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艷全書香艷叢書中國古代文學名著 女性傳記 雜文 文學作品 近代小說 明清小說

中國香艷全書香艷叢書中國古代文學名著 女性傳記 雜文 文學作品 近代小說 明清小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蟲天子 編 董乃斌,等 校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古代文學
  • 明清小說
  • 近代小說
  • 女性傳記
  • 文學作品
  • 雜文
  • 香艷小說
  • 古典文學
  • 傳記
  • 小說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海關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團結齣版社
ISBN:9787801308719
商品編碼:1112830058
開本:16
頁數:2526

具體描述













 

中國香艷叢書·前言

董乃斌

 

一 關於《中國香艷全書》

由近代人蟲天子輯印的《中國香艷全書》,(原名《香艷叢書》)共二十集八十捲。首集於宣統元年(1909)齣版,第二集至第十六集於次年齣版,宣統三年(1911)齣版瞭zui後四集。齣版者為當時印書頗多的上海國學扶輪社。此後又多次重印,到1914年8月,就已印瞭五版,齣版發行者則改為上海的中國圖書公司(和記),而由商務印書館及各省分館代售。看來這部叢書一度是相當受歡迎的。

關於《全書》的內容,編選者在《凡例》中有一條說明:

本集所選,以香艷為主,無論詩詞樂府,足以醉心蕩魄者,一例采入。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其涵義卻頗豐富,對瞭解這部叢書很重要。它至少說齣瞭三點意思:一、叢書所收是以詩詞樂府為代錶的古典文學作品。二、就內容和風格言之,是以香艷(大體說來,是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麵麵而筆調輕艷靡麗甚或偶沾色情)為主要特色。三、至於選錄的標準,編選者宣稱,是“足以醉心蕩魄者”。

然而,叢書的實際狀況與編選者的設計和承諾,是有所齣入的。

首先,它所收入的,並非都是詩詞樂府;其次,所收入者也不是全都那麼“香艷”——事實上,“香艷”本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它的大體涵義雖如上述,但人們對其性質和程度仍可有大不相同的理解。zui後,該叢書所收篇章,是否真能或都能令讀者“醉心蕩魄”,也是很可疑問的。由叢書的實際狀況再反觀上引那條《凡例》,我覺得編選者之所以那麼寫,一來大概主觀意圖確實如此,二來恐怕也與宣傳推銷的需要有關。

有意思的是,叢書實際狀況與編者承諾的這種矛盾,非但沒有貶損其價值,相反卻使它獲得瞭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從而使今日的讀者對它仍不失一定的興趣。

如果叢書真的僅收詩詞樂府作品,體例固然是純瞭,文學性也強瞭,但所涉文體的麵卻不免狹窄單一。而叢書,本應有叢雜、聚集之意。zui初的叢書甚至可以不究品類,四部兼收。後來慢慢有瞭側重,形成專題和一些特殊的編輯角度,如可以學科、文體、地方、傢族、作者籍貫身份等為題旨來編纂。《香艷全書》就有一個既定的主題,那便是“以香艷為主”。在這個主題的要求下,詩詞樂府類的作品自不妨成為叢書的主乾。但與女性生活有關的文學作品,並不止於這幾種文體。所以叢書在後來的實際操作中,打破瞭《凡例》的規定,收入瞭不少以女性為主角的傳記、雜文和傳奇小說。甚至還有一些按今天的標準來看連文學也算不上的譜牒、律令和考據文章,一些關於芳草香花的文字,叢書也收瞭。

叢書這樣做,一個好處是擴大瞭所涉文體的麵,使讀者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古代文學文體。

