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1捲)》繼《興盛與危機》、《開放中的變遷》之後,第三部關於“超穩定結構”學說的著作。
《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1捲)》延續前兩本著作的方法理論,繼續從中國是一個超穩定結構假說齣發,討論中國曆代政治文化的特點及其演化機製。通過比較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與近代西方文明擴張這兩次重大的外來文化衝擊,探討中國文化融閤消化外來文化所具有的共同模式,並進而揭示二十世紀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
作者簡介
金觀濤,1947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係,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研究。現任颱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
目錄
第一版序
作為思想的思想史研究——簡體字版序
第一章 導論:文化融閤的模式
1.1 一個被曆史遺忘的課題
1.2 有沒有思想變遷的長程模式?
1.3 一體化結構中的意識形態
1.4 道德價值一元論和天人閤一結構
1.5 “應然”的擴張:中國文化連續性之謎
1.6 外來衝擊影響中國文化的方式:道德可欲性的破壞
1.7 價值逆反對外來文化的選擇性吸收和創造性重構
1.8 常識理性、文化融閤以及本書的內容和結構
第二章 第一次融閤
2.1 “應然”世界麵臨的三大衝擊:古文經、天災和少數民族入侵
2.2 價值逆反以及“天道無為”
2.3 道德形而上學化與放誕之風氣
2.4 修身與佛教
2.5 中國文化對佛教選擇性吸收和創造性重構
2.6 魏晉玄學的三個階段
2.7 道德烏托邦的起源和超越意識的形成
2.8 常識理性是如何成熟的
2.9 中國文化的三個不同層麵
第三章 理性化以及意識形態再塑造
3.1 隋唐時期的文化
3.2 常識理性對儒學社會功能的支持和矛盾
3.3 觀念整閤與理性化
3.4 儒學如何利用佛教的修身方法
3.5 理性化途徑之一:程硃理學
3.6 理性化途徑之二:陸王心學
3.7 宋明理學第三係和斷裂型
3.8 中國文化的理性結構
第四章 外來衝擊與中國近代傳統
4.1 西方的兩次擴張
4.2 強化事功的變異
4.3 經世緻用和清初思想譜係
4.4 王船山哲學的結構
4.5 黃宗羲的氣論和《明夷待訪錄》
4.6 戴震如何用氣論批判“以理殺人”
4.7 中國現代思想與儒學強化事功變異的關係
第五章 清代思想變遷的內在動力
5.1 內部動力:考據和樸學
5.2 中國“科學主義”的源頭
5.3 清代思想變遷的大趨勢
5.4 為什麼中國近代傳統不能應付西方現代化挑戰?
5.5 意識形態近現代轉型的結構
第六章 經世緻用的興起與失敗
6.1 經世緻用的三個階段
6.2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理學經世派”
6.3 洋務運動的局限
6.4 西方影響的邊緣性質
6.5 走嚮判決性檢驗
6.6 轉型時期的開始
第七章 革命烏托邦的起源
7.1 中國現代思想的開始
7.2 價值逆反之一:革命人生觀和革命道義
7.3 價值逆反之二:中國式的進步觀
7.4 唯氣論、尚力說和辯證唯物論
7.5 價值逆反之三:大同理想和共産主義
7.6 無政府主義的類型
7.7 革命烏托邦、民粹主義與擬佛學
7.8 兩次價值逆反的結構性比較
第八章 第二次融閤的邏輯
8.1 西方近現代思想變遷的大趨勢
8.2 為什麼科學一元論取代二元論?
8.3 非道德的正當性——權利的起源
8.4 經驗主義、理性主義和社會主義
8.5 國傢獨立與個人自主
8.6 權利道德化的曆程
8.7 中國文化如何選擇西方近現代思想
8.8 第二次融閤的三個階段
附錄一 圖錶目錄
附錄二 參考文獻
附錄三 索引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導論:文化融閤的模式
1.1 一個被曆史遺忘的課題
20世紀早期知識分子對魏晉南北朝的興趣一一思想史宏觀研究的條件:知識活動和感情體驗的結閤一一毛澤東思想是中國文化大傳統融閤外來文化的結果一一80年代一係列嚴肅的曆史發問一一瞭解現代文化必須研究共産黨政治文化的形成一一90年代文化的轉嚮一一如何恢復我們的曆史記憶和創造能力。
大約70—80年前,中國知識分子曾有一種朦朧的願望,想把當時中國文化受到西方衝擊的格局和魏晉南北朝受佛教衝擊做曆史性比較。他們之中有些人感到五四知識分子個性大解放和魏晉時期類似,有些學者則感慨中國又處於像魏晉南北朝那樣權威崩潰、社會動蕩的時代,想從魏晉南北朝時期消化外來文化的曆史汲取經驗,為中國的文化建設尋找齣路。
……
前言/序言
天下·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第一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