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德意识现象学:情感道德篇》是从作者的伦理学主要著作《道德意识现象学》中抽取出来关于情感道德的部分予以重新出版。作者在于苏格兰的启蒙道德哲学相衔接,尤其是与哈奇森和亚当·斯密想衔接,并且设想了一门后基督教的伦理学。这门伦理学产生于公约的道德与素朴的利己主义的无意识萌动中,在审美的、道德的品味与各种具有道德特征的情感中春花自身,成为自律的道德,它被理性道德所补充,并系统地被一门形而上学的和泛神论的宗教伦理学所完善。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论
情感道德篇
第一章 道德情感的原则
作为情感的“道德感”。——道德激情与狂热激情。——男人的情感与女人的情感。——道德情感作为对具体情感之总合而言的抽象公式
第二章 道德自身情感的原则
伦常骄傲。——伦常荣誉感。——伦常羞耻感。——骄傲与卑谦。——尊严。——伦常骄傲的阴暗面
第三章 道德追复情感的原则
伦常自身感受的水平变动。——利己主义的智性后悔。——本性性格学的后悔。——伦常后悔。——从伦常自律立场出发针对后悔的顾虑。——后悔的危险以及从它律立场出发对后悔的滥用。——后悔的利与弊
第四章 道德逆向情感的原则(回报欲)
报复作为本能情感反应。——报复作为道德义务。——个人回报的危险。——将回报转用到国家上。——感激。——回报本能的益处。——针对感激的顾虑。——回报与宽恕。——克服刑法回报理论及其本能基础的必要性
第五章 结群欲的道德原则
动物中与人类中的结群本能。——结群欲作为在利己主义本能与道德本能之间的中间物。——结群欲作为格劳秀斯的道德原则
第六章 同情的道德原则
同情相对于前几个道德原则所处的位置。——同情的产生与表现。——怜悯中的快乐作为道德上无价值的和危险的组成部分。——“好心”。——同苦[怜悯]与同喜。——行为的目标、动机与本欲动力。——怜悯的正义。——怜悯与爱的义务。——怜悯易感性的可变性。——怜悯的感触作为持续的意志方向的心理学辅助因素。——关于叔本华《道德基础》的结尾评价
第七章 虔敬的道德原则
在与怜悯、感激和爱的关系中的虔敬,——虔敬与敬重。——虔敬作为它律伪道德的无意识自律之根。——因为错误的精神管教而对虔敬所做的篡改。——虔敬的伦常危险以及与此危险所做的斗争。——虔敬与道德自身情感。——虔敬的道德价值。——虔敬作为道德原则的不足
第八章 忠诚的道德原则
意志的恒心与非恒心。——对个人与实事的忠实感。——忠诚作为传统宗教的支撑。——保守与进步。——契约忠诚。——犹太教的和基督教的宗教性作为针对旧约与新约的契约忠诚。——分封制中的忠诚与抒情诗中的忠诚。
……
附录
精彩书摘
第七章虔敬的道德原则
如果同情是一种带有伦常上可运用之结果、但却不带有直接伦常关系的自然本能,那么我们在虔敬中便首次发现了一种与他人相关的、本质上建基于伦常关系上的情感。同情是对异己的快乐与苦痛之情感的自然回声;而虔敬则是一种反应,情感用它来应答那种对在他人中的伦常特征的不由自主承认。同情更有力和更直接地作用的善行的成立,虔敬更多地有助于伦常意识的发展。最先和最有力地唤醒对行为之伦常差异之预感(Ahnung)的是回报欲,因为这种预感是从这些行为对相关者之效果的直接感觉中油然产生的,而虔敬则将如此被唤起的意识提升到公允的(Unparteilichkeit)阶段上,因为它完全不考虑相关者个人,而是关系到行为的伦常特征。与虔敬直接相衔接的是道德的自身情感;如果后者是一个人在面对自己时所具有的道德情感,那么前者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所具有的道德情感。
严格说来,那些从中可以认识一个人的伦常特征的行为,仅仅是作为这个特征的标志而作用于情感的,因而在此意义上,这些行为所针对的个人是无关紧要的;但这些行为的善却会最有力地导向感情(Gemut),因而,如果这些行为是针对判断者本人的,那么它们的善就会最生动地唤起虔敬的情感。据此,虔敬与感激之间切近的亲缘性与经常的关联性便得到了澄清,这便是一个人针对他人所具有的道德情感对他在他人面前所具有的道德情感的提升。因为,由于虔敬保证了那些出于感谢的义务而进行的行为确实是出于纯粹的、高尚的和无私的动机,亦即去除了那种为了完全或部分地摆脱感谢的义务而提出的显而易见的和往往大受欢迎的托词:对善行的自利动机的假设,故而感激反过来也重又会提升虔敬。但虔敬同样也可以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完全不参与的旁观而被唤起:例如针对一个第三者的同情之壮举,它不由自主地引发出针对这个甘愿牺牲的仁慈者的敬重,即便我们事先根本还不认识他。但单个的行为或少数几个行为通常还不足以使我们确信一个人的伦常价值;要使我们确信这一点,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私已的熟识,在这种私已接触的过程中几乎无法避免对其行为效果的参与。能够替代这种私己熟识的唯有一个生命历程的公开性;然而这样一种公开性往往只能在那些参与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当前的或过去的大人物那里找到,从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中,人们或多或少地一并享受着那些造福社会的成果,即便是以如此间接的方式。因此,在所有这些情况中都可以发现,虔敬是与感激的某个同位语联结在一起的:一个在通常理解中看起来是与虔敬概念几乎不可分割地成长起来的要素,然而仔细的心理学分析却不应当忽略各个不同的起源。
……
道德意识现象学:情感道德篇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长年专栏的好处是,你发现原来幻想改变外部环境,到后来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你写的东西,都是在与自己对话,是在逐渐放弃一些负担,让自己轻灵一点,不再背着别人跳舞。
评分
☆☆☆☆☆
经典经典!!!!!!!!
