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奬賞:石油、金錢與權力大博弈
定價:118.00元
作者:丹尼爾·耶金著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6年10月1日
頁碼:860頁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63272
1.榮獲“普利策大奬”,《財富》雜誌推薦的75本商業人士必讀書之一。
2.英文版暢銷25年,至今仍高居能源類圖書榜單di一名,纍計銷量達百萬冊。
3.《紐約時報》、《時代周刊》、《金融時報》、《衛報》等數十傢媒體聯名推薦、好評如潮。
4.珍藏套裝全新上市,內附珍貴史料及圖片,具有彆樣的閱讀體驗與收藏價值。
石油是經濟發展的“血液”,是全世界各國發展強大的首要戰略問題。尤其在經濟一體化過程中,誰掌握瞭石油誰就主宰瞭世界,誰就能控製對手!對20世紀的人類來說,石油促使瞭資本主義與現代工業的真正發達;石油造成瞭世界強權與地緣政治的錯綜糾結:石油也把人類轉化為碳氫化閤物的組閤。但不論我們要從發展的角度歌頌石油,還是從生態的立場痛恨石油,都必須先瞭解石油的故事。
《奬賞》是對石油曆史的一個全景式的掃描——對財富與權力的爭奪總是伴隨在石油周圍。這種爭奪動搖瞭世界的經濟、支配瞭戰爭的結果並且改變瞭人和國傢的命運。《奬賞》既是20世紀一段波瀾起伏的曆史,也是一段石油發展史。這部曆史的場景極其宏大——從賓夕法尼亞第di一口油井的鑽齣,到兩次大規模的世界大戰,再到伊拉剋對科威特的入侵和“沙漠風暴”行動。
本書的角色眾多,從石油投機商、市井無賴到石油巨頭,從溫斯頓·丘吉爾、伊本·沙特到喬治·布什和薩達姆·侯賽因。作為一部關於石油的quan威性作品和理解我們這個世紀的文獻性作品,《奬賞》無疑是一部非常有深度、意義非凡的經典作品。
丹尼爾·耶金,不論是在國際問題還是在石油産業的研究上,都是當今的知名專傢。他是美國劍橋能源研究會主席、美國政府思想庫布魯金斯學會理事會成員、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等諸多職位在身的美國重要影響人物之一。曾因其經典作品《奬賞》榮獲普利策大奬,並因“能終身成就於促進國際瞭解能源問題”而榮獲美國政府頒發的“能源奬”。
部分 “石油恐慌”風雨欲來
章 新的“石油恐慌”
第二部分 石油奠基者們
第二章 腦中的石油:初始階段
第三章 “我們的計劃”:約翰·洛剋菲勒和美國石油聯閤體
第四章 商業大競爭
第五章 新世紀的到來
第六章 “巨龍”被肢解瞭
第七章 石油戰爭:荷蘭皇傢公司的興起和沙俄帝國的衰落
第八章 波斯:處於你爭我搶之中
第九章 冒險一搏
第三部分 大博弈
第十章 石油:次世界大戰“勝利之血”
第十一章 開啓中東的大門:土耳其石油公司
第十二章 從短缺到過剩:汽油時代的來臨
第十三章 石油爭奪新格局
第十四章 誰來管理泛濫的石油
第十五章 “朋友”與敵人的較量
第十六章 阿拉伯特許:弗蘭剋·霍爾姆斯讓世界不再平靜
第四部分 石油戰爭和石油戰略
第十七章 日本通嚮戰爭之路
第十八章 德國的戰爭謀劃
第十九章 日本的阿基裏斯之踵
第二十章 石油大較量
第五部分 碳氫化閤時代:新角色與新危機
第二十一章 新的重心
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石油秩序
第二十三章 五五平分——石油交易的新協議
第二十四章 “老摩西”與伊朗
第二十五章 蘇伊士運河危機
第二十六章 “發現大象瞭”
第二十七章 復雜局麵中的歐佩剋
第二十八章 碳化氫人的時代
第六部分 爭奪世界霸權
第二十九章 相互交織的年代:國傢VS. 公司
第三十章 石油武器
第三十一章 “以生存作賭注”
第三十二章 歐佩剋對石油的統治地位
第三十三章 各國石油政策的調整
第三十四章 第二波震蕩:大恐慌
第三十五章 “我們命在旦夕”
第三十六章 石油成瞭極端重要的商品
第三十七章 讓人冷汗直流:石油價格會下跌到什麼程度?
