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居住于此,你是否真的了解这座城市?匆匆游客,要看怎样的风景?
在城市中考古,在行走中惊喜。
古岸碣石·南汉宫苑·横沙书香街·硝烟古炮台·濠畔街·福地巷·光孝禅寺·西关药市·协同和机器厂·新一军公墓·粤海关·朝斗台。
内容简介
《寻城记·广州》讲述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实的人文地图从秦军的戍边筑城到南汉的大兴宫苑,从盛唐时的繁盛藩坊再到清王朝的热闹黄埔,走进广州的街巷,历史的记忆会不断涌现。越秀书院群承继的岭南文脉,深井老祠堂尚存的古风遗韵,沙面旧租界的异域风情,圣心大教堂的恢弘气派,先烈路上的民国风云,高弟街中的百姓故事……都展现了羊城厚重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民间文化。
作者简介
田飞、李果七十年代生人,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他们无功利之欲,无前程之忧,随性而活,倒也落得个时时开心顺畅。既喜街头乱步,窥看忙人匆匆、闲人悠悠,也喜入得山水间,享那山雨迷雾。他们本不是写字人,然世间哪有那么多本来,只求此刻此时此地血脉贲张,激情注流,随笔扬洒。字,终被码成了“城”。
内页插图
目录
缘起陌生的城市
卷首语百族聚居,尘廛市
沧海桑田见羊城
古岸碣石——几为沧海,几为桑田
五仙观——五羊衔谷,萃于楚庭
楚庭番山——羊城地名之源,筑城之始
南汉宫苑——三城之地,半为离宫
城隍庙——南汉刘皇扮城隍
广州城垣——五拓城垣,千年横亘
东濠涌——最后的护城濠
渔民新村——最后的蛋家人
三十六条界碑石——民国市界,跃然而出
百业尘廛市
扶胥古港——番舶凑集之所,宝货丛聚
著坊——珍异所聚,盛唐蕃市
双门底——千年古道,千年市廛
濠畔街——过于秦淮数倍
十八甫——迷乱错杂的十八商街
黄埔口——一口通商,百夷云集
十三行——天下白银集于一口
粤海关——昔日凌驾万国,后朝西人的天下
西堤,长堤——酒店林立话外滩
大新路——手工制品次第排
大德路——五金制器,百年铜铁街
一德路——鲍参燕翅,黄花木耳
海珠南路——风雨骑楼、海味档、功夫茶
南安墟市——民国鱼虾河鲜交易市集
大策花墟——花香四溢天光墟
许地——广州第一家族
西出城关
光复路——比户皆织,机声盈耳
锦纶会馆——粤城丝织同业公会
芦荻街——众神云集,西关圣境
西关药市——草药飘香,演绎百年商肆
典当大押——森严壁垒雄峙立
至尊武者——南北大侠,精武英雄
恩宁路——粤曲悠扬十一甫
文澜书院——清濠助学的公益团体
西关大族——沉浮起宕,沧桑落幕
黄宝坚寓所——最后的石屋,最后的西关小姐
小画舫斋——白荷红荔雅集地/l
泮塘——荔红荷香荔枝湾门
陈家祠——广东七十二县陈姓合族祠
岭南人文韵
横沙书香街——两百米古苍,五十间祠塾
越秀书院群——祠宇栉比,斋舍棋布
广府番禺二学宫——文运书香满羊城
文德路——诗书礼乐,风雅美地
广东贡院——一举名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简氏祖祠——南汉状元简文会
状元坊——昔日状元坊,今日潮妹街
福地巷——一门四元之福地
陈大夫祠——探花故里祭英魂
泰华楼——清末探花藏书斋
广雅书院——得风气之先
中山大学——百年经典学府
走进城中村
移民之城——寻根珠玑巷
猎德——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
棠下——昔日试验田,今日城中村
车陂——名贤之后齐聚龙溪
南湾——曲水潆洄处,幽居傍水偎
冲口——绿溪石桥见古村
南激——天市、神祠、水埠头
龙潭——乐善好施,惠泽乡梓
沥滘——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
小洲——谜一样的水乡人家
北亭南亭——昌华八景今何在
穗石——支离破碎的宋时名镇
深井——广府第一原生态古民居群
逍遥河南地
潘家花园——名噪百粤,媲美王宫
伍家花园——世界首富的奢靡地
龙导尾——纵横巷陌间的龙气之地
龙导新街——仕商富户僻静栖息之所
歧兴大屋群——堪与西关相媲美
瑶溪三桥——诗意瑶溪,二十四景
朝斗台——仰望星空的美丽
基立村——肃穆幽静的基督村
天朝上国梦
古炮台——国门洞开,硝烟起
三元里——正气凛然话今昔
萧岗——歼夷战场,名绅故里
石井——百年古战场,硝烟渐散尽
沙面——绘满异域风情的沙洲小岛
刘氏家庙——刘姓合祠,以祀黑旗忠魂
长洲要塞——七大炮台巍然阵列
鱼珠炮台群——品字阵列,互为犄角
圣教首岸
西来初地——达摩尊者登岸结庐处
光孝禅寺——佛史上最经典的一场禅宗对白
大佛寺——三百年大殿,名冠岭南
怀圣寺——入华首岸,唐代真身
清真先贤古墓——至清至真的教门圣地
圣心大教堂——远东巴黎圣母院
东山教区——开东山新式建筑之始
信义总会——废弃多年的江岸德国教区
礼拜圣堂——基督六十二堂
明心书院——广州首所盲童学校
真光书院——百年女校,芳影犹存
工器之遗痕
柯拜船坞——远东第一座石船坞
广东钱局——币通天下,大清银库
石围塘车站——羊城铁路之始
七大仓——百年仓储,十里绵延
