1.6 配置通过FTP进行文件操作 第2章 交换机基础配置 2.1 交换机基础配置 2.2 理解ARP及ProxyARP 第3章 VLAN 3.1 VLAN基础配置及Access接口 3.2 配置Trunk接口 3.3 理解Hybrid接口的应用 3.4 利用单臂路由实现VLAN问路由 3.5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问路由 第4章 生成树 4.1 STP配置和选路规则 4.2 配置STP定时器 4.3 RSTP基础配置 4.4 MSTP基础配置 第5章 其他交换技术 5.1 GVRP基础配置 5.2 SmartLink与MonitorLink 5.3 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 第6章 静态路由 6.1 静态路由及默认路由基本配置 6.2 浮动静态路由及负载均衡 第7章 RIP 7.1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7.2 配置RIPv2 的认证 7.3 RIP路由协议的汇总 7.4.配置RIP的版本兼容、定时器及协议优先级 7.5 配置RIP抑制接口及单播更新 7.6 RIP与不连续子网 7.7 RIP的水平分割及触发更新 7.8 配置RIP路由附加度量值 7.9 RIP的故障处理 7.10 RIP的路由引入 第8章 OSPF 8.1 OSPF单区域配置 8.2 OSPF多区域配置 8.3 配置OSPF的认证 8.4 OSPF被动接口配置 8.5 理解OSPFRouter-ID 8.6 OSPF的DR与BDR 8.7 OSPF开销值、协议优先级及计时器的修改 8.8 连接RIP与OSPF网络 8.9 使用RIP、OSPF发布默认路由 第9章 VRRP 9.1 VRRP基本配置 9.2 配置VRRP多备份组 9.3 配置VRRP的跟踪接口及认证 第10章 基础过滤工具 10.1 配置基本的访问控制列表 10.2 配置高级的访问控制列表 10.3 配置前缀列表 第11章 广域网 11.1 WAN接入配置 11.2 PPP的认证 11.3 帧中继基本配置 11.4 OSPF在帧中继网络中的配置 第12章 DHCP 12.1 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 12.2 配置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 12.3 配置DHCP中继 第13章 IPv6 13.1 IPv6 基础配置 13.2 RIPng基础配置 13.3 OSPFv3 基础配置 第14章 其他特性 14.1 实现eNSP与真实PC桥接 14.2 SNMP基础配置 14.3 GRE协议基础配置 14.4 配置NAT 附录 命令索引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是一本华为HCNA认证的学习指导用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并理解HCNA网络技术原理知识中的要点和难点,内容包括: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简介、华为VRP操作系统简介、以太网的工作原理、STP协议、VLAN原理、IP基础知识、TCP与UDP、路由协议基础、RIP协议、OSPF协议、VLAN间的三层通信、链路聚技术、Smart Link与Monitor Link、DHCP、地址转换技术、PPP与PPPoE、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之前出版的《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一书是一本实验指导用书,其目的是帮助读者提升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之相应,《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对于原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结合使用这两本书,并从中获得双倍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作译者涂文杰1998年加入华为,曾任南昌办事处客户经理、电信系统部主任;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拉美系统部部长;公司战略与Marketing体系运营部部长。2011年9月起任华为企业业务培训与认证部部长,构建了华为的培训与认证体系,在ICT领域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目录1 网络通信基础 1-11.1 通信与网络 1-2 1.1.1 什么是通信 1-2 1.1.2 快递与网络通信 1-3 1.1.3 一些常见的术语 1-6 1.1.4 练习题 1-6 1.2 OSI模型和TCP/IP模型 1-7 1.2.1 网络协议和标准机构 1-7 1.2.2 OSI参考模型 1-8 1.2.3 TCP/IP协议簇 1-11 1.2.4 练习题 1-13 1.3 网络类型 1-14 1.3.1 局域网和广域网 1-14 1.3.2 网络拓扑形态 1-16 1.3.3 练习题 1-17 1.4 传输介质及通信方式 1-18 1.4.1 传输介质 1-19 1.4.2 通信方式 1-23 1.4.3 练习题 1-25 2 VRP基础 2-1 2.1 VRP简介 2-1 2.1.1 什么是VRP? 2-1 2.1.2 VRP的演进 2-1 2.2 VRP命令行 2-2 2.2.1 命令行的基本概念 2-2 2.2.2 命令行的使用方法 2-5 2.3 登录设备 2-9 2.3.1 通过Console口登录设备 2-9 2.3.2 通过MiniUSB口登录设备 2-12 2.4 基本配置 2-18 2.4.1 配置设备名称 2-19 2.4.2 配置设备系统时钟 2-19 2.4.3 配置设备IP地址 2-19 2.4.4 用户界面配置 2-20 2.5 配置文件管理 2-23 2.5.1 基本概念 2-23 2.5.2 保存当前配置 2-24 2.5.3 设置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 2-25 2.6 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2-26 2.6.1 Telnet简介 2-26 2.6.2 Telnet登录设备 2-26 2.7 文件管理 2-27 2.7.1 