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主要以乾隆朝为中心阐述和研究清代官场的陋规问题,从法律层面、社会层面及经济层面逐层深入发掘、探讨乾隆朝查处陋规案收效甚微的原因。
作者简介
晏爱红,女,汉族人,1978年生,江西鹰潭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现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已发表《清代漕粮加赋初探》等论文十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乾隆朝陋规案纪实
第一节 盐务陋规案
一、乾隆二十六年河南盐务陋规案
一、其他盐务陋规案
第二节 税务陋规案
一、乾隆二十七年牛庄海口陋规案
二、乾隆二十四年粤海关陋规案
三、乾隆二十九年厦门海口陋规案
四、乾隆五十三年台湾海口陋规案
第三节 漕务陋规案
一、乾隆十三年仓场陋规案
二、乾隆十七年江西漕务陋规案
三、乾隆三十四年巡漕御史明善家人勒索陋规案
四、乾隆五十五年湖南湘乡县民童高门叩阍控告粮书案
第四节 乾隆朝其他陋规案
一、乾隆九年福建官员收受捐监陋规案
二、乾隆十五年广东粮驿道明福婪收兵米折价案
三、乾隆十六年浙江乍浦都统衙门书吏、旗员指称部费侵扣分肥案
四、乾隆二十年巡抚鄂乐舜借盐商致送程仪勒索商银案
五、乾隆三十七年云南布政使钱度侵蚀铜厂平余案
附:乾隆朝几件资料不完整的陋规案
乾隆八年盛京等处驿站陋规案
乾隆五十三年国子监生监馈送贽仪土物案
第二章 关于乾隆朝查处陋规案实效的探讨
第一节 对乾隆朝查处陋规案的总体估计
一、乾隆朝陋规案能否作为研究样本
二、“冰山一角”的“冰山”有多大
三、乾隆朝60年查处陋规案的效果能否一概而论
第二节 查处陋规案的实效微乎其微
一、乾隆十五年广东粮驿道明福婪收兵米折价陋规案效果分析
二、乾隆朝查处部费陋规案效果分析
三、乾隆九年查处福建官员收受捐监陋规案的效果分析
四、乾隆朝查处漕运陋规案效果分析
第三章 查处陋规案的立法缺位与执法畸轻畸重
第一节 立法的缺位
第二节 执法畸轻畸重,随意性强
一、性质相同大案的处理畸轻畸重:台湾海口陋规案与厦门陋规案比较
二、偏于从宽处理的陋规案:盐务陋规案中涉及给皇帝进贡的案件
三、同一案件的处理宽严不一:明福案与鄂乐舜案
四、处理比较公平公正的陋规案:粤海关陋规案
第四章 制约彻底查办陋规案诸因素
第五章 陋规势不能尽革的深层次原因
结语
附录:清代陋规案简表
征引文献
征引书目举要
参考论著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乾隆朝陋规案纪实
第一节 盐务陋规案
清代国家每年财政收入,地丁、关税而外,惟盐课为大宗。这是因为盐为生活日用所必需而所费无多,清代又是人口急剧膨胀的时期,所以销路宽而输课较易。产盐之地,各省不同,云南、四川产于井,河东(山西)产于池,其滨海省份,如两淮、两浙、长芦、山东、闽粤等处,则产于海。清朝大体沿袭明制,在各盐区设盐政衙门,执掌从食盐的招商颁引、征收盐课到产运行销,而行盐各省地方行政官员,上自督抚,下至州县卫所,也有疏引缉私之责。
盐务陋规的缘起,最初往往出于办公开支或兵弁巡缉私盐的需要,盐政衙门和地方督抚向盐商摊征一定的银两或者物品,所以说盐规的少量存在,就官员俸禄微薄、地方公费短绌而言,不能不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日久相沿,踵为故事,递年增加,竟成为数额巨大,乃至高于盐课正额的盐务陋规。
盐务陋规,当时亦称盐政陋规,通常简称盐规,其名目繁多,不一而足,简而言之即借办理盐务之名向盐商索取正课之外名目繁多的规费。康熙年间卢询《商盐加引减价疏》中说:“各衙门额规,千头万绪。盐院盐道等,固其本管官,额规决不可缺,而行盐地方,文官自督抚以至州县杂职,下及胥役,武官自提镇以至于把,下及兵丁,莫不皆有额规。而额外交际诛求,又复不可计算。各项费用,总皆增加于盐价之上耳。”
康熙年间,特别是康熙晚年,各地普遍存在的盐务陋规,不仅极大地败坏吏治,加重盐商负担,而且由此导致的盐课正额连年亏欠、库帑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正常的财政收入。雍正即位后,从弥补库帑亏空急务出发,降旨命地方督抚大吏密查所有地方情形。各省督抚以及管理盐政、榷关的官员开始密奏各地的钱粮亏空及收受火耗、盐规和税规的情况。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诺岷等提出“火耗归公”为中心的具体而可操作的实施方案,雍正极为赞赏,并形成了以耗羡归公的方式一举解决弥补库帑亏空、增给官员养廉和留给地方办公费用的田赋改革思路,至雍正中期才完成了至今为人称道的耗羡归公改革。与提解火耗同时进行的还有盐务陋规和税务陋规的改革,所施行的思路与火耗归公大体一致,即朝廷不颁布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谕旨命各省督抚及盐政、税关监督执行,而是依据他们主动提出的盐规归公奏请,作为个案分别处理。
……
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评分
☆☆☆☆☆
《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系列著作之一,主要以清代官场普遍存在的“陋规”为切入点,阐述了乾隆朝典型陋规案的始末,审视了陋规案的立法缺位和执法畸重问题,剖析了陋规不能尽革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陋规的泛滥实为导致清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具有典型认识价值的乾隆朝陋规案展现出清代官场内幕的真实细节,并启示人们,陋规固然必须综合治理,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尤须先行
评分
☆☆☆☆☆
《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系列著作之一,主要以清代官场普遍存在的“陋规”为切入点,阐述了乾隆朝典型陋规案的始末,审视了陋规案的立法缺位和执法畸重问题,剖析了陋规不能尽革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陋规的泛滥实为导致清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具有典型认识价值的乾隆朝陋规案展现出清代官场内幕的真实细节,并启示人们,陋规固然必须综合治理,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尤须先行
评分
☆☆☆☆☆
“加赋之病大,旗丁疲乏之病小,朕先医其大者。”⑦这句随手朱批可能更真实地透露出嘉庆处理此事时内心深处的思考:“不加赋”是培养大清国脉、稳定社会的根本方针,不容丝毫动摇,比较而言,旗丁生计困乏之类不过小病而已。
评分
☆☆☆☆☆
评分
☆☆☆☆☆
主要以清代官场普遍存在的“陋规”为切入点,阐述了乾隆朝典型陋规案的始末,审视了陋规案的立法缺位和执法畸重问题,剖析了陋规不能尽革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陋规的泛滥实为导致清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具有典型认识价值的乾隆朝陋规案展现出清代官场内幕的真实细节,并启示人们,陋规固然必须综合治理,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尤须先行。
评分
☆☆☆☆☆
评分
☆☆☆☆☆
这个商品不错
评分
☆☆☆☆☆
《清代官场透视:以乾隆朝陋规案为中心》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系列著作之一,主要以清代官场普遍存在的“陋规”为切入点,阐述了乾隆朝典型陋规案的始末,审视了陋规案的立法缺位和执法畸重问题,剖析了陋规不能尽革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陋规的泛滥实为导致清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具有典型认识价值的乾隆朝陋规案展现出清代官场内幕的真实细节,并启示人们,陋规固然必须综合治理,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尤须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