中國古代文學,文體非常豐富。梁太子蕭統《昭明文選》,分文類為三十八,明代吳訥《文章辨體》分五十九類,明徐師曾的《文體明辨》分得更細,為一百二十七類。他們的分類是否完全恰當,可以討論,但中國古代文學絕非隻有詩詞樂府,則可肯定。所以,傳統的中國文學觀念,曆來主“雜文學”說,對文學文體的認識與受西方影響而形成的所謂新文學概念顯然有彆。但在後來的發展中,對文學特質的認識漸趨精密,對文學文體的要求趨於純粹,傳統的雜文學觀漸變為狹義的純文學觀,以緻許多文體被排除在文學研究的視野之外。這一點從《中國文學史》所涵蓋的範疇在本世紀內由廣至狹的演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文學範疇的精密化,當然是學術的進步,但許多古代文體被排除齣文學,對文學史的豐富完整、對人們的閱讀麵卻多少是一種損失。《香艷叢書》編印於上世紀一個十年,編輯者蟲天子的文學觀已有瞭一些新變,但基本上還是傳統的。所以他在叢書裏不但收瞭許多詩詞樂府和符閤新文學概念的短篇小說、筆記隨感,而且還收瞭像《芍藥譜》、《花經》、《桂海花木誌》以及《教坊記》、《琵琶錄》,乃至像《紅樓葉戲譜》這樣令人不大容易看到的泛文學作品,甚至還收瞭《婦人鞋襪考》、《纏足談)、《明製女官考》、《吳絳雪年譜》、《石頭記評贊》等具有一定學術性的文章。這對開闊讀者的眼界,以及增長知識、增添興趣,都是有益的。

第二個好處,隨著文體麵的拓寬,叢書的內容——它所觸及的生活麵,自然也就開闊、豐富起來。

毋庸諱言,由於編輯者曆史觀的局限於收書的龐雜,叢書裏有不少意義不大、思想浮淺、情調卑俗不健康之作。這是任何對中國古代文學有所瞭解的人,在“香艷”這個題目下,不難想見的。但由於編者有意廣泛搜羅,特彆是對明清、近代相關而較少流傳的作品采錄較多,叢書還是給讀者提供瞭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這裏,數量zui多、內容也zui豐富復雜的,當然是關於各類婦女生活情狀的作品。在古代,社會地位不同的婦女,生活是有很大區彆的。有皇帝後妃,有貴族夫人,也有小傢碧玉、貧民女子和婢妾僕婦,還有女性的遊子豪俠、女性的齣傢人——女冠和尼姑,有淪落社會底層的藝人、娼妓等等。《香艷全書》所收的作品,以各種方式(詩詞麯賦、小說、傳記、筆記等)對上述種種人的生活做瞭程度不同的反映和描繪。如《漢雜事秘辛》、《焚椒錄》、《鼕青館宮詞》之於後妃,《絳雲樓俊遇》、《影梅庵憶語》之於貴人姬妾,《北裏誌》、《海鷗小譜》、《艷囤》、《苗妓詩》之於妓女,《梵門綺語錄》之於女僧、《翠雲娘傳》、《荊兒記》之於女俠等。這些反映和描繪不一定那麼真實可靠,有的隻是當時的傳聞,也許不免以訛傳訛,有的更可能齣於文人的臆想,屬於文學虛構,人們讀時需加體察鑒彆。但不管哪種情況,它們對於想瞭解和認識過去時代婦女生活情景的讀者,卻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就看你如何分析研究,加以利用。

此外,有一些篇章,提供瞭寶貴的民俗資料,如《滇黔土司婚禮記》,記述漢族男子入贅苗族貴傢的過程,《黔苗竹枝詞》生動地描繪瞭貴州苗族獨特的風俗民情。這些記敘和描寫均具體而清晰,非身曆其境者是寫不齣來的。《苗妓詩》若從民俗角度看,價值也很高。叢書收入不少江南婦女創作的詩詞和其他作品(如《艷體連珠》之類),有的是當時著名的女詩人的選集(如德清徐畹蘭的《矍華室詩選》),有的是一門母女姐妹唱和的閤集,同時輯入瞭一些男性作傢的介紹和評論。這些作品一定程度地錶現瞭江南知識女性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心理,而她們熱衷於文學創作這一事實本身,就鮮明地顯示瞭江南地方一種具有民俗意味的文化景觀。至於集中敘述女性書法和繪畫成就妁《玉颱書史》、《玉颱畫史》,則不妨看作中國女性十分重視文化和憑自己聰明纔智攀登藝術高峰的民俗傳統的見證。另外,從收入叢書的瀋德符《敝帚齋馀談節錄》,我們可以看到粵地男女同浴和閩地同性戀之類的風俗(同川浴、契兄弟等條),以及關於春宮畫、兩性人等現象的記載。這些,對於一般讀者,或許不過是一種茶餘酒後的奇談異聞而已,但對於研究者,它們就不僅僅是供消閑解悶的讀品瞭。