基本概念 2-27 2.7.2 备份配置文件 2-27 2.7.3 传输文件 2-29 2.7.4 删除文件 2-31 2.7.5 设置系统启动文件 2-31 2.8 基础配置常用命令 2-32 2.9 练习题 2-34 3 以太网 3-1 3.1 以太网卡 3-1 3.1.1 计算机上的网卡 3-1 3.1.2 交换机上的网卡 3-2 3.1.3 练习题 3-4 3.2 以太网帧 3-5 3.2.1 MAC地址 3-5 3.2.2 以太帧的格式 3-6 3.2.3 练习题 3-8 3.3 以太网交换机 3-8 3.3.1 三种转发操作 3-9 3.3.2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3-10 3.3.3 单交换机的数据转发示例 3-10 3.3.4 多交换机的数据转发示例 3-15 3.3.5 MAC地址表 3-20 3.3.6 练习题 3-21 3.4 ARP 3-22 3.4.1 ARP的基本原理 3-23 3.4.2 ARP的报文格式 3-24 3.4.3 练习题 3-25 4 STP协议 4-1 4.1 环路问题 4-1 4.2 STP树的生成 4-4 4.2.1 选举根桥 4-4 4.2.2 确定根端口 4-5 4.2.3 确定指定端口 4-7 4.2.4 阻塞备用端口 4-8 4.3 STP报文格式 4-8 4.3.1 Configuration BPDU 4-9 4.3.2 TCN BPDU 4-10 4.4 STP端口状态 4-11 4.5 STP的改进 4-13 4.6 STP配置示例 4-14 4.7 练习题 4-16 5 VLAN 5-1 5.1 VLAN的作用 5-1 5.2 VLAN的基本原理 5-3 5.3 802.1Q帧的格式 5-8 5.4 VLAN的类型 5-9 5.5 链路类型和端口类型 5-10 5.6 VLAN转发示例 5-13 5.7 VLAN配置示例 5-15 5.8 GVRP 5-17 5.8.1 VLAN属性的动态注册过程 5-18 5.8.2 VLAN属性的动态注销过程 5-19 5.9 GVRP配置示例 5-21 5.10 练习题 5-24 6 IP基础 6-1 6.1 有类编址 6-1 6.2 无类编址 6-4 6.3 子网掩码 6-6 6.4 特殊IP地址 6-7 6.5 IP转发原理 6-8 6.6 IP报文格式 6-13 6.7 练习题 6-15 7 TCP与UDP 7-1 7.1 无连接的通信与面向连接的通信 7-1 7.2 TCP 7-4 7.2.1 TCP会话的建立 7-4 7.2.2 TCP会话的终止 7-5 7.2.3 TCP段的格式 7-6 7.2.4 TCP的确认与重传机制 7-8 7.2.5 应用端口 7-10 7.3 UDP 7-11 7.4 练习题 7-12 8 路由协议基础 8-1 8.1 路由的概念 8-2 8.1.1 什么是路由? 8-2 8.1.2 路由信息的来源 8-3 8.1.3 路由的优先级 8-5 8.1.4 路由的开销 8-6 8.1.5 默认路由 8-8 8.1.6 计算机上的路由表与路由器上的路由表 8-8 8.1.7 静态路由配置示例 8-8 8.1.8 默认路由配置示例 8-10 8.1.9 练习题 8-11 8.2 RIP协议 8-12 8.2.1 路由协议概述 8-12 8.2.2 RIP协议的基本原理 8-13 8.2.3 RIP路由表的形成 8-14 8.2.4 RIP消息的格式 8-16 8.2.5 RIP-1与RIP-2 8-18 8.2.6 RIP定时器 8-21 8.2.7 RIP网络的路由环路问题 8-22 8.2.8 RIP基本配置示例 8-25 8.2.9 练习题 8-28 8.3 OSPF协议 8-29 8.3.1 OSPF的基本原理 8-29 8.3.2 OSPF与RIP的比较 8-30 8.3.3 OSPF的区域化结构 8-30 8.3.4 OSPF支持的网络类型 8-32 8.3.5 链路状态与LSA 8-32 8.3.6 OSPF报文的类型 8-34 8.3.7 单区域OSPF网络 8-35 8.3.8 多区域OSPF网络 8-37 8.3.9 邻居关系与邻接关系 8-37 8.3.10 DR与BDR 8-38 8.3.11 OSPF基本配置示例 8-40 8.3.12 练习题 8-44 9 VLAN间的三层通信 9-1 9.1 通过多臂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三层通信 9-1 9.2 通过单臂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三层通信 9-4 9.3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三层通信 9-6 9.4 VLANIF接口配置示例 9-11 9.5 练习题 9-13 10 链路技术 10-1 10.1 链路聚合 10-1 10.1.1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10-1 10.1.2 链路聚合技术的适用场景 10-3 10.1.3 链路聚合的基本原理 10-4 10.1.4 LACP 10-11 10.1.5 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10-12 10.2 Smart Link 10-14 10.2.1 Smart Link的基本原理 10-14 10.2.2 Smart Link配置示例 10-20 10.3 Monitor Link 10-23 10.3.1 Monitor Link的基本原理 10-23 10.3.2 Monitor Link配置示例 10-25 10.4 练习题 10-27 11 DHCP及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11-1 11.1.1 DHCP的基本概念 11-1 11.1.2 DHCP的基本工作流程 11-2 11.1.3 DHCP中继代理 11-6 11.1.4 DHCP Server配置示例 11-7 11.1.5 DHCP中继代理配置示例 11-10 11.2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11-12 11.2.1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11-12 11.2.2 静态NAT 11-14 11.2.3 动态NAT 11-15 11.2.4 NAPT 11-16 11.2.5 Easy IP 11-17 11.2.6 静态NAT配置示例 11-18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