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专题(第2版)》是作者林毅夫过去十多年来讲课的一个记录,虽名为专题,实为他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一个系统阐述和解析。透过这本书能和未能上这门课的同学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同时这本书也有助于关心中国命运的各界朋友了解过去与当前中国经济所存问题的原因和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何在。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专题(第2版)》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新版结合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热点问题全面更新了相关数据和分析内容,并新收入一篇关于全球失衡分析的附录,还为每一讲新增了引言、内容提要和思考题,更有助于相关课程教学以及自我学习时对重点内容的掌握。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升格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发展中国家担此要职的第一人。2012年6月世界银行任期届满,回到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林毅夫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科技和环境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膺选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法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四、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一、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二、逆转: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
三、李约瑟之谜的提出
四、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
五、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理论
六、结语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一、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二、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
二、合作化运动与传统体制的结果
三、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一、“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二、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三、针对一些问题的回答
四、结语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一、改革的进程
二、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一、城市工业部门改革
二、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三、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四、改革的进程
五、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所引发的一些问题
二、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
三、国际比较: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九讲 金融改革
一、金融部门的现状
……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第十二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附录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附录二 前现代社会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和人口众多之谜
附录三 全球经济失衡、储备货币及全球经济治理
精彩书摘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这场奇迹似的变革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政策。所谓改革开放,就是要改革经济结构,开放对外经贸,参与全球化。一个经济的开放程度通常由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即“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衡量。中国大陆在1978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是206亿美元,比中国台湾少12%,其中进口占GDP的4.8%,出口占4.7%,总共占9.5%。在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为改革开放提出了一个发展目标,那就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要“翻两番”。这个目标意味着中国每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必须达到7.2%。当时我作为在北大学经济的学生对这个目标的实现有所怀疑,因为那时学界普遍接受发展经济学中的“自然增长率”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除了在战争和受到自然灾害破坏之后的恢复期外,都不可能长期维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虽然曾有二十多年超过7%的增长,但是这些经验因属于特例而被称为“东亚奇迹”。1978年年底的中国拥有10亿的庞大人口数量,其中80%是农民,文盲众多。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要在20年内维持7.2%的年均增长率,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中国有句古训“取法乎上,始得其中;取法乎中,只得其下”于是“翻两番”的目标在那时看来更像是一个动员的口号而非切实的目标。然而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回头再看,邓小平同志当时提出的目标实在太过保守了。正如上文所说的,在1979-2010年的32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9%,比7.2%高出2.7个百分点。这几个百分点看起来虽然不大,但是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发展为1978年的20.5倍,比按“翻两番”的速度7.2%计算的9.2倍高出一倍还多。而且自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年增长率也达到了16.3%,比GDP的增长还高出6.4个百分点。到2010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29727亿美元,在32年间完成了144倍的飞跃式增长。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提出了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并最终超额实现。
1987年,我完成了在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学习和在耶鲁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到北大,当时国内正在推行以“大进大出”、“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的方式参加“国际大循环”的战略。我参加的第一个政策讨论是:如果我国参加国际大循环,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可能达到的比重将有多高?一般而言,小经济体的对外贸易比重可以比较高,比如“亚洲四小龙”这些经济体,它们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超过100%,而大经济体的进出口在它的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通常都较小。根据世界银行每年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在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中,印度尼西亚的贸易依存度在1984年达到了23%(世界银行,1986)。
……
前言/序言
中国经济专题(第二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