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 |
ISBN: | 9787550243750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 价: | 12 元 |
作 者: | 张洁/译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页数:160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印次:1 | 字数:130千 |
目 录 | |
【战国策 目录】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005 秦攻宜阳…………………… 007 东周欲为稻………………… 008 周文君免工师藉…………… 009 温人之周… ……………… 010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010 昌他亡西周………………… 011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 012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013 雍氏之役…………………… 014 司寇布为周zui谓周君……… 015 秦欲攻周… ……………… 016 秦策 苏秦始将连横……………… 018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 024 说秦王曰…………………… 024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032 楚攻魏…………………… 034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034 陈轸去楚之秦……………… 035 齐助楚攻秦………………… 037 楚绝齐……………………… 040 医扁鹊见秦武王…………… 042 秦武王谓甘茂曰…………… 042 甘茂亡秦且之齐…………… 044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046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047 范子因王稽入秦…………… 048 范雎至秦………………… 050 范雎曰……………………… 056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058 应侯失韩之汝南…………… 059 秦攻邯郸………………… 060 蔡泽见逐于赵……………… 062 秦昭王谓左右曰…………… 068 秦王欲见顿弱……………… 070 说秦王曰…………………… 071 或为六国说秦王曰………… 077 谓秦王曰…………………… 078 秦王与中期争论…………… 081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081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084 文信侯出走………………… 086 四国为一…………………… 090 齐策 靖郭君将城薛……………… 094 靖郭君善齐貌辨…………… 095 成侯邹忌为齐相…………… 097 田忌亡齐而之楚…………… 097 邹忌修八尺有余…………… 098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100 秦伐魏… ………………… 101 苏秦为赵合从……………… 103 张仪为秦连横说齐王曰…… 105 张仪事秦惠王……………… 106 昭阳为楚伐魏……………… 108 秦攻赵长平………………… 109 楚王死……………………… 110 齐王夫人死………………… 114 孟尝君将入秦……………… 115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 116 孟尝君出行国……………… 117 齐欲伐魏…………………… 119 齐人有冯谖者……………… 119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123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125 齐人见田骈曰……………… 127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 127 齐闵王之遇杀……………… 129 楚策 魏王遗楚王美人…………… 131 赵策 郑同北见赵王……………… 133 赵太后新用事……………… 134 魏策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138 韩策 史疾为韩使楚……………… 139 燕策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 140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 143 宫他为燕使魏……………… 144 苏秦为燕说齐……………… 145 苏秦自齐献书于燕王曰…… 146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148 宋卫策 公输般为楚设机…………… 153 卫人迎新妇… …………… 154 中山策 阴姬与江姬争后…………… 156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 158 |
精彩书摘 | |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颜率②。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③,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④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⑤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⑥。”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⑦之下、沙海⑧之 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⑨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⑩壶酱甀11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12,漓然13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14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15,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注释】 ①九鼎:周王室的传国之宝。 ②颜率:周王朝的大臣、谋士。 ③画计:商量。 ④实:实际利益。 ⑤陈臣思:齐威王的名将田忌。古代陈字拟读dien,田字读dyen,二字几乎同音。 ⑥梁:即魏国。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又称“梁”。 ⑦晖台:台名。 ⑧沙海:地名。在今河南开封西北。 ⑨叶庭:地名。在今湖北华容。 ⑩醯(xī):醋。 11 甀(zhuì):瓮。 12兔兴马逝:形容轻快。 13漓然:水渗流的样子。 14 挽:牵引。 15被具:士卒运鼎需要准备的器具。 【译文】 秦国出兵逼近东周,向东周君索求九鼎,周君为此十分担心,就与颜率商讨对策。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向东去齐国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国不讲道义,打算向东周出兵,向周君索求九鼎。我东周君臣在朝中商量,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秦国,不如送给贵国。您保存了面临危亡的周国,这是美名;得到了九鼎,这是很实在的利益。希望大王能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非常高兴,出兵五万,任命陈臣思为将军前往救助东周,于是秦兵撤回。当齐王将要索求九鼎的时候,周君又担心起来。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君臣父子才得以保全,所以情愿献上九鼎,但不知道贵国从哪条道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齐王说:“我打算向梁国借道。”颜率说:“不可以。因为梁国君臣也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脚下、沙海边上已经谋划很长时间了。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出不来了。”齐王又说:“那么我打算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不可以。因为楚国君臣也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叶庭密谋很久了。假如经过楚国,九鼎也必定出不来了。”齐王说:“那么我究竟该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敝国也私下为大王忧虑这件事。这个九鼎并不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 以怀揣手拿到齐国,也不像鸟聚鸦飞、兔跳马跑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武王伐纣获得九鼎之后,一只鼎就用九万人牵引,共有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器械等准备物资也相当于这个数目。如今大王纵使有这等人力和物力,又从哪条道把九鼎运出来呢?臣暗地里一直为大王担忧。”齐王说:“你屡次前来劝谏我,无非是不想把九鼎给我!”颜率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您赶快决定好搬运路线,敝国一定把九鼎迁出来,以便您随时将其运走。”齐王只好作罢。 秦攻宜阳 【原文】 秦攻宜阳①,周君谓赵累②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③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④之军二十万,景翠⑤以楚之众,临山⑥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⑦,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⑧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⑨,官为柱国⑩,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11煮枣12,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13东周。 【注释】 ①宜阳:位于洛阳西南熊耳山北端,为韩国西陲的军事要塞。 ②赵累:周臣,身世不详。 ③材士:指训练有素的士兵。 ④公仲:韩相国,名倗。 ⑤景翠:楚国将领。 ⑥山:指伏牛山。 ⑦甘茂: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 被张仪、樗里疾引荐给秦惠文王。秦武王曾派甘茂定蜀,委以左丞相。 ⑧削迹:除名,革除官职。 ⑨执圭:爵位名,为楚国zui高爵位。 ⑩柱国:楚国的zui高武官。 11效:献。 12煮枣:魏国城邑,一说在今山东东明县南,一说在今山东菏泽 市西北。 13德:感恩,感激。 【译文】 |
很好,非常实惠
评分可以,质量一般,性价比高。
评分可以,质量一般,性价比高。
评分很好,非常实惠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赞
评分基本可以,尽管不是正版
评分书很不错,很满意,物流也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