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呈现台湾住房的旺盛生命力,圆满我们的绿色家园梦!
从自己的房子到自己的绿色的房子,台湾住的研究者林黛羚女士到处探访用心过日子、用心盖房子的人,而她说的故事也愈来愈诱人,愈来愈贴近——大地。
《盖绿色的房子:做自己的建筑师》讲述台湾人盖绿色房子的故事,详细盖绿色房子的过程,对今天,或者今后几年的大陆人来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盖绿色的房子:做自己的建筑师》适合设计师、建筑师、喜欢创意生活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林黛羚,丰原人,现居竹北。东海景观建筑系毕业,曾跟随系上至法、德、瑞、日参观各景观与建筑作品,毕业后曾任旅游杂志与家居杂志采访编辑。著有:《改造老房子》(商周出版2010.03)、《盖绿色的房子》(商周出版2009.08)及《盖自己的房子1》(麦浩斯2007.12)等书,持续寻找、记录友善生活的居住态度与生活创意,待零用钱存够,要找到一块有老房子的地,用所学到的设计方式来改造。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梦想实践ing!“我躺在医院,昏睡中,看到一片绿意盎然的农场,好像是我的家。我从小就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属于自己的农场、自己的家。只是一直当成梦想,没有认真地看待它。这次车祸,我想了想,好像不去做不行了!”
——花莲寿丰·米拉梦堤
通风、遮阴,自然会凉“架高的地板可隔离地板湿气:斜屋顶与双层墙可以调节室内微气候;建材可再回收;工法易于复制;毒性挥发物是零;最重要的是,它用很低廉的价格就可以达成。”
——台东都兰·112万元的绿住宅
台湾版全能住宅改造王大变身!“一根柱子让承重不再是问题,二楼阳台拉宽成露天平台,一楼客厅也变宽了!老屋造型扭转乾坤,省下大笔重建金额!”
——新竹市·玻璃温室的家
归田园不用等退休“从买地、辞掉十几年的工作后,开始了两年多的长假。慢慢让自己的生活回归简单,进入自己想过的'半农半X'生活。”
——花莲大丰村·面包树舍
房子是有机体“房子会随着时间老去,尤其是海边的房子,总是需要无止尽地修修补补,但是我愿意为了它继续敲敲钉钉涂涂刷刷缝缝补补……”
——台北金山·15万让破房子优雅老去
目录
推荐序 I like to travel lightly
自序 是房子?还是建筑物?
Part Ⅰ 关键词=平价、当地、节能、减废、健康、梦想
23个绿色造屋故事
01 花莲寿丰
米拉梦堤
自己的家“自己画”,翻遍国外乡村风网站,撷取喜欢的画面,再利用铅笔手绘,与营造商成功合作盖出非常Miramonti的房子。
02 花莲大舍
面包树舍大地色系的土黄色房子,身旁伴随着农田、花园、生态溪、生态池,以不使用农药及化肥的耕种方式,自给自足种出有机蔬果。
03 花莲寿丰
靠海边
运用废弃材料美化墙面,用预算低的明管更换电路线,精打细算加上美学天分,轻度而关键地以11万帮40岁古厝变身。
04 花莲市
等待27年的阳光
利用房子基地两面都可采光的特性,在房子侧墙开落地窗。并将房子正面重整、顶楼装上白色水泥板,使整栋建筑外观更具整体性。
05 台东关山
笔墨不见痕迹的家
运用机能营造空间美学、用模组去规划空间格局,他在绿意包裹的房子里,简单扎实地生活着。
06 台乐都兰
吹凉风2万元绿住宅
材料随手可得、工法容易、省钱环保,不用安装冷气、空气清静机、除湿机。这是理想的低耗能舒适住宅,也是绿建筑的真谛。
07 台东龙过脉
享乐四古厝
将80岁客家古厝的壳和骨架保留下来,换上新色彩与内部设,过程80%自己来,预算每间控制在50万元以下就搞定了!
08 台东长滨
铁皮屋也一样亮眼!
保留主结构及外墙、拆除室内局部隔墙、室外梯移到室内,后栋屋顶与前栋屋顶拉齐,将压迫感老屋改造成挑高的温馨小屋。
09 台东
山风、海风自然空调的家
通过家门口的生态池,调节室内外的微气候,达到降温效果,再搭配山风与海风,不需要冷气与电扇,就能享有舒适的凉爽!