叢書所選有的篇章較多地透露瞭時代氣息,如小說《黑美人彆傳》,以“黑美人”影指鴉片,寫其對國民的毒害,對帝國主義國傢用鴉片打開中國國門的侵略行徑作瞭悲憤控訴。又如《自由女請禁婚嫁陋俗稟稿》、《婦女贊成禁止娶妾律》等文,雖具遊戲諧謔性質,但和《黑美人彆傳》一樣,都與當時社會的關注點和熱門話題有關。從第十二至十七集連載的《淞濱瑣話》,是當時行世不久的文言小說集,雖然大都屬於《聊齋誌異》式的傳奇小說,但因作者王韜是閱曆深廣的洋務派人物,所以其中也常常透露齣某些較新鮮的視角和觀點。

除上述兩點好處外,《香艷全書》還有一個總的價值,那就是可供我們研究中國傳統的婦女觀。這部叢書的編者是男性,所收的作品大多齣自男性之手,它們所錶現的自然主要是男性的婦女觀。就是那些由女性創作的詩詞,在倫理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嚮上,也和那個時代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意識形態大體一緻。可以說,這部叢書集中瞭一大批材料,從各個角度反映瞭傳統婦女觀以及在此規範下的婦女生活。這對於有心的研究者,無疑提供瞭很大的方便。

綜觀叢書,我們還可發現,這裏的情況相當復雜並充滿矛盾。對這裏的一切,都不可簡單化,而作為一種資料匯編,對不同的觀點反映得越充分,就越有價值。

例如,以《新婦譜》為代錶的一係列文章,對齣嫁的姑娘諄諄教導為婦之道,可謂充滿封建說教。我們從中可以想見那時婦女身心所受束縛的嚴重。然而,我們同時又可看到舊式大傢庭內部人際關係的錯綜,看到做一個閤格新婦所麵臨的睏難。還可以體察到嫁女之傢對女兒處境的那份擔憂,那些當父親的,竟要如此不厭其煩、近乎瑣碎地教誨女兒,實有一番苦心在。在封建傢庭製度沒有改變之前,新婦若想有一個較好的生存環境,不這樣又怎麼辦呢?如此一想,就不會對《新婦譜》等采取簡單否定的態度,而要對它們作多側麵多層次的分析批判瞭。

又如,中國傳統社會嚮來以男子為中心,婦女沒有與之平等的社會地位,“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以及“三從四德”“女子無纔便是德”等等觀念,無論在社會上層還是下層民間,都被一緻認同,而且十分牢固。叢書對此也並無異議。但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矛盾的情況也存在著。叢書中有材料(如《妒律》、《閨律》)顯示男女在共同生活中地位的消長變化和矛盾的不同協調方式,說明在一個具體的傢庭裏,尊卑關係並不那麼簡單和一成不變。zui極端的例子便是“懼內”現象——當然,這裏情況非常復雜,“懼內”的具體內容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那個被懼的“內”,也並不就真的由卑變尊瞭,在許多場閤下,也必須做齣三從四德的樣子。尤其是個彆婦女的被“懼”,並不能改變全體婦女無社會地位的基本情況,但無論怎麼說,畢竟有那麼一些婦女獲得瞭淩駕於“外”的一麵和被人懼怕的機會。另一方麵,在“懼內”形式下發生的男女之爭,往往與男子的娶妾討小(也就是與一夫多妻製)有關,到頭來打擊的矛頭常會落到另一個無辜的女性身上,而執行迫害zui烈的,也常是那個被懼的“內”。到此時,男女之爭化為瞭女性內部的爭鬥,其性質就更復雜瞭。從叢書可看到,即使在舊時代,大多數“懼內”的男子除瞭妥協讓步、陽奉陰違至多嘻笑怒罵以外,好像也沒有更強有力的辦法來對付。這種婦女對抗男權的鬥爭,從內容到形式,從其産生的原因到社會效果,都是值得研究的。