评分
☆☆☆☆☆
研究资料收集,总体感觉还不错!
评分
☆☆☆☆☆
维尔纳·马克思(Werner Marx),1910年9月19日生于德国鲁尔河畔的米尔海姆,是特利尔城的马克思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包括卡尔·马克思)的直系后裔。他曾在柏林、波恩、弗莱堡随当时一些一流的学者学习法律和哲学,并于193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38年他举家逃往纽约,在“流亡大学”(后来成为社会研究新学院)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从1949年一直到1964年,维尔纳·马克思都在新学院从教。之后他回到了弗莱堡大学,接替了海德格尔留下的教席,直到1979年退休。在这期间,他还接替欧根·芬克担任了弗莱堡大学胡塞尔档案馆馆长的职务,直到1994年11月21日逝世。
评分
☆☆☆☆☆
(1)胡仁源先生译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
评分
☆☆☆☆☆
祖国、国家、民族、家族这些集体词汇,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义的人,都容易发现它们的主要功效就是用来压迫个人,个人无法逃逸,当然就没自由。
评分
☆☆☆☆☆
胡塞尔之前关于道德意识展开的现象学分析,这与现象学发展谱系究竟有什么内在关联,抑或现象学思维在认知领域之外是否早已存在?中国思想的现象学分析或视域不是也成为当代学者反复解释发挥吗?认知领域的现象学作为思想的技术基础看来还是我们所有现象学的前提或前见吧?
评分
☆☆☆☆☆
多次在京东买书,但凡是做活动的时候,就买一点点。穷人嘛,就要有个穷人的样子,只能买点便宜货了。但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一如既往的喜欢。适合专业性的人去读。 不知道为什么,作者的轻松遐想,提不起兴致。可能是本身心情不好的缘故吧平心而论,文章里的一切、有他自己的心思,只是这心思不能被世人所公知。于我,就像那火红的木棉,那金色圆润的木瓜,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却在别人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了否定。不用说话,只要发光就好,有没有人知道都没关系,会很寂寞呢,可是寂寞怕什么,即使有人在,听不懂自己的话,那还是一样的寂寞啊,安安静静的,看看来来去去的人,想想自己的事情,这样,多好啊。 不算自夸的话,文学性的语言在三十来岁就有了信心,但这十来年,写得最多的论述性的文字,一度以时政评论专栏为主,自己的转折点,应该在2008年,停掉在《南方都市报》、《潇湘晨报》等报刊的时评专栏,以为是微博类的文字更灵活、更直接、更生动地取代平面媒体所致,可是在微博上,我对时事的关心度也直线下降,不再喜欢第一时间点评论事情,等它尘埃落定吧,可尘埃落定后,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当然,在微博上到达这点,又 迟了一些,直到2012年才意识到。 越来越无所谓,难道就是自由主义者? 我对外部确实是无所谓了,在我心中,有个美好世界的模样,我也会在文章里说,可是现实如何演变,甚至不变好,我并不在乎,毫无原来的愤怒和焦虑;我对自己及自己所爱的人很所谓,能不能让自己和她开心,变成最重要的事。 关注的点越来越具体,回归到自己,才慢慢发现了自由。 若无必要,勿增实体。一个走向自由的人,剥离那些不必要的“实体”,是很漫长的路。 在《城市画报》的专栏,也是论述性的文字,由于媒体的属性,它不像时政类评论那么“强硬”,柔软一些,时间跨度也长,半个月一篇的文章,写每一篇,你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把两百多篇快进看完,演化就出来了,挑文章,最早几年的,基本看不上眼,前四五年的,要做些修改,删除那些攻击性强的、挖苦人的文字,太猛烈的判断、太强烈的抒情,都一一揉软,近一两年的,则基本可以不做修改。 长年专栏的好处是,你发现原来幻想改变外部环境,到后来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你写的东西,都是在与自己对话,是在逐渐放弃一些负担,让自己轻灵一点,不再背着别人跳舞。 祖国、国家、民族、家族这些集体词汇,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义的人,都容易发现它们的主要功效就是用来压迫个人,个人无法逃逸,当然就没自由。但很多问题还要自己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评分
☆☆☆☆☆
研读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