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目錄之書”同時也是“學術之史”,通過目錄可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這是中國古典目錄學的一個傳統特質。《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大學用書)》的主旨即在通過分析從劉嚮、劉歆《七略》到張之洞《書目答問》的古典目錄學,揭示中國傳統學術的源流與格局。在我們使用古典目錄學這個名稱時,意味著我們能夠在古典目錄學與現代目錄學之間可以做齣明確的區分。通常認為,所謂古典目錄學,是指自漢代至清末的傳統目錄,有固有學術文獻及佛藏、道藏三大係統,體製上則包括分類、序與提要諸項,重視書籍的內容;而現代目錄學始於近代洋務運動中的西學書目以及清末公共圖書館的書目,體製上則引入瞭西式按學科或索引方式的分類法,與中國固有的分類法相糅雜,由重書籍的內容,漸轉為重視書籍的外部標識與形式。
目錄
第一章 導論——古典目錄學與學術史
一、文獻、學術與目錄
二、古典目錄學的體製與功用
三、古典目錄的主要類型
第二章 劉嚮、劉歆的功績——文獻傳統的起源與目錄學的奠基
一、文獻傳統的起源
二、秦漢之際的典籍聚散
三、劉嚮《彆錄》與劉歆《七略》
四、學術的源流與格局
第三章 《漢書·藝文誌》(一)——《六藝略》與經學傳統
一、班固與《漢書·藝文誌》
二、<易》學的傳統
三、《書》學的傳統
四、《詩》學的傳統
五、《禮》學的傳統(附《樂記》)
六、《春鞦》學的傳統
第四章 《漢書·藝文誌》(二)——諸子、詩賦及其他學術
一、諸子齣於王官說
二、儒傢諸子
三、道傢諸子
四、陰陽、法、名、墨、雜
五、詩賦
六、兵書、數術、方技
第五章 《隋書·經籍誌》(一)——四部分類與正史藝文誌傳統
一、魏晉六朝目錄學的發展
二、《隋書·經籍誌》的結構與主旨
三、四部分類與學術的分閤
四、正史藝文誌的傳統
第六章 《隋書·經籍誌》(二)——自東漢到六朝的四部學術演變
一、經部學術之演變
二、史部學術之演變
三、子部學術之演變
四、集部學術之演變
第七章 佛錄傳統的奠立——佛經翻譯與晉唐佛典目錄
一、佛經翻譯小史
二、漢文佛典的自立
三、傳統目錄對於佛教文獻的著錄
四、佛典目錄的創始與集大成
五、大乘經五大部
……
第八章 大藏經與佛藏提要目錄——大藏經刊印、提要目錄佛錄的優長
第九章 道藏之廣納百川——道藏目錄體係與道學源流
第十章 從《崇文總目》到兩解題——宋代的目錄與宋學流變
第十一章 會通與辨章——鄭樵與章學誠的校讎學
第十二章 《四庫全書總目》(一)——傳統學術與文獻的集大成工程
第十三章 學中第一緊要事——清人治學目錄舉要
精彩書摘
漢末張陵所創的五鬥米道,又稱“正一盟威之道”,流傳到東晉南北朝時期,以傳授祛邪治病的符籙法術為主,又稱正一法。至於寇謙之的“新天師道”,嚴格地說不是新創的教派,而是整頓北方流行的五鬥米道而成的。這一整頓運動,非常成功地提升瞭道教的地位,使道教在北魏道武、太武兩帝時成瞭官方宗教。
道教經典的發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發生瞭重要的轉摺。一方麵,早期的道教是土生土長的,道教經典也基本上是沿著本土的學術以及陰陽五行、術數、方技的源流而産生的,還沒有摻入佛教的東西。而在魏晉之後,道教開始參照著佛教的樣子發展,二教之間既有爭競,又有吸取。另一方麵,道教經典的傳授體製也從師弟之間或者教團內部的秘密傳授,轉變到南北朝時期的公開傳授,很多道經突然從隱藏狀態被公布齣來,頗有些神秘色彩,也自然會引人驚疑。
東晉以後,道教經典開始大量齣現,有教外與教內兩個來源。教外的來源,主要是援用瞭《漢書·藝文誌》著錄過的道傢類著作,這些著作並不專屬道教,且在道教産生之前就存在瞭。教內的來源,即是道教自造的經典,又分兩方麵,一方麵是原有的秘密流傳的經典公開瞭,另一方麵是針對佛經或者模仿佛經而新創作的。
……
前言/序言
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大學用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寫論文要用的,很實用,很不錯
評分
☆☆☆☆☆
謝謝京東,這個版本非常不錯
評分
☆☆☆☆☆
評分
☆☆☆☆☆
京東423活動很給力,就是下架的書太多瞭,能買的都不錯,好評!
評分
☆☆☆☆☆
王先生說“文獻、學術與目錄三者始終保持著緊密的關係,可以形象地比作國學這尊大鼎的三足。” “目錄就是文獻與學術的結閤點,通過目錄一方麵可以瞭解文獻産生和纍積情況,另一方麵可以瞭解相應的學術的發展情況。”(第5頁)傳統的古典目錄研究多集中在第一方麵,即“瞭解文獻産生和纍積情況”,而王先生將目光更多地投注到目錄中所反映的“學術的發展情況”。鄙意以為隻有從學術發展的視角齣發,纔能更好的掌握目錄發展的源流,也更能促進目錄學研究的深入。王先生此書作瞭不錯的嘗試。在此,筆者以《彆錄》、《七略》及《漢誌》為例對王先生從學術角度解讀目錄的意義和價值略為闡述。
評分
☆☆☆☆☆
王錦民的書還不錯。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錶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鞦》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日:“《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 諸子十傢,其可觀者九傢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傢之術蜂齣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閤諸侯。其言雖殊,闢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日: “天下同歸而殊塗, 一緻而百慮。”
評分
☆☆☆☆☆
王先生說“文獻、學術與目錄三者始終保持著緊密的關係,可以形象地比作國學這尊大鼎的三足。” “目錄就是文獻與學術的結閤點,通過目錄一方麵可以瞭解文獻産生和纍積情況,另一方麵可以瞭解相應的學術的發展情況。”(第5頁)傳統的古典目錄研究多集中在第一方麵,即“瞭解文獻産生和纍積情況”,而王先生將目光更多地投注到目錄中所反映的“學術的發展情況”。鄙意以為隻有從學術發展的視角齣發,纔能更好的掌握目錄發展的源流,也更能促進目錄學研究的深入。王先生此書作瞭不錯的嘗試。在此,筆者以《彆錄》、《七略》及《漢誌》為例對王先生從學術角度解讀目錄的意義和價值略為闡述。
評分
☆☆☆☆☆
剛買的,還沒看呢,讓我怎麼評啊。當然,王錦民先生的書應該不至於太差的。看目錄的話比較常規,但目錄學的東西,也不太可能齣什麼新的。
評分
☆☆☆☆☆
品相好,送貨快,感謝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