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单车度蜜年

骑着单车度蜜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庚,李琳 著
图书标签:
  • 爱情
  • 婚姻
  • 旅行
  • 单车
  • 蜜月
  • 生活
  • 成长
  • 治愈
  • 轻松
  • 散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38676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8833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骑着单车度蜜年》是由一对草根夫妻携手进行的“非常态”蜜月旅行。蜜月延伸得那么长,以至于变成了“蜜年”。这是一本真挚有趣的情侣旅行散记,由男女双方合著。
  出发后,今后几个月的行程就是一生的预演,这一场旅程就像缩微的人生。经过艰难的数月骑行,两个人更加坚定了一生相携的信念。这是他们找到的大的“旅行的意义”。
  他们的故事“接地气”:不惊险,不华丽,也没有专业的装备和豪言壮语,有些想法和做法在某些“专业”人士看来甚至有些可笑。他们有的只是小心翼翼却状况百出的前行、相濡以沫的携手,和越来越坚定的共度一生的信念。他们就是你和我,他们的故事可以帮我们寻找一地鸡毛的生活中那些别样的风景。

内容简介

  一位来自东北的壮小伙,遇见了一位来自云南的美姑娘。
  他们俩恋爱、结婚,决定骑单车去度蜜月。
  一起辞职,然后挑选了一个黄尘吉日就上路了。
  从北京出发,到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云南……
  遇到自行车罢工、高烧遇险、绝望骑坡等等故事,行程数千里,在中国的地图上划下了一道优美的旅行弧度,这本《骑着单车度蜜年》,见证着他们独一的蜜月,以及爱情。

作者简介

  罗庚,东北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图书相关行业。
  李琳,云南人,大学后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目前在北京某大学做教工。
  两个漂在北京的平凡80后,干着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却都酷爱做白日梦。一日相遇相知,于是,开始一起做梦,经常天马行空的想象着能穿越古今。而立之年将近,决定向着梦想挪近一小步,并相许携手创造专属于俩人的别样幸福。

目录

第 1 章 出发
罗庚:老婆,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李琳:驮上“家”去度蜜年(行李篇)
罗庚:出北京记
李琳:躲不过的“学费”
罗庚:初遇同道,惊喜的小插曲
李琳:倒霉的一天
罗庚:走出去就是坦途
李琳:得意地骑在“禁行”的黄河大桥上
第二章:东张西望
罗庚:量力而为
李琳:前提是,在一起
罗庚:无知在曲阜
李琳:撞见齐长城
罗庚:两个人的齐长城
35李琳:留住那刻心情
罗庚:那一块钱也随了吧?
李琳:聊斋不聊斋
罗庚:坑前的胡思乱想(一)
罗庚:坑前的胡思乱想(二)
李琳:城市的自豪感
李琳:对石窟“一见钟情”
第三章:浪漫满路
李琳:阳光、海滩、小石头
罗庚:自行车也搭公交
李琳:“听”山
罗庚:一路上有你
李琳:雨中情
罗庚:晃悠在青岛
李琳:不要批量生产的婚纱照
罗庚:在那蔚蓝的海面上
第四章:徜徉江南(上)
李琳:天下骑友是一家
罗庚:不该忘却隋炀帝
李琳:命题作文:明孝陵游记
罗庚:老爸记忆的传承
李琳:缘起戴老的画
罗庚:“红巧儿”、“蓝靛壳”列传
李琳:阿炳不孤独
罗庚:路线的选择
李琳:我的婚纱他做主
第五章:徜徉江南(下)
李琳:话说古镇之戏曲同里
罗庚:蹭住“豪宅”
李琳:关于虔诚
罗庚:博物馆也浪漫
李琳:白天不懂夜的黑
罗庚:天下的西湖
李琳:话说古镇之闲静乌镇
罗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李琳:梦回校园
第六章:多事之夏
罗庚:擦肩的缘分
李琳:神游仙境
罗庚:与想象中的危险斗智斗勇
李琳:再访宏村
罗庚:“甲流”惊魂记
李琳:累死夫妻的夫妻岭
罗庚:路上婺源
李琳:景德镇的光膀子风
罗庚:庐山,满腹牢骚
第七章:朦胧潇湘
李琳:雨中的故事
罗庚:“西瓜”和“水”本纪
李琳:游岳阳楼
罗庚:小电器行里的幸福
李琳:长沙漫想
罗庚:住宿篇
李琳:悠闲火车
罗庚:西米的无尽夜空
李琳:话说古镇之摇曳凤凰
罗庚:过而不入黄丝桥
李琳:“亲戚”来了
第八章:不是结束
李琳:和父母联络
罗庚:最惨不过修路
李琳:相守在夜晚的舞阳河畔
罗庚:敞开的门
李琳:衣服本纪
罗庚:话说古镇之太极镇远
李琳:吃的故事
罗庚:爬山,爬山
李琳:不想到达的终点
罗庚:回家
第九章:我俩的婚纱照
罗庚:物尽其用
李琳:拉上爸妈拍婚纱
后记