再如,該叢書對有纔學的、能詩善文的女子可謂推崇有加,既選她們的作品,又為她們的活動辯護(如《三婦評牡丹亭雜記》),自覺不自覺地和“女子無纔便是德”的教條唱瞭對颱戲。但叢書同時也選瞭章學誠的《婦學》,對女子做詩和男子稱贊她們的現象進行瞭觸及性心理的誅心式的批評:“彼假藉以品題,不過憐其色也。無行文人:其心不可問也。嗚呼:己方以為纔而炫之:人且以為色而憐之。不知其故而趨之,愚矣。微知其故而亦趨之,愚之愚矣!”叢書提供瞭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把問題鮮明地放在讀者麵前,這正是它的可取之處。

整個《香艷全書》,都透露齣編者以“多情”男子自居的心態,他在叢書《序言》中說:“蓋情之所鍾,正在吾輩”。在對待女性(特彆是那些符閤文人審美標準和價值取嚮的女性)問題上,則基本是持“憐香惜玉”的態度,是把她們當作一種欣賞的對象。書中有一句典型的話,齣在一篇寫得相當優美的小說裏,藉花神夫人之口說齣,叫做:“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看花述異記》)這也很能代錶叢書編者的觀點,是他把眾多與花草有關的文字輯入叢書的理由。然而,對男子的這種態度應當如何評價呢?他們把女子(還要是美女)當花一樣觀賞憐惜——固然是沒有把她們當作奴役對象,但也並未對她們平等相待,骨子裏也許還免不瞭持近觀遠賞、愛昵褻玩甚至賈寶玉式的“意淫”之念——這究竟是否值得肯定呢?把這種觀點置於叢書産生的時代應如何評價,置於今天又應如何評價,特彆是從女性的角度應給予怎樣的評價,這些都是很值得過細研究的。近年來,女性主義在西方發達國傢呼聲甚高,在我國也頗有市場,可見如何處理好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世界性的大問題。事實上,男女關係對於人類,是一個比任何其他社會關係都要久遠和永恒的關係。雖然這種關係往往籠罩在溫情脈脈的麵紗之下,但有時卻也像是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個關係的處理方式和所達到的和諧程度,是一個社會文明水準的直接標誌,對社會的發展有很重要的製約作用。所以,研究這個問題決不是無聊之事。《香艷全書》整個兒就是研究這個問題的素材,我覺得,這該是這部叢書zui大價值之所在。

叢書編者的想法不一定和我們上述認識相同。但他似乎也預防著彆人指責他齣格和無聊,所以在《序言》的末尾寫瞭這麼一段話:

漫說風華流蕩,顔子或竟坐忘;須知比興溫柔,宣尼未經刪削。妄言妄聽,編者隻藉古以鑒今;見仁見智,讀者毋玩華而喪實。這裏既有辯解,也有提示,雖然所謂“藉古鑒今”的具體涵義我們不得而知,但他要讀者“毋玩華而喪實”的意思,還是對的,值得注意的。

二 關於《中國香艷全書》的編輯者蟲天子

《香艷全書》的編輯者署名蟲天子。他的真名叫王文濡,字均卿,生活於清末民國時代,是近代進步文學團體南社的成員。鄭逸梅《南社叢談》中有他的一篇小傳,其主要內容如下:

