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修订-8)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修订-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标准
  • 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2008年修订
  • 工业标准
  • 建筑标准
  • 技术标准
  • 规范
  • 质量
  • 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53930
版次:1
商品编码:10759303
包装:精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9-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14
字数:114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入我国每年正式发布的全部国家标准,分为“制定”卷和“修订”卷两种编辑版本。
“制定”卷收入上年度我国发布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分成若干分册,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制定”字样及分册号,分册号一直连续。各分册中的标准是按照标准编号顺序连续排列的,如有标准顺序号缺号的,除特殊情况注明外,暂为空号。
“修订”卷收入上年度我国发布的、被修订的国家标准,视篇幅分设若干分册,但与“制定”卷分册号无关联,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修订-1,-2,-3,……”字样。“修订”卷各分册中的标准,仍按标准编号顺序排列(但不连续);如有遗漏的,均在当年最后一分册中补齐。需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个别非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没有收入在“制定”卷中,而是收入在“修订”卷中。

目录

GB/T2040-2008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2091-2008工业磷酸
GB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2099.3-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
GB2099.4-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固定式无联锁带开关插座的特殊要求
GB2099.5-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固定式有联锁带开关插座的特殊要求
GB2099.6-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带熔断器插头的特殊要求
GB/T2101-2008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103-2008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104-2008钢丝绳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279-2008焦化甲酚
GB/T2281-2008焦化油类产品密度试验方法
GB/T2283-2008焦化苯
GB/T2286-2008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2288-2008焦化产品水分测定方法
GB/T2293-2008焦化沥青类产品喹啉不溶物试验方法
GB/T2295-2008焦化固体类产品灰分测定方法
GB/T2304-2008化学试剂无砷锌粒
GB/T2306-2008化学试剂氢氧化钾
GB/T2314-2008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2315-2008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GB/T2317.1-2008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1部分:机械试验
GB/T2317.2-2008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2317.3--2008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
GB/T2317.4-2008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4部分:验收规则
GB/T2366-2008化工产品中水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2406.1-2008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
GB/T2407-2008塑料硬质塑料小试样与炽热棒接触时燃烧特性的测定
GB/T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2412-2008塑料聚丙烯(PP)和丙烯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等规指数的测定
GB/T2415-2008南阳牛
GB/T2416-2008东北细毛羊
GB/T2417-2008金华猪
GB/T2421.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
GB/T2421.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范编制者用信息试验概要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2423.10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5-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
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法规汇编(2007年版)》简介 本书精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至2006年底止,仍在现行有效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重要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本汇编旨在为法学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以及广大法律从业者提供一个系统、权威、易于检索的法律法规工具书。 一、 编纂宗旨与内容结构 本汇编秉持“全面性、权威性、时效性”的原则进行编纂。我们力求收录的条文具有现行法律效力,确保内容与国家最新的法律实践保持同步。 全书结构按照法律体系的逻辑顺序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第一部分:宪法与政治法律 本部分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及其历次修正案,这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同时,涵盖了涉及国家机构组织、选举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各类法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这些法律构成了我国国家政权组织和运行的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经济法律体系 作为改革开放成果的集中体现,本部分内容最为庞杂,侧重于规范市场经济活动和宏观调控。 基础经济法律: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5月施行,但其立法背景和相关征求意见稿的影响在2007年仍是重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 公司与商事法律: 核心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2006年施行),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构建了现代市场主体运营的基础规范。 财税金融法律: 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规范了国家财政收支和金融市场秩序。 土地与资源管理法律: 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明确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三部分:民事与知识产权法律 本部分旨在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 民事基础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核心,同时收录了关于诉讼时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司法解释。 合同与侵权: 详细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尽管正式颁布在2009年,但2007年的相关立法活动和司法解释是重要的参考点,本汇编侧重收录当时生效的规定,如关于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的现有法律条文)。 知识产权保护: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其2001年以来的主要修正案和实施条例。 第四部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法律 这部分法律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与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 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正式施行,是本版汇编的重要增补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当时正在制定,汇编收录了相关条例,如《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婚姻家庭与收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 教育、文化与卫生: 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6年通过)。 第五部分:刑事法律与诉讼程序 本部分规定了犯罪的界定、刑罚的种类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审判和执行程序。 实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刑法及其后续修正案,重点关注2006年关于毒品犯罪、恐怖活动方面的修正)。 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 第六部分:国防、安全与涉外法律 本部分涉及国家主权维护、公共安全以及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法律互动。 国防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公共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含相关实施细则)。 涉外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涉外部分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和豁免条例》等。 二、 汇编的特点与适用价值 1. 权威性与准确性: 所有收录的文本均来源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公报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正式公布文本。 2. 时间节点明确: 本汇编明确标注了每一法律条文的生效时间及最近一次的修订情况,确保使用者了解其适用效力截止于2006年12月31日。 3. 索引系统: 附带了详尽的条文名称索引、法条序号索引以及重要概念关键词索引,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法规。 三、 适用对象 本汇编是2007年中国法律环境的精确快照,特别适用于以下人员: 律师与法务人员: 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用于查阅2007年前后法律背景下的案件处理依据。 高校法学院师生: 进行法制史研究、比较法研究以及了解中国法律制度演变过程的原始资料。 政府部门及企业合规部门: 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或进行特定时期商业决策时,需参照当时有效的法律规范。 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法规汇编(2007年版)》汇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体系在2006年底的基本面貌。它不是对2008年最新修订成果的反映,而是对过去几十年法制建设成果在特定时间点上的一个全面、详尽的系统总结。本书为理解和研究中国法治进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这本《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种对历史脉络的追溯和对工程严谨性的再确认。它没有生动的插图,没有引人入胜的叙事,通篇都是严密的逻辑和精确的术语定义,这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一种冷峻的、高度理性的对话。对于那些刚刚步入相关行业的新人来说,直接啃这本汇编可能会感到非常晦涩难懂,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解释和案例分析。然而,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从业者而言,这种直接面对原始文本的震撼感是不可替代的。它迫使你去思考每一个词语背后的含义和逻辑推导,而不是被现成的解读所引导。这套汇编如同一个巨大的、未经打磨的矿藏,需要你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挖掘价值,一旦提炼出来,其稳固性是其他任何二手资料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套汇编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但就我个人而言,它的实用价值远超那些瑕疵。光是能把分散在各个部委、各个角落的最新标准集中到一本实体书里,就已经省去了太多翻箱倒柜找资料的麻烦。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赶一个紧急项目的技术规范,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PDF文件看了整整三天,眼睛都快花了,各种版本号交叉比对简直是噩梦。有了这本汇编,至少在2008年那个时间点上,我能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那个版本,那种“一锤定音”的感觉是电子文档永远替代不了的。当然,纸张的厚度和开本决定了它不可能随身携带,更别提后续修订的更新问题了——每次技术迭代后,这本“大部头”的价值就会迅速衰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历史文献”。不过,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追溯早期设计依据的老项目来说,它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那种翻阅纸张、空气中带着油墨香气的体验,是冰冷的屏幕无法给予的。每次合上它,都能感受到一种扎实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权威感。

