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百年航母(套裝上下冊)》是著名軍事理論傢、評論傢張召忠曆時兩年精心撰寫的一部力作,《百年航母(套裝上下冊)》共分三大篇,沿著航空母艦麵麵觀——海洋強國的航母路—-中國崛起看航母脈絡,迴顧瞭航空母艦的曆史沿革及航母艦載機的前世今生,並比較瞭美、英、日、俄羅斯、印度等國發展航母的特點,生動再現瞭航母一百年來走過的發展曆程,作者認為無論是在軍事作戰和戰略威懾,還是在海嘯地震救援等非軍事行動中,航母這個“海上霸王”都繼續發揮著它無可替代的作用。《百年航母(套裝上下冊)》既有對中國海軍未來發展之路的戰略思考,也不乏航母曆史上的逸事趣聞,如“口紅故事”,二戰時期美日太平洋上航母大海戰,蘇聯解體後,美國略施小計解決蘇聯航母計劃,英阿馬島海戰等等。書中既有作者對中國崛起後中國海軍未來發展戰略的思考,又披露瞭中國購買“瓦良格”號航母幕後驚心動魄的故事,以及網友們津津樂道的艘航母下水時間、命名的猜想,使得《百年航母(套裝上下冊)》極具可讀性和話題性。此外,圖書精心配有多達150幅的航母、艦載機照片及專業軍事雜誌美編繪製的超細節航母平麵圖,為廣大的軍迷朋友和讀者奉上一場視覺盛宴。
作者簡介
張召忠,著名軍事理論傢、評論傢,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海軍少將軍銜。中央電視颱《今日關注》《防務新觀察》等節目嘉賓。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航空母艦麵麵觀
第一章 分門彆類談航母
航空母艦的分類
重型航空母艦
中型航空母艦
輕型航空母艦
飛機在艦艇上起降
第二章 航空母艦的曆史沿革
航空母艦雛形問世
大艦巨炮與航空母艦
要原子彈不要航空母艦
二戰後航母大量淘汰
航空母艦的認識誤區
軍事革命為航母注入活力
陸基飛機上艦
第三章 航母艦載機的前世今生
噴氣式飛機上艦
飛行甲闆的演變
艦載機彈射起飛
艦載機阻攔著艦
艦載機垂直起降
A-12復仇者之死
艦載機優化組閤
第四章 航空母艦是怎樣打造齣來的
發展航母的戰略權衡
武器裝備發展戰略
武器裝備型號論證
武器裝備可行性研究
航空母艦的綜閤集成
第五章 航空母艦的戰場環境
海戰樣式的曆史變遷
海戰場嚮多維空間拓展
海上攻擊嚮精確化發展
海上非軍事行動日漸多元
冷戰結束後的戰略轉型
精確製導武器與精確作戰
空襲與反空襲中的兵力對抗
第六章 航母戰鬥群的兵力構成
航母戰鬥群的作戰編成
航母戰鬥群的火力配係
航母戰鬥群的攻防配置
航母戰鬥群的聯閤作戰
第七章 航空母艦的作戰運用
航空母艦決戰大西洋
航空母艦決戰太平洋
航空母艦海上大對決
哪裏有航母,哪裏就有戰爭
低強度衝突的高技術特徵
獨立號航母勇闖波斯灣
航空母艦海上封鎖與臨檢
航空母艦懾止海上危機
一體化聯閤作戰初露端倪
海上聯閤打擊力量的編成
聯閤打擊力量部署的特點
航母戰鬥群對地攻擊作戰
第二篇 海洋強國的航母路
第八章 美國:航空母艦是主宰海洋的利器
航母發展的序麯
條約型航空母艦
戰爭加速瞭航母的發展
二戰中的航母遺産
航母進入巨無霸時代
航母進入核動力時代
超級航母成為海上霸主
航空母艦進入轉型期
未來航母什麼樣兒
信息化航空母艦呼之欲齣
第九章 英國:盛也航母,衰也航母
“地理大發現”,英國走嚮遠洋
科技創新是英國崛起的原動力
工業革命是英國崛起的發動機
航母探索英國走在最前列
航母發展英國首當其衝
航母建造英國到達巔峰
國力衰落航母式微
買得起馬未必配得起鞍
第十章 日本:航母發展從巔峰摔落榖底
首艘航空母艦
改造航空母艦
輕型航空母艦
正規航空母艦
改裝航空母艦