王均卿,名文濡,彆署學界閑民,又號新舊廢物,浙江吳興人。前清明經,擅詞章。寓居滬上,主進步書局、國學扶輪社輯政有年。後又為中華、文明二書局編刊各傢詩文集及楹聯尺牘甚多。尤以所刊《說庫》、《筆記小說大觀》、《香艷叢書》,考訂周詳,並加提要,費力更大。又覓得瀋三白《浮生六記》所佚的《中山紀曆》、《養生紀道》,閤刊成為足本。又與鄒翰飛、高太癡、張萼孫,閤輯《香艷雜誌》若乾期。晚年購地吳中北寺塔東石塘灣,鳩工建屋,並闢場圃,名之為“辛臼移”,無非自謂“半新半舊不新不舊不閤時尚”而已。他撰瞭許多楹聯,懸於室中,如“作文傭曆史卅餘年,筆禿墨乾,垂垂老矣;諫我祖太平十二策,屈憂賈哭,鬱鬱居茲。”……不久患癱瘓,時發時愈,不治死。先後編注的書,如《詞話叢鈔》、《晚唐詩選》……(共列二十一種,略——引者) 。原來他喜射謎,參加萍社,為製謎及射謎能手。

鄭文簡明扼要,但提供瞭關於王文濡生平事業、為人性格的基本情況和一些綫索。這裏,沒有提到王曾刊《古今說部叢書》。其實這也是一部頗有價值的古代小說資料。該書有王文濡作於宣統庚戌(1910)的《序》,說到編輯此書的緣起,順筆提及“去歲擔任扶輪事,編輯《香艷叢書》”。程毅中先生為《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撰寫“香艷叢書”辭條時,就據此考定蟲天子即王文濡。zui近蘇州大學王永健在《中國文學史的開山之作——黃摩西所著中國首部<中國文學史>》一文(載《中國雅俗文學》一輯,江蘇教育齣版社,1998)中提到,王文濡做過一件很有意義的學術工作,那就是他在國學扶輪社工作期間曾幫助修訂並編輯齣版瞭東吳大學教授黃人(慕庵、摩西)所撰的《中國文學史》。黃著《中國文學史》是中國學者自創的文學史中很早的一部,規模宏偉、內容豐富,但體例欠純,篇幅過大。黃人生前就想加以修改而未果,1926年纔由王文濡完成瞭黃人的遺願。

從王文濡與友人閤編的《香艷雜誌》,我們還可以找到一些關於他的材料。《香艷雜誌》齣版於1914—1915年,就其性質而言,和同時的《遊戲雜誌》、《滑稽雜誌》等,堪稱姊妹刊物,於後來的《禮拜六》及《紅雜誌》等,則可謂先聲。以前,人們顧名思義,例將其劃入鴛鴦蝴蝶派一類,評價很低。現在已有學者認為,對鴛湖派的評價有重新考慮的必要。這個問題復雜,本文不論,隻說從這個雜誌所瞭解的王文濡情況。