10 屏东佳冬
怀念阿嬷的厝
它实践了对阿嬷的承诺与怀念,它落实了生态、节能、减废、健康,老树得以保留,废柴得以再利用,家族得以再团聚。
11 高雄旗山
日式养生住宅
通过改造,解决房子采光不足、挑高过于压迫、楼梯过于沉重的问题。新增了私人泡汤及按摩池,以及女主人最喜爱的和风住宅。
12 高雄市
绿意的家
买了地,先种树、先绿化,再决定房子位置、再来盖房子。即使位于市区,徐家人还是享受着被绿意盎然所包围的幸福!
13 嘉义市
三面贴屋狭小住宅正解是?!
利用基地的缺点转化为优势,空间视野借由内中庭及立体开窗向内游动,自成一景。
14 南投埔里
种瓜路上
打了152米深才得到水源,运用挖掘机整地开挖地基除草,利用生态配置诸多植物树种,萝卜坑终于从裸地到现在的绿意盎然。
15 南投埔里
有教养的房子
震后重建房屋更要求稳固条件。有稳固的筏式基础、宽度选8米的钢筋为梁柱结构体、不影响结构的明管及正确的钢筋搭接工法。
16 南投竹山
三代同堂木构大宅
结合中式传统制造工法及现代建筑形式,开窗、跨距、挑高限制少,木材绝佳的隔热效果成功为屋主打造不需空调的家。
17 台中雾嶂
不需空调的家
通过屋主自行研发出来的45度角透气孔,以低成本、低耗能的概念,在200万元再打造“平价绿建筑”。
18 台中雾蜂
25年后终于苏醒的房子
只留老房子骨架,重新填肉换皮,以漂流森、钢筋、锻铁、搭配创意工法,让老房子如旧似新、低调而充满生命力。
19 苗栗造桥
深山中的童话屋
沿着陡峭山坡而盖的小木屋,以最小程度的整地,保有了山林与水土保持,成为相思树林所环抱着的山中童话屋。
20 苗栗卓兰
半医半农有机的家
林医师决定从踏进这块地开始,就把农药当成拒绝往来户,让土地代谢、休息,让雨水、溪水、植物,慢慢地将土壤中的毒素分解掉。
21 新竹市
三角玻璃温室的家
真正厉害的老屋改造,不仅只是换皮、外墙翻新,而是通过新增或删减局部建筑物结构,成功改变老屋体质。
22 台北金山
让破房子优雅老去
改装老屋,15万元含材料费用两天工资,其余都靠自己,光是木作、家具DIY就省下很多钱。
23 北台湾
从地上长出来的房子
拿土地原有的土壤砾石,以客土袋工法所盖成,搭配多处的透气孔与原木调节室内湿气,百万元以下就盖成的环保土屋。
Part Ⅱ 关键词=做自己的建筑师
盖屋不败秘籍
01 建材厂现场直击
预拦混凝土厂/铁材行/铝门窗工厂/木材厂
02 自行发包叫料四大重点
自己叫料、自己发包、自己监工,更省钱
03 买地,盖屋,改屋活用法规四大要项
避免纠纷及活用法规之常
前言/序言
《盖绿色的房子:做自己的建筑师》 一本关于生命、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蓝图 你是否曾仰望夜空,幻想一座属于自己的居所?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屋顶,更是心灵安栖的港湾,是梦想生长的土壤,是生命独特印记的载体。你是否渴望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轨迹,亲手雕刻出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盖绿色的房子:做自己的建筑师》正是为你而准备的这把钥匙,它不提供标准化的设计图纸,而是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邀请你成为自己人生建筑的灵魂设计师。 这本书的精髓,并非在于指导你如何建造一栋真正的绿色建筑,尽管“绿色”的意象象征着生命力、可持续性与和谐共生。它的核心在于,借由“建筑师”这一隐喻,唤醒你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创造力与掌控力,鼓励你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人生,并有意识地、主动地去构建你渴望的生活。这是一种关于赋权,关于觉醒,关于将生活的碎片化体验,重新整合为意义深远的宏伟蓝图的过程。 第一部分:奠定基石——认识你的土地 在我们开始建造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你所拥有的“土地”。这片土地,并非指实际的地理空间,而是你自身的内在世界:你的价值观、你的热情所在、你的潜能、你的限制,以及你过往的经历所留下的印记。 审视你的“地质报告”: 我们将一同探索你的过往,不是为了沉湎于过去,而是为了理解它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你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关键的人生转折点,这些如同地质层一般,构成了你情感和思维的基底。理解这些“地质构成”,能帮助你识别哪些是你坚实的岩石,哪些是你可能需要加固的松软土壤。 绘制你的“水文图”: 你的情绪、你的欲望、你的恐惧,这些如同地下水流一般,深刻地影响着你的行为和决策。识别这些水流的源头和方向,了解它们如何在你的生命中涌动,才能避免被它们不自觉地裹挟,而是学会引导和利用它们。 勘探你的“矿藏”: 每个人都蕴藏着独特的才华和潜力,如同埋藏在地下的宝藏。这本书会引导你去发掘那些被忽视的“矿藏”,那些你可能认为微不足道的特质,却可能成为你生命建筑中最坚固的梁柱,或是最闪耀的装饰。这包括你的兴趣爱好,你的特殊技能,甚至是你面对挑战时的韧性。 明确你的“规划边界”: 认识你的限制,并非让你止步不前,而是为了更精准地规划。了解自己的体能、精力、时间,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能让你设定更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挫败。