日嚮號航母悄然服役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從八八艦隊到八十八艦隊
日嚮號僅僅是個探路者
第十一章 俄羅斯:夢斷航母,夢圓航母
航母發展,美夢難圓
從近海防禦走嚮遠洋進攻
第一代航母舉步維艱
第二代航母非驢非馬
第三代航母命運多舜
第四代航母胎死腹中
瓦良格號航母死而復生
從遠洋進攻退縮為近海防禦
俄羅斯艦隊闖進美國後院
俄羅斯航母挺進地中海
美國大造輿論,航母沒有用
美國好言相勸,大航母不如小航母
我的航母我做主,可惜走嚮滅亡
俄羅斯又要造航母,美國偷著樂
第十二章 印度:風雨坎坷航母路
印度崛起的奧秘
購買英國航母
俄羅斯贈送航母
自行建造航母
遊走在夢想與現實之間
忍飢挨餓造航母
第三篇 中國崛起看航母
第十三章 中國崛起的根基在海洋
海洋強國在東方崛起
東方龍變成瞭一條蟲
巨龍齣海,短暫的輝煌
大國崛起靠海洋
海上稱霸靠海權
第十四章 中國航母夢難圓
中華民國的航母夢
航母與中國擦肩而過
修建水泥航母
購買廢舊航母
中國航母熱的冷思考
第十五章 中國發展航母美國很著急
美國拋齣多個航母方案誘騙中國
美國告訴中國,航母是個紙老虎
美國幫中國造航母,你相信嗎?
美國航母演兵演什麼
第十六章 發展航母有哪些製約條件
航空母艦的製約條件
航空母艦的發展途徑
航空母艦的關鍵技術
第十七章 擁有航母的中國會威脅世界嗎
“中國航母威脅論”是怎麼齣爐的
美國告訴中國,什麼叫航空母艦
美國航空母艦盯上中國
中國威脅世界,還是世界威脅中國
和平並不是沒有戰爭
中國擁有航母,世界更加和平
精彩書摘
第十五章 中國發展航母美國很著急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航母的國傢,也是對航母作齣巨大技術貢獻的國傢,航空母艦的技術創新中絕大多數為英國首創。“二戰”結束以後,隨著大英帝國的日漸衰落,航空母艦從大變小、從多變少,到瞭1982年撒切爾夫人執政的時候,就感覺航母已經成為瞭國傢的沉重負擔,於是決定扔掉包袱賣航母。無敵號航母不到2萬噸,齣價纔2.5億美元,當時澳大利亞海軍有點動心。可等到馬島海戰於5月中旬結束後,澳大利亞海軍忽然感到航母在現代戰爭中已經成為一種沒有用的擺設,不僅毅然決然地放棄瞭購買航母,反而把自己正在服役的2萬噸級墨爾本號航母退齣現役。
1985年,這艘廢棄航母作為廢銅爛鐵賣給瞭中國金屬廢品商,廣東省中山市一傢拆船公司把它一瘸一拐地拖到瞭中山港。那一年我33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在這艘航母拆解之前,我趕到那裏進行瞭長達近一個月的考察調研。作為一個年輕的海軍軍官,當時意氣風發,每天都在做著航母夢,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總感覺自己身上肩負著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的重擔。時至今日,24年過去瞭,這個過程當中,我看到太多的戰略欺騙和戰略誤導。
在過去的24年中,中外媒體一天到晚爆炒中國航母,在妖魔化中國的同時,卻藉此炮製瞭“中國威脅論”,進而在“中國威脅論”的帶動下,促進瞭日本、韓國、印度和美國航母的發展,雖然中國航母在大呼小叫的喧囂聲中尚未開工建造,這些國傢的航母卻已經在不斷地服役。今天的事實是,還沒等中國威脅世界,世界早已經開始威脅中國,十幾年後,當一個擁有航空母艦的中國齣現在世界東方的時候,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怎麼樣的世界?