上引鄭逸梅文,提到王文濡曾自謂“半新半舊”雲雲。《香艷雜誌》第三期登瞭王的一幅照片,題詞曰:“不新不舊,不隱不仕,不黨不會,不求不忮,不老不少,不生不死,無以名之,廢物而已。”可以印證。這一自白,多少透露瞭一點他的內心。王文濡齣身明經,舊式正統學問應該相當不錯,也許還曾有過一般儒士所有的’“治國平天下”之類抱負,而在倫理道德觀念上,在生活情調和藝術審美趣味上,所遵循的也主要是傳統的教條和規範。這是他骨子裏的“舊”。另一方麵,當時歐風美雨甚猛,反清浪潮迭起,對時代的脈動他並非毫無知覺,他也關心國傢和民族的前途,眼睛開始朝外張望,對舊體製、舊禮教産生瞭某種懷疑。於是,他參加南社,主持《香艷雜誌》的編政。他身上多少有一些“新”萌芽的因素。就這樣,論舊,他已不那麼純、那麼徹底,主觀上對“舊”也有所動搖;可是論新,他又趕不上時髦,算不得先進。他就是這樣既深知新潮不可抗拒,也嚮往著新,但又包袱沉重,擺脫不瞭舊。這一點,從他主編的《香艷雜誌》的總體傾嚮,從那上麵發錶的思想、情趣有時大相徑庭的各類文字,也可以看齣。在那個風起雲湧、醞釀著大變革的時代,像王文濡這樣雖然並不革命或不夠進步,但已發生或醞釀著許多變化因而頭腦裏日夕發生新舊之爭中的人,應該不少。他們當然不是能夠代錶新時代的新人,但他們的存在至少說明瞭舊時代的氣數將盡和新時代不可避免的到來。其實,世界和社會就是由眾多覺悟程度、認識水平和綜閤能力不同的人所構成。而王的特點是在舊人中比較自覺、比較有自知之明。從他對自己的不滿來看,他也許本來有誌乾一番大事,但是碌碌終生,到底沒有乾成,一輩子基本上靠編書為生。所以他老來頗多自嗟。這也就是他取“新舊廢物”、“學界閑民”為號的理由吧。他在文學史上幾乎沒有留名,然而他所做過的那些近乎文化普及的工作,是近現代文學演變史的一部分,是不應該被全然忘卻的。

在《香艷全書》上他署名為“蟲天子”,其含義也值得探討。

“蟲天”的提法齣自《莊子·庚桑楚》:“唯蟲能蟲,唯蟲能天。”《漢語大詞典》根據陸德明、成玄英等的注解,說這句話的意思是雖微小如蟲豸,都有適應自然的天性,後以之指萬類競存的大自然。我覺得,莊子此語的真意是說,隻有蟲豸能過蟲豸般的微賤生活,但也隻有這微賤的蟲豸能擁有無限遼闊的天地。這與莊子絕聖棄智、無為寡欲而又自足於天地之間的根本思想是閤拍的。王文濡則藉此比喻自己雖是無用廢物,卻也與世無爭,自有其內心廣闊的天地,頗有把一切看穿、自得其樂之意。

但在真實的人生中,真的把一切看穿並不容易,王文濡畢竟仍有所關懷、有所愛憎。他在《香艷雜誌》中不止一次用“蟲天”的筆名發錶作品,這些作品雖不免有遊戲性質,在有些人看來不夠嚴肅,其實並不然。如揭露諷刺官僚政治之齷齪無恥的連載小說《官僚風流史》,原是他的閤作者張萼孫所作,但第三迴、第八迴卻由他代筆,署名“蟲天”。在該雜誌第十一、十二期,還有一篇署名“蟲天逸史氏”的小說《蝸觸蠻三國爭地記》(除序跋外,共十六迴),不但以“蝸廬寄居生”之名作序,把當時的國際社會比喻為“蟲天世界”:“蓋聞鴻濛剖判,世界屯濛。狂榛荒渺,噩噩渾渾。遐哉,弗可稽已。夫萬物之朔,托於水苔,其次即為蟲天世界。莊子所謂‘唯蟲能蟲,唯蟲能天’者也。”而且藉用《莊子.則陽》蝸之兩角有觸、蠻二國,常為爭地而戰的寓言,將中、日、俄分彆喻指為蝸牛國和觸國、蠻國,以影譬和象徵的手法敘述自十九世紀末日俄戰爭後、清帝國被瓜分淩辱和革新之士變法圖強的一段曆史。小說雖屬遊戲文章,但作者憂國之心油然於紙上。zui有意思的是,文末還對祖國的未來錶示瞭充足的信心,不但設計瞭蝸國大勝觸、蠻,“觸王既敗,大懼,盡返所侵地”“蠻王不得已,遁入牛尖角島。由是自波蠡的海至海馬島之海權,悉歸蝸牛國勢力範圍之內”,即所謂“徵二國奉藩返侵地,朝四夷垂拱頌光天”的結局。這正是那一時代較有頭腦的中國人刻骨銘心、朝思暮想的大事。可見,自號“蟲天子”的王文濡,並沒有忘記世事,並沒有真的看穿一切。這篇小說還有其他一些值得注意之處,這裏不再細論。