精彩书摘

  摘自:第3章 浪漫满路
  我们的“外出谨记”,最特别的一条是“不许赌气,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保护对方。”
  因为我们是两个人出行,只有两个人都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这是一路上最不需要提醒,但却最被严格遵守的一条。
  骑行时,我绝大部分时间是看不到琳的。城市外的道路,无论国道、省道还是县道,都没有给骑行人留下太多的空隙,路上飞驰的汽车是最大的危险,所以我们无法并行。出于辨识路线的考虑,一般是我骑在前面,琳保持一定距离跟行。我需要尽量保持较快的速度,避免由于过慢造成疲惫;不过,很多时候我担心自己骑得太快,将琳落下;而琳在后面虽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方向问题,但由于视线被阻,对于路况的突然变化无法及时反映。所以,刚开始我总是忍不住时不时地回头,结果很快被她严令禁止。
  琳说:“这样吧,每过几分钟,我就喊一声‘老罗’,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我就大声连续喊你;但是除非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许回头,必须小心地看着前方。”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听到那声呼喊,我就会非常安心。
  有时琳忘记了喊我,我就在前面大声地喊:“在么?”当然,马上就会听到她的回应。
  遇到路上有坑,我会提前减速,举起右手,大声提醒:“慢点儿,有坑!”琳则会大声地回答:“知道了,放心!”
  我们就这样一路喊着名字,安全地前进。
  但是,总看不到对方终究还是不满足。路上也会有相对安全的时候,比如城市里有自行车道,再比如无人的乡间小道。遇上这种机会我一定会减慢速度,琳也一定会心有灵犀地赶上来,我们相视傻笑一阵,然后开始享受短暂的并行的快乐。
  摘自:第5章 徜徉江南(下)
  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次机会,每当到了拥有博物馆的地方,我们都会格外用心的计算时间、安排行程,尽可能在刚开馆的时候就杀进去,只要没饿到走不动,不到关门时间绝不离开。所以我俩经常是被工作人员赶出去的,就这样,还是恋恋不舍。
  的确,我们很迷恋那些器物,也迷恋那些器物所代表的历史。但是,我坦白,我们如此地执着于博物馆,却不仅仅因为这些,还因为,博物馆这个超越了时间的存在,对我俩来说,也代表着浪漫。
  有时,当我从对器物的全身贯注中回过神来时,发现偌大的博物馆大厅除了我俩和零星的工作人员外,已再无旁人。大厅格外宁静,连我们两个人的呼吸都听得很清晰;幽暗的背景下,展柜里的灯光透过玻璃以弥散向四方,玄妙异常。这时,我会唤醒还在陶醉的琳,拉着她的手,在展柜间悠然地散步。脚步声的回音传入耳朵,身影在玻璃上重叠映射。在那一刻,仿佛整个空间都只属于我们,所有的器物也只等待被我俩欣赏。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博物馆带给我们的难以言说的幸福感,也远远胜过高级饭店和烛光晚餐。
  摘自:第7章 朦胧潇湘
  幸好,我们有砍价三大法宝:
  第一件,我苦情的脸。
  一般来说,当粘满尘土的乱发,数日不理的胡子,配上一张晒得黝黑,还缀满汗渍、盐花的大脸往柜台一支时,无论谁在那里都会被震得目瞪口呆。再仔细看看身上的行头,外加故意从口袋里掏出的已被汗水湿透的几张10元钱,根本不用过多的语言和眼神(话说回来,我那小眼睛有啥神情别人也看不出来),就可以达成目的。
  当然,如果遇到个见过世面的,我还有第二件法宝——行头。
  我们那套车马辎重,除了个别时候被当成二道贩子,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俩人是骑长途的。而大部分的大部分人,都会相当羡慕并主动给予帮助。我们充分利用对方的这种心理,如果老板不给降价,我就有意无意地说:“也不知道你们这里空间够不够,我们的自行车和行李啥的,得放到屋里才安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听到这样的反问:“你们骑车?长途?从哪儿来的?”这时我会轻描淡写地说:“啊,没多远,就是从北京来的……”再然后,刚刚强硬的态度九成九会消失无踪,我则心里偷笑着签下打了折的收据单。这个法宝可以说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而且越到后面越管用。
  但,也有坚如磐石的主儿,两件法宝都不管用,这时我不得不放出看家法宝——琳。
  一个身体单薄的弱女子,背着个比自己还宽的包,骑着比自己还重的车,大老远跑来,风吹日晒,历尽艰苦。光是想想都觉着可怜。而当这样的琳,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期盼地看着你时,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瞬间融化。可谓此宝一出,四海皆平。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烟台金沙滩。因为是上好的海滨浴场,而且很多外国人(韩国居多)在此居住,这里的宾馆档次较高,价格不菲。我们看着那些外观华丽的酒店,口袋发紧,但又舍不得离去,遂选了一家过去问价格。
  我的脸先发挥了作用,价格从150元降到120元,可还是太贵。于是,我又丢出第二件法宝,将大堂女经理的目光引向停在门口的车(之前特意将车停在显眼处),果然又降了20元。但仍然超出预算,该琳出场了。我故意说考虑考虑,然后装模作样向对面的青年旅店走去。其实我也就是进去逛了一圈,连价格都没问,出来后就看到,那位经理被搞定了——80元。
  服务员小哥很热情地帮忙拎行李,带我们去房间。打开门,我们直接惊呆了;全木的地板,柜式空调,皮沙发,欧式立灯;能放十套西装的衣柜;硕大的暗红组合柜上一台四十几英寸的液晶电视;整洁的马桶、化妆镜、吹风机外加宽敞的浴缸。80元居然能住这么高级的宾馆?小哥笑着说:要知道我们这里可是不逊于四星级的……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罗庚:自行车也搭公交