尾聲
緻謝
大事年錶
譯後記
這是一部曆史史詩,它的場景極其宏大,敘述的曆史 跨度接近 150 年。
——《波士頓環球報》
《奬賞》極富有激情、極其迷人……隻有這種荷馬史詩般的巨著,纔能讓融入其中的讀者在更高生活層麵上讀懂蕓蕓眾生中哪些是政治英雄人物,哪些是流氓與惡棍。
——《舊金山觀察傢報》
波瀾壯闊、場景宏大……敘述得精妙絕倫。
——《華爾街日報》
對曆史和石油政治的不朽分析……是這一研究領域的一部劃時代的經典作品。
——《新聞周刊》
如果你想知道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耶金這部精彩絕倫的關於石油曆史的作品一定是你的必讀書!
——《時代周刊》
《奬賞》完全可以看成是一部探討石油的標準教科書。
——《紐約時報》
這是一部關於貪欲、野心和追逐權力的作品。它講述的是與石油有關的人的故事——從艾哈邁德·紮基·亞馬尼和喬治·布什, 到阿曼德·哈默和薩達姆·侯賽因……耶金是一位非常齣色的講述者。
——《金融時報》
第二章 腦海中的石油:初始階段
那是一樁涉及 526.08 美元的麻煩。
19 世紀 50 年代一個教授的工資實在說不上豐厚。小本傑明·西 利曼是一個美國大化學傢的兒子,他自己也是耶魯大學的化學 教授,然而為瞭掙點兒額外收入,他接下瞭一項收費 526.08 美元 的業餘研究課題。1854 年,一群企業創辦人和實業傢聘用瞭他, 然而他完成課題後,應得的酬金卻遲遲不來。西利曼越來越惱火, 想知道這筆錢到哪裏去瞭。讓他生氣的是這群投資人的領頭人, 特彆是紐約的一名律師喬治·比斯爾和紐黑文一傢銀行的總裁詹姆 斯·湯森。湯森不想過多地拋頭露麵,因為擔心存款人知道他捲入 這麼一項投機性活動會對他有想法。
比斯爾和湯森這一夥人突發奇想,開始關注一種當時被稱為“石 油”的物質的神秘莫測的前景。之所以稱之為“石油”,是要同植物 油和動物油區分開來。他們知道有石油從泉眼中汩汩冒齣,有的滲入 賓夕法尼亞西北部山林深處一個叫“油溪”的河榖周圍的鹽井。在那 個荒野裏,人們曾用原始的方法收集過幾桶這種黢黑而又帶有點兒臭 味的東西。這些石油有的是從泉眼或小溪的水麵上撇起的,有的是把 麻布或毯子浸入帶油的水中,然後再被擰齣來的。這些少量的油多數被用來製藥。
比斯爾和湯森這夥人認為,石油可以大規模開采並加工成燈油。 他們堅信這種新的照明物質將比 19 世紀 50 年代正在占領市場的“煤 油”更具競爭性。他們相信,如果能獲得足夠數量的石油,就能把 19 世紀中期人們迫切需要的一種高質低價的照明用油推嚮市場。他 們堅信這種油可以照亮北美和歐洲的城鎮和鄉村。幾乎同樣重要的 是,他們可以用石油來潤滑正在降臨的機器時代運轉的部件。同時, 與所有被自己的夢想打動的企業傢一樣,他們還相信,通過成就這 一切,他們將變得非常富有。許多人對他們冷嘲熱諷,然而他們卻鍥而不捨,並終將為人類曆史的一個全新時代—石油時代—奠定基礎。
用來“緩解我們的傷痛”
這一事業始於一係列偶然一瞥以及一個叫喬治·比斯爾的人的 決心。在石油工業創建過程中,他比其他任何人的作用都大。比斯 爾麵部狹長,前額寬闊,給人一種有智慧和力量的印象。但是他也 很精明,不會放過做筆好買賣的機會。這也是經曆所迫。比斯爾從 12 歲起就自食其力,靠教書和著述在達特茅斯學院嶄露頭角。畢業 後他曾當過一段時間拉丁文和希臘文教授,然後又到美國首都華盛 頓做瞭一名記者。他到瞭新奧爾良,擔任一所中學的校長,隨 後又改任公立學校主管。在業餘時間,他通過自學成瞭一名律師, 並學會瞭好幾種語言。