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9辑):疑难病证思辨录(增订释本)》是对章回体医案小说《疑难病证思辨录》的修订、增补,由病休后70余岁的作者亲笔撰写。在原书30回基础上,增加了20回。书中精心挑选的病例,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读者在饶有兴趣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地就可了解中医面对疑难病证时的四诊经验、病机认识、辨证方法、治疗思路、组方遣药体会,乃至对服用西药后原病状被掩盖或出现副反应时的中医分析。限于小说体裁,原书中有一些中医药方面的重要内容言而未尽,故作者在本版新增了30篇评释文章,围绕小说中涉及的问题,分专题作了阐述,精彩纷呈,提出了不少既出自中医又源于当今临床的新见解、新方法、新经验,充分反映了新中国培养的首届中医院校毕业生在几十年教学、临床、科研中严谨治学、辛勤探索、理性思考的成果。
作者17岁从师学医,后考入上海中医学院,是该院首届毕业生。他在留校任教的几十年中,于《伤寒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和影响。曾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兼中医内科分会主任等职,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9辑):疑难病证思辨录(增订释本)》形式新颖,内涵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对于广大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颇有参考价值。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医案小说
第1回 老海员急病多反复 钟医生妙用伤寒方
第2回赴急诊钟老下决心 治心衰中西医结合
第3回 陈某临垂危而获救 钟老融古今于一堂
第4回论辨病巧断蛔虫症 用土方消散大肠痈
第5回辨主次钟老抓重点 论标本《素问》有明文
第6回 论病情集各家所长 治湿热得守方之效
第7回选药务须精当慎重 治痿何必独取阳明
第8回 评五行宜一分为二 论心火有物质可求
第9回 审病情分虚实动静 论针麻辨寒热阴阳
第10回 论虚火虚中岂无实 辨异病异中却有同
第11回 阴得阳升泉源不竭 病与证合法度宣明
第12回 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中医用X线以辨证
第13回 治腹痛用甘缓辛散 论眩晕主痰火风虚
第14回知常达变辨证严密 酌古论今施治精详
第15回 论肝肾知眩晕之本 辨虚实明劳损之变
第16回 虚劳证治有三要点 阴阳虚实与五脏连
第17回 药贵精专岂可乱投 方虽有名还须足量
第18回 痉挛症将虚实细辨 舞蹈病按风痰论治
第19回 泻心证辨寒热多少 胃反病宜攻补兼施
第20回 五脏六腑皆分寒热 选方用药明辨阴阳
第21回 处方乃医理之体现 X线是望诊之延长
第22回 辨症情实中有虚象 用黄芪扶正以达邪
第23回 议剂型分大小缓急 论药量有轻重悬殊
第24回 阴阳乱而盛夏无汗 温凉并仍处方有法
第25回 沉疴痼疾难治难愈 古方新用相反相成
第26回 治冠心辨胸闷胸痛 用经方分通阳降逆
第27回 制丸剂分缓和峻急 识温病辨伏气新感
第28回 欲堕胎丈夫思路窄 益气血母女两平安
第29回 论标本辨轻重缓急 治脾肾分长幼浅深
第30回 肺脾肾司气机升降 中西医论眩晕机理
第31回 通经络治颈性眩晕 凉肝血医荨麻顽证
第32回 制丸药治心动过速 用散剂疗骨质增生
第33回 钟老医师综合调治 女大学生如期复学
第34回 老中医偏遇新问题 错杂证勉用大复方
第35回 合多方而配伍有序 治少见之心律失常
第36回 两方相似细别温凉 四病有异皆用枣仁
第37回 心神无主诱生诸病 药物有情能疗苛疾
第38回 经验方应积累经验 头痛病使医生头痛
第39回 慢性头痛重症心衰 调理救急皆用经方
第40回 化痰饮温凉有差异 治心衰补泻大不同
第41回 补法乃治病之一法 膏方是精炼之药方
第42回 治高热大胆用补药 遇顽症精心选古方
第43回 辨暑病分阳明少阴 用古方调寒热温凉
第44回 解热药温凉皆有效 发热论中西各逞才
第45回 少见病仍按辨证治 起搏器难倒老中医
第46回 求创新应掌握传统 解疑难凭中西结合
第47回 治中风慎选化瘀药 降血压重用活血剂
第48回 升阳气并非升血压 用大黄在于泻痰火
第49回 心绞痛辨因人之异 疑难病求可治之方
第50回 遇急诊岗村风急夜 采草药浮溪迎朝阳
下篇 评释
评释第1 麻黄汤发汗解热古今谈
精彩书摘
“不一定,有些正气十分衰弱的危重病人,用针麻进行急症手术,往往效果很好,而有些体质较好的青年病人,针麻效果却未必理想。”宋医生以临床实践否定了正气强弱论。
“关于疼痛,在《内经》中有专篇论述,《灵枢》有《论勇》和《论痛》两篇;《素问》有《举痛论》。”陆老医生拿出准备好的发言稿,慢条斯理地说:“《灵枢·论勇》中说:‘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内经》认为忍痛与不忍痛,不是精神作用所能决定的,而是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有关。这些看法虽然简单,但是对疼痛机制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的观点,鼓励我们从物质方面去探求针麻的机制。《论痛篇》的观点与《论勇篇》相同,也认为‘人之骨强、筋劲、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素问·举痛论》分析了14种不同性质的疼痛,其基本点是“不通则痛’。”
应医生的看法与陆老先生的看法相同,他接过话题说下去:“不通则痛是中医疼痛理论的基本点,《六元正纪大论》中分析‘五郁之发’,土郁、金郁、水郁、木郁、火郁,五种郁证中都有疼痛。叶天士也说,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他的久痛人络理论的要点,也是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啊!”
“疼痛辨证中还有一个寒热问题,中医对此有不同看法。”杨医生看问题比较深入,他说:“《举痛论》分析14种疼痛,只有两条讲热。张介宾虽然提出了痛证要辨寒热,但理论上还是以寒为主。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时明确提出‘痛久则必热,而用姜附甚多,俱为太过’这一段话。他不仅批评了叶天士,并且对中医的一个传统看法,提出了不同意见。”
主持会议的张主任注意到钟老还没有发言。在大家期待目光的催促下,钟老面有难色地开了口:“中医关于疼痛的理论起源很早,也是基本正确的,可是从《内经》到《临证指南医案》近2000年间,在疼痛的治疗上虽然采取了许多新的方法,而在理论上进展缓慢,没有突破。
……
前言/序言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九辑)·疑难病证思辨录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大家之作!大医精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学习再学习!
评分
☆☆☆☆☆
正版图书,值得好好学习!物流速度很快,,谢谢京东商城!!
评分
☆☆☆☆☆
很好的书,非常喜欢。
评分
☆☆☆☆☆
刚开始看。很薄的一本书,老师推荐的。。
评分
☆☆☆☆☆
全新的书,很优惠。中医名家之经验,很有收获
评分
☆☆☆☆☆
这本是是中医疑难病症的辩证论治思路,能够开阔我的视野,是一本不错的书
评分
☆☆☆☆☆
这本书写的不错,值得中医药类的学生后辈好好演绎一番。老中医的学识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评分
☆☆☆☆☆
看过后发现非常实用!超级好的书!质量非常好!是正版!京东快递就是路快!一直相信京东!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
☆☆☆☆☆
名不虚传 对学习 了解疑难病特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