就像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必须在土地和预算的限制下进行最优设计。 第二部分:构思蓝图——绘制你的生命设计 当对自己的“土地”有了清晰的认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绘制属于你自己的生命蓝图。这不再是模仿,而是创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设计。 定义你的“功能分区”: 你的生活由不同的“房间”构成:事业、家庭、健康、学习、情感、休闲等等。我们需要明确每个“房间”在你生命中的核心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支撑,共同构成一个有序而有活力的整体。这并非将生活机械地割裂,而是通过功能定义,来优化每个部分的效能。 选择你的“建筑风格”: 什么是你理想中的生活节奏?是极简主义的宁静,还是浪漫主义的激情?是现代科技的效率,还是田园诗意的悠然?你的“建筑风格”是你生命最外在的表达,是你对美学和生活态度的体现。这本书将帮助你探索并定义属于你的独特风格。 确定你的“核心承重结构”: 你的核心价值观,是你生命建筑最根本的承重结构。它们决定了你面对困境时的坚守,以及你做出重要选择时的方向。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识别并强化你的核心价值观,让它们成为支撑你生命大厦稳固不倒的基石。 设定你的“通风系统”和“采光系统”: “通风”象征着你与外界的连接、你的社交网络、你获取信息和灵感的渠道;“采光”则代表着你的内在光明、你的希望、你的积极心态。我们将探讨如何优化这些系统,让你能够吸纳新鲜空气,保持心灵的通透,让阳光照进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部分:施工建造——将蓝图变为现实 有了清晰的蓝图,接下来就是实际的建造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正是实现价值的时刻。 精选你的“建筑材料”: 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宝贵的建筑材料。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高效地分配和利用它们,将它们投入到最能支撑你生命蓝图的事项上。这包括学习如何拒绝,如何授权,以及如何找到让你精力充沛的“燃料”。 搭建你的“骨架”: 目标设定是搭建生命骨架的关键步骤。我们将探讨如何将宏大的愿景分解为可执行的、可衡量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为每一步的实现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装修”你的内心世界: 你的思想和信念,如同房子的内饰,决定了你居住的舒适度和幸福感。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并重塑那些限制性的信念,用积极、赋能的思想去“装修”你的内心,让它成为一个充满温暖和力量的空间。 “绿化”你的生活环境: “绿色”不仅仅是环保的概念,更是生命力的象征。它代表着滋养、成长、和谐与平衡。我们将探讨如何在你的生活各方面融入“绿色”元素: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支持性的社交关系,拥抱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以及持续学习和成长。 第四部分:维护与升级——让生命之屋永葆活力 建筑并非一劳永逸,生命之屋也需要持续的维护和升级,才能在时间的洪流中保持其光彩和功能。 定期“检修”: 就像定期的房屋检查,我们需要定期审视自己的生活是否依然符合最初的蓝图。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哪些目标已经达成,又有哪些新的愿景需要被纳入? 应对“自然灾害”: 生活中总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挑战和变化,如同自然灾害。这本书将提供应对策略,帮助你具备韧性,在风雨中保持结构的稳固,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翻新”与“扩建”: 随着生命阅历的增长,你的需求和愿望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将学习如何在必要时对自己的生命之屋进行“翻新”和“扩建”,以适应新的发展和更深层次的追求。 《盖绿色的房子:做自己的建筑师》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使用锤子和钉子的手册,而是一本指引你如何运用智慧、勇气和创造力,去建造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充满生命力的“家”的指南。它鼓励你放下外界的评判和标准,倾听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踏上自我实现的旅程。 这本书将陪伴你,从一块未被开垦的土地,到一座风格独特、功能完善、充满生机的理想居所。最终,你将不再仅仅是居住在房子里的人,而是这座房子的创造者,是自己生命旅程中无可替代的建筑师。在这里,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了你的印记,每一个角落都回响着你的故事,而你,则是这座最美生命之屋中最自由、最幸福的居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