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京控”,即上京城告狀,這在中國古已有之,但發展成一個較成熟的製度,則是在清朝。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清朝京控製度研究》即以此為中心,展開研究。作者首先迴顧瞭曆代“告禦狀”,即“叩閽”製度的淵源和變化,然後重點梳理瞭清朝京控製度的形成,它的審理機構,訴訟程序和運作,探討瞭京控盛行的原因,州縣司法的弊端與京控盛行的關係,地方上的生監、訟師與京控者的關係,不同的社會群體在京
控中的不同待遇,等等,對京控製度作瞭全麵詳細的研究。作者李典蓉的研究並不僅僅停留在製度層麵上,她還收集和分析瞭大量的京控個案,使我們對京控的實際情況和效果也得到較為清晰的瞭解。《清朝京控製度研究》後還附有清代曆朝京控案件的統計錶、徵引書目等,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進一步研究綫索。
作者簡介
李典蓉,颱灣颱北縣人,1979年生。2001年畢業於颱灣政治大學曆史學係。200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獲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講師,研究方嚮為法律史、邊疆史。
目錄
《研究叢刊》總序
緒論
一、前言
二、研究思路
三、相關研究與史料運用
第一章 尋根追源:“伸冤型”訴訟的曆史發展
第一節 叩閽製度的流變
第二節 叩閽製度在明代的發展
第三節 清代叩閽製度的演變
小結
第二章 直達天聽:京控製度的確立與運作
第一節 京控製度的確立
第二節 發審局的形成與運作
第三節 清末改製下的京控審理機構
小結
第三章 “官逼民告”:州縣司法與京控
第一節 京控中的被告:州縣吏役
第二節 天下之政在州縣
第三節 口供主義與眾證
小結
第四章 原罪歸誰:生監、訟師與京控者
第一節 訟師在京控中的角色
第二節 原告的睏境
小結
第五章 編民有差:京控案件中的“不平等”
第一節 弱勢原告與京控
第二節 京控案件裏的弱勢編民
第三節 殊途同歸--官員的京控
第四節 在封禁政策下的濛古京控
小結
結論
從“息訟”到“壓訟”
以“不變”應“萬變”
百姓的需求與官方的想象
京控製度不能代替既有的司法訴訟製度
附錄
凡例
乾隆朝京控案件錶
嘉道朝京控案件錶
成同朝京控案件錶
光宣朝京控案件錶
徵引書目
重要名詞索引
後記
前言/序言
清朝京控製度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