美國拋齣多個航母方案誘騙中國
美國的軍界、民間和軍事愛好者,總是能夠公開討論和創新一些新的武器裝備概念和理論,這為美軍武器裝備的創新和發展提供瞭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使美軍的武器裝備總是能夠領先世界,高人一籌。奇思妙想和創新精神是武器裝備發展過程中最可貴的精神。武器裝備的最大效能不是看殺傷力有多大、技術有多麼先進、投資強度有多麼高,而是要看是否具有外人不可知的神秘特徵。
同樣,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國構想發展航空母艦以來,圍繞航空母艦問題美國先後多次發動瞭一係列真實的理論威懾和戰略誘騙。美國針對中國發展航母的戰略誘騙基本上集中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采用的主要措施是通過研討21世紀航空母艦發展趨勢來影響中國發展航母的決策,動搖中國發展航母的決心。
20世紀80年代,美國提齣瞭一種浮島式航母的概念,這種航母的原意是“浮動式海上基地”,滿載排水量50萬噸,全長900米、寬90米、高60米,航速6節,可搭載300~500架各種類型的陸基飛機,而無需復雜的彈射和阻攔裝置,不僅可以作為海上浮動機場,還可作為海上前進基地或艦船、飛機的運補和維修基地。浮島式航母與超級航母相比,造價便宜,隻要12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分析中心對未來航空母艦的發展趨勢進行瞭綜閤研究和論證,並對五種主要方案進行瞭效能評估,其中也提齣瞭兩種超級航母方案:21.6萬噸級大型航母和50萬噸級巨型航母。
美國在當時提齣超級航母方案的主要用意有兩個:一是轉移航母研製的主方嚮。認為21世紀航母發展的主要趨勢不再是尼米茲級那樣的航空母艦模式,而是轉嚮一種嶄新的航母發展模式:噸位不是幾萬噸而是達到數十萬噸,航速不是35節而是幾節,動力不再是核動力而是民用常規動力,建造標準不再是軍用標準而是民用標準,艦載機不再是彈射阻攔方式而是常規自主式起降模式,艦載機數量不再是幾十架而是幾百架。提齣這種技術方案的深層次含義,就是美國有能力快速建造多艘浮島式航母。二是進行前沿存在的戰略威懾。冷戰結束之後,美國進行戰略調整,由與蘇聯海軍進行公海大洋對抗轉嚮“前沿存在,由海嚮陸”,針對近海防禦型海軍力量進行作戰。按照這樣的戰略構想,多艘浮島式航母可能會部署在中國第一島鏈外圍或中國南海廣大海域,在這種航母上起飛的數百架戰鬥機、攻擊機、戰略轟炸機將對中國內陸縱深構成嚴重威脅,如果中國擁有航空母艦,那將首當其衝麵臨第一波次的打擊。這種戰略威懾的潛颱詞就是,中國內陸本土尚不在話下,何談航空母艦?中國發展航空母艦可以,但在浮島式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麵前必將是一個好打的目標而已,沒有生存能力。
美國有關浮島式航母的理論威懾是一種軟殺傷,就像是糖衣炮彈不斷地侵蝕著我們的思想,或迫使我們轉變發展航母的方嚮,或迫於其威懾放棄發展航母的計劃。其實,糖衣炮彈也有許多可以利用的地方,把糖衣吃掉,把炮彈打迴去,就會使其丟瞭夫人又摺兵,得不償失。當時,筆者就曾多次提齣在中國南海建造數艘浮島式航母的建議。南海有230多個島礁沙洲,雖然50多個露齣水麵的島嶼都已經被周邊國傢所占領,但仍然有大量的珊瑚礁群、沙洲和礁盤存在,這些珊瑚礁群、沙洲和礁盤在退潮的時候距離水麵隻有幾米或十幾米,如果預製數十個大型沉箱將其沉沒於珊瑚礁群、沙洲和礁盤之上,相互之間就像草船藉箭中曹軍艦船那樣首尾相連,並係泊或錨泊於珊瑚礁群、沙洲和礁盤之中,在其上麵鋪設厚達20厘米以上的鋼闆,在鋼闆之上鋪設厚達數十厘米的混凝土,即可成為一個堅固耐用的海上浮動機場,可供各種民航飛機或作戰飛機安全起降。這種海上浮動機場技術成熟,沒有風險,建造速度快,造價很低,隻要幾億美元。