應該說,眼下我們對於王文濡的瞭解還很不夠。其實,作為一個編書數十種而且其中有幾種影響還較大的編輯齣版傢,他在當時實際的文學運動和文學學術史上是可以占一定地位的。這有待於今後的研究。而作為《香艷全書》的讀者,對上述簡略的介紹,或許也不是毫無興趣吧。

三 關於《香艷全書》的標點

《香艷全書》的選文原來一部分有舊式的斷句和圈點,體例不甚清楚統一。我們的工作是全部改用通行的標點符號,將長文分段,直行改為橫排,繁體改為簡,另為全書做瞭一個目錄,標明所選各篇作者。總之,希望便於今日讀者的閱讀。

本來還擬為各篇做點注釋,並已有一位同誌試做瞭一些,為此費瞭不少工夫。但後來考慮這項工作的量很大,做成瞭字數會很多,印起來增加不少睏難,而對這樣的書是否要詳細地注釋,也有不同意見,所以就取消瞭。

如要認真整理,還應該核檢叢書所選的原文,看其有無刪節或其他,並加校勘等等。限於時間,我們也沒有做。因此,這次齣版的《香艷全書》隻是一個zui基本的標點本,至於其他方麵的工作,如果有必要,也隻能俟諸異日瞭。

參加標點工作的是董乃斌、劉揚忠、陶文鵬、王飆、連燕堂五位同誌,每人分擔四集。排齣校樣後,除齣版社校對過以外,各人又交換看瞭一次,希望盡量減少錯誤。但由於我們各人工作都忙,交稿齣書時間又較緊,工作中雖按一個統一的凡例來操作,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會齣現某些差異。有些不同(如駢文的上下聯,是用分號還是句號之類)則可說是學術性問題,不可勉強劃一。可以想見,書中不當之處難以避免,歡迎讀者和方傢批評指正,以便重印時改正。

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00年10月

 

原 序

嗚呼,詞傳硯北,歌絳樹之雙聲;夢到江南,賞休文之四麯。靡不落珠璣於紙上,墜金粉於行間。蓋情之所鍾,正在吾輩。而縴不傷雅,易索解人。集中載孝綽之名姝,敘李波之小妹。群雌粥粥,非奪婿於瑤光;往事沉沉,孰留痕於鯛墨?或玉鈎斜畔,吊勝國之遺蹤;或鞶鑒圖中,譜盛朝之佳話。或刻潛英於紙帳,或喚踏搖於屏風。或片語解圍,絮散謝傢之雪;或神針綉夜,錦飛織女之雲。事有可徵,言非無據。握來銀管,寫靖節之閑情;傾盡金壺,記東山之韻事。阿難往矣,誰將戒體摩挲;此豸娟然,剩有遺徽仿佛。嗟乎,十五王昌之句,忍俊不禁;三章河女之辭,哀情若訴。漫說風華流蕩,顔子或竟坐忘;須知比興溫柔,宣尼未經刪削。妄言妄聽,編者隻藉古以鑒今;見智見仁,讀者毋玩華而喪實。

宣統元年(1909)十二月八日蟲天子序於國學扶輪社

 



用戶評價

評分

物美價廉送貨快遞及時

評分

感覺紙張還可以再好些。。。

評分

挺好的,

評分

感覺紙張還可以再好些。。。

評分

還不錯,就是有點灰,容易破損

評分

感覺紙張還可以再好些。。。

評分

挺好的,

評分

可以。

評分

挺好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