评分

  翻开这本印制精美的书,对于其中华美的图片、作者离奇的遭遇等等,我都一扫而过,我所追踪的,是作者的心跳与呼吸。出发前面对家人的反对和身体的伤痛,作者义无反顾;抵达后怀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忐忑,作者一往无前;住下后观察此地的点点滴滴、风情人物,作者悉心体会;与陌生人交友、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变奏,作者满怀雀跃……

评分

  我的脸先发挥了作用,价格从150元降到120元,可还是太贵。于是,我又丢出第二件法宝,将大堂女经理的目光引向停在门口的车(之前特意将车停在显眼处),果然又降了20元。但仍然超出预算,该琳出场了。我故意说考虑考虑,然后装模作样向对面的青年旅店走去。其实我也就是进去逛了

评分

当我刚步入学习的大门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依旧还是可以清晰地把这句话放在心底。然而,知识的增长,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了。   那么,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也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还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蕴含着道德的真谛。   前些天我乘公交车去外婆家。车至中途,车厢内已座无虚席。此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妇女。靠近车门的一位年轻小伙子忙热情地站起来让座,只见中年妇女二话没说,径直坐下,随后有说有笑地逗起孩子来。我在对小伙子投以赞许目光的同时,心中也生出一种怪怪的感觉。 小伙子主动给带小孩的女同志让座,固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我总觉得在“理所”与“当然”之间,似乎还少点什么——中年妇女是否应该向小伙子道谢呢? 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报,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大至社会的认可,小到一个人的认可。假如那名中年妇女对小伙子说上一句感谢的话,相信小伙子心里会感到一种付出的快乐!芸芸众生,人人都应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别吝啬你的感激;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要学着去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也是一种有道德的体现。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心很沉重,我的眼睛时常湿润。因为在历史的旅程中发生了一件让炎黄子孙铭记在心的事——四川大地震。就是在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带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看着一片片废墟,一个个孤儿,做为一名中学生,我的心怎能不潸然泪下呢?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献出我们的一点爱心,温暖灾区人民的心。这时,我放弃了身边一些美好的事物,拿出了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人民。是啊,灾区需要帮助,灾区人民更需要帮助啊!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铸造爱的桥梁。这难道不能体现我们中华人民的道德高尚吗?   其实,“道德”就是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在地震中还有些人幸运的活了下来,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一面。看着一片片废墟,有人在呼唤着自己的母亲,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或许已不在人世,但他还要对他的母亲心怀感恩。在地震的面前,我们中国人并没有气馁,面对一片片废墟,我们仍然努力去寻找生命的光芒。一天,两天,直到第七天,生命在不断的出现奇迹。温总理说的好:“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尽100%的努力。是社会给予了他们,关怀了他们。”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有时在反省自己,是不是该在父母有生之年,多为他们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捧上一杯茶,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解答一个疑难问题,在公交车上主动为年迈的老人让座,把被风吹歪了的小树苗扶正,见到纸屑弯腰捡起等,只要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党和政府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不管时间历经多久,我们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我们自己做起

评分

  

评分

李琳:相守在夜晚的舞阳河畔

评分

  同样一种生活,有的人觉得是天堂,有的人觉得是地狱,有的人觉得是一地鸡毛的琐屑。同样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工作感情家人同学,有的人不堪其扰,有的人不胜其乐。

评分

再有一些大部头套书,尚未面世,便召开发布会。学者名流、政府要员请一个遍。分明刚刚交给的书,便要他们发言表态,硬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个时间差距是不是太小了点儿?这样发行式的报道或座谈会纪要,我能随便听,并撵着去买他们推荐的书?

评分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烟台金沙滩。因为是上好的海滨浴场,而且很多外国人(韩国居多)在此居住,这里的宾馆档次较高,价格不菲。我们看着那些外观华丽的酒店,口袋发紧,但又舍不得离去,遂选了一家过去问价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