协同和机器厂——华南最大的机器制造厂
增涉水厂——饮其流,怀其源
士敏土厂——元帅府背后的水泥厂额
民国世界
惠爱直街——署衙棋布,朝政更迭
文明路——旧学之地,始开风气
东山——民初华侨村,南国模范区
先烈路——一条先烈路,半部民国史
新一军公墓——远征忠魂,无以安息
民国部分旧迹一览
后记藏着的城市
精彩书摘
早在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统一台湾后的大清国解除海禁,开海贸易,分置江、浙、闽、粤四大海关。虽置有四口,但开海的数十年间,近九成洋船仍行至广州贸易,其他三口少见洋船踪迹。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鉴于“洪任辉事件”,规定西方商船来华贸易一律集中到粤海关办理,实施一口通商。“凡载洋货之入口外国商船,不得沿江湾停泊,必须下锚于黄埔,并不得在别地秘密将商品贩卖。”数年后再颁《防夷五事》,规定“一、禁止夷商在广州过冬;二、夷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禁止国人借外夷资本及受雇于外夷;四、割除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夷船进泊黄埔,酌拨营员弹压稽查”。自唐宋时就为中国第一大商港的广州城如今又成了大清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且延续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历时八十三年。自扶胥古港逐渐淤塞后,广州城的外港渐移至黄埔酱园码头,设“黄埔挂号口”。黄埔口为粤海关下属诸多税口之一,下设“黄埔税馆”(负责征收除关税外的船钞、引水、船规、挂号、买办等各项费用)、“夷务馆”(办理进出港及贸易方面的相关事物)、“买办馆”(负责为港内洋船提供食物等相关生活用品)、“永靖营”(负责保卫港口安全)。各国商船必在黄埔口交纳税费后方能进入广州十三行商馆区进行交易。据记载,一口通商的八十多年间,约有五千余艘外国商船进出黄埔口。各国商船铁舶桅樯林立,旗帜飘摇,舳舻相衔长达数里,蔚为壮观。美国的“中国皇后号”、俄罗斯的“希望号”、澳大利亚的“哈斯丁号”等都频繁往来于黄埔口,排队等候进港。当年的码头上,四处都是高鼻凹眼的外国船员和商人,如今在码头附近还散落着一些客死他乡的夷人墓地。
黄埔四大家
一个小小的村落,因黄埔口的设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千人的市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洋人商船打过交道,或充通事买办、或为漆工铁匠、或以搬运装卸为生,他们在累积财富的同时也大大开拓了眼界,催生了大批精明的行商买办(据说仅清末就有四十多人为洋行买办),也成就了曾显赫一时的黄埔四大家族。罗氏家族:今天的黄埔村,依旧是个古旧的村子,市集石巷交错陈横,老宅家塾接栋连檐,仅前后数进,高墙大脊的氏族祠堂就多达十余处(据说鼎盛时,黄埔有祠九十九座)。黄埔古称“黄圃”,有东南西北四约,分为“凤埔”、“磐龙”、“澄碧”、“凰洲”。
族有梁、胡、罗、冯四大姓及关、卫、陈、黄诸小姓,而罗氏据说则是黄埔最早的移民。早在北宋年间,罗氏家族迁居至此,围垄耕垦,繁衍生息,逐渐成为黄埔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如今村中仅存一“罗氏宗祠”,过去曾作幼儿园多年,祠内陈设布置自也是五彩斑斓,可爱得厉害。
冯氏家族:黄埔村中现存祠堂最多的,当数这冯家了,什么“化隆冯公祠”、“主山冯公祠”、“云隐冯公祠”、“容川冯公祠”、“宣义冯公祠”……多达八九处。冯家早年开有洋行,在广州城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豪门世族。族中子孙冯肇宪早年追随孙中山,出任永丰舰舰长、广东海军司令,被誉为“民国海将之护法三忠”之一,只可惜27岁时就英年早逝;比他小三岁的冯锐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出任广州农林局局长,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乃岭南糖业之先驱。
……
寻城记·广州 [Looking for…in Cities GuangZhou]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评分
☆☆☆☆☆
怀圣寺——入华首岸,唐代真身
评分
☆☆☆☆☆
广雅书院——得风气之先
评分
☆☆☆☆☆
十三行——天下白银集于一口
评分
☆☆☆☆☆
走进城中村
评分
☆☆☆☆☆
长洲要塞——七大炮台巍然阵列
评分
☆☆☆☆☆
这么差的书,拿出来就散架了!!还是商务印书馆???
评分
☆☆☆☆☆
了解广州的历史 人文 发展 沿袭
评分
☆☆☆☆☆
五仙观——五羊衔谷,萃于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