他可以熟練地講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 能用希伯來文、梵文、古希臘文和現代希臘文、拉丁文及德文讀寫。 由於身體不適,他於 1853 年返迴美國北方。在迴傢的路上,他經過賓夕法尼亞西部,在那裏看到瞭撇油和用麻布吸油的原始石油采集 工業。此後不久,他到新罕布什爾的漢諾威去看望母,順便到母 校達特茅斯學院轉瞭轉。在一位教授的辦公室裏,他看到一個瓶子 裝著與在賓夕法尼亞看到的一樣的石油樣品。那是一個在賓夕法尼 亞西部鄉下當醫生的達特茅斯畢業生幾周前帶來的。
比斯爾知道,相當數量的石油被人用來當作專利藥品或土製偏 方,消除頭痛、牙疼,治療耳聾、胃病、風濕、水腫和打寄生蟲,以 及給磨傷背部的馬和騾子敷用。人們按當地印第安人的叫法稱之為 “塞尼卡油”,用來紀念他們的首領紅衣酋長。據說是他把種種療效的 秘密傳給瞭白人。一個塞尼卡油經銷商用詩來宣傳它的“神奇療效”:
強身健體的香膏,齣自大自然邃密的泉眼, 使健康之花盛開,使人活力非凡。 神奇的液體自九重地下汩汩流齣, 驅除我們的痛苦,撫平我們的哀傷。
比斯爾知道這種黏稠的黑色液體可以點燃。他在達特茅斯看到樣 品時突然生齣一個念頭,即不用它來治病而是用來照明,這或許能使 他不再為囊中羞澀而愁眉苦臉。他可以通過推廣它而發財緻富,將貧 睏的幽靈拋到九霄雲外。這種直覺後來成瞭他的指導原則和信念,但 他在以後的 6 年中受到瞭痛苦的考驗,因為失望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壓 倒夢想。
石油教授的報告
但是石油真能用來照明嗎?比斯爾引起瞭其他投資者的興趣,於是這夥人於 1854 年年底聘請耶魯大學教授西利曼分析石油作為照明 物和潤滑物的性能。或許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希望以西利曼的盛譽推 動這一計劃,這樣他們就可以齣售股票,籌集下一步所需的資金。要 達到這一目的,西利曼的確是人選。
在接受分析石油的課題時,西利曼使得他的新客戶有充分理由 認為他們將得到所希望的報告。他在研究初期就宣布:“我可以保證, 結果將符閤你們對這種東西價值的期望。”三個月後研究快要結束時, 他變得更為興奮,報告說:“在使用石油餾齣物照明方麵取得瞭齣乎 意料的成功。”投資者滿懷希望地等待著終報告。但就在這時齣瞭 麻煩。他們欠西利曼 526.08 美元(相當於的約 5 000 美元),而且他要求先將 100 美元作為預付款存進他在紐約的賬戶。西利曼的 賬單比他們事先想象的要長得多。他們沒有將錢存進銀行,這使教授 大為惱火。畢竟,他接受這個項目並不僅僅是齣於好奇。他需要這 筆錢,很緊迫,希望盡快拿到。他講明,隻有拿到錢纔能交齣研究 成果。
投資者們急瞭。如果他們想吸引更多的資本,這份終報告是 必不可少的。他們東求西找想辦法弄到這筆錢。,比斯爾的一個 閤夥人自己作保拿齣瞭這筆錢。標明“1855 年 4 月 16 日”的報告終 於交給瞭投資者,並立即送去印刷。西利曼排除瞭對石油新用途的任 何疑慮。他告訴客戶,石油可以加熱到不同沸點,分餾齣幾種不同成 分,它們當中都含碳和氫,其中一種成分是高質照明用油。
西利曼的報告成瞭這一事業有說服力的廣告。拿著它,這一夥 人沒費多少力氣就從其他投資人那裏籌集到瞭必要的資金。西利曼本 人認購 200 股,這進一步提高瞭這傢名為賓夕法尼亞石油公司的企業 的聲譽。但是,直到又經曆瞭一年半的艱難睏苦之後,投資者們纔準備好邁齣新的充滿風險的一步。 通過西利曼的研究,他們現在知道,從石油中可以提煉齣一種照明用油。但是能得到足夠的石油嗎?有人說,那隻是地下煤層中“滴 齣來的”。顯然,不能靠從溪水錶麵撇齣油星或絞齣浸在麻布中的油 來創建這一産業。關鍵問題以及他們事業的目標,是證明能夠得到的 石油足以帶來相當的迴報。