评分

我得说,这本《汇编》的装帧设计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工业美学”的典范,当然,前提是你能接受那种极其严肃、不苟言笑的风格。它厚重得像一块砖头,封面设计极其朴素,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完全是功能至上的产物。这种“重型设备”般的质感,很适合放在那种需要极度专注的工程师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这里面装载的是国家级别的权威规范。我当初把它抱回家的时候,差点闪了腰,可见其分量之足。然而,这种厚度带来的便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你需要快速在不同标准间进行对比查阅时,你只需要在书脊上轻轻一扫,就能大致判断出哪个部分包含了你需要的章节,远比在电子文档中通过模糊搜索来得直观和高效。唯一的遗憾是,如果能增加一些侧边索引的颜色编码,或许能让查阅速度再提升一个档次,但瑕不掩瑜,它在物理形态上已经做到了极致的“档案感”。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与测试验证打交道的人员来说,这套汇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基准性”上。在制定新的内部验收标准时,我们总是需要一个稳定、不易被轻易修改的参照系。互联网上的标准文件虽然更新速度快,但稳定性差,今天的文件和明天可能就有了细微的差异,这在需要长期合规审计的场合是致命的。这本2008年修订的版本,虽然时间上已显陈旧,但它锁定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共识。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个时间胶囊,清晰地记录了当时行业对质量、安全、互操作性的基本要求。我们不是完全照搬它里面的内容进行生产,而是把它作为对照组,检查新标准是否完全覆盖了老标准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每当审计部门提出质疑时,拿出这本原汁原味的书籍,那种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是任何电子版截图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坦白讲,如果从便携性和易用性角度来衡量,这本书的体验只能说是“尚可接受的挑战”。我把它放在办公室书桌上,几乎不敢轻易挪动它,因为它太沉了,而且纸张的边缘似乎不太耐受频繁的翻折。我尝试过用便携式扫描仪对其中几章进行数字化处理,但效果都不太理想,毕竟原版书籍的印刷精度和纸张质量决定了它的“原版性”无法被完全复制。更让我感到困扰的是,由于标准体系的庞大和复杂,许多关键条款往往会交叉引用,而纸质书的这种跳转体验远不如电子文档的超链接方便。你必须在书页和书页之间来回翻找,有时候一个复杂的标准看完,可能已经忘记了开头引用的那个子条款具体说了些什么。因此,它更适合作为“核心参考资料”供人驻点研读,而非日常快速查询工具,这限制了它在移动办公场景下的应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