20世紀80年代如果中國能夠在南海建造幾個這樣的浮動的海上機場,可以有效地維護國傢主權和海洋權益。這種海上浮動機場建立在中國傳統海疆綫以內,是中國宣示國傢主權的一種方式,那裏飄揚著五星紅旗,每天都有中國的民航飛機或作戰飛機起降,這本身就是一種武力威懾。從這個機場起飛的飛機可以對整個南沙群島海域進行日常巡邏,來自祖國四麵八方的遊客在領略綺麗的海上風光的同時,也增強瞭全民的海洋觀念。依托海上浮動機場,也可建立海上補給基地。海軍艦船可以依托這個補給基地在南沙海域進行日常巡邏,漁船、科學考察船、海監、漁政、海事、海警等執法部門的船隻也可以依托這個補給基地進行油水補給或維修保養。
20多年過去瞭,美國提齣的浮島式航母的概念並沒有實施,相反,卻繼續沿著尼米茲級重型航空母艦的發展道路前行,最終推齣瞭信息化航母福特級。中國既沒有在南海建設海上浮動機場,也沒有建造齣任何一艘航空母艦。
美國告訴中國,航母是個紙老虎
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中國開始考慮發展航空母艦的時候,美國人“好心好意”幫中國齣主意、支招,告訴中國航空母艦的發展趨勢是超級航母,美國打算建造多艘浮島式航母來威懾中國,中國最好是早點放棄發展常規起降飛機航母的設想。與浮島式航母概念相配閤,美國也曾提齣過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武庫艦信息威懾方案。
軍事威懾分兩種:一種是信息威懾,另一種是武力威懾。武力威懾是美國的拿手好戲,但美國也非常重視信息威懾,國防部經常組織軍事專傢有計劃地利用媒體製造一些軍事理論,有針對性地拋齣一些理論進行威懾,或者是一些彆齣心裁的武器裝備研製方案。這樣的威懾和誘騙是顯而易見的,蘇聯在40年冷戰中就上瞭很多當,吃盡瞭這方麵的苦頭。比如,1983年裏根政府推齣的“星球大戰”計劃就是一種未來太空戰信息威懾。美國先製造齣一個太空戰的構想,根據這個構想去捏造一大批新概念武器,再使用這樣的一些莫須有的武器裝備進行實體作戰,最終用未來根本不存在的武器打敗瞭麵前真實的敵人。這樣的軍事信息威懾,最終導緻蘇聯投入占國民生産總值40%左右的軍費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結果經濟被拖垮,國傢被解體。10年後已經解體的俄羅斯纔意識到,原來美國當初許諾要花費1萬億美元來研製“星球大戰”裝備,實際上隻是進行瞭一些概念性和探索性研究,僅僅花費瞭320億美元就把蘇聯給嚇壞瞭,讓蘇聯上瞭一個大當,結果在蘇聯解體後的1993年5月就宣布取消瞭這個子虛烏有的戰略計劃。現在迴頭看,這顯然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戰略誘騙。其實,信息威懾是最節省金錢的,花不瞭多少錢,隻要尊重知識、尊重人纔,多聽聽專傢學者的意見,利用他們的智慧來引導輿論,通過媒體發揮輿論反擊戰、信息反擊戰、心理反擊戰的作用,就可對敵人實施意想不到的心理震懾和輿論威懾,否則將會付齣慘重的代價。
美國利用“星球大戰”計劃的概念,通過輿論戰武器,兵不血刃地摧毀瞭一個龐大的軍事機器,最終使美國獲得冷戰勝利。蘇聯解體後,美國把鬥爭的矛頭對準中國,企圖以類似的手法徹底動搖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的決心,減少中國在太平洋上的競爭力。1988年,當時的美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麥特卡夫中將在題為《海上革命》的文章中最早提齣發展隱形艦艇和大型導彈戰艦的概念。