價格促進創新
人們對石油的神秘性質抱有希望完全是齣於不得已。不斷增長 的人口數量和工業革命的擴展增加瞭對人造照明物質的需求。長久以 來,大多數人能享有的照明手段是在動物油或植物油中加一根燈 芯。對有錢的人來說,幾百年來質量高的照明物質是抹香鯨油。但 是,隨著需求的增長,大西洋中鯨群的數量也在減少,捕鯨船不得不 駛嚮越來越遠的海域,到閤恩角附近以及遙遠的太平洋上捕鯨。對 捕鯨者來說,那是個黃金時代,價格不斷上漲。但對消費者來說就不 同瞭,他們不希望為照明用油付每加侖 2.5 美元的價錢,而且價格肯 定還要上漲,人們也開發瞭一些比較便宜的照明用油,但質量都不 行。其中受歡迎的是從鬆脂中提煉齣來的鬆脂油,它能産生很好的 光亮,卻易燃,更令人生畏的是可能在傢中爆炸。還有從煤中提煉的 “城氣”被用管道引入街燈中和越來越多的城市中上層傢庭,但“城 氣”很貴。對可靠、相對便宜的照明物質的需求急劇上漲,還有對潤 滑劑的需要。機器生産的發展導緻瞭動力織機和蒸汽印刷機的使用, 對於豬油等常用潤滑劑來說,這些機器造成的摩擦太大瞭。
19 世紀 40 年代末至 50 年代初,企業傢的創造活動已經開始對這些需求做齣反應,從煤和其他碳氫化閤物中提煉照明和潤滑用油。 英國和北美一批形形色色的企業傢到處搜尋,確定市場,開發提煉技 術,為後來的石油工業打下基礎。英國海軍上將托馬斯·科剋倫據說 是拜倫的長詩《唐璜》的原型。他對瀝青的潛力著瞭迷,力圖加以推 動,並在特立尼達取得瞭一個大瀝青礦的所有權。科剋倫一度同加拿 大人亞伯拉罕·格斯納閤作。後者發明瞭一種從瀝青或類似物質中提 取油再精煉用於照明的方法。1854 年,他申請瞭美國專利,生産一 種取名“煤油”的新的液體碳氫化閤物,用於照明或其他用途。
格斯納在紐約建立瞭一個煤油廠。此廠 1859 年達到日産 5 000 加 侖的産能。在波士頓也有一個類似的廠。與此同時,蘇格蘭化學傢詹 姆斯·揚以燭煤為原料在英國開創瞭提煉工業,在法國也開辦瞭一個 以頁岩為原料的廠。到 1859 年,大約 34 傢美國公司一年可生産價值500 萬美元的煤油。一小部分煤油是從用傳統方法收集的賓夕法尼亞 石油中提取的,這些石油不時齣現在紐約的煉油廠。
對人類來說,石油並不陌生。在中東的一些地方,一種被稱為 “瀝青”的半固體軟泥物質由縫隙滲到地錶。對這種滲齣物質加以利 用的曆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美索不達米亞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3000 年。公元前 1 世紀,希臘曆史學傢迪奧多拉熱情洋溢地描述瞭古代的瀝青工業:“在巴比倫人的國傢發生過許多難以置信的奇跡, 但沒有哪個比在那裏發現大量瀝青更為神奇。”那些滲齣物,以及溢 漏的氣體經久不息地燃燒,為中東對火的崇拜創造瞭基礎。
……
挺好的…………………………………
評分快遞慢,快遞慢
評分挺好的…………………………………
評分快遞慢,快遞慢
評分書很不錯的鏡像
評分挺好的…………………………………
評分書很不錯的鏡像
評分挺好的…………………………………
評分書很不錯的鏡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