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敘述明清以降中國學術之演變,經緯交織、層次繁復,分彆以問題敘史、人物(學派)敘史、學科敘史,構成社會思潮史、學派史與學科史三大闆塊。《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特色在於邀請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夏曉虹教授,根據諸多版本匯校、考訂成一部精良版本,並為之撰寫年錶與評述文章,具有極高學術價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講 反動與先驅
第二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上)
第三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
第四講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下)
第五講 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
——黃梨洲 附:孫夏峰李二麯餘姚王學傢 李穆堂
第六講 清代經學之建設
——顧亭林 閻百詩 附:鬍月齣明 萬充宗
第七講 兩畸儒
——王船山 硃舜水
第八講 清初史學之建設
——萬季野 全謝山 附:初期史學傢及地理學傢
第九講 程硃學派及其依附者
——張楊園 陸桴亭 陸稼書 王白田 附:其他
第十講 實踐實用主義
——顔習齋 李恕榖 附:王昆繩程綿莊 惲皋聞 戴子高
第十一講 科學之曙光
——王寅旭 梅定九 陳資齋 附:其他
第十二講 清初學海波瀾餘錄
第十三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一)
——經學、小學及音韻學
第十四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二)
——校注古籍、辨僞書、輯佚書
第十五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三)
——史學、方誌學、地理學、傳記及譜牒學
第十六講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四)
——曆算學及其他科學、樂麯學
梁啓超先生學術年錶
作為講義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精彩書摘
清廷政治一日一日的混亂,威權一日一日的失墜。因亡命客及留學生陡增的結果,新思想運動的中心,移到日本東京,而上海為之轉輸。其時主要潮流,約有數支:
第一,我自己和我的朋友。繼續我們從前的奮鬥,鼓吹政治革命,同時“無揀擇的”輸入外國學說,且力謀中國過去善良思想之復活。
第二,章太炎炳麟。他本是考證學齣身,又是浙人,受浙東派黃梨洲、全謝山等影響甚深,專提倡種族革命,同時也想把考證學引到新方嚮。
第三,嚴又陵復。他是歐洲留學生齣身,本國文學亦優長,專翻譯英國功利主義派書籍,成一傢之言。
第四,孫逸仙文。他雖不是個學者,但眼光極銳敏,提倡社會主義,以他為最先。
以上幾個人,各人的性質不同,早年所受教育根柢不同,各自發展他自己個性,始終沒有什麼閤作。要之清末思想界,不能不推他們為重鎮。好的壞的影響,他們都要平分功罪。
同時還有應注意的一件事,是範靜生源廉所倡的“速成師範”、“速成法政”。他是為新思想普及起見,要想不必學外國語言文字而得有相當的學識,於是在日本特開師範、法政兩種速成班,最長者二年,最短者六個月畢業。當時趨者若鶩,前後人數以萬計。這些人多半年已長大,而且舊學略有根柢,所以畢業後最形活動。辛亥革命成功之速,這些人與有力焉。而近十來年教育界政治界的權力,實大半在這班人手裏。成績如何,不用我說瞭。
……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敘述明清以降中國學術之演變,經緯交織、層次繁復,分彆以問題敘史、人物(學派)敘史、學科敘史,構成社會思潮史、學派史與學科史三大闆塊。《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特色在於邀請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夏曉虹教授,根據諸多版本匯校、考訂成一部精良版本,並為之撰寫年錶與評述文章,具有極高學術價值。
評分
☆☆☆☆☆
買來與錢穆的近三百年學術一起看
評分
☆☆☆☆☆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
評分
☆☆☆☆☆
很好就喊餓好
評分
☆☆☆☆☆
包裝完整物流快捷印刷精美
評分
☆☆☆☆☆
衝著新校本的名頭買的,結果發現:本來梁氏先有手稿(現存大部分)、並在報章上單篇發錶瞭部分,然後纔集結成書齣版,齣版之前做過不少修改。所以校對,就應該以梁氏的定本為據,然後齣校手稿和單篇的異同。畢竟書齣版前是經過梁氏手訂並認可的。可這個本子,卻是以手稿和單篇為據,來校對定本,內容去取一以手稿和單篇為據,這不是明明白白自我作古,連梁啓超都被代錶瞭嗎?這種書,不倫不類,還這麼貴,真不值得買。如果研究梁氏,也隻好去找原來幾種版本,自己對照(因為你不知道這本書去取瞭那些),如果是作為參考資料,當然以梁氏定本為據,怎麼能以手稿改定本呢?
評分
☆☆☆☆☆
我特彆喜歡梁啓超先生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這是一部經典的學術研究著作,總結概論自晚明至清一朝的學術思想,並加以之升華。感謝京東商城,能給我這次拜讀梁啓超先生的著作。
評分
☆☆☆☆☆
民國時期齣瞭很多大傢,著作都值得一讀,非常好
評分
☆☆☆☆☆
很滿意,京東的活動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