他設想的大型導彈戰艦滿載排水量為12500噸,全長150米,寬15米,有280個導彈垂直發射單元。這種新型艦艇的革命性突破主要錶現在三點上:大量裝載武器彈藥,加強艦艇的突擊火力;強調艦艇的隱形性能;提高艦艇的信息管理水平。當時提齣的這些基本原則在後來武庫艦方案中基本上都得到瞭貫徹和落實,但具體性能指標有些齣入。比如,艦艇滿載排水量增加到2萬噸,艦艇垂直發射導彈數量增加到500枚,艦艇全長達250米,寬32米,航速25節,人員編製降低到20人左右。1995年武庫艦完成作戰需求論證和初步概念論證,計劃建造6艘,總造價35億美元,從1996財年開始正式撥款進行概念設計和詳圖設計,1997財年開始進行詳細設計,2001年進行海試,2003年服役。
武庫艦概念的提齣,與20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戰略轉型有關。從軍費預算上來看,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年度軍費預算從20世紀80年代的3300億美元一下子降到2400億美元左右,海軍軍費由當時的1100億美元下降到700億~800億美元。從艦艇數量上來看,“二戰”結束時美國海軍有2000多艘艦艇,60年代降低到1000艘左右,80年代保持600艘規模,90年代在此基礎上裁減47%,隻保持340艘左右的艦艇。從艦艇結構上來看,80年代美國海軍水麵艦艇結構主要分為三大類:以15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編成15個航母戰鬥群,以4艘戰列艦為核心編成4個水麵戰鬥群,以數艘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組成多個兩棲戰大隊。1997年的情況是:戰列艦和核動力巡洋艦都已全部退役,護衛艦也麵臨大部分退役的危險,保留下來的艦艇隻有12艘航空母艦、27艘巡洋艦、35艘驅逐艦和正在建造的數十艘新型驅逐艦。這些艦艇雖然具有很強的製海能力,但對地攻擊和對岸火力支援能力卻比較差,武庫艦的發展正好滿足遠程對地攻擊的需要。
從作戰使用角度來看,武庫艦的使命任務主要有三項:一是前沿部署和巡邏,使用遠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對敵地麵固定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二是使用陸軍戰術導彈或遠程反裝甲武器對敵地麵裝甲或機動目標進行戰術打擊,並對兩棲登陸和地麵作戰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三是進行艦隊防空、戰區彈道導彈防禦和反導防禦作戰。武庫艦裝備的500枚導彈可打擊三類目標:20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射程550~2000公裏,主要用來打擊航空母艦和地麵戰略目標;200枚海軍戰術導彈,射程350公裏。127毫米火炮采用火箭增程後射程可達100公裏,155毫米火炮的射程可達400公裏。戰術導彈和先進艦炮主要用來攻擊坦剋和裝甲機動目標;100枚標準IVA導彈可用來攔截彈道導彈和飛機,同時具有抗擊掠海反艦導彈的能力。2000年,美國宙斯盾艦艇達59艘,在海上機動防空時,可覆蓋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區域。2007年,宙斯盾艦艇中有27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57艘伯剋級驅逐艦,兩型艦艇將達84艘,共攜載7814個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占水麵艦艇數量的80%。
美國海軍打算建造6艘武庫艦,平時,其中3艘輪流部署在西太平洋和波斯灣這樣的熱點海域,以對付朝鮮半島和海灣地區可能齣現的危機。平時或危機時,武庫艦隨同海軍海上遠徵部隊和兩棲戒備大隊在距敵岸200公裏左右的海域進行巡邏,炫耀武力,顯示存在和懾止戰爭。如果戰爭突然爆發,處於戒備狀態的武庫艦可使用遠程攻擊導彈對敵岸或本土縱深1300公裏以內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或使用海軍戰術導彈對敵300公裏縱深內的防禦陣地或地麵機動裝甲目標進行攻擊,精確而猛烈的持續火力可摧毀敵人的鐵路、橋梁、機場、基地、地麵防空雷達站、指揮、控製和通信節點,以及坦剋、裝甲車輛和軍隊有生力量等。所有這些突襲行動都要求在戰爭發起後最初幾個小時內、最多不超過96小時內完成,戰爭初期的這段時間對於海上遠徵部隊來講是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關鍵時刻,因為猛烈的火力壓製和摧毀可大大消除對地麵部隊和空中力量的威脅和壓力。之後,空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兵力便可進入戰場上空奪取並保持空中優勢,同時擴大戰果,這時武庫艦便退居二綫。
從1988年提齣武庫艦概念,到今天已經過去瞭20多年瞭,美國武庫艦的概念不僅沒有進入實質性的研發階段,更談不上什麼開工建造瞭。美國為什麼積極打造武庫艦這樣一個紙老虎而並不付諸實施呢?美國的戰略目的就是理論威懾,不管威懾是否成功,結局都會主動放棄。美國進行理論威懾就像是發動一場戰爭,非常重視,積極組織,認真籌劃,滴水不漏,讓人看起來就像是真的一樣。通常采取的策略是高層領導先煽風點火,說要發展最新艦艇,製訂遠景規劃,最好是彆齣心裁,以吸引人們的眼球和媒體的注意,然後,軍事學術界開始熱烈討論,專傢學者、特彆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將校軍官和軍事愛好者便開始冥思苦想,通過各種媒體來發錶自己的觀點和設想,各種不同的、對立的甚至錯誤的觀點經常齣現,各種媒體積極跟進,進行炒作。
武庫艦概念的提齣,對中國航空母艦的發展産生瞭很大的影響,“航母過時論”、“航母無用論”、“發展航母不如發展核潛艇”、“發展航母艦載機不如發展陸基飛機和加油機”、“發展航母不如發展載人航天”等反對發展航母的觀點基本上都是在這種情況下提齣的。事實證明,美國的理論威懾的確發揮瞭一定的作用。
美國幫中國造航母,你相信嗎
隨著中國發展航空母艦的呼聲日漸高漲,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中國周邊各國,尤其是印度、日本和韓國都感覺到中國擁有航空母艦之後,現實威脅和潛在威脅越來越大,因此,這幾個國傢加速發展航空母艦。2009年,日本3艘具有飛機和直升機起降功能的大隅級兩棲輸送艦服役,1艘日嚮號輕型航空母艦服役,第二艘將於2011年服役。印度在擁有1艘現役航母的基礎上,利用俄羅斯贈送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進行現代化改裝,2012年將要服役,自行研製和建造的4萬噸級藍天衛士號航母2009年開始鋪設龍骨,預計2015年服役。時至今日,作為“中國威脅論”源頭的中國航母卻還不見蹤影。到這個時候,那些曾經製造“中國威脅論”的人們纔明白瞭一件事情,原來研究航母與製造航母並不是一件事